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被出軌的傷—實作方法統整(中)理智賦義期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𖤐理智賦義期𖤐

理智賦義期是我的大腦,對過去、現在及未來的所有人事物重新省視定義的過程。承接情緒暴風期的這段期間,我產生情緒與認知上的快速轉化,並為之後的清醒蛻變預先做好準備。


挑戰質疑各種負面的假設及結論

分手回到自己家後,我仍有一堆問題想搞清楚。也許是天性或法律背景使然,失戀後,我經歷了一段飢渴想要找尋「答案」的過程,每回想過去一次,問題清單就會多出更多問題想問對方,或是想知道更多事實,吸收更多愛情相關的資訊,好似我只要有了全知的上帝視角,一切就能迎刃而解。

當我像個偵探似的不停回憶過往的蛛絲馬跡,也不停在審視、批判,於是傷心、憤怒、委屈感隨之湧出。我想一般人肯定也是不停在腦中播放跑馬燈,然後評價自己跟對方的種種行為,陷入自己創造的情緒煎熬裡,若還要爭論是非對錯,則更是火上添油,不論最後譴責是落到誰頭上。

然事實上,即便對方回答了所有我們想問的問題,我們也可能永遠不會知道「真實答案」。

更好的做法是從自己身上找答案,你過去相信什麼?現在還相信嗎?這種信念對你造成什麼影響?這個影響是你想要的嗎?

勇於挑戰你在關係中接收到的所有觀點,尤其是關乎你個人價值感以及未來發展的部分,如果你在關係裡常遭到對方不尊重或暴力對待,抑或你與對方的價值觀落差很大,請務必利用上面的問題,好好檢視自己內在的回應,如果這個信念觀點帶來的影響是痛苦,是你本能會流淚的,那我們可以先標記一下,等等用下面的方法來試著改善。


循著情緒對自己提問找答案

可能很多人以為悲傷、羞愧、憤怒的情緒只會給自己帶來痛苦不安,但換個角度想,我們會有這些消極情緒,通常表示「事與願違」或個人邊界(Personal Boundaries)被侵犯,直白說就是自己的底線被踩到。就跟熱鍋燙手一樣,當自尊遭侵犯時,我們的情緒也會立刻發揮警戒通知的前鋒角色,以作為激發我們改變的內在推手。

之前我一直提到包容與釋放情緒的重要,因為我認為阻擋所謂「負面情緒」的表達,實際上是在截斷、鈍化自我的感受力,同步削弱了我們對積極情緒的感受與掌握。

我們若想要善用情緒的正面功能(負面情緒也可以正面看待),替自己未來的抉擇定向,就必須看見跟理解它帶來重要的訊息。針對所有的情緒我們都可以問一句:「為何我會感到xx(情緒)?」譬如,問問自己為何憤怒?這件事有抵觸或踩到自己的界線嗎?這個界線我能退讓嗎?還是退讓會造成我更大的壓力與痛苦?(若是恐懼分手請看這篇https://vocus.cc/article/6252885ffd8978000177ece6

如果你有一堆想質問對方的問題,我建議你先擱一旁,把焦點移回自己,循著情緒跟自己提問,至少這些問題,你都能百分之百誠實解答不是嗎?而且這些解答對你來說也才是最重要的部分,因為你會得到更有效,衡量關係的內在量尺。


從自我成長的角度看待傷痛

循著上面的提問,最後一個重要的問題是:「我願意為自己負責,做哪些事來釋懷或平衡這種情緒?」這個問題的重心是在告訴自己,應該採取「為自己負責」的主控性,而不是仰賴其他人做出什麼行為,我們才能有「下一步(回應)」,因為我們無法掌握或要求他人配合,最好的情況,是自己就能自我修復、成長,無需仰賴他人供給。

此外,若我們在關係中太常依賴對方的供給才能獲得滿足,不論是物質或是情感上,分手時的匱乏感就會更嚴重,也更想要復合,這時候可能要認清,你強烈的復合渴望,本質是因自己無法滿足個人需求,並不是你真的多愛對方,有時這種關係實質上是利用依賴,不是愛。

從最後這個提問的答案,常能看出我們得從這場失戀裡,完成什麼樣的成長功課,你可能需要更勇敢拒絕對方、或需要變得更獨立、或更尊重自己的需求跟表達等等。

即便這麼說不中聽,但事實上,有時是我們允許別人「持續」傷害我們,但當初這麼做,必然是因爲那是當時的自己自認的最佳作法;事後來看,或許已經不是了,也不用苛責過去的自己,我們可以反過來,慶幸自己終於學到一課,從現在起不用再重蹈覆徹。

