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文化俱樂部|蘭陽工業中樞地-太平山林業(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日治時代太平山林業開發史

1898年,民政部殖產課技手小笠原富次郎由天送埤進入蕃地調查森林,由此開啟日人對於宜蘭山地森林的調查。
1914(大正3)年9月下旬,阿里山作業所所長永田正吉至宜蘭蕃地視察,發現宜蘭濁水溪(蘭陽溪)兩岸檜木豐富,非阿里山、八仙山可比擬,建議可由阿里山作業所兼營。
1915(大正4)年12月上旬,營林局派技師中里正等人,由宜蘭廳長小松吉久、警務課長金子惠教陪同進入蕃地,向泰雅族原住民訓諭臺灣總督對於採伐檜林的意趣;同時,營林局已派遣百餘名日人鋸工入山準備開採。
至1917(大正6)年3月8日,營林局正式採伐太平山之木材,就此開啟太平山的林業發展。
日本人於太平山的合影。(來源: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入口網)
採伐的太平山木材從山凹腹地滑下溪谷,再用軌道運至宜蘭濁水溪(蘭陽溪)畔;將原木推入宜蘭濁水溪,以管流方式,藉宜蘭濁水溪水流輸送至下游,並由宜蘭川(宜蘭河,水位較低)流至員山貯木場匯集,並在此地設立營林局宜蘭出張所,專司太平山的伐木運材與平地的水運及貯木業務。
〈宜蘭員山貯木場〉,《臺灣日日新報》1922年01月01日49版
太平山林木運用蘭陽溪與宜蘭河輸送下山(管流)(來源:蔡明志)

太平山的命名由來

明石生,〈太平山創業當時の話〉《營林彙報》
太平山一帶,原住民原稱ビンノフ,意指森林茂盛鬱鬱蒼蒼,營林局出張所主任技師中里正予以直譯為「眠腦」。1915年隨著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在一系列討伐原住民的行動結束後,認為天下終歸太平,故將此地命名為「太平山」;另有一說認為取名「太平」是對於國家與此山脈的祝福。在此之前大都以三星山或宜蘭濁水溪的森林稱之。
〈太平山事業移三星山(下)〉,《臺灣日日新報》1936年7月28日夕刊4版

林業重心的轉移:羅東林場

由於原木採蘭陽溪放流使得木材受損率高的問題,和台南製糖株式會社二結糖場與製紙工場需要建造水力發電,使得原本放流作業不再可行,再加上羅東街長陳純精極力奔走爭取將出張所與貯木場改置於羅東,故而台灣總督府決定將宜蘭出張所遷至羅東,並改稱「營林所羅東出張所」。
由於營林所原預計在1923(大正12)年9月上旬即要移轉,時間緊迫,除了事務所、宿舍緊鑼密鼓地興築外,並雇用了數百個工人挖掘貯木池。1924(大正13)年1月正式移轉至羅東出張所,並終止了原先在員山的放流集材作業。
《臺灣日日新報》1928年09月15日05版〈羅東貯木池〉

營林所羅東貯木場(1933)

