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 卷四十九 【非因非不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6 分鐘
謂此正理,深妙離言。
因果等言,皆假施設...
而實所觀,非因非不因。非果非不果。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宗鏡錄》卷四十九
慧日永明寺 智覺禪師 延壽 集


夫一切情識,因執受得名。只如第八種子根身器等,為有執受。為無執受。
: 種子器世,即第八緣,而不執受。執受各具二義
執二義者。一攝義。二持義。言攝者,即攝為自體。言持者,即持令不散。
受二義者,一領義。二覺義。且領者,即領以為境。言覺者,即令生覺受,安危共同。
根身具執受四義
一,攝為自體。同是無記性故。
二,持令不散。第八能任持此身,令不爛壞。
三,領以為境。此根身是。第八親相分。
四,令生覺受。安危共同。
若第八危,五根危。第八安,五根安。若器世間量,但緣非執受。即受二義中領以為境。
又言非執受者,而無攝為自體,持令不散。令生覺受三義。不似他根身,名非執受,即無受四義中,領以為境一義。
: 何以器界不似根身,第八親執受。
: 以與第八遠故,所以不攝為自體。又器界損時,第八亦不隨彼安危共同,所以不執受。若髮毛爪齒膀胱宿水等雖近,已同外器攝,所以第八亦不執受。
由此第八或持或緣,應具四句。一持而不緣,即無漏種。二緣而不持,即器界現行。三俱句,即內身根塵。四俱非,即前七現行。
: 第八何不緣前七現行。
: 有多過,故不緣。若變影緣,即第八犯緣假過。若親緣,即犯唯識義不成過。親取他心故。西明云。若變影緣,即有情界增過。以變起前七現行故,而有兩重第七等。又解,以心法要種而生。今異熟第八微劣,設緣得前七,亦不能熏種,故不緣也。
: 第八何不緣長等。
: 是假,故不緣。
: 無為是實。第八何故不緣。
: 若實無為,因位不證。若假無為,又非彼境。
三量分別者。散位心心所,若具四義,即名現量。一任運緣。二不帶名言。三唯性境。四無計度分別。今第八四義既足,極成現量。
假實分別者。因中第八見分,定不緣假。唯因緣變故。
因緣變具二義。一任運義。二種子義。為境從種生,識任運緣,名因緣變。今第八所緣境,定以見分別種生,是因緣變。
: 第八與前五,皆因緣變。何故前五緣境有本質,第八便無。
: 前五非根本識,緣境即須藉本質。今第八是根本識故,不假本質。忽若離自三境外,更有法與第八為質者,即心外有法。然第八若望緣定果色,及他人扶塵異界器,即有本質不遮。故知第八緣三境,唯實非假。
: 識中無漏種子,具此三義不。
: 一切有漏種子,即具三義。若是無漏種子,不隨第八成無記,唯是善性,即第八不領為境。以相違故,不妨持而不緣。三義中但具二義。
: 若不領以為境,應是心外有法。
: 但持令不散,不離識故,亦是唯識。
: 無漏種子,既不離識中有,如何不緣。
: 具三義故,所以不緣。一,能對治故。即無漏,然對治有污法。亦能破壞有漏法。二,體性異故。以第八唯無記。無漏種子唯善性。三,不相順故。以無漏種子,不順有漏第八識故。無漏善性,不順無記性故。所以不緣。
: 無漏種子是相分不。
: 有二。一云,第八不緣,非是相分攝。二云,亦是相分。因雖不緣。是果中之相分流類故。
: 種子與自證分既不離。第八見分,如何不緣自證分。
: 種子雖與自證不相離。若見分緣時,但緣種子,不緣自證分。若緣自證分,即犯因中內緣過。喻如水中鹹味。色裏膠青。
: 此第八識有幾執受。
: 有二種。攝論云。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和合,增長廣大,依二執受。一者,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二者,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
: 前說第八具四義,故成現量。未審三量行相如何。又八識各具幾量。
: 古德釋云。
現量者。現,謂顯現。即分明證境,不帶名言,無籌度心。親得法體,離妄分別,名之為現。
言量者,量度。是揩定之義。謂心於境上度量,揩定法之自相,不錯謬。故名量。
比量者。比,謂比類。量,即量度。以比類量度而知有故,名為比量。
非量者。謂心緣境時,於境錯亂。虛妄分別,不能正知。境不稱心,名為非量。