接著,我們會接受事情現在的本貌,跟對方真實的樣子,不再反覆回憶重播過去,因為該學的已經學到了。

對我們個人的療癒來說,重點並不是從外在世界或其他人身上,找尋傷痛的原因跟解釋;而是要為自己找出一個能指向現在及未來的意義跟方向,並對自己所理解到的學習感到欣慰、對訂下的願望付出承諾。


▶重問自己想要怎樣的愛情關係

當自問自答的問題越多,就越會了解自己想要的愛情關係到底是什麼,也漸漸看出過往關係與理想狀態的差異在哪。到了這個階段,我們大概已經有了穩定的內在力量,知道幸福的選擇是哪個,如果你容易搖擺,或已經在愛情關係中重複受同樣的傷,那把自己想要的愛情寫出來,能給你一個清楚的標準去篩選適合你的人,而不只是靠「幻想」或「期待」投入一段感情。

另外針對你想要的愛情關係,除了自己的感覺外,你還有想到什麼方法可以去探究對方或這段關係符合與否嗎?這並不是要你刻意出難題考驗對方,而是要學會運用既有的事實去驗證自己心中的題目,訓練自己的觀察跟判斷力,不然對方最大的魅力,就是你的想像力。



沒想到自己這麼話癆,最後一階段「清醒蛻變期」繼續寫,此篇就會破五千字,決定放下篇囉。

下篇會提到我在內心跟對方和解所用的小技巧、清理迎新、創造自我動能。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可以點擊下方❤️或留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夢牛的沙龍
135會員
58內容數
--
夢牛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07
夢與現實非一刀兩斷的兩個世界,有些東西會穿越其中,相互影響滋長;夢也時常提供我們特殊的照料,療癒並帶來重要的啟示。我想用去年分手失戀初期的三個夢來聊一點「夢的療癒」。
Thumbnail
2023/04/07
夢與現實非一刀兩斷的兩個世界,有些東西會穿越其中,相互影響滋長;夢也時常提供我們特殊的照料,療癒並帶來重要的啟示。我想用去年分手失戀初期的三個夢來聊一點「夢的療癒」。
Thumbnail
2022/09/14
最近上心理學線上課時,其中一位同學提到要如何克服想要付出愛,卻又害怕再次受傷的恐懼? 當我們很想要做某件事時,即便有可能受傷,也會想嘗試達成......
Thumbnail
2022/09/14
最近上心理學線上課時,其中一位同學提到要如何克服想要付出愛,卻又害怕再次受傷的恐懼? 當我們很想要做某件事時,即便有可能受傷,也會想嘗試達成......
Thumbnail
2022/09/06
知道自己看不透想不開,反而很清醒。潛意識裡,累積了一生早已固化的特定價值觀、信念、本能反應與記憶等,要改變這裡面根深蒂固的東西,本來就很難從表意識的理智,輕揮魔法棒就立刻解決。 我很喜歡催眠課學到的一個概念:靈魂面對困境都是想要成長的...
Thumbnail
2022/09/06
知道自己看不透想不開,反而很清醒。潛意識裡,累積了一生早已固化的特定價值觀、信念、本能反應與記憶等,要改變這裡面根深蒂固的東西,本來就很難從表意識的理智,輕揮魔法棒就立刻解決。 我很喜歡催眠課學到的一個概念:靈魂面對困境都是想要成長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過度反省,有時候會讓你糢糊掉焦點。陷入一種自我責備的負面標籤裡。 在一段關係裡,不自覺的將兩個人之間的問題,歸究於自己。 經常在想,為何對對方總是那麼沒有耐心。動不動就發脾氣。沒辦法跟對方好好說話。 一個人想了很久,也試圖從對方身上尋求到解答。但時間一分一秒的過,自己除了更加困惑,情緒沒有得到任何的
Thumbnail
過度反省,有時候會讓你糢糊掉焦點。陷入一種自我責備的負面標籤裡。 在一段關係裡,不自覺的將兩個人之間的問題,歸究於自己。 經常在想,為何對對方總是那麼沒有耐心。動不動就發脾氣。沒辦法跟對方好好說話。 一個人想了很久,也試圖從對方身上尋求到解答。但時間一分一秒的過,自己除了更加困惑,情緒沒有得到任何的
Thumbnail
上次談了關於信念的告別,關於告別 ─ 跟過去的信念斷捨離 今天我想要來談談關於關係的告別。 去年年底時我跟論及婚嫁交往7年的男友分手,第一次理解到放手是一種祝福。
Thumbnail
上次談了關於信念的告別,關於告別 ─ 跟過去的信念斷捨離 今天我想要來談談關於關係的告別。 去年年底時我跟論及婚嫁交往7年的男友分手,第一次理解到放手是一種祝福。
Thumbnail
