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 卷四十五 【即心無心】

2022/09/23閱讀時間約 24 分鐘
何等是無心相。須菩提答。
畢竟空一切諸法無分別。是名無心相。
此無心相。是即心無心。非待斷滅
。」
—《大智度論》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宗鏡錄》卷四十五
慧日永明寺 智覺禪師 延壽 集

夫已上是引台教明定慧二法安心。
次依華嚴宗釋華嚴經云。於眼根中入正定。於色塵中從定出。示現色性不思議。一切天人莫能知。於色塵中入正定。於眼起定心不亂。說眼無生無有起。性空寂滅無所作。
疏釋云。定慧雖多,不出二種。一事。二理。制之一處,無事不辦。事定門也。能觀心性。契理不動。理定門也。明達法相。事觀也。善了無生。理觀也
諸經論中,或單說事定。或但明理定。二觀亦然。或敵體事理,止觀相對。或以事觀,對於理定。
如起信論云。止一切相乃至心不可得為止。而觀因緣生滅為觀。或以理觀,對於事定。
此經云。一心不動入諸禪。了境無生名般若是也。
或俱通二。此經云。禪定持心常一緣。智慧了境同三昧是也。
或二俱泯。非定非散。或即觀之定,但名為定。如觀心性名上定是也。
或即定之觀,但名為觀。如以無分別智觀名般若是也。
或說雙運。謂即寂之照是也。
所以局見之者,隨矚一文。互相非撥。偏修之者,隨入一門。皆有剋證。然非圓暢。
今此經文。巧顯無礙。略分五對
第一對根境無礙。謂觀根入定。應從根出。而從境出者。為顯根境,唯是一心。緣起無二。理性融通。是故根入境出耳。境入根出亦然。
第二對理事二定無礙。謂分別事相。應入事定,而入理定。欲觀性空。應入理定,而入事定。以契即事之理而不動故。入理即是入事。制心即理之事而一緣故。入事即是入理。而經文但云。入正定不言事理及乎出觀,境中即云分別色相。斯事觀也。根中即云性空寂者。理觀也。亦合將根事對於境理。以辯無礙。
第三對事理二觀無礙。謂欲分別事相。應從事觀起。而反從理觀起。以所觀之境,既真俗雙融。法界不二故。分別事智,即是無生之智。二觀唯是一心。故亦應將境事理,對根事理以辯無礙。
第四出入無礙。以起定即是入定。故起定而心不亂。若以事理相望。應成四句。謂事入事起。事入理起。理入理起。理入事起。若以根境相望。又成四句。謂根事入。境事起等。一一思之。皆有所由。又或以理觀對於事止。謂契理妄息也。或事觀對於理寂。謂無念知境也。或事觀對於事寂。謂觀於一境,心不動搖也。或理觀對於理寂。亡心照極也。
如百門義海云。明出入定者,謂見塵性空,十方一切真實之理。名為入定也。然此見塵無性空理空時,乃是十方之空也。何以故。由十方之心,見於一塵。是故全以十方為塵定。亦不礙事相宛然。是故起與定俱,等虛空界。但以一多融通。同異無礙。是故一入多起。多入一起。差別入一際起。一際入差別起。皆悉同時一際成立。無有別異。當知定即起。起即定。一與一切。同時成立。出入無礙也。
第五對二利體用無礙。謂於深根起,定心不亂是體也。自利也。而不礙理,舒於廣境。是用也。人天不能知。利他也。良以體用無二故。自利即是利他。
此上十義。同為一聚法界緣起,相即自在。菩薩善達,作用無礙。
又經且約根境相對。亦應境境相對。謂色塵入正受,聲香三昧起。復應根根相對。謂眼根入正受,耳根三昧起等。云色性難思等者,即色等總持,是色陀羅尼自在佛等。亦應云。分別眼性難思,有眼陀羅尼自在佛等。
又眼中云。性空寂滅,即眼之度門。眼等本淨。亦應云,色等度門。色等本淨。不唯取相為染,無心為淨而已也。
又以智論三觀束之。分別色相等。是假名觀也。性空寂滅。是空觀也。此二不二色性難思。中道觀也
三無前後。皆是一心。上來無礙,深妙難思。始學之流,如何趣入。
今當總結。但能知事理無礙。根境一如。念慮不生。自當趣入。是以事中即理,何曾有礙。心外無境,念自不生。如是則入宗鏡之一心。成止觀之雙運。方能究竟定慧莊嚴。自利利他,圓無盡行。
又若心不安人,在三界內。未入止觀門,非習學之者。情牽萬境。意起百思。投五欲旋火之輪,未曾略暇。陷五濁狴牢之處,何省暫離。塵網千重,密密而常籠意地。愛繩萬結,條條而盡繫情田。聳高阜於慢山,橫遮法界。洶長波於貪海,吞盡欲流。若蟻聚蜂攢,攀緣役役。如鼠偷狗竊,結搆營營。八苦之焰長燒。二死之河恒沒。輪迴生滅。苦惱縈纏。皆是不能自安心耳。
今為於生死長夜,無明塵勞。三界大夢之中獨覺悟人,割開愛網,欲透苦原,將求如來大寂滅樂者。
