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代太平山林業開發史
1898年,民政部殖產課技手小笠原富次郎由天送埤進入蕃地調查森林,由此開啟日人對於宜蘭山地森林的調查。
1914(大正3)年9月下旬,阿里山作業所所長永田正吉至宜蘭蕃地視察,發現宜蘭濁水溪(蘭陽溪)兩岸檜木豐富,非阿里山、八仙山可比擬,建議可由阿里山作業所兼營。
1915(大正4)年12月上旬,營林局派技師中里正等人,由宜蘭廳長小松吉久、警務課長金子惠教陪同進入蕃地,向泰雅族原住民訓諭臺灣總督對於採伐檜林的意趣;同時,營林局已派遣百餘名日人鋸工入山準備開採。
至1917(大正6)年3月8日,營林局正式採伐太平山之木材,就此開啟太平山的林業發展。
日本人於太平山的合影。(來源: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入口網)
採伐的太平山木材從山凹腹地滑下溪谷,再用軌道運至宜蘭濁水溪(蘭陽溪)畔;將原木推入宜蘭濁水溪,以管流方式,藉宜蘭濁水溪水流輸送至下游,並由宜蘭川(宜蘭河,水位較低)流至員山貯木場匯集,並在此地設立營林局宜蘭出張所,專司太平山的伐木運材與平地的水運及貯木業務。
〈宜蘭員山貯木場〉,《臺灣日日新報》1922年01月01日49版
太平山林木運用蘭陽溪與宜蘭河輸送下山(管流)(來源:蔡明志)
太平山的命名由來
太平山一帶,原住民原稱ビンノフ,意指森林茂盛鬱鬱蒼蒼,營林局出張所主任技師中里正予以直譯為「眠腦」。1915年隨著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在一系列討伐原住民的行動結束後,認為天下終歸太平,故將此地命名為「太平山」;另有一說認為取名「太平」是對於國家與此山脈的祝福。在此之前大都以三星山或宜蘭濁水溪的森林稱之。
〈太平山事業移三星山(下)〉,《臺灣日日新報》1936年7月28日夕刊4版
林業重心的轉移:羅東林場
由於原木採蘭陽溪放流使得木材受損率高的問題,和台南製糖株式會社二結糖場與製紙工場需要建造水力發電,使得原本放流作業不再可行,再加上羅東街長
陳純精極力奔走爭取將出張所與貯木場改置於羅東,故而台灣總督府決定將宜蘭出張所遷至羅東,並改稱「營林所羅東出張所」。
由於營林所原預計在1923(大正12)年9月上旬即要移轉,時間緊迫,除了事務所、宿舍緊鑼密鼓地興築外,並雇用了數百個工人挖掘貯木池。1924(大正13)年1月正式移轉至羅東出張所,並終止了原先在員山的放流集材作業。
《臺灣日日新報》1928年09月15日05版〈羅東貯木池〉
太平山木材的運用:鐵路、神社
1910年代中後期,臺灣鐵道橋梁、土木工事方興,太平山與其他兩處林場提供所需林木。譬如宜蘭線鐵道在興闢初期,草嶺以北鐵軌與縱貫線本線相同,採用60磅軌條,以南都是用40磅軌條。橋樑如為木橋,其所用材料都是利用宜蘭本地產的木材,且全部是太平山營林局所出產之檜木、烏心石、赤皮、淋漓樹等,以節約建設經費。
臺灣檜木也漸為日本內地所愛用,做為神宮營造及其他大型建造物的用材。尤其在1938-40(昭和13-15)年間,新太平山原木分別被新創建的日本東京東鄉神社、關東州關東神宮、京都滋賀縣大津近江神宮、以及臺北的臺灣神社的造營事務所訂購做為用材。如東鄉神社鳥居需要直徑1.2公尺、長12.7公尺的巨材。
《臺灣日日新報》1940年05月12日05版〈鳥居の用材を太平山で選定〉
《臺灣日日新報》1939年08月09日05版〈東鄉神社御用材〉
《臺灣日日新報》1940年01月13日07版〈竣工近き東鄉神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