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覺察的體悟:把問號?換成驚嘆號!

更新於 2024/09/19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很多的靈性書或是心理諮商或是所謂的心靈療癒,總是說要把投射從外面放到內在,或是想找出那個"創傷"來源,對我這種"頭腦業障"重的人,多年來總是一直問著自己怎麼了?為什麼?我怎麼會這樣呢?發生了甚麼事情了呢?該怎麼解決?接下來內在就是一連串的"找答案",很多時候就會發生頭腦編織著無限的故事,把矛頭指向別人或是鞭打內在的小孩的戲碼。
今天我又遇到這樣的困境,無意中翻起了Sri Sri Ravi Shankar的"新世紀意識的覺醒":
[佛陀說: 超越問題,丟掉問題,因為你的本體裡有所有問題的解答,把你的每一個問題都變成驚嘆--哇! 問題和驚訝之間的差別在哪裡? 問題創造暴力,驚嘆創造靜默,問題會找答案,驚嘆是一個不尋找答案的問題。你們明白我說什麼嗎? 驚嘆帶來的詫異並不想找答案,驚嘆把你帶回靜默的家裡,.....當你在問問題的時候,你就是在索求。]
當一個念頭出現時,不去抓住它,[哇!原來我是這樣想啊!] [哇!我覺得我自己很壞!] [哇!他不想幫助我!] [哇! 他可能是個壞心腸的人!] [哇! 他又在裝瘋賣傻了!] [哇!他小氣又自私!]
漸漸的念頭與我開始分開,我陪伴他,消融他。漸漸的從批判開始接納本來的面貌。
    avatar-img
    0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今天在工作上,與一位同事在討論工作內容。 因為雙方的認知不相同,所以光是要解釋就花了很多時間。 這時可能對方,講話比較激動,情緒比較滿,但應該是沒有惡意的。 我客觀也能理解,大腦也完全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只是在溝通嘛~ 不過內在覺得非常的受傷🤕️甚至看到一個內在自己在哭泣的畫面。 與此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Thumbnail
    透過媒體人的專業觀察,將自我覺醒的獨特價值傳遞給目標族群,提升個人品牌力。講座內容包括自我覺醒、個人品牌力的重要能力和原則,以及自媒體人應具備的媒體素養。
    Thumbnail
    自己的困境,與他人約定好的事情能準時達成。與自己約定好的事情總是一拖再拖。 我總是能衝刺整體的論壇會議等,準時抵達,當下認真理解解構。 但在與自己的約定時總是會延遲,例如無法如預期時間上床睡覺。
    Thumbnail
    🍀🍀🍀fumi老師:❤️❤️❤️ 🥰🥰🥰敏感體質的人,對於靈性世界中的未知存有,通常都是唯恐避之,老師很能夠體會這樣的心情,因為從小就一直能夠看見別人所看不見的世界。 💕💕靈氣的能量是屬於高頻的能量狀態,學習靈氣可以讓自己有自我保護的能力,靈氣來自於無私的愛與光的慈悲能量,自然你
    Thumbnail
    除了看身心科跟心理諮商外,我開始大量的閱讀,其中一本帶給我很大啟發的書是在馬克讀書會看到的—當下的力量,這本書讓我開始了練習自我覺察的路。對很多人來說這本書可能有點難理解,也建議可以從馬克推薦的「練習的心境」開始入門。 其實一開始接觸這種探索內在自我的書時,我是抱持很多懷疑跟不安的。什麼「靈性」、
    Thumbnail
    人類自古以來是從自我出發,再來才發展成群體,自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自我介紹,但現在的社會與世界,太多標籤與人設把自我塑造出一個四不像的產品,是不是有些時候,會因為別人的舉動或眼光而影響自己的決定。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今天在工作上,與一位同事在討論工作內容。 因為雙方的認知不相同,所以光是要解釋就花了很多時間。 這時可能對方,講話比較激動,情緒比較滿,但應該是沒有惡意的。 我客觀也能理解,大腦也完全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只是在溝通嘛~ 不過內在覺得非常的受傷🤕️甚至看到一個內在自己在哭泣的畫面。 與此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Thumbnail
    透過媒體人的專業觀察,將自我覺醒的獨特價值傳遞給目標族群,提升個人品牌力。講座內容包括自我覺醒、個人品牌力的重要能力和原則,以及自媒體人應具備的媒體素養。
    Thumbnail
    自己的困境,與他人約定好的事情能準時達成。與自己約定好的事情總是一拖再拖。 我總是能衝刺整體的論壇會議等,準時抵達,當下認真理解解構。 但在與自己的約定時總是會延遲,例如無法如預期時間上床睡覺。
    Thumbnail
    🍀🍀🍀fumi老師:❤️❤️❤️ 🥰🥰🥰敏感體質的人,對於靈性世界中的未知存有,通常都是唯恐避之,老師很能夠體會這樣的心情,因為從小就一直能夠看見別人所看不見的世界。 💕💕靈氣的能量是屬於高頻的能量狀態,學習靈氣可以讓自己有自我保護的能力,靈氣來自於無私的愛與光的慈悲能量,自然你
    Thumbnail
    除了看身心科跟心理諮商外,我開始大量的閱讀,其中一本帶給我很大啟發的書是在馬克讀書會看到的—當下的力量,這本書讓我開始了練習自我覺察的路。對很多人來說這本書可能有點難理解,也建議可以從馬克推薦的「練習的心境」開始入門。 其實一開始接觸這種探索內在自我的書時,我是抱持很多懷疑跟不安的。什麼「靈性」、
    Thumbnail
    人類自古以來是從自我出發,再來才發展成群體,自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自我介紹,但現在的社會與世界,太多標籤與人設把自我塑造出一個四不像的產品,是不是有些時候,會因為別人的舉動或眼光而影響自己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