顯揚論云。現量者有三種相

一,非不現見相。二,非思構所成相。三,非錯亂所見相。

非不現見相者。

復有四種。應知。謂由諸根不壞,作意現前時,同類生,異類生,無障礙,不極遠。
  • 同類生者,謂欲塵諸根於欲塵境,上地諸根於上地境,已生等,若生若起,是名同類生。
  • 異類生者,謂上地諸根於下地境,若已生等,是名異類生。
  • 無障礙者復有四種。一,非覆障所礙。二,非隱障所礙。三,非映障所礙。四,非惑障所礙。
  1. 覆障所礙者,謂黑闇無明闇。不澄淨色之所覆隔。
  2. 隱障所礙者,謂或藥草力,或呪術力,或神通力之所隱蔽。
  3. 映障所礙者,謂少為多物之所映奪,故不可見。或飲食等,為諸毒藥之所映奪。或髮毛端,為餘麁物之所映奪。如是等類,無量無邊。且如小光為大光所映,不可得見。所謂日光映星月等。又如能治映奪所治,令不可得。謂不淨觀,映奪淨相。無常苦無我觀,映奪常樂我相。無相觀力,映奪眾相。
  4. 惑障所礙者。謂幻化所作。或相貌差別。或復相似。或內所作目眩惛夢。悶亂酒醉,放逸癲狂。如是等類,名為惑障。若不為此四障所礙,名無障礙。
  • 不極遠者,謂非三種極遠。一處極遠。二時極遠。三推析極遠。如是總名非不現見。由非不現見,故名現量。

非思構所成相者

謂建立境界,取所依境。纔取便成,非思構之所成故,名為現量。

非錯亂所見相者

當有七種。一想錯亂。二數錯亂。三形錯亂。四顯錯亂。五業錯亂。六心錯亂。七見錯亂。
  • 想錯亂者,謂於非彼相,起彼相想。如於陽焰鹿渴相,起於水想。
  • 數錯亂者,謂於少數。起多增上慢。如瞖眩者,於一月處,見多月像。
  • 形錯亂者,謂於餘形,起餘形增上慢。如於旋火,見彼輪形。
  • 顯錯亂者,謂於餘顯色,起餘顯色增上慢。如為迦末羅病損壞眼根,於非黃色,悉見黃相。
  • 業錯亂者,謂於無業,起有業增上慢。如執捲馳走。見樹奔流。
  • 心錯亂者,謂即於五種所錯亂義,心生喜樂。
  • 見錯亂者,謂即於五種所錯亂義,忍受顯說,安立寶重。妄想堅執。若非如是錯亂所見,名為現量。
又云。現量者。如五塵色法,是第八識所變相分。前五轉識并明了意識緣此之時,最初遇境未起分別。不帶名言,能緣之智親證境體,得法自性,名為現量得自相也。
若前五識及第八識,於一切時皆是現量,得法自相。不簡因果漏無漏位,一切皆爾。
若第六識緣彼五塵境時,於彼法體生分別心,而起言說。言說所及,不能親證。以是假智所緣,名得共相。不簡因中果位,但於境體起分別心,及起言詮之時,皆名得於共相。
及佛後得智緣事境時,起分別故,起言說故,亦是假智。非是得彼共相法體,但是得彼共相之義也。
因此更依因明,解現量義。准因明疏略有二解
現之量。謂前五識依所依根,於現在世緣現有境。根亦與識同照前境,有發識用。根義顯勝,得顯現名。雖照於境,以體是色,無緣慮用不能量度。但有現義。不得量名。唯心心所量度於境,緣慮用增。體具現義。亦有量境之能。今從能發之根,顯所發識,名現之量,依士釋也。
現即量。謂明了意識一分。除餘散意識,及獨頭起者。并取定意識,及第八識能緣見分。親緣現境作用顯現。而彼所依意根界體,非顯現故。故不取之。但就能緣見分,現即是量,持業釋也。
又古師問 : 若准前說假智所詮,但得共相之義,不得共相法體,如口說色時口應被礙,以彼色體以質礙為自相故,既不被色礙,故知不得彼體但得彼義者。且如第八識及與眼識并明了意識,現量智起,緣火之時。既言現量得法自相,寧不燒心。若不被燒,應不得於火之自相,何名現量境耶。若許被燒,即世間現見火時,眼不被損,便有世間現量相違過。
答曰 : 雖不被燒,亦得自相,名為現量。所以者何。以心細色麁故。心細無狀。色麁有形。故緣彼火時雖得自相,然不被燒,亦名現量。又彼麁色,實亦不能壞於細色。何況心法。
如火災起時,欲界火災。但燒欲界。然不能燒色界定地,殊妙細色故。彼色界自起火災,燒於自地。
: 既言心細色麁,心緣火時,心不被燒者。如阿羅漢化火焚身。心智隨滅,此如何通。
答曰 : 化火焚身,但燒扶根之塵。非燒五種清淨色根,及彼心智。其五種清淨色根,及彼心智。以無所依扶塵,緣闕不生,得非擇滅。雖是定火,亦不能燒。麁細異故。定火對世火雖是細妙。對心猶麁。以是色法有形質故。