太平山木材的運用:鐵路、神社

1910年代中後期,臺灣鐵道橋梁、土木工事方興,太平山與其他兩處林場提供所需林木。譬如宜蘭線鐵道在興闢初期,草嶺以北鐵軌與縱貫線本線相同,採用60磅軌條,以南都是用40磅軌條。橋樑如為木橋,其所用材料都是利用宜蘭本地產的木材,且全部是太平山營林局所出產之檜木、烏心石、赤皮、淋漓樹等,以節約建設經費。
林鐵火車橫越羅東溪(歪仔歪橋,檜木橋)
臺灣檜木也漸為日本內地所愛用,做為神宮營造及其他大型建造物的用材。尤其在1938-40(昭和13-15)年間,新太平山原木分別被新創建的日本東京東鄉神社、關東州關東神宮、京都滋賀縣大津近江神宮、以及臺北的臺灣神社的造營事務所訂購做為用材。如東鄉神社鳥居需要直徑1.2公尺、長12.7公尺的巨材。
《臺灣日日新報》1940年05月12日05版〈鳥居の用材を太平山で選定〉
《臺灣日日新報》1939年08月09日05版〈東鄉神社御用材〉
《臺灣日日新報》1940年01月13日07版〈竣工近き東鄉神社〉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0會員
101內容數
"世界是一本書,不旅行的人只讀了一頁。" 用宜蘭的故事串編成旅行美好的風景與回憶,2014年成立的旅人書店致力於地方文化的發掘與分享,至今已執行策劃超過30條、數百場深度體驗路線,讓旅人們帶來更有深度與溫度的宜蘭體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旅人書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宜蘭福傳以頭城、礁溪為主的天主教遣使會,在礁溪建造的聖堂正是2018年被拆毀殆半的「聖若瑟天主堂」(aka礁溪天主堂)。礁溪天主堂腹地內除了神父辦公室外,還有「慈惠幼稚園」及「文聲復健院」這兩棟神父修女進行社福工作的建築。其中,文聲復健院在小兒麻痺肆虐的年代,在羅文思神父主理下救助了上千位病童。
頭城作家李榮春的文學作品裡,常出現一座被他稱為「大金瓜」的教堂,這個教堂便是現在以「頭城天主堂」為人熟知的天主教遣使會聖堂。「遣使會」為一九五○年代來到宜蘭傳教的四個天主教會之一,教區範圍以頭城、礁溪為主,在早年較為貧困且資源缺乏的年代,這群「向窮人傳福音」到偏遠地區服務的外籍傳教士,致力於協助改善
近幾年說到羅東北成聖母升天堂,大多會以偶像劇取景地被熟知。然而天主教靈醫會在大羅東地區的重要會堂,除了位於羅東聖母醫院內的耶穌聖心堂外,便是這個同樣被指定為縣定古蹟的「北成聖母升天堂」。這個教堂不僅是規模最大,其簡化式的哥德建築形式,不僅在台灣相當少見,也成為靈醫會在宜蘭地區各地興建教堂的參照範本。
你知道羅東聖母醫院院區內隱身了一座古蹟教堂嗎?這座教堂便是從聖母醫院中正南路側門口進入後,位於右手邊的「耶穌聖心堂」。耶穌聖心堂在靈醫會成立聖母醫院時便一同設置,然而現今看到的聖堂為1962年建成的建築,圓形構造相當特別,許多建築細節都具有時代意義與特色。
羅東聖母醫院、丸山療養院、聖嘉民啟智中心……這些名稱相信大多數宜蘭人都不陌生,而這些關注不同層面醫療或長照照護的機構,背後共同的交會點便是「天主教靈醫會」。靈醫會1952年來到羅東後,便以「醫療傳道」的精神服務受貧病之苦的人們,許多外籍神父和修士青年時期來到台灣後,便在這塊土地奉獻一生甚至埋骨台灣。
舊宜蘭縣議會(aka宜蘭人故事館)終於登場!作為議會第二代廳舍,較為完善的空間規劃讓議事順利運作,可說是見證了宜蘭民主議會發展的過程。而這棟建築在2001年議會搬遷至現址前,也因應時代需求作了多次的擴建改造,被指定為歷史建築後才又於2015年整修恢復原貌,並在2018年以「宜蘭人故事館」重新面世。
在宜蘭福傳以頭城、礁溪為主的天主教遣使會,在礁溪建造的聖堂正是2018年被拆毀殆半的「聖若瑟天主堂」(aka礁溪天主堂)。礁溪天主堂腹地內除了神父辦公室外,還有「慈惠幼稚園」及「文聲復健院」這兩棟神父修女進行社福工作的建築。其中,文聲復健院在小兒麻痺肆虐的年代,在羅文思神父主理下救助了上千位病童。
頭城作家李榮春的文學作品裡,常出現一座被他稱為「大金瓜」的教堂,這個教堂便是現在以「頭城天主堂」為人熟知的天主教遣使會聖堂。「遣使會」為一九五○年代來到宜蘭傳教的四個天主教會之一,教區範圍以頭城、礁溪為主,在早年較為貧困且資源缺乏的年代,這群「向窮人傳福音」到偏遠地區服務的外籍傳教士,致力於協助改善