如前所述安心之門。直下相應。無先定慧。定是自心之體。慧是自心之用。定即慧故,體不離用。慧即定故,用不離體。雙遮則俱泯。雙照則俱存。體用相成。遮照無礙。此定慧二法。修行之要。祖佛大旨。經論同詮。
所以法華經云。以禪定智慧力,得法國土。又云。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
華嚴經頌云。
眾生惑見恒隨縛。無始稠林未除翦。
與志共俱心並生。常相覊繫不斷絕。
但唯妄想非實物。不離於心無處所。
禪定境排仍退轉。金剛道滅方畢竟。
大涅槃經云。定慧等學。明見佛性。又云。先以定動。後以智拔。
大智度論云。禪定為父。智慧為母。能生一切導師。
又云。以業力故入生死。以定力故出生死。故云禪非智無以窮其寂。智非禪無以發其照。何者。謂禪無智,但是事定。若得智慧,觀於心性,即為上定。若智不得禪,乃為散善分別慧。若有定,如密室燈。寂而能照。離動分別,成實慧故。若定慧雙運。動寂融通。則念念入三昧之門。寂寂運無涯之照
如上種種開示。種種證明。如是調停。如是剖析。削繁簡要。去偽存真。以無數萬億諸方便門。皆令一切含生,盡入此宗鏡。如囊中有寶。不探示之。誰有知者。猶室中金藏。未遇智人,何由發掘。若珠蔽內衣裏。弗因親友所示,爭致富饒。似窮子之家珍。非長者之誘引,曷能承紹。
設或明了信入無疑。更在當人剋己成辦。鍊磨餘習,直取相應。一切時中,不得忘照。自量生熟。各逐便宜。此是修定時。此是修慧時。若掉散心,須行三昧。若惛沈意,宜啟慧門。若處見修位中,此是行時。非是證時。若居究竟即內,此是證時。非是行時。
不可如二乘,怱怱取證。沉實際之海。溺解脫之坑。又不可傚無聞比丘,妄指無生求昇反墜。似苦行外道,唯投見網。期悟遭迷。
斯定慧門。是真修路。照宗門之皎日。泛覺海之迅航。駕大白牛車之二輪。昇第一義天之兩翼。等學而明見佛性。莊嚴而可度眾生。為法國土之王,因茲二力。出生死海之底,全假雙修。
散妄亂而似風吹雲。破愚闇而如日照世。動邪見之深刺。拔無明之厚根。為大覺海之陰陽。作寶華王之父母。備一乘之基地。堅萬行之垣牆。以此相應。能入宗鏡。
前據台教,明五百番安心法門。皆為逗機,對病施藥。今依祖教,更有一門。最為省要。
所為無心。何者。若有心則不安。無心則自樂。
故先德偈云。
莫與心為伴。無心心自安。
若將心作伴。動即被心謾
法華經云。破有法王。出現世間。
淨名經云。除去所有。唯置一床。即是除妄心之有。外境本空。以心有法有。心空境空。
故起信論云。是故當知,一切世間境界之相。皆依眾生無明妄念而得建立。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唯從虛妄分別心轉。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是以但得無心。境自不現。既無對待。逆順何生。以逆境故,生瞋惱強賊干懷。以順境故,牽愛情華箭入體。能令心動。故稱不安。
今若無心。坦然無事。則萬機頓赴而不撓其神。千難殊對而不干其慮。所以阿難執有而無據,七處茫然。二祖體無而自安,言下成道。
若不直了無心之旨。雖然對治折伏其不安之相,常現在前。若了無心,觸途無滯。絕一塵而作對,何勞遣蕩之功。無一念而生情,不假忘緣之力。
又無心約教有二。一者,澄湛令無。二者,當體是無。
澄湛令無者,則是攝念安禪。蠲消覺觀。虛襟靜慮。漸至微細。
當體是無者,則直了無生。以一念起處不可得故。
經云。一念初起。無有初相。是真護念。
寶藏論云。夫離者無身。微者無心。無身故大身。無心故大心。大心故,則智周萬物。大身故,則應備無窮。是以執身為身者,則失其大應。執心為心者,則失其大智。
故千經萬論。莫不說離身心破於執著。乃入真實
譬如金師,銷鑛取金。方為器用。若有身者,則有身礙。有身礙故,則法身隱於形殼之中。若有心者,則有心礙。有心礙故,則真智隱於念慮之中。故大道不通。妙理沈隱。六神內亂。六境外緣。晝夜惶惶。無有止息矣。
夫不觀其心者,而不見其微。不觀其身者,而不見其離。若不見其離微者,則失其道要。
故經云。佛說非身。是名大身。心亦如是。此謂破權歸實。會假歸真。
譬如金師。銷鑛取金。方為器用。滅相混融。以通大冶。大冶者,謂大道。此大道冶中,造化無窮。流出萬宗。若成若壞。體無增減。
故經云。有佛無佛。性相常住。所言混融相者,但為愚夫,著相畏無相也。所以說相者,為彼外道,著於無相畏有相。所以說中道者,欲令有相無相不二也。此皆破執除疑。言非盡理。若復有人,了相無相。平等不二。無取無捨。無彼無此。亦無中間。則不假聖人言說。理自通也。
如上所述。皆為有心成障。若乃無心。自然合道。即是離其妄心。真心不動。