比量者此復五種

一相。二體。三業。四法。五因果。

相比量者

謂隨其所有相貌相屬。或由現在及先所推度境界。如以見幢故,比知有車。以見煙故,比知有火等。

體比量者

由現見彼自體性故,比類彼物不現見體。或現見彼一分自體,比類餘分。如以現在,比類去來等。

業比量者

謂以作用,比業所依。如見遠物無有動搖,鳥集其上。如是等事,比知是杌。若有動搖等事,比知是人等。

法比量者

謂於一切相屬著法,以一比餘。如屬無常,比知有苦。以屬苦故。比空無我。以屬生故,比有老法。以屬老故,比有死法等。

因果比量者

謂因果相比。如見物行,比有所至。見有所至,比先有行。
若見有人如法事王,比知當獲廣大祿位。見大祿位,比知先已如法事王等。三量八識分別者,前五轉識,唯是現量。以前五識顯現證境,不作行解心,得法自性,任運轉故。
第六意識遍通三量,有二。
一,明了意識,與五同緣,通三量。初念得五塵自性,是現量。第二念至作解心時,若量境不謬,是比量。若心所不稱境知,即是非量。
二,獨頭意識,有三。
  • 一散位獨頭。亦通三量,多是比非。若緣現量,此得五識引起獨散意識。謂於第一念,緣前來五識所緣五塵之境,得其自性,名現量。
  • 二定中獨頭。唯是現量。
  • 三夢中獨頭。唯是非量。若見分唯非量。內二分是現量。第七末那,約有漏位中。唯是非量。
妄執第八見分為我,為法故。本來第八見分,是白淨無記,然非是我。今被第七妄執為我,不稱境知,故名非量。若第七內二分,唯現量。第八賴耶同五現量,如前已解。
: 真似現量,如何分別。
: 古釋現量有二。一真。二似。
真現量者,體即五識身,五俱意,諸自證分,諸定心,兼第八識。此等諸心心所,有六義名現。一現有,簡龜毛等。二現在,簡過未。三顯現,簡種子。無作用故。四現離照現,名為現。
謂能緣之心行相,遠離諸分別故。謂離隨念計度名言種類諸門等,分別心故。因明論云。此中現量,謂無分別。
釋云。即顯能緣行相,不籌不度,任運因循。照符前境故也。五現謂明現。謂諸定心澄湛,隨緣何境,皆明證故。即明證眾境,名為現量。六現謂親現。即親冥自體。若一切散心,若親於境明異自體,皆名現量。第五明現,第六親現,此二種義,簡諸邪智等。如病眼見空華毛輪等,雖離分別任運而緣,然不能明證眾境,親冥自體故。非現量也。
似現量者,准理而言有五種智,皆名似現量。
一,散心緣過去。
二,獨意緣現在。
三,散意緣未來。
四,緣三世疑智。
五,緣現在諸惑亂解。
此等諸心能緣行相,有籌度故,皆不以自相為境故。
又隨先所受分別轉故,名似現量。然有二種。
一,無分別心。謂愚癡人類,及任運見於空華等,雖無分別,然不分明冥證境故,名似現量。
二,有分別心。現帶名言,不得法之自相。妄謂分明,得境自體,名似現量。
又云。男女天地等,見一合相,名似現量。此以眾緣合故,如攬眾微以成於色,合五陰以成於人,名一合相。如是見者,是有分別智。於義異轉故,名似現量。