近幾年說到羅東北成聖母升天堂,大多會以偶像劇取景地被熟知。然而天主教靈醫會在大羅東地區的重要會堂,除了位於羅東聖母醫院內的耶穌聖心堂外,便是這個同樣被指定為縣定古蹟的「北成聖母升天堂」。這個教堂不僅是規模最大,其簡化式的哥德建築形式,不僅在台灣相當少見,也成為靈醫會在宜蘭地區各地興建教堂的參照範本。
你知道羅東聖母醫院院區內隱身了一座古蹟教堂嗎?這座教堂便是從聖母醫院中正南路側門口進入後,位於右手邊的「耶穌聖心堂」。耶穌聖心堂在靈醫會成立聖母醫院時便一同設置,然而現今看到的聖堂為1962年建成的建築,圓形構造相當特別,許多建築細節都具有時代意義與特色。
羅東聖母醫院、丸山療養院、聖嘉民啟智中心……這些名稱相信大多數宜蘭人都不陌生,而這些關注不同層面醫療或長照照護的機構,背後共同的交會點便是「天主教靈醫會」。靈醫會1952年來到羅東後,便以「醫療傳道」的精神服務受貧病之苦的人們,許多外籍神父和修士青年時期來到台灣後,便在這塊土地奉獻一生甚至埋骨台灣。
舊宜蘭縣議會(aka宜蘭人故事館)終於登場!作為議會第二代廳舍,較為完善的空間規劃讓議事順利運作,可說是見證了宜蘭民主議會發展的過程。而這棟建築在2001年議會搬遷至現址前,也因應時代需求作了多次的擴建改造,被指定為歷史建築後才又於2015年整修恢復原貌,並在2018年以「宜蘭人故事館」重新面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到秋冬,落羽松就會開始轉紅,映襯著藍天和池塘,那畫面很療癒。 遠離臺中市區的太平苗圃,是個可以靜下心好好欣賞落羽松的秘境,園區規模不大,卻規劃得相當精緻,沿著池畔走一圈只需要幾分鐘,小巧卻很有味道,如果想讓行程更豐富,也可以將附近的酒桶山和蝙蝠洞列入考慮。
Thumbnail
初秋的涼爽天氣,也是颱風過後,第一個雨停的日子上太平山,雖然不是晴朗的好天氣,但足以讓人心懷感恩,很久以前就訂好的行程,也不知道會遇上颱風,用隨遇而安的心態,看待一直在變化的常態。 位於宜蘭縣大同鄉境內的太平山區,舊稱「眠腦」,是泰雅族語「森林茂密」之意,也是台灣三大林場之一。面積約 12
Thumbnail
踏入花蓮的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迎面而來的是清新的自然氣息,彷彿置身於一片靜謐的綠洲。這裡的空氣中飄著淡淡的樹葉香,令人心曠神怡。遊樂區內有多個展館,展示早年林業生產的過程,以及自然界的奧秘。 首先,走進林業生產館,彷彿穿越時光回到過去。各種早期使用的工具和機械設備,栩栩如生的模型,展現了過去伐木場
Thumbnail
巒安堂-台灣早期伐木林業場的信仰中心。位在人倫林道37km處的人倫工作站,曾為巒大山的林業中心,是當時林務局所設的最高伐木工作站,同時也有著當時唯一的牡丹種植園,隨著紅檜、扁柏等珍貴木材砍伐殆盡而於民國72年沒落。 從巒安堂上西巒大山,徜徉在濃厚的人文氛圍之中,感受時間暫停的早年林業遺跡。
Thumbnail
這是散步的好去處,跟朋友約好在這裡碰面,羅東林場的貯木池是過去太平山林場集運木材的最終站,如今已轉型為生態文化園區,是宜蘭知名的觀光景點。 貯木池由人工挖掘而成,面積約為1.5公頃,池中原本存放著大量從太平山上伐下的原木,如今已清空,僅留下一片碧綠的水池。貯木池周圍環繞著木棧道,遊客可以沿著木棧道
Thumbnail
日治時期台灣有三大官營林場:阿里山、八仙山、太平山,其中太平山林場是比較晚開發的。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即為日治時期羅東出張所及貯木池舊址。這裡是木材出口轉運站、日治時期台灣經濟出口這裡是個重要位置。
Thumbnail
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太平山莊位於台灣東北部的宜蘭縣大同鄉,有著「人間仙境」的美稱,海拔約2000公尺,此處曾和阿里山、八仙山並列為台灣三大林場。遊樂區占地廣大,內有南湖大山山系、大霸尖山支脈等,是熱門的登山健行地點,而園區內也以知名的原始林木群包括紅檜、扁柏、鐵杉,吸引許多觀光客造訪一睹這裡壯闊又
Thumbnail
聯絡羅東和太平山山腳的土場之間的羅東森林鐵道早在1979年便配合太平山林場結束伐採作業而宣告停駛。隨著宜蘭的觀光發展,對這條鐵路的復駛引起了廣泛討論。本文由探訪蘭陽溪河床,尋找正在保存下來的土木構造物:隧道開始。文章中詳細描述了路線的踏查,隧道的地理位置,以及一些歷史背景。
Thumbnail
