《峰值體驗》讀書心得|首先選擇專注在使用者有感的時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你最近一次買的東西是什麼呢?最近一次決定不再使用某個產品,又是什麼時候?

你覺得這些決策,是因為理性的邏輯判斷,還是感性的衝動呢?

峰值體驗這本書,在講的是如何透過剖析顧客的想法,從而洞察出未知的需求。從品牌體驗顧問的視角,明確點出企業遇到的常見問題:投放過多資源再無效的流程體驗上,並且透過理論的整合,學會如何重新對焦問題,再給出在資源不足的現實情境中也能適用的最小研究框架。

感性系統一與理性系統二

《快思慢想》中提到腦內系統一與系統二的交互應用,並說明五感收集的事物的描敘與表徵資訊是透過系統一,這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做判斷,例如:明明會議室沒有對話,但感覺得到空氣中的氣氛凝重。系統一可以快速的處理印象與感覺。

相較於系統一,系統二是慢的理性邏輯思考,只有在面臨危險、緊張的時刻才會啟動,透過分析計算下去試圖求到最好的結果。但因為系統二很耗能,所以大部分時候,人類都是透過系統一在處理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當要做出困難的選擇時,雖然可以理性的劃分出來利益對錯,但最終牽動情緒的那個因子,才是做決定的主要原因。因為人類大腦總是選擇系統一「最方便省力的」選項,而非系統二的「最佳」結果。

而做體驗設計時,要去善用這個系統一與系統二配合的過程,哪些流程是由系統一的感官快速接收訊息,哪些流程則讓使用者轉向系統二去做判斷與思考而產生停頓?如何移除停頓點,讓使用者可以順利在系統一的模式下完成流程?

反過來也是,在《原子習慣》也有提及,反向利用可以用來戒除習慣,例如節食減肥時,比起吃飯過程中提醒自己要控制食量,使用 211 餐盤盛裝食物,小份量的視覺提示就能讓人產生認知。


黃金時刻:最初、最高、最終的體驗

注重服務環節中的這三個時刻,不僅可以讓人印象深刻,也不會浪費過多時間與資源,在提升整體的滿意度。有效的體驗設計需要有「峰值」,才能讓消費者有記憶點,讓消費者對品牌產生印記,建立與其他競品之間的差異化。

我想起了去迪士尼樂園的例子,光是入園前搭乘列車的體驗,就足夠令我印象深刻:因為距離市中心很遠,旅途等待的過程就像是要前往一個異世界的逃脫現實感。在車廂上到處都充滿米奇米妮的小巧思,配色、手把…等等,這些情境的暗示都可以讓人快速地建立起連結進而產生期待感。

只是如果要有「峰值」,代表會有表現相對平平的流程,(在體驗的設計上,應該盡量避免低谷!)如何挖掘到那些適合成為峰值的轉換點,就是從使用者旅程的細節中去探究的重點了。

有許多人說,做產品要建立「AHA! moment」,讓使用者驚喜,其實,這個驚喜也要放對地方才有效果。驚喜其實就是一個接觸點,使用者旅程的分析,就是要幫助你思考,這個驚喜要怎麼設計、放在什麼地方才能適得其所?什麼地方只要順順讓它過去不出問題就好?-Evonne 《使用者旅程:從小紅帽故事來理解使用者旅程》

挖掘峰值,最重要的三類人

峰值組成的三要素分別是:什麼人、在什麼時刻、感受到什麼。通常在撰寫時,可以先不針對特調角色、客戶類別、員工身份,從每個人的視角去列出自己的觀察。另外,要加入企業以外的觀點,透過問卷或是訪談的形式,了解真正的使用者的想法,才能理解哪個是對消費者最有感的峰值,因為有些時候,企業在乎的峰值不一定是使用者所在意的。

體驗設計一定要帶入外部的思維,最少的研究對象可以從「愛你的人」、「不愛你的人」與「愛過你的人」這三種人開始,這三類人的想法與經驗,也個別代表不同的觀察指標:

  • 愛你的人→推薦率、複購率
  • 不愛你的人又分成:

  不知道你所以不愛你→進店率
  知道你但是不愛你→轉化率

  • 愛過你的人→複購率

從這些使用者的回饋反應中,進一步分析在體驗旅程的節點上,各自有什麼待優化的空間:重度消費的使用者,喜歡你的品牌的哪些點,這些點跟企業預期的相同嗎?如何進一步放大?不愛你的人又為什麼選擇競品?是如何得知競品的消息?愛過你的人,是因為什麼原因離開?