如釋摩訶衍論云。

離心緣相者。心量有十
一者,眼識心。
二者,耳識心。
三者,鼻識心。
四者,舌識心。
五者,身識心。
六者,意識心。
七者,末那識心。
八者,阿賴耶識心。
九者,多一識心
十者,一一識心
如是十中,初九種心,不緣真理。後一種心,得緣真理。而為境界。今據前九作如是說。離心緣相。本有契經中,作如是說。甚深真體。非餘境界。唯自所依緣為境界故。
楞伽經云。非心之心量。我說為心量者。謂以非心量,為遣心量。若以非心量為是。斯即心量。今謂非心量即不思議之心量者。不礙心量故。
如華嚴經云。菩薩住是不思議,即非心量。於中思議不可盡,即是心量。以二相即奪。故思與非思俱寂滅。又云。於非心處示生於心者。人多誤解。情作非情。非情作情。若執於非心處示生於心,是非情為情者。既言示生,非真無情為有情矣。
大寶積經云。佛言,文殊。汝入不思議三昧耶。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我即不思議。不見有心能思議者。云何而言入不思議三昧。我初發心。欲入是定。而今思惟。實無心相而入三昧。
如人學射。久習則巧。後雖無心。以久習故。箭發皆中。我亦如是。初學不思議三昧。繫心一緣。若久習成就。更無心想。恒與定俱。
又先德云。一念妄心纔動。即具世間諸苦。
如人在荊棘林不動。即刺不傷。妄心不起。恒處寂滅之樂。一念妄心纔動。即被諸有刺傷。故經云。有心皆苦。無心乃樂。當知妄心不起。始合法身寂滅樂也。
: 本自無心。妄依何起。
: 為不了本自無心名妄。若知本自無心。即妄無所起。真無所得。
: 何故有心即妄。無心即無妄。
: 以法界性空寂,無主宰故。有心即有主宰。有主宰即有分劑。無心即無主宰。無主宰即無分劑。無分劑即無生死。
: 無心者,為當離心是無心。即心得無心。
: 即心得無心。
: 即心是有心。云何得無心。
: 不壞心相,而無分別。
: 豈不辯知也。
: 即辯知無能所,是無心也。豈渾無用,始是無心。譬如明鏡照物,豈有心耶。當知一切眾生,恒自無心。心體本來常寂。寂而常用。用而常寂。隨境鑒辯。皆是實性自爾。非是有心方始用也。
只謂眾生,不了自心常寂。妄計有心。心便成境。以即心無心故。心恒是理。即理無理故。理恒是心。理恒是心故。不動心相。心恒是理故。不得心相。不得心相故。即是眾生不生。不動心相故。即是佛亦不生。以生佛俱不生故。即凡聖常自平等法界性也。純一道清淨。更無異法
當知但有心分別作解之處。俱是虛妄。猶如夢中。若未全覺。所見纖毫,亦猶是夢中事。但得無心。即同覺後絕諸境界。但有一微塵可作修證不思議解處。俱不離三界夢中所見。經云。無有少法可得。佛即授記。
無生義云。不退轉天子言。此佛土未曾思惟分別於我見與不見。我亦不思惟佛土見與不見。故知諸見從有心而生。佛土無心。故不見天子。天子有心而不生念。故言不見佛土。便成不異。故知有心無心俱空
融大師云。鏡像本無心。說鏡像無心。從無心中說無心。人說有心。說人無心。從有心中說無心。有心中說無心,是末觀。無心中說無心,是本觀
眾生計有身心。說鏡像破身心。眾生著鏡像。說畢竟空破鏡像。若知鏡像畢竟空。即身心畢竟空。假名畢竟空。亦無畢竟空。若身心本無。佛道亦本無。一切法亦本無。本無亦本無。若知本無亦假名。假名佛道。佛道非天生。亦不從地出。直是空心性。照世間如日。
