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如何看200元鮮蚵吃到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今年8月因為處理案子的關係,有機會到蚵仔的產地走一遭,以前念書常聽到的平掛式、垂吊式養殖映入眼簾,天未亮,辛勤的漁工出海將牡蠣一一收入框籃,再駛車至附近淨化場吐沙與洗淨,最後由漁村婦女們一簍一簍的將蚵給剖開,手法熟捻,反映了從小做到大的漁村日常。

raw-image
raw-image


浮棚式的牡蠣養殖將蚵棚置於外傘頂洲,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充分的食物來源,讓牡蠣在海中自在生長,一般出海收成的牡蠣會在船上的洗淨設備中直接處理,上岸就直送剖蚵加工處或是直送市場了。

raw-image

洗淨場集中來自各縣市的牡蠣,每戶蚵農都有對應的位置,通常洗淨吐沙的放置作業要等兩個小時,主要也是確保牡蠣的品質,各戶會在指定時間將牡蠣集中洗淨,錯過時間的話就只能下次請早了。


raw-image


送至各加工處或是各家門前,剖蚵女展開一連串快狠準的手法,俐落的將牡蠣挖出,並依規格大小丟入對應的臉盆中,現剖的鮮蚵真的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那就是「鮮」!


200元吃到飽,幸福的好滋味!?

看完影片介紹後,你是否也迫不及待的想直衝嘉義東石,一嚐牡蠣的鮮甜美味? 就連我自身也不例外,每每想到當時吃到的牡蠣,各個肥美飽滿,鮮嫩多汁,喻它為海中牛奶一點也不為過。

But

牡蠣200元吃到飽,真的好嗎?

產地直送,鮮美鮮蚵,吃就對了,有什麼問題嗎?我想多數民眾都是抱持著CP值很高、旅遊必去、就是要嚐鮮的想法一遊大啖,吃得開心,玩得盡興,老闆賺錢,民眾買單,看起來好像也沒什麼不好,而我卻覺得好好好好可惜...

從上述簡單的介紹,其實大家可以發現桌上來的牡蠣其實一點都不容易,除了要定期管裡蚵棚蚵架、要天亮前出海、要跟大自然拚搏、要與風力發電爭地(有機會再來談綠電這塊),維護、運送、洗淨、人工,以小漁村來說,這些工作基本都是蚵農們親力親為,維繫著整條產業鏈。

而遊客們僅用200元(現在錢真的很薄...)就把這串服務、產品一次打包,嚐了鮮、打了卡,在網路上向世界各地的人們推薦。你發現了嗎?這不就只是低價競爭嗎?當民眾習慣了200元吃到飽,以後還會有誰願意付較高的價錢來吃牡蠣呢?

不是批評這樣的模式不好,畢竟的確在牡蠣的處理上,它省去了分規、剖蚵的動作,收成洗好就能賣,而且民眾也不可能只單吃烤牡蠣,通常都會再多點其它幾樣菜色,所以這樣的經營邏輯並沒有問題,但就是很可惜。

可惜在,這樣的模式做得不錯,民眾喜歡,老闆有賺,大家就開始爭相模仿,市場上烤蚵吃到飽會趨於常態,而牡蠣在大家心中的價格可能就此回不去了。過去常見的牡蠣販售會按照大小分級,小的做蚵仔煎、大的拿去烤,做出差異化;而日本廣為人知的廣島牡蠣除了大小差異外,還會用地域差異、料理差異、經營型態差異去做價格的分別。

結語

這篇並不是要呼籲大家不要去吃200元吃到飽的牡蠣,而是希望大家在享受美食的時候多一層思考,知道餐桌上的食物從何而來,怎麼來的,進而珍惜盤中飧。我們或許沒有日本那樣強勁的消費市場,但顯然日本販蚵的廠家們對自家產品的對價關係是清楚的,價格取決於市場機制,然我們的蚵農們如不有意識的面對問題,做出好的市場策略,以國人的性格,我相信不久之後,沒有人會願意花高價去食用國產牡蠣,而臺灣國產牡蠣的好品質究竟還能維繫多久呢,心中打了個問號。