在 Cindy 的 產品x 創新課程中也有提到:

找既有客戶訪談,其實是在細分自己的市場,因為目前的解法足以解決問題,所以難有突破現況。善於提供優化方向,但難以擴展到新族群跟新觀點。所以可以試著從極端使用者身上找答案。

總結

系統一所接收的五感的品牌訊息,大多數可以從線下的體驗中獲得,可惜的是書中對於線上的服務體驗優化比較少著墨,但同樣的概念也可以延伸應用在負責的產品項目中思考。以我最近感受到的例子:在使用 Slack 的 Huddle 服務時,當等待時間過久,會自動切換成靜音模式,並且響起一段舒服的背景音樂。這個體驗容易跟既有的通話答鈴做連結,也讓等待的時間不再無聊,雖然並沒有真的解決問題,但卻讓這段等待的體驗變得有趣,也是會主動與同事開啟話題的討論。

以方格子來說,多數注意到的會是作者的峰值,例如文章被選進編輯嚴選、登上即時精選,卻比較少留意到讀者的峰值。(當然在閱讀中不要有任何意外的驚喜產生,安安靜靜的順利閱讀,對比進入一個總是飛進飛出的廣告頁面,要來得舒適的多,這點可能就是我們認為最佳的峰值吧。)

你喜歡方格子的服務嗎?感受過的高峰或低谷又是什麼呢?為什麼?歡迎留言分享~


👉 用一本書的價格交換一位作者的人生觀點吧!