「羅東林鐵」為太平山林業時期所興建的一條平地線森林鐵路,從太平山土場到羅東鎮竹林車站,全長36.4公里,沿途設有十座車站,1924年全線通車,以五分車運輸木材,也載送旅客,後因太平山林木禁伐、交通發展及颱風破壞等因素,1979全面停駛,結束56年營運,停駛至今已有45年歷史!(參考導覽資料)
Thumbnail
提到林業鐵道,大多數人直覺都會想到阿里山那長達70多公里的登山本線和多條林內支線,但鐵道運材不只是阿里山的專利,位於宜蘭的太平山林場也曾是使用鐵道運材的林場之一。雖然這條鐵道早在1979年就已停駛,不過即便經過四十多年的時間,沿線尚有部分遺跡留存,這趟旅程就讓我們從天送埤到土場的車站開始吧!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到秋冬,落羽松就會開始轉紅,映襯著藍天和池塘,那畫面很療癒。 遠離臺中市區的太平苗圃,是個可以靜下心好好欣賞落羽松的秘境,園區規模不大,卻規劃得相當精緻,沿著池畔走一圈只需要幾分鐘,小巧卻很有味道,如果想讓行程更豐富,也可以將附近的酒桶山和蝙蝠洞列入考慮。
Thumbnail
初秋的涼爽天氣,也是颱風過後,第一個雨停的日子上太平山,雖然不是晴朗的好天氣,但足以讓人心懷感恩,很久以前就訂好的行程,也不知道會遇上颱風,用隨遇而安的心態,看待一直在變化的常態。 位於宜蘭縣大同鄉境內的太平山區,舊稱「眠腦」,是泰雅族語「森林茂密」之意,也是台灣三大林場之一。面積約 12
Thumbnail
踏入花蓮的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迎面而來的是清新的自然氣息,彷彿置身於一片靜謐的綠洲。這裡的空氣中飄著淡淡的樹葉香,令人心曠神怡。遊樂區內有多個展館,展示早年林業生產的過程,以及自然界的奧秘。 首先,走進林業生產館,彷彿穿越時光回到過去。各種早期使用的工具和機械設備,栩栩如生的模型,展現了過去伐木場
Thumbnail
巒安堂-台灣早期伐木林業場的信仰中心。位在人倫林道37km處的人倫工作站,曾為巒大山的林業中心,是當時林務局所設的最高伐木工作站,同時也有著當時唯一的牡丹種植園,隨著紅檜、扁柏等珍貴木材砍伐殆盡而於民國72年沒落。 從巒安堂上西巒大山,徜徉在濃厚的人文氛圍之中,感受時間暫停的早年林業遺跡。
Thumbnail
這是散步的好去處,跟朋友約好在這裡碰面,羅東林場的貯木池是過去太平山林場集運木材的最終站,如今已轉型為生態文化園區,是宜蘭知名的觀光景點。 貯木池由人工挖掘而成,面積約為1.5公頃,池中原本存放著大量從太平山上伐下的原木,如今已清空,僅留下一片碧綠的水池。貯木池周圍環繞著木棧道,遊客可以沿著木棧道
Thumbnail
日治時期台灣有三大官營林場:阿里山、八仙山、太平山,其中太平山林場是比較晚開發的。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即為日治時期羅東出張所及貯木池舊址。這裡是木材出口轉運站、日治時期台灣經濟出口這裡是個重要位置。
Thumbnail
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太平山莊位於台灣東北部的宜蘭縣大同鄉,有著「人間仙境」的美稱,海拔約2000公尺,此處曾和阿里山、八仙山並列為台灣三大林場。遊樂區占地廣大,內有南湖大山山系、大霸尖山支脈等,是熱門的登山健行地點,而園區內也以知名的原始林木群包括紅檜、扁柏、鐵杉,吸引許多觀光客造訪一睹這裡壯闊又
Thumbnail
聯絡羅東和太平山山腳的土場之間的羅東森林鐵道早在1979年便配合太平山林場結束伐採作業而宣告停駛。隨著宜蘭的觀光發展,對這條鐵路的復駛引起了廣泛討論。本文由探訪蘭陽溪河床,尋找正在保存下來的土木構造物:隧道開始。文章中詳細描述了路線的踏查,隧道的地理位置,以及一些歷史背景。
Thumbnail
「羅東林鐵」為太平山林業時期所興建的一條平地線森林鐵路,從太平山土場到羅東鎮竹林車站,全長36.4公里,沿途設有十座車站,1924年全線通車,以五分車運輸木材,也載送旅客,後因太平山林木禁伐、交通發展及颱風破壞等因素,1979全面停駛,結束56年營運,停駛至今已有45年歷史!(參考導覽資料)
Thumbnail
提到林業鐵道,大多數人直覺都會想到阿里山那長達70多公里的登山本線和多條林內支線,但鐵道運材不只是阿里山的專利,位於宜蘭的太平山林場也曾是使用鐵道運材的林場之一。雖然這條鐵道早在1979年就已停駛,不過即便經過四十多年的時間,沿線尚有部分遺跡留存,這趟旅程就讓我們從天送埤到土場的車站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