真現量者

如一合相,相不可得。金剛經云。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以從緣合,即無性故。無性之性,是所證理。如是知者,是正智生,是自相處轉,名真現量。
又拂能所證跡,為真現量。謂若有如外之智與如合者,猶有所得,非真實證。能所兩亡,方為真現
唯識頌云。
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
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經云。亦無如外智能證於如,乃是為真現量也。是以諸佛施為,悉皆現量。
如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云。如來悉知彼諸眾生,出息入息,種種飲食,種種資具,種種相貌,種種根器,種種行解,種種心性,死此生彼,剎那流注,生滅相續。
如來悉知如是一切,現量所得,非比量知。云何現量。謂不動念如實而知。非流注心,入於過去。如是知時,智慧具足。隨眾生心,種種說法。
: 本識變似根身器世間等,為是自變。為是共變。
: 此有四句。一,共中共變。二,共中不共變。三,不共中不共變。四,不共中共變。
識論云。所言共變者,謂異熟識,由共相種成熟力故,識似色等器世間相。即外大種,及所造色。雖諸有情所變各別,而相相似,處所無異。如眾燈明,各遍似一。
釋云。此義意言,由自種子為因緣故,本識變為器世間相。唯外非情。此即能造及所造色。在外處,故言外大種。非心外法。
且諸種子,總有二種。一是共相。二不共相。
何為共相。多人所感故。雖知人人所變各別,名為唯識。然有相似共受用義,說名共相。實非自變,他能用之。若能用者,此即名緣心外法故。然我此物為增上緣,令多人可共受用。名共。如山河等。
不共相者。若唯識理,唯自心變。名不共相。一切皆是他變,是他物自不能用,亦名不共相。然今且約自身能用,他不得用,名為不共。如奴婢等。
又釋云。共中有二。
一,共中共。如山河等,非唯一趣用,他趣不能用。又唯識義鏡云。共中共者,多識同變,名之為共。變已同用,重名為共。
又唯識鈔云。謂多趣有情識所變色,同在一處,互相涉入。其相相似,同共受用。名共中共
初之共字,約所緣緣。後之共字,約增上緣。即無主山河等是。若有主者,即共中不共所攝。
二,共中不共。如己田宅,及鬼等所見猛火等物。人見為水,餘趣餘人不能用故。不共相中,亦有二種。一,不共中不共。如眼等根,唯自識依用,非他用故。二,不共中共。如自浮扶根塵,他亦受用故。此言共相種者,即共中共
如眾燈明,各遍似一者。此釋共果同在一處,不相障礙。謂外器相,如眾燈明。共在一室。各各遍室,一一自別,而相相似。處所無異。此如何知各各遍也。一燈去時,其光常遍。若共為一,是則應將一燈去已,餘明不遍。又相涉入不相隔礙,故見似一。置多燈已,人影亦多故。
又云。
一,不共中不共變。如眼等五根,唯自第八於中有末心,第一念。託父母遺體時變,名不共。唯自第八變故。又唯自受用,復名不共。如眼識,唯依眼根發眼識,乃至身識依身根等。
二,不共中共變。即內浮塵根,初唯自第八變,名不共。變生已後,他人亦有受用義。復名為共。
: 若許受用他人浮塵者,何名唯識。心外取法。
: 受用他人浮塵時,自識先變一重相分在他人身上。若受用時。還受用自相分。心外無法。得成唯識。
: 若言受用自相分,因何殺他人得地獄罪。以殺自相分故。
: 自相分與他相分,同在他身處。殺自相分,亦能令他五根相分斷滅,故得罪也。
三,共中共變。如山河大地,眾人共業力變,又共得受用。
: 多人共變名共者。如有一樹,二十人共變,有二十重相分。忽被一人斫却此樹,自相分無,可名唯識。餘十九人相分亦無,應非唯識。以自不斫故。
: 一人所斫相分是所隨。餘十九人相分是能隨。能隨相分,必依所隨有。故所隨既無,能隨亦滅。由此義邊,亦名唯識。
故瑜伽論云。相似業生。隨順業轉。即眾人共業變時,得名相似業。其多人相分被一人受用,即名隨順業轉。又共變共受用故。
四,共中不共變者。如田宅妻子,多人第八共變,得名為共。若受用時,唯自前六受用,不通他人,即名不共。又如一水應四心。隨業各異見。
: 諸識各變自根,還變他根不。
: 唯變似他根依處。他根於己都無用故。
論頌云。識生變似義。有情我及了。此境實非有。境無故識無。
釋云。八識生變似義者,即是五塵。義之言境,以依他法似實有故。變似有情者,即是五根眾生數法。情即是根,名薩埵故。變似我者,是末那能變。及了者,六識緣了。即第八緣根塵二色,第七緣我,六識緣六塵所了法義。