智論問曰 : 若知心不可見。佛何以故說如實知不可見心。
答曰 : 有坐禪人。憶想分別。見是心如清淨珠中縷。觀白骨人中,見心次第相續生。或時見心在身。或見在緣。如無邊識處。但見識無量無邊。破如是等虛妄。故佛言。如實知眾生心。眾生心自相空。故無相相。
復次佛以五眼觀此心不可得。肉眼天眼緣色,故不見。慧眼緣涅槃,故不見。初學法眼分別,知諸法善不善有漏無漏等。是法眼入實相中,則無所分別。如先說一切法,無知者無見者。是故不應見。佛眼觀寂滅相,故不應見。乃至不如凡夫人憶想分別見。復次五眼,因緣和合生。皆是作相。虛誑不實。佛不信不用。是故言不以五眼見。
又問曰 : 舍利弗知心相常淨。何以故問。
答曰 : 以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深入深著。故雖聞心畢竟空,常清淨。猶憶想分別。取是無心相。以是故問是無心相心,為有為無。若有,云何言無心相。若無,何以讚歎是無等等心,當成佛道。須菩提答。是無心相中,畢竟清淨。有無不可得。不應難。舍利弗復問。何等是無心相。須菩提答。畢竟空一切諸法無分別。是名無心相。此無心相。是即心無心。非待斷滅
如經云。若有眾生。能觀一切妄念無相。則為證得如來智慧。又且無心者,不得作有無情見之解。若將心作無。此即成有。若一切處無心。如土木瓦礫。此成斷滅。皆屬意根強知妄識邊事。是以稱不思議定者。以有無情見不及故。
又澄湛是事。當體是理。事有顯理之功。亦有覆理之義。理有成事之力。亦有奪事之能。各取則兩傷。並觀則俱是。
何謂顯理。若妙性未發。須假事行助顯莊嚴。如水澄清。魚石自現。
何謂成事。若功行未圓。必仗理觀引發開導。
何謂覆理。若一向執事坐禪。反迷己眼。未識玄旨。徒勞念靜。
何謂奪事。若天真頓朗。如日消氷。何須調心收攝伏。
故經偈云。若學諸三昧。是動非是禪。心隨境界流。云何名為定。是以不可執一執二。定是定非。但臨時隨用。圓融得力。自諳深淺。
若也歸宗順旨。則理事雙消。心境俱亡。定慧齊泯
如永嘉集云。以奢摩他故。雖寂而常照。以毘婆舍那故。雖照而常寂。以優畢叉故。非照而非寂。照而常寂故。說俗而即真。寂而常照故。說真而即俗。非寂而非照故。杜口於毘耶。斯則不唯言語道斷。亦乃心行處滅。
所以圓覺經云。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華。用此思惟。辯於佛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展轉妄想。無有是處。
: 既不得作有無之解。如何是正了無心。
: 石虎山前鬪。蘆華水底沈。
: 前標宗不言法相。云何已下,更用廣說諸識種現,熏習差別義理。瑜伽唯識,百法五位事相法門。
: 祖佛大意。唯說二空。證會一心真如本性。所以百法論云。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云何一切法。所謂心法。云何二無我。所謂人無我。法無我。若一切眾生。但得人法俱空。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復更有何異法而敷演乎。