靈感來自於 瓦基的公益計畫,希望透過平台的力量,來增加內容的長尾影響力。如果你對這本書有興趣,歡迎使用此 博客來連結MOMO連結Readmo 讀墨連結 購買。透過此行銷回購連結購書,你不會有損失,而我會預計將會把這 2% 的回饋統一捐助非營利公益教育團體!希望透過內容分享的方式,累積社會善意的力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Yuki-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0/17
《四千個禮拜》|重新思考與理解時間的意義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高于婷-avatar-img
2023/08/11
測試測試測試測試測試測試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我是運科竹-avatar-img
2023/02/19
超讚分享 感謝您
Yuki-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2/19
謝謝你的留言喜歡!
翁子騏 David-avatar-img
2022/08/28
我還不讚爆
avatar-img
Yuki 的書適圈
113會員
51內容數
喜歡閱讀「設計、心理學、自我成長」等類別書籍。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不快不慢剛剛好,所以紀錄在閱讀成長的路上,覺得深刻又值得推薦的內容。
Yuki 的書適圈的其他內容
2023/10/17
大多數跟時間相關的書,都在教你如果管理時間、善用時間,才能積極面對生活,有效率的處理工作與日常的事務。 但《四千個禮拜》卻是一本讓你可以從不同面向,重新思考與理解時間的書。 首先,可以思考的事情是:市面上這麼多省下時間、提高效率的書,會長期熱銷或是持續有創作者針對同樣的主題提供想法,正是因為這符
Thumbnail
2023/10/17
大多數跟時間相關的書,都在教你如果管理時間、善用時間,才能積極面對生活,有效率的處理工作與日常的事務。 但《四千個禮拜》卻是一本讓你可以從不同面向,重新思考與理解時間的書。 首先,可以思考的事情是:市面上這麼多省下時間、提高效率的書,會長期熱銷或是持續有創作者針對同樣的主題提供想法,正是因為這符
Thumbnail
2023/09/07
在 中,提及我們需要將決策後的結果,各自歸因技巧與運氣層面,並針對我們可以繼續精進的技巧著墨。 而運氣的部分,真的只能看天了嗎?機緣力這本書,反而提出了創造好運的技巧,透過認知心理學的理論與案例,帶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運氣。 機緣力是什麼 機緣力(Serendipity)這個詞,最早是來自於一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3/09/07
在 中,提及我們需要將決策後的結果,各自歸因技巧與運氣層面,並針對我們可以繼續精進的技巧著墨。 而運氣的部分,真的只能看天了嗎?機緣力這本書,反而提出了創造好運的技巧,透過認知心理學的理論與案例,帶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運氣。 機緣力是什麼 機緣力(Serendipity)這個詞,最早是來自於一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3/08/24
結果與決策之間 你最近一次自認為做出的好決定是什麼? 通常這個決定,也是對你有正面結果,你才會答出這個答案,對吧? 《高勝算決策》書裏確提到,我們會有這個觀念,是因為過度認為結果與決策息息相關。但其實決策是否奏效,還有太多資訊落差與運氣造成的不確定性,其實是某種機率問題。
Thumbnail
2023/08/24
結果與決策之間 你最近一次自認為做出的好決定是什麼? 通常這個決定,也是對你有正面結果,你才會答出這個答案,對吧? 《高勝算決策》書裏確提到,我們會有這個觀念,是因為過度認為結果與決策息息相關。但其實決策是否奏效,還有太多資訊落差與運氣造成的不確定性,其實是某種機率問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為何不該花大錢找新客戶? 你是不是時常花大筆時間和金錢在開發新客戶,卻總是忘了好好重視忠實客戶的需求?如果你知道開發新客戶所需要花的成本,可能是維繫舊客戶的【五倍】時,那你還會繼續這麼做嗎?
Thumbnail
為何不該花大錢找新客戶? 你是不是時常花大筆時間和金錢在開發新客戶,卻總是忘了好好重視忠實客戶的需求?如果你知道開發新客戶所需要花的成本,可能是維繫舊客戶的【五倍】時,那你還會繼續這麼做嗎?
Thumbnail
峰值體驗這本書,在講的是如何透過剖析顧客的想法,從而洞察出未知的需求。從品牌體驗顧問的視角,明確點出企業遇到的常見問題:投放過多資源再無效的流程體驗上,並且透過理論的整合,學會如何重新對焦問題,再給出在資源不足的現實情境中也能適用的最小研究框架。
Thumbnail
峰值體驗這本書,在講的是如何透過剖析顧客的想法,從而洞察出未知的需求。從品牌體驗顧問的視角,明確點出企業遇到的常見問題:投放過多資源再無效的流程體驗上,並且透過理論的整合,學會如何重新對焦問題,再給出在資源不足的現實情境中也能適用的最小研究框架。
Thumbnail
概述 本書由品牌定義以及傳統的品牌行銷手法開始說明,作者發現非經由傳統的步驟,依舊有些品牌是廣為人知且受歡迎的。闡述傳統的品牌行銷策略可能並非最佳解。後續搭配大腦決策行為得到的啟發,進一步推出容易影響大腦偏向的行銷策略。
Thumbnail
概述 本書由品牌定義以及傳統的品牌行銷手法開始說明,作者發現非經由傳統的步驟,依舊有些品牌是廣為人知且受歡迎的。闡述傳統的品牌行銷策略可能並非最佳解。後續搭配大腦決策行為得到的啟發,進一步推出容易影響大腦偏向的行銷策略。
Thumbnail
其實你會發現,人生也有關鍵時刻和關鍵階段,高考成績決定4年的大學和城市,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很大程度決定自己的職業素養和認知,30歲的時候是在打工還是創業很大程度可以決定一個人一生的事業高度和財富機會...
Thumbnail
其實你會發現,人生也有關鍵時刻和關鍵階段,高考成績決定4年的大學和城市,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很大程度決定自己的職業素養和認知,30歲的時候是在打工還是創業很大程度可以決定一個人一生的事業高度和財富機會...
Thumbnail
比起數據精算,更讓人喜愛的品牌美學故事 在《Laws of UX 使用者體驗法則》中,第一條法則〈Aesthetic-Usability Effect 美即是好效應〉,就直接主張了使用者在面對產品時,外觀美好的產品通常會比質感粗糙的產品更容易讓人信服。
Thumbnail
比起數據精算,更讓人喜愛的品牌美學故事 在《Laws of UX 使用者體驗法則》中,第一條法則〈Aesthetic-Usability Effect 美即是好效應〉,就直接主張了使用者在面對產品時,外觀美好的產品通常會比質感粗糙的產品更容易讓人信服。
Thumbnail
放大峰值時刻,創造峰值時刻,移除峰值時刻的障礙。
Thumbnail
放大峰值時刻,創造峰值時刻,移除峰值時刻的障礙。
Thumbnail
你應該有過類似經驗:去宜家家居(IKEA)購物時,總是沒有捷徑可以直達想去的展間,就算只是想買個燈泡,都要花上大把時間;有時候,還要自己到倉庫區,扛著又重又大的商品去結帳。仔細想想,這整個購物過程是這麼麻煩、痛苦,但是你走出商場後,卻很少有負面情緒,甚至覺得逛得滿開心的,為什麼會這樣?
Thumbnail
你應該有過類似經驗:去宜家家居(IKEA)購物時,總是沒有捷徑可以直達想去的展間,就算只是想買個燈泡,都要花上大把時間;有時候,還要自己到倉庫區,扛著又重又大的商品去結帳。仔細想想,這整個購物過程是這麼麻煩、痛苦,但是你走出商場後,卻很少有負面情緒,甚至覺得逛得滿開心的,為什麼會這樣?
Thumbnail
「哇!這件衣服顏色好好看一定很適合我。」「天啊! 這不是當季最熱門的精品包嗎?我一定要買回家。」「這個戒指的珠寶色澤好閃耀,戴上去變得好氣質,好想要買喔!」 親愛的,您是否也曾有過衝動的購物經驗?
Thumbnail
「哇!這件衣服顏色好好看一定很適合我。」「天啊! 這不是當季最熱門的精品包嗎?我一定要買回家。」「這個戒指的珠寶色澤好閃耀,戴上去變得好氣質,好想要買喔!」 親愛的,您是否也曾有過衝動的購物經驗?
Thumbnail
趁著我們家產品版本上線後的空檔,筆記一下過去在新創團隊開發過程中,身為一個服務設計師,在團隊內主管用戶體驗、同時接收到來自團隊內部的痛點,與團隊外部(使用者)的需求、還有開發時程壓力三方齊攻下的原則。
Thumbnail
趁著我們家產品版本上線後的空檔,筆記一下過去在新創團隊開發過程中,身為一個服務設計師,在團隊內主管用戶體驗、同時接收到來自團隊內部的痛點,與團隊外部(使用者)的需求、還有開發時程壓力三方齊攻下的原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