論云。有義唯能變似依處,他根於己非所用故,似自他身五根現者,說自他識各自變義者。此唯變他根依處。他根於己都無用故。若無用亦變,何不變七識。無緣慮用而得緣故。若爾。說自他根現,文如何通。所說自他阿賴耶識,各自變為根。非自變他根。一則無用不變他根。二由不定說言自身本識。變他根故,不可為證。
: 色從識變者,無色界無色。云何說變。
: 下界眾生所見,是業果色。無色界現境,即定果色。俱不離心。
慈恩云。由定中變異他身者。瑜伽論云。色無色天,變身萬億,共立毛端,是平等心。無色既無通力,即唯是定力。
華嚴經說。菩薩鼻根,聞無色界宮殿之香。阿含經云。舍利弗入涅槃時。色無色天宮中,淚下如春細雨。波闍波提入涅槃時。色無色天,佛邊側立。及實色中定境者。是所變境力,為相續,為間斷。若內身多續,少分間斷。由有生一念,即便命終故。或如蜉蝣等,生已則死故。若變外器。多分長時。隨業勢力任運變故。
: 本識定緣何法。
: 識緣實法。不緣假法。
慈恩問云 : 本識豈不緣極略等四色。
: 以假故不緣。如不相應法。對法論云。極略極逈,但是第六意識。可析為極微故。第八不緣。受所引色中,若定道共色,即此不緣。唯以現行思為體故。遍計所起色,唯是鏡像水月,此亦不緣。唯第六識遍計起故。又定所生色中,如十一切處觀,亦不緣假想色故。
故此論文但緣實色。不緣假故。第八所緣必有用故。彼無實用,第八不緣。
然諸法體,一者有法。二者無法。第八何故不緣無法。此任運緣,非分別故。無籌度故。後得智等有籌度故。諸六識等有分別故。
由此故知第八識體,不緣我也。第八識變,變必有用。故不緣無用。無用,故不緣我等。以無體用故。於有法中,略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何故此識不緣無為。若實無為,因未證故。若假無為,無體用故。皆不得緣。
: 有漏識變,有幾種變。
: 略有二種。一,因緣變。二,分別變。識論云。有漏識變,略有二種。一,隨因緣勢力故變。二隨分別勢力故變。
釋云。
因緣變者,謂由先業及名言實種。即要有力。唯任運心。非由作意,其心乃生。即五八識,隨其增上異熟因為緣,名言種為因,故變於境。
分別變者謂作意生心,是籌度心。即六七識,隨自分別作意生故。由此六七緣時,影像相分無有實體,未必有用。
初隨因緣變,必有實體用,即五八等所變之境。後隨分別變,但能為境。非必有用。即第七識等。
又解,初唯第八異熟主故。所熏處故,能持種故,變必有用。後餘七識所變色觸等,皆無實用。似本質用,如鏡中光。於三境中,性境不隨心,因緣變攝。獨影帶質,皆分別變。
又論云。異熟識變,但隨因緣,所變色等必有實用,若變心等便無實用,相分心等不能緣故者。顯變色等,從實種生。故所變法,必有體用。若相分心心所,如化心等,故不緣之。緣便無用。解深密經,說諸變化心,無自依心。有依他心。
佛地論云。無自緣慮實體之心。有隨見分所變相分似慮之心。如鏡中光。此即分別變。四句分別者。
一,因緣變。非分別變。即五識心心所,及第八識心王。為所緣相分,從自種生故。
二,唯分別變。非因緣變。即有漏第七識,及第八五心所。唯所變相分,唯從分別心生故。
三,俱句。即有漏第六,及無漏八識。以能通緣假實法故。
四,俱非。即不相應行是。以無實體故。不與能緣同種生故。
: 此識於善,不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四種法中。何法所攝。
: 論云。此識唯是無覆無記。異熟性故。異熟若是善染性者,流轉還滅應不得成。又此識是善染依故。若善染者,互相違故。應不與二俱作所依。
又此識是所熏性故。若善染者,如極香臭,應不受熏。無熏習故,染淨因果俱不成立。此唯是無覆無記。
謂染法。障聖道故又能蔽心令不淨故。此識非染,故無覆。
記,謂善惡。有愛非愛果,及殊勝自體,可記別故
此非善惡,故名無記。觸等亦如是。如阿賴耶識,唯是無覆無記性攝。觸,作意,受,想,思,亦爾。諸相應法,必同性故。
釋云。異熟若是善染性者,流轉還滅應不得成者。善趣既是善,應不生不善。恒生善故,即無流轉惡趣之義。由業故生死流。由苦故生死轉。惡趣翻亦然。既恒生惡,應無還滅。由道故還。由滅故滅。
又此識是善染依故者。此識既是果報之主,既恒是善,應不為惡依。是惡,亦應不為善依。互相違故。若善染者,如極香臭,應不受熏者。此識唯無記性,可受熏習。既無熏習,即無種子。種子若無,即是無因。因既無故,其果亦無。
此唯無覆無記者。無記有三相應無記。謂諸無記心,心所法。不相應無記。謂無記色,不相應法。三真實無記。謂虛空非擇滅。
又廣辯四種無記
一,能變無記。即無記心,心所法是。
二,所變無記。即諸色法,及諸種子等是。