如瑜伽論。

是無著菩薩,請彌勒所說。論云。無著菩薩。位登初地。證法光定。得大神通。事大慈尊。請說此論。理無不窮。事無不盡。文無不釋。義無不詮。疑無不遣。執無不破。行無不修。果無不證。正為菩薩。令於諸乘境行果等,皆得善巧。勤修大行。證大菩提。廣為有情。常無倒說。乃至瑜伽中行觀無少法。欲令證得。及欲現觀。或說究竟清淨真如。名為瑜伽理中最極。一切功德共相應故。
是以智者大師於淨名疏中問云 : 今依龍樹之學。何意用天親之義。
: 龍樹天親。豈不同入不二法門乎。今本為佛教隨義有所開而用釋。何得取捨定執也。若分別界外結惑生死。及諸行名義。當細尋天親所作。若觀門遣蕩。安心入道。何過龍樹。若不取地論。攝大乘論。相映望者。他或謂於非義理,多端強說也。故知菩薩製作。一一關於聖典。故非出自胸襟。廣引證明。令生聞慧。宗鏡纂集。大意亦同。
若不先明識論,天親護法等,剖析根塵微細生死。又焉得依龍樹觀門遣蕩。如無差別。無可圓融。若不先胗候察其病原。何以依方施其妙藥。
只如淨名居士。位臨等覺。尚有原品無明實因疾未盡。現受後有生死實果疾猶存。
如淨名疏問 : 實報無障礙土。何得猶有煩惱四分之因疾。
: 開菩薩自體法界緣集,即有四分。所以然者。取自體一實諦,即是貪愛。捨二邊生死,即是瞋斷。迷一實諦,無明未盡。故猶有癡也。三分等取,即是等分。此即是根本之三毒故。

