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覺察的體悟:把問號?換成驚嘆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很多的靈性書或是心理諮商或是所謂的心靈療癒,總是說要把投射從外面放到內在,或是想找出那個"創傷"來源,對我這種"頭腦業障"重的人,多年來總是一直問著自己怎麼了?為什麼?我怎麼會這樣呢?發生了甚麼事情了呢?該怎麼解決?接下來內在就是一連串的"找答案",很多時候就會發生頭腦編織著無限的故事,把矛頭指向別人或是鞭打內在的小孩的戲碼。

今天我又遇到這樣的困境,無意中翻起了Sri Sri Ravi Shankar的"新世紀意識的覺醒":

[佛陀說: 超越問題,丟掉問題,因為你的本體裡有所有問題的解答,把你的每一個問題都變成驚嘆--哇! 問題和驚訝之間的差別在哪裡? 問題創造暴力,驚嘆創造靜默,問題會找答案,驚嘆是一個不尋找答案的問題。你們明白我說什麼嗎? 驚嘆帶來的詫異並不想找答案,驚嘆把你帶回靜默的家裡,.....當你在問問題的時候,你就是在索求。]

當一個念頭出現時,不去抓住它,[哇!原來我是這樣想啊!] [哇!我覺得我自己很壞!] [哇!他不想幫助我!] [哇! 他可能是個壞心腸的人!] [哇! 他又在裝瘋賣傻了!] [哇!他小氣又自私!]

漸漸的念頭與我開始分開,我陪伴他,消融他。漸漸的從批判開始接納本來的面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u Mirai的沙龍
0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當這章開篇名言就提到「辦法就在問題之中,答案就在問題之內,你只要帶著信念和信心呼喚,無窮的大智大慧就會回應你」,就讓我想起所有開悟覺醒的人全部不向外面索取,都會找一個安寧的地方靜心打坐,等待高我的佳音,因為他們深信高我會給一個滿意答案,所以說當我們遇到棘手的事情,不妨冥想打坐,把心靜下來,相信有回應
Thumbnail
當這章開篇名言就提到「辦法就在問題之中,答案就在問題之內,你只要帶著信念和信心呼喚,無窮的大智大慧就會回應你」,就讓我想起所有開悟覺醒的人全部不向外面索取,都會找一個安寧的地方靜心打坐,等待高我的佳音,因為他們深信高我會給一個滿意答案,所以說當我們遇到棘手的事情,不妨冥想打坐,把心靜下來,相信有回應
Thumbnail
為什麼腦袋一樣轟隆作響,吵個不停呢?我突然發現,這種內耗都來自於「自我批判」,大多數時間,自己評判自己的力道遠比真正從外在來的聲音大很多,是自我批判的這股力量壓得自己無法前進。
Thumbnail
為什麼腦袋一樣轟隆作響,吵個不停呢?我突然發現,這種內耗都來自於「自我批判」,大多數時間,自己評判自己的力道遠比真正從外在來的聲音大很多,是自我批判的這股力量壓得自己無法前進。
Thumbnail
歡迎來這一世 今個研究交易時看到前輩說「看見就是解脫」 我還真是頭一回看到如此的佛教說法 想想好像也有道理 我的LINE@有蠻多人來訊 有的人在我回覆拉哩拉紮一堆訊息後 已讀不回 有的是索取資訊 在我給了之後,恩一聲就封鎖了 恩~一聲謝謝也沒有 (雖然謝不謝也不那麼重要) 但這些現象多少讓我看見
Thumbnail
歡迎來這一世 今個研究交易時看到前輩說「看見就是解脫」 我還真是頭一回看到如此的佛教說法 想想好像也有道理 我的LINE@有蠻多人來訊 有的人在我回覆拉哩拉紮一堆訊息後 已讀不回 有的是索取資訊 在我給了之後,恩一聲就封鎖了 恩~一聲謝謝也沒有 (雖然謝不謝也不那麼重要) 但這些現象多少讓我看見
Thumbnail
會想進行心理諮商的人,大多是對探索自己的內在有興趣,或是想藉由探索自己一內在,形成定向,解決問題。 可說到底一個人的內在是指什麼呢?意識、潛意識?或是更深而隱晦不可得的層面嗎? 探索內在,有個重要的目的要達成,在於讓自己的想法趨於一致。趨於一致的意思是,有時人會有多樣的需求,而在這些需求之間是矛盾衝
Thumbnail
會想進行心理諮商的人,大多是對探索自己的內在有興趣,或是想藉由探索自己一內在,形成定向,解決問題。 可說到底一個人的內在是指什麼呢?意識、潛意識?或是更深而隱晦不可得的層面嗎? 探索內在,有個重要的目的要達成,在於讓自己的想法趨於一致。趨於一致的意思是,有時人會有多樣的需求,而在這些需求之間是矛盾衝
Thumbnail
最近回頭讀自己七、八年前的文章,被以前那個細膩、善感、念舊的自己嚇了一跳,我記得以前的我因為不被肯定而沮喪,但我不記得自己是那麼沒有歸屬感。「若不是實際生活充滿垃圾,滿足不了想望,又何必將生活寄託在遙遠的他方?」我曾經寫出這麼失落的句子,當時如果沒有寫文章,不曉得有誰接得住我呢?
Thumbnail
最近回頭讀自己七、八年前的文章,被以前那個細膩、善感、念舊的自己嚇了一跳,我記得以前的我因為不被肯定而沮喪,但我不記得自己是那麼沒有歸屬感。「若不是實際生活充滿垃圾,滿足不了想望,又何必將生活寄託在遙遠的他方?」我曾經寫出這麼失落的句子,當時如果沒有寫文章,不曉得有誰接得住我呢?
Thumbnail
我心中一直有一盞明燈,告訴我怎麼做才是最好的,而我的腦中一直有另一個聲音,他喋喋不休地說著:”我不要”、”我不想”、”我要走另一條路”。 一開始我都當這個"聲音"是一個"小我",一個要為我創造不安的 大腦反應,我通常無視它,叫他閉嘴。 如此一來我的生活平凡無奇,相當順遂。 直到我抓到這個念頭。
Thumbnail
我心中一直有一盞明燈,告訴我怎麼做才是最好的,而我的腦中一直有另一個聲音,他喋喋不休地說著:”我不要”、”我不想”、”我要走另一條路”。 一開始我都當這個"聲音"是一個"小我",一個要為我創造不安的 大腦反應,我通常無視它,叫他閉嘴。 如此一來我的生活平凡無奇,相當順遂。 直到我抓到這個念頭。
Thumbnail
可能很多人以為悲傷、羞愧、憤怒的情緒只會給自己帶來痛苦不安,但就跟熱鍋燙手一樣,當自尊遭侵犯時,我們的情緒也會立刻發揮警戒通知的前鋒角色,以作為激發我們改變的內在動力...
Thumbnail
可能很多人以為悲傷、羞愧、憤怒的情緒只會給自己帶來痛苦不安,但就跟熱鍋燙手一樣,當自尊遭侵犯時,我們的情緒也會立刻發揮警戒通知的前鋒角色,以作為激發我們改變的內在動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