三,分位無記。即二十四不相應行中,有假無記法分位立者是。
四,勝義無記。即虛空非擇滅無為是。
又就第一能變無記中,更有四種無記。一異熟。二威儀。三功巧。四變化。
異熟無記者。異者,別異。即因果性別。因通善惡。果唯無記。熟者,成熟。此唯屬果。因果合說,名為異熟。無記者。不能記別當果,名為無記。或於善惡中無所記別,名無記。此業感真異熟無記,即第八識。
業,即善惡二思。感者,集義,招義。為此現行思,能造作感集當來總報識等五果種子。又能招感當來異熟五蘊現行果,故名業感。
言真者,實也。簡命根雖是異熟,而且是假。
又真者,常也。體常相續,更不間斷。遍界地有者,名真異熟無記。
又若法體是異熟,從異熟識起而無間斷。
遍界地有者,名真異熟。亦名異熟生。若法體是異熟,從異熟識起有其間斷。
又不遍界者,但名異熟生。不得名真異熟。即簡六識體。必若體非異熟,又有間斷,又不遍界地。雖從異熟識起,不名真異熟。但得名異熟生。
若威儀功巧變化等,雖有能作而不招善惡等果,故名無記
: 阿賴耶識若常,則無轉變。若斷,則不相續。如何會通,得合正理。
: 不一不異,非斷非常。方契因緣唯識正理。
識論云。此識非斷非常。以恒轉故。
,謂此識無始時來一類相續,常無間斷。是界趣生,施設本故。性堅持種,令不失故。
,謂此識無始時來念念生滅,前後變異。因滅果生,非常一故。可為轉識,熏成種故。恒言遮斷。轉表非常。
猶如瀑流。因果法爾。如瀑流水,非斷非常。相續長時,有所漂溺。此識亦爾。從無始來生滅相續,非常非斷。漂溺有情,令不出離。
又如瀑流,風等擊起諸波浪,而流不斷。此識亦爾。雖遇眾緣起眼識等,而恒相續。
又如瀑流,漂水上下魚草等物,隨流不捨。此識亦爾。與內習氣外觸等法,恒相隨轉。
如是法喻,意顯此識無始因果,非斷常義。謂此識性無始時來剎那剎那,果生因滅。果生故非斷。因滅故非常。非斷非常,是緣起理。故說此識。恒轉如流。
釋云。一類者,常無記義。相續者,未曾斷義。界趣生本者,即是依此識故。施設三界五趣四生。是引果故。識是界趣生之本。因滅果生非常一故者,因果性故,簡非我也。有生滅故,簡常非自性也。常一之法無因果。
又若無因果。即是斷常。以是常故,如虛空等。應不受熏。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若受熏,須具四義。一無記。二堅住。三可熏。四非常一。是四相應。可為轉識熏也。
: 此識既云恒轉如流,定有生滅去來不。
: 此識不守自性,隨緣變時,似有流轉而實無生滅,亦非去來。如湛水起漚,漚全是水。華生空界,華全是空。識性未常去來。虛空何曾生滅。
如馬祖大師云。若此生所經行之處,及自家田宅處所。父母兄弟等,舉心見者。此心本來不去。莫道見彼事,則言心去。心性本無來去,亦無起滅。所經行處,及自家父母眷屬等。今所見者。由昔時見故。皆是第八含藏識中,憶持在心,非今心去。亦名種子識亦名含藏識。貯積昔所見者。識性虛通,念念自見。名巡舊識,亦名流注生死。此念念自離,不用斷滅。若滅此心,名斷佛種性。此心本是真如之體,甚深如來藏,而與七識俱。
傅大士云。心性無來亦無去。緣慮流轉實無停。
又心無處所,故云無停。心體實無來去。昔所行處,了了知見。性自虛通,體無去住。不用除滅此心。
若識此心,本是佛體不須怕。今有不識心人,將此為妄。終日除滅,亦不可得滅。縱令得滅,證聲聞果,亦非究竟。只如過去諸佛恒沙劫事,見如今日。真如之性,靈通自在,照用無方,不可同無情物。
佛性是生氣物,不可兀爾無知。但無心量。種種施為,如幻如化,如機關木人,畢竟無有心量,於一切處無執繫,無住著,無所求。於一切時中,更無一法可得。
: 此阿賴耶識,既為一切法因。又稱引果。只如因果之法,為真實有。為假施設。
: 皆從識變,是假施設。
論云。謂此正理,深妙離言。因果等言,皆假施設。觀現在法有引後用,假立當果,對說現因。觀現在法有酬前相,假立曾因,對說現果。假,謂現識似彼相現。如是因果,理趣顯然。遠離二邊契會中道。諸有智者,應順修學。
釋云。今明諸法自相離言。謂觀三世,唯有現法。
觀此現法,有能引生當果之用。當果雖無,而現在法有引彼用。用者,功能。行者尋見現法之上,有此功用。
觀此法果,遂心變作未來之相。此似未來,實是現在。即假說此所變未來,名為當果。
對此假當有之果。而說現在法為因。此未來果。即觀現在法功能而假變也。其因亦爾。
觀此現法有酬前之相,即異熟變相等。
觀此所從生處,而能變為過去。實非過去,而是現在假說所變為現法。即對此假曾有過去因,而說現在為果。而實所觀,非因非不因。非果非不果。
且如於因,性離言故,非實是因。有功能故,非定不因。果亦如是。
《宗鏡錄》 卷四十九完