請觀音經云。

淨於三毒根。成佛道無疑。何況業繫凡夫,分段生死之病。然今時多不就己仔細推尋。及廣披聖典。教觀俱昧。理行全虧。唯尚隨語依通。一時遣蕩。拂迹而迹不泯。歸空而空不亡。以不出法塵。全為影事。殊不識心王心所,種現根隨,微細根塵,生滅起處。心心流注。念念現行。如醉如癡。懵無知者。智燈既闇。定水全枯。未審何門能得清淨。但學成現高茆之語。名標眾聖之前。都無正念修行之門。跡陷群邪之後。今普使知病識藥。令得服行。淨三毒之根。見一心之性。
且如馬鳴龍樹。皆是西天傳佛心印祖師。馬鳴製大乘起信論。廣說阿賴耶等,三細識六麁相。一心真如生滅二門。龍樹製摩訶衍論。引一百本大乘經。證說八識心王,性相微細等義。云何末學。不紹先賢。可謂綆短而不勾深泉。翅弱而弗能高逝。
又若不先論其事相之表。何以辯其體性之原。如世間法。未見其海。爭識其波。未見其山。寧諳其土。今欲總別雙辯。理事具陳。不達事而理非圓。不了理而事奚立。
故云理隨事現,一多緣起之無邊。事得理融,千差涉入而無礙。又從總出別。因別成總。不得別而何成總。不因總而豈稱別。則理事總別。一際無差。只為今時,但唯執總滯理。見解不圓。法眼將明而不明。疑心欲斷而非斷。皆是理事成礙。總別不通。

故四弘誓願云。

法門無邊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何乃虛擲寸陰。頓違本願。守愚空坐。辜負四恩。若愚癡人,不分菽麥。似牛羊眼,罔辯方隅。現今對境,尚不圓明。臨終遇緣,焉能甄別。直須達事通理。徹果窮因。無一法而不明。無一塵而不照。則見聞莫能惑。境界不能拘。
故法華經云。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故知一心實相悉是諸法。諸法所生。皆從現行善惡熏習第八識含藏種子為因。發起染淨差別報應為果。若不微細剖析。問答決疑。則何由到一心總別之原。徹八識性相之際。
古德云。提綱意在張網。不可去網存網。舉領意在著衣。不可棄衣取領。若秖集而不敘。如無綱之網。若秖敘而不集。如無網之綱。
故知理事雙明。方通圓旨。教觀齊運。始達一乘。且如等覺菩薩,妙果將圓。却入幻網門。倒學凡夫事。習世間三昧。具工巧神通。
今之所宗。且明大旨。須先立後破,以洗情塵。然即破立同時,而無所破。不同權教定執教相之有門。寧比小乘唯證析法之空理。今則以別成總。將偏顯圓。別成總而一際無差。偏顯圓而萬法齊旨。開合自在。隱顯無方。若執之成萬有之瘡疣。若定之為四魔之根蔕。
此百法明門。大乘菩薩初地方了。乃至十方諸佛本後二智,俱證俱緣。若不證唯識之性。不成根本智。無成佛之期。若不了唯識之相。百法明門。不成後得智。闕化他之行。此唯識百法者。乃是有為無為真俗一切法之性相根本。所以經云。若不證真如。焉能了諸行。若不證唯識真如之性。焉能了唯識百法之行相。故云根本智,證百法性後得智,緣百法相。

大乘起信論云。

信成就發心。略說有三
一,發正直心。如理正念真如法故。
二,發深重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
三,發大悲心。願拔一切眾生苦故。
: 一切眾生。一切諸法。皆同一法界。無有二相。據理但應正念真如。何假復修一切善行。救一切眾生。
: 不然。如摩尼寶。本性明潔。在礦穢中。假使有人,勤加憶念。而不作方便。不施功力。欲求清淨。終不可得真如之法。亦復如是。體雖明潔。具足功德而被無邊客塵所染。假使有人勤加憶念。而不作方便。不修諸行。欲求清淨。終無得理。是故要當集一切善行。救一切眾生。離彼無邊客塵垢染顯現真法。
起信疏云。一直心正念真如法者,即心平等。更無別岐。何有迴曲。即是二行之根本。二深心者,是窮原義。若一善不備。無由歸原。歸原之來。必具萬行。故言樂集諸善行故,即是自利之行本也。大悲心者,是普濟義。故言欲拔眾生苦故。即是利他之行本也。又此初一直心。唯正念真如之法是宗是本。因此起深重心大悲心是行。