如果喜歡我的分享,可以幫我點個讚、愛心,

也歡迎追蹤我,希望能夠分享更多食魚相關思考給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賣時間的男孩
60會員
227內容數
時間有價,這裡談社會企業、食魚教育、商業思維,將生活用時間下釀,陪你一起學習與成長,我先乾,你隨意。
賣時間的男孩的其他內容
2025/02/16
本文探討臺灣食農議題,從人口增長、糧食安全、日本飲食文化趨勢等面向,深入分析當代社會「食」與「農」的斷裂現象,以及食農教育如何作為連結人與人、人與自然、城市與鄉村的解方。
Thumbnail
2025/02/16
本文探討臺灣食農議題,從人口增長、糧食安全、日本飲食文化趨勢等面向,深入分析當代社會「食」與「農」的斷裂現象,以及食農教育如何作為連結人與人、人與自然、城市與鄉村的解方。
Thumbnail
2024/07/19
沿著台61線駛近163線道,兩側被漁塭給包圍,穿越聳立的太聖宮門,彷彿來到隱藏在另一世界的靜謐漁村。民國105年因3D立體彩繪而爆紅,後因彩繪村落遍地開花,在「蛋塔效應」下沒落。經在地媳婦怡雯姐的努力,該社區於今年六月榮獲環境部國家環境教育獎特優(第一名)的殊榮,
Thumbnail
2024/07/19
沿著台61線駛近163線道,兩側被漁塭給包圍,穿越聳立的太聖宮門,彷彿來到隱藏在另一世界的靜謐漁村。民國105年因3D立體彩繪而爆紅,後因彩繪村落遍地開花,在「蛋塔效應」下沒落。經在地媳婦怡雯姐的努力,該社區於今年六月榮獲環境部國家環境教育獎特優(第一名)的殊榮,
Thumbnail
2024/04/21
食魚教育越來越受到關注,但如何讓挑魚刺成為引起孩童興趣的教學方式呢?
Thumbnail
2024/04/21
食魚教育越來越受到關注,但如何讓挑魚刺成為引起孩童興趣的教學方式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行程名稱 *澎湖海上體驗|海上皇宮海洋牧場|牡蠣炭烤、海產粥BUFFET吃到飽 訂購連結: 澎湖海上體驗|海上皇宮海洋牧場|牡蠣炭烤、海產粥BUFFET吃到飽 本文僅做分享,實際遊程內容以及金額以來趣吧官網訊息為主。 ▌內容說明 *澎湖的箱網養殖漁業已有數十年的歷史,近年來更是將這種以海為田、以魚
Thumbnail
▌行程名稱 *澎湖海上體驗|海上皇宮海洋牧場|牡蠣炭烤、海產粥BUFFET吃到飽 訂購連結: 澎湖海上體驗|海上皇宮海洋牧場|牡蠣炭烤、海產粥BUFFET吃到飽 本文僅做分享,實際遊程內容以及金額以來趣吧官網訊息為主。 ▌內容說明 *澎湖的箱網養殖漁業已有數十年的歷史,近年來更是將這種以海為田、以魚
Thumbnail
很喜歡嘉義這個地方 魚塭,常常在坐車時,伴隨著飛掠而過的視線 猶如珍珠灑落般的閃閃發亮 白鷺鷥優雅的身影,不時展現在人們眼前 佇立水面、草叢旁的悠閒 令人印象深刻 很多時候,走過台灣 觸動人心的是在地人所營造出的一切 從嘉義太保行駛上82快速道路 來到素有鮮蚵故鄉之稱的東石 沿途,純樸的鄉野景致外,
Thumbnail
很喜歡嘉義這個地方 魚塭,常常在坐車時,伴隨著飛掠而過的視線 猶如珍珠灑落般的閃閃發亮 白鷺鷥優雅的身影,不時展現在人們眼前 佇立水面、草叢旁的悠閒 令人印象深刻 很多時候,走過台灣 觸動人心的是在地人所營造出的一切 從嘉義太保行駛上82快速道路 來到素有鮮蚵故鄉之稱的東石 沿途,純樸的鄉野景致外,
Thumbnail
今年8月因為處理案子的關係,有機會到蚵仔的產地走一遭,以前念書常聽到的平掛式、垂吊式養殖映入眼簾,天未亮,辛勤的漁工出海將牡蠣從一一收入框籃,再駛車至附近淨化場吐沙與洗淨,最後由漁村婦女們一簍一簍的將蚵給剖開,手法熟捻,反映了從小做到大的漁村日常。