avatar-img
13會員
352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念相應一念佛 的其他內容
「如是染淨,但是假立。染非實染。淨非實淨。皆是幻化,無實自性。」— 釋摩訶衍論云 諸有漏種,與異熟識體無別故,無記性攝。因果俱有善等性故,亦名善等。諸無漏種,非異熟識性所攝故,因果俱是善性攝故。唯名為善。釋云。此有漏種,與本第八識體無別故,性類是同。唯是無記。若能所生法,皆通善等三性。
「一念不生。前後際斷。分別心滅。輪迴業亡。根盡枝枯。因空果喪。無始之情塵識垢,應念全消。本來之佛眼常身,隨真頓現。」— 永明延壽大師 經論通辯,有八種識。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
古德云。或執外境如識非無者。此即有宗依十二處教,執心境俱有是第一義。論云。或執內識如境非有者。釋曰。此破清辯依密意空教,撥識亦無。論云。或執識用別體同者。釋曰。即大乘一類菩薩,言八識體唯是一也。如一水鏡。多波像生。論云。或執離心無別心所者。釋曰。此即經部覺天所計。以經言士夫六界,染淨由心,無心所故。
「何等是無心相。須菩提答。畢竟空一切諸法無分別。是名無心相。此無心相。是即心無心。非待斷滅。」—《大智度論》 次依華嚴宗釋華嚴經云。於眼根中入正定。於色塵中從定出。示現色性不思議。一切天人莫能知。於色塵中入正定。於眼起定心不亂。說眼無生無有起。性空寂滅無所作。
「以心海元無有相。心雖含聲。聲亦無相。無相即於一切聲中而得解脫。故知無法不心。無心不法。」— 永明延壽大師 夫若談心佛,唯唱性宗者。則舉一攝諸。不論餘義。今何背己。述教迷宗。答 : 夫論至教,皆為未了之人。從上稟承。無不指示。如忠國師臨終之時。學人乞師一言。師云。教有明文,依而行之,即無累矣。
「心境融通。自他交徹。不一不異。觸境冥宗。非有非空。隨緣合道。」— 永明延壽大師 若決定信入,正解無差。則舉一例諸。言思路絕。竊見今時學者。唯在意思。多著言說。但云心外無法,念念常隨境生。唯知口說於空,步步恒遊有內。只總舉心之名字。微細行相不知。若論無量法門。廣說窮劫不盡。
「如是染淨,但是假立。染非實染。淨非實淨。皆是幻化,無實自性。」— 釋摩訶衍論云 諸有漏種,與異熟識體無別故,無記性攝。因果俱有善等性故,亦名善等。諸無漏種,非異熟識性所攝故,因果俱是善性攝故。唯名為善。釋云。此有漏種,與本第八識體無別故,性類是同。唯是無記。若能所生法,皆通善等三性。
「一念不生。前後際斷。分別心滅。輪迴業亡。根盡枝枯。因空果喪。無始之情塵識垢,應念全消。本來之佛眼常身,隨真頓現。」— 永明延壽大師 經論通辯,有八種識。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
古德云。或執外境如識非無者。此即有宗依十二處教,執心境俱有是第一義。論云。或執內識如境非有者。釋曰。此破清辯依密意空教,撥識亦無。論云。或執識用別體同者。釋曰。即大乘一類菩薩,言八識體唯是一也。如一水鏡。多波像生。論云。或執離心無別心所者。釋曰。此即經部覺天所計。以經言士夫六界,染淨由心,無心所故。
「何等是無心相。須菩提答。畢竟空一切諸法無分別。是名無心相。此無心相。是即心無心。非待斷滅。」—《大智度論》 次依華嚴宗釋華嚴經云。於眼根中入正定。於色塵中從定出。示現色性不思議。一切天人莫能知。於色塵中入正定。於眼起定心不亂。說眼無生無有起。性空寂滅無所作。
「以心海元無有相。心雖含聲。聲亦無相。無相即於一切聲中而得解脫。故知無法不心。無心不法。」— 永明延壽大師 夫若談心佛,唯唱性宗者。則舉一攝諸。不論餘義。今何背己。述教迷宗。答 : 夫論至教,皆為未了之人。從上稟承。無不指示。如忠國師臨終之時。學人乞師一言。師云。教有明文,依而行之,即無累矣。
「心境融通。自他交徹。不一不異。觸境冥宗。非有非空。隨緣合道。」— 永明延壽大師 若決定信入,正解無差。則舉一例諸。言思路絕。竊見今時學者。唯在意思。多著言說。但云心外無法,念念常隨境生。唯知口說於空,步步恒遊有內。只總舉心之名字。微細行相不知。若論無量法門。廣說窮劫不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業思想概說—業報因果與地獄見聞/慧淨師、佛可師/編輯—象山慶略註(24.6.19) 一、業力不思議 《華嚴經》、龍樹菩薩的《智度論》及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等經論都有「五不思議」的說法。 一者,眾生多少不思議。宇宙中一切眾生無量無邊,不增不減,此為不思議。 二者,業力不思議。烏不染而黑,鷺不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何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凡夫心行之處,住色聲香味觸法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導讀:【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金剛經》前半段經文闡述「緣起性空」的義理,世俗諦緣生,救度諸眾生,勝義諦性空,實無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導讀:   【如來所得法】:如來於法實無所得,以無所得心,悟真空無相之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法無實無虛】:真空無相之理,不可取及說,唯假以文字之方便,以心傳心,傳佛心印。如來所得法,此法即此心,心外更無別法
Thumbnail