我曾經和一個朋友漸行漸遠。 導火線是有一次我們在處理某件事上有不同的意見,對方表達的方式讓我感受到他認爲我沒有設身處地替其他參與者著想,這一點讓我感到很受傷也對於他的表達方式感到憤怒。我鼓起勇氣告訴他我的感覺(被箭刺到跟肚子一把火),但收到的回覆是:「你確定你的感覺是絕對的嗎?」
Thumbnail
我曾經和一個朋友漸行漸遠。 導火線是有一次我們在處理某件事上有不同的意見,對方表達的方式讓我感受到他認爲我沒有設身處地替其他參與者著想,這一點讓我感到很受傷也對於他的表達方式感到憤怒。我鼓起勇氣告訴他我的感覺(被箭刺到跟肚子一把火),但收到的回覆是:「你確定你的感覺是絕對的嗎?」
Thumbnail
什麼是真正會照顧自己的情緒?如何取用情緒真正的力量? 我們其實無法「壓抑」情緒,因為它是會越積越多。我們只能好好理解自己的情緒,然後嘗試找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委屈,甚至大家都歡喜的方式。 而那個起點是,我們把自己的情緒當作一回事,並開啟溝通與討論,一塊找方法解決。
Thumbnail
什麼是真正會照顧自己的情緒?如何取用情緒真正的力量? 我們其實無法「壓抑」情緒,因為它是會越積越多。我們只能好好理解自己的情緒,然後嘗試找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委屈,甚至大家都歡喜的方式。 而那個起點是,我們把自己的情緒當作一回事,並開啟溝通與討論,一塊找方法解決。
Thumbnail
「我很想回到上一段關係,我們可以重頭再來嗎?」 「雖然他出軌了,但我似乎沒有辦法離開他⋯⋯」 曾經磕磕碰碰,曾經在夜裡潰不成兵,我們都曾遇上未如理想的人,在感情中,我們在雨中成長。似乎要渾身濕透過,才懂得如何為自己遮風擋雨。 無論你身上的是哪種傷口,都要學習好好癒合,不要去逃避,不要因為疼痛而由它去
Thumbnail
「我很想回到上一段關係,我們可以重頭再來嗎?」 「雖然他出軌了,但我似乎沒有辦法離開他⋯⋯」 曾經磕磕碰碰,曾經在夜裡潰不成兵,我們都曾遇上未如理想的人,在感情中,我們在雨中成長。似乎要渾身濕透過,才懂得如何為自己遮風擋雨。 無論你身上的是哪種傷口,都要學習好好癒合,不要去逃避,不要因為疼痛而由它去
Thumbnail
情緒不是敵人,他只是內在需求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有時候因為成年了,所以可以在當下轉而面對其他人事時可以快速地轉換情緒和心態,但依然需要回頭關注它的存在,還有情緒出現的原因,如果讓它過了就算了,就會不斷的累積,不斷的在需求得不到滿足,甚至在內在需求無法得到解決,最終可能引發的是崩潰或憂鬱。
Thumbnail
情緒不是敵人,他只是內在需求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有時候因為成年了,所以可以在當下轉而面對其他人事時可以快速地轉換情緒和心態,但依然需要回頭關注它的存在,還有情緒出現的原因,如果讓它過了就算了,就會不斷的累積,不斷的在需求得不到滿足,甚至在內在需求無法得到解決,最終可能引發的是崩潰或憂鬱。
Thumbnail
可能很多人以為悲傷、羞愧、憤怒的情緒只會給自己帶來痛苦不安,但就跟熱鍋燙手一樣,當自尊遭侵犯時,我們的情緒也會立刻發揮警戒通知的前鋒角色,以作為激發我們改變的內在動力...
Thumbnail
可能很多人以為悲傷、羞愧、憤怒的情緒只會給自己帶來痛苦不安,但就跟熱鍋燙手一樣,當自尊遭侵犯時,我們的情緒也會立刻發揮警戒通知的前鋒角色,以作為激發我們改變的內在動力...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婚姻的挫折,常常成為一個人憂鬱的開始。不管事業多麼成功,面對婚姻挫折,也很難逃脫自我質疑。有時候這樣的質疑,帶來更多的憤怒甚至是憂鬱。面對影響到生活與工作的情緒,身心科可以透過藥物、非侵入性腦刺激治療與心理治療來幫助。但最重要的是,必須要試著喜歡上自己。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婚姻的挫折,常常成為一個人憂鬱的開始。不管事業多麼成功,面對婚姻挫折,也很難逃脫自我質疑。有時候這樣的質疑,帶來更多的憤怒甚至是憂鬱。面對影響到生活與工作的情緒,身心科可以透過藥物、非侵入性腦刺激治療與心理治療來幫助。但最重要的是,必須要試著喜歡上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