Thumbnail
今年8月因為處理案子的關係,有機會到蚵仔的產地走一遭,以前念書常聽到的平掛式、垂吊式養殖映入眼簾,天未亮,辛勤的漁工出海將牡蠣從一一收入框籃,再駛車至附近淨化場吐沙與洗淨,最後由漁村婦女們一簍一簍的將蚵給剖開,手法熟捻,反映了從小做到大的漁村日常。
Thumbnail
入秋以後,大家想到的是吃螃蟹。其實入秋開始也是許多魚開始變得肥美的時刻。隨著東北季風的來臨,有許多帶著油花的魚群也開始靠近台灣周遭的海域。隨著超市的普及,台灣人吃海產的體驗越來越差。超市普及應該是人人有海鮮吃體驗越來越棒吧 ?! 如果大家是常逛超市的人,就會發現,在超市要買到一等一棒的魚機率是很低
Thumbnail
入秋以後,大家想到的是吃螃蟹。其實入秋開始也是許多魚開始變得肥美的時刻。隨著東北季風的來臨,有許多帶著油花的魚群也開始靠近台灣周遭的海域。隨著超市的普及,台灣人吃海產的體驗越來越差。超市普及應該是人人有海鮮吃體驗越來越棒吧 ?! 如果大家是常逛超市的人,就會發現,在超市要買到一等一棒的魚機率是很低
Thumbnail
詳細討海人海產 風水分析再下面( 有圖分析) 墾丁後壁湖真的是海鮮餐廳一級戰區,競爭相當激烈啊, Google 4.3,超過2300則評論的「討海人海產」,現場也有現撈現秤的各式海鮮,而且用餐環境舒適,服務也親切,味道也相當不錯。 #討海人海產 停車 新鮮的漁獲和季節時蔬,各種新鮮的魚類。
Thumbnail
詳細討海人海產 風水分析再下面( 有圖分析) 墾丁後壁湖真的是海鮮餐廳一級戰區,競爭相當激烈啊, Google 4.3,超過2300則評論的「討海人海產」,現場也有現撈現秤的各式海鮮,而且用餐環境舒適,服務也親切,味道也相當不錯。 #討海人海產 停車 新鮮的漁獲和季節時蔬,各種新鮮的魚類。
Thumbnail
或許是先遇到了塭仔與溝內如此相鄰的情況,沿著縣道彰1-1走,經過了一條圳道以及四個排水,還有白馬酒莊,到了下一個聚落,我都還以為我在線西。直到聞到空氣中的海產味,才問了路邊的阿姨這裡還是線西嗎? 沒錯,這裡是產蚵的地方,蚵寮 曾家
Thumbnail
或許是先遇到了塭仔與溝內如此相鄰的情況,沿著縣道彰1-1走,經過了一條圳道以及四個排水,還有白馬酒莊,到了下一個聚落,我都還以為我在線西。直到聞到空氣中的海產味,才問了路邊的阿姨這裡還是線西嗎? 沒錯,這裡是產蚵的地方,蚵寮 曾家
Thumbnail
享受完攤販美食和漁港景色,我們開始往魚市場內部進軍。走了一段路之後,來到了市場入口,我們被一群圍觀的人潮給吸引住了。上前一看,原來是一個叫賣大哥在喊賣自己帶來的魚貨。看著攤子上一籃一籃的種類不同的魚貨,老闆有趣的叫賣表演,我們也不禁好奇地駐留觀看。
Thumbnail
享受完攤販美食和漁港景色,我們開始往魚市場內部進軍。走了一段路之後,來到了市場入口,我們被一群圍觀的人潮給吸引住了。上前一看,原來是一個叫賣大哥在喊賣自己帶來的魚貨。看著攤子上一籃一籃的種類不同的魚貨,老闆有趣的叫賣表演,我們也不禁好奇地駐留觀看。
Thumbnail
上萹內容以搭船和潛水為主,這篇將介紹島上天然美食。從釣魚、採石蚵、抓螃蟹、抓海鰻,到採仙人掌、風茹草和蘆薈。整座島就像是老闆的冰箱,僅須透過簡單的工具,需要的食材便能滿載而歸。至於光正六號與將軍的歷史情緣又有那些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上萹內容以搭船和潛水為主,這篇將介紹島上天然美食。從釣魚、採石蚵、抓螃蟹、抓海鰻,到採仙人掌、風茹草和蘆薈。整座島就像是老闆的冰箱,僅須透過簡單的工具,需要的食材便能滿載而歸。至於光正六號與將軍的歷史情緣又有那些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