又開此直心為十心

一,廣大心。謂誓願觀一切法,悉如如故。
二,甚深心。謂誓願觀真如,要盡原底故。
三,方便心。謂推求簡擇趣真方便故。
四,堅固心。謂設逢極苦樂受,此觀心不捨離故。
五,無間心。謂觀此真理,盡未來際不覺其久故。
六,折伏心。謂若失念,煩惱暫起。即便覺察,折伏令盡。使觀心相續故。
七,善巧心。謂觀真理,不礙隨事巧修萬行故。
八,不二心。謂隨事萬行。與一味真理融無二故。
九,無礙心。謂理事既全融通不二。還令全理之事,而相即入故。
十,圓明心。謂頓觀法界,全一全多。同時顯現無障無礙故。
即此十心,理行具足。且無理不能導行。無行不能成理。可謂即真如之理,成真如之行。無有一法能出唯識之性相矣。
是知一心為萬法之性。萬法是一心之相。相即性之相,是一中之多。性即相之性,是多中之一。若不了性,亦不了相。其相即妄。若不識相。亦不識性。其性即孤。應須性相俱通。方得自他兼利。

如首楞嚴經云。

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是以若偏執相而成妄。定據性而沈空。今則性相融通。真妄交徹。不墮斷常之見。能成無盡之宗。故知若欲深達法原,妙窮佛旨者。非上智而莫及。豈下機而能通。

所以法華經偈云。

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又見解圓明是目。行解相應是足。目足更資。理行扶助。可趣涅槃之域。能到清涼之池。若定慧未熏,如摩尼之匿礦。性相不辯,猶古鏡之未磨。欲望雨寶鑒容。無有是處。若意珠既淨。心鏡纔明。更以萬行熏修。轉加光潔。

如華嚴經云。

佛子。譬如金師。善巧鍊金。數數入火。轉轉明淨。調柔成就。隨意堪用。菩薩亦復如是。供養諸佛。教化眾生。皆為修行清淨地法。所有善根。悉以迴向一切智地。轉轉明淨。調柔成就。隨意堪用。然雖萬行磨練。皆是自法所行。
如先德云。一切佛事無邊化門。皆依自法融轉而行。即自心中有真如體大。今日體解,引出法身。由心中有真如相大。今日了達,引出報身。由身中有真如用大。今日修行,引出化身。乃至十波羅蜜一切塵沙萬行。但是自心中引出。未曾心外得一法行一行。若言更有從外新得者,即是魔王外道說。
: 信入此法。還有退者否。
: 信有二種
一,若正信堅固。諦了無疑。理觀分明。乘戒兼急。如此則一生可辦。誰論退耶。
二,若依通之信。觀力麁浮。習重境強。遇緣即退。
如華嚴論云。如涅槃經聞常住二字。尚七世不墮地獄。
如華嚴經云。設聞如來名,及所說法不生信解。亦能成種。必得解脫至成佛故。
何故經言 : 第六住心。及從凡夫信位。猶言有退。此意若為和會。
解云 : 十信之中。勝解未成。未得謂得。便生憍慢。不近善友。不敬賢良。為慢怠故。久處人天。惡業便起。能成就大地獄業。若一信不慢。常求勝友。即無此失。若權教第六住心。可有退位。實教中為稽滯者。責令進修。
如舍利弗。是示現聲聞。非實聲聞。所作方便。皆度眾生使令進策。如權教中第六住心。可說實退。何以故。地前三賢總未見道。所修作業。皆是有為。所有無明。皆是折伏。功不強者。便生退還。若折伏有力。亦不退失。如蛇有毒。為咒力故。毒不能起。
但於佛法中。種於信心。謙下無慢。敬順賢良。於諸惡人。心常慈忍。於諸勝己者。諮受未聞。所聞勝法。奉行無妄。所有虛妄。依教蠲除。於三菩提道。常勤不息。夫為人生之法。法合如然。但不長惡而生。何須慮退。
華嚴疏云。深心信解常清淨者。信煩惱即菩提。方為常淨。由稱本性而發菩提心。本來是佛。更無所進。如在虛空。退至何所
《宗鏡錄》 卷四十五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0會員
253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