※經文: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導讀: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如理實見分第五〉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非相者,非真實恆常不變之相,是如幻之假有,知
Thumbnail
念佛是「意根」的淨化(象山慶24.3.16)     「意根」是意識的根,也是促生萬法的根。如來藏(第八藏識)依止意根 (第七末那識)而生意識(第六分別識)、一切法;若無意根,則一切種子不能發芽。意根無色,無形無相,是「心」法,祂有心的功能,隨時隨處做主宰(有覆無記、恆審思量)。意根在,身體就有「
Thumbnail
先前分享《金剛經.正信希有分第六》的導讀,其中「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是採取散詩的方式來呈現,未能細說。〈正信希有分第六〉,出現了「心不取相」、「無法相」、「無非法相」、「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等詞句。「相」和「法」是佛經裡的高頻詞彙,故「無法相」和「無非法相」一直以來都有不同的解釋。根據《金剛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導讀:   【須陀洹】:須陀洹是聲聞乘四果中初果之名,譯為「入流」,指斷盡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的見惑,捨凡入聖,初入聖
Thumbnail
二諦指的是世俗諦(俗諦),以及勝義諦(真諦、第一義諦)。諦是道理的意思。  世俗諦是凡夫見,以四大假合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認識世界萬事萬物的現象以及原理,是「有」見。有是如幻假有,因緣生法,因緣和合而生,緣散而滅,無一真實,非恆常不變,是「緣生」、「緣起」的概念,說的是「事」法。   勝義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業思想概說—業報因果與地獄見聞/慧淨師、佛可師/編輯—象山慶略註(24.6.19) 一、業力不思議 《華嚴經》、龍樹菩薩的《智度論》及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等經論都有「五不思議」的說法。 一者,眾生多少不思議。宇宙中一切眾生無量無邊,不增不減,此為不思議。 二者,業力不思議。烏不染而黑,鷺不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何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凡夫心行之處,住色聲香味觸法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導讀:【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金剛經》前半段經文闡述「緣起性空」的義理,世俗諦緣生,救度諸眾生,勝義諦性空,實無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導讀:   【如來所得法】:如來於法實無所得,以無所得心,悟真空無相之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法無實無虛】:真空無相之理,不可取及說,唯假以文字之方便,以心傳心,傳佛心印。如來所得法,此法即此心,心外更無別法
Thumbnail
※經文: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導讀: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如理實見分第五〉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非相者,非真實恆常不變之相,是如幻之假有,知
Thumbnail
念佛是「意根」的淨化(象山慶24.3.16)     「意根」是意識的根,也是促生萬法的根。如來藏(第八藏識)依止意根 (第七末那識)而生意識(第六分別識)、一切法;若無意根,則一切種子不能發芽。意根無色,無形無相,是「心」法,祂有心的功能,隨時隨處做主宰(有覆無記、恆審思量)。意根在,身體就有「
Thumbnail
先前分享《金剛經.正信希有分第六》的導讀,其中「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是採取散詩的方式來呈現,未能細說。〈正信希有分第六〉,出現了「心不取相」、「無法相」、「無非法相」、「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等詞句。「相」和「法」是佛經裡的高頻詞彙,故「無法相」和「無非法相」一直以來都有不同的解釋。根據《金剛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導讀:   【須陀洹】:須陀洹是聲聞乘四果中初果之名,譯為「入流」,指斷盡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的見惑,捨凡入聖,初入聖
Thumbnail
二諦指的是世俗諦(俗諦),以及勝義諦(真諦、第一義諦)。諦是道理的意思。  世俗諦是凡夫見,以四大假合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認識世界萬事萬物的現象以及原理,是「有」見。有是如幻假有,因緣生法,因緣和合而生,緣散而滅,無一真實,非恆常不變,是「緣生」、「緣起」的概念,說的是「事」法。   勝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