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本科系學了什麼(一) - 身為程式本科系出生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發現,很多人對於程式本科系出生的工程師有著莫名的幻想
例如電機系和資工系出來寫的程式一定比較好
或是非本科系出生就會有莫名的自卑感
身為一個程式本科系畢業變成工程師,再從工程師變成企業老闆,也看過很多本科和非本科的工程師
先說結論
學校只能給你方向,至於走的好不好要看個人
大家可以這樣想,一個資工系的學生,每天上課都是在翹課,作業用抄的,考試用背的,這樣出來的學生有可能會強嗎?
換一個角度,一個非本科系生,每天勤寫程式,研究不同的架構、遇到問題就想辦法找答案解決,這樣出來的人會弱嗎?
只是我相信應該有很多人會很好奇,身為本科系出生的我們在學校到底經歷過怎樣的一個訓練?
一個非本科系出身的工程師經歷過怎樣的訓練就可以跟本科系出身的工程師一樣呢?
如果真的要說在學校跟在看到這麼多自學者的差異,我會歸納成以下四點
1. 練習與作業
2. 物件導向等基本功
3. 演算法
4. 手寫程式(白板題)
這四點是按照重要程度來排序的
我之後會一一的來解釋這四點
也希望如果是非本科系生的話,也可以朝這幾點去自我加強,這樣就會跟程式本科系生有一樣的能力
本文章同步分享於FB粉專 如峰小教室
歡迎大家一起來到FB追蹤按讚,獲得更多及時的資訊
作品和產品的區別,不只有程式工程師,PM和老闆更必須要知道,才能讓公司的運轉更加地順利。我們以前在學校寫的作業和練習,就是程式作品,如果用一個術語就是,程式作品是比最小可行性的產品還要再小,那產品比作品還要多注意甚麼東西呢? 讓我們在這一個專欄中一起來探討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工程師在如何有效提升自己,強調不僅僅是多coding,而是要對程式碼有更深層的理解。隨著職涯發展,工程師需要從單純的技術執行者轉變為團隊領導者,具備解決複雜問題和與他人有效溝通的能力。
Thumbnail
理解基礎知識:機械工程需要良好的數學和物理基礎。確保你對於數學的基本概念(如代數、幾何、微積分)和物理的基本原理(如力學、熱力學、電磁學)有深入的理解。 提升問題解決能力:工程師的工作往往涉及到解決實際問題。嘗試找一些實際的問題來練習,例如參加科學競賽或者做一些實驗。
不管你念到大學或研究所,不管你是學士、碩士還是博士,在學校基本上你學不到的東西很多,例如科技業工程師做什麼,這是學校無法教你的事情,因為連教授都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 天下文化曾經在2007年出版過一本書叫做台積DNA,其中有講到一些台積工程師或可以說是科技業工程師的一些術語,但~~~說真的你沒有經
資工系啊!在這個升學的時間肯定是被搶破頭的科系吧,不論是未來誘人的薪資還是AI的浪潮,這個行業⋯你們肯定充滿了想像與嚮往 資工系與其說是科學或工程、它其實更像邏輯、藝術、和歷史的結合,很多設計、很多程式碼、很多非硬性規定追根究底的話就是「喔⋯⋯當初大家這樣講好了啊」「這樣寫比較好⋯因為如果⋯就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大學設計系學生進入職場的優勢與能力,並提出了在大學四年應該要培養的能力。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分析,認為大學設計系學生應該要把握機會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成為一位maker。文章內容鼓勵學生勇於實踐自己的想法,並給予了具體的建議和示例。這篇文章對於設計系學生來說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離開工程師的工作之後,我轉往兒童程式教育的跑道,這份工作將我原有的程式技能結合上我所關心與有興趣的兒童教育,轉換跑道的路上並不輕鬆,不論是工作方式或心境的調整,在克服的路上都是學習。 我很幸運用最快速的方式接觸到不同年齡層的學生,第一個班級就是18個中班孩子只能用慘烈來形容每堂課的準備與挫敗,當然
不知不覺也轉職做了半年多,想說好好打成一些文章當紀錄,也讓有些想轉職的人不小心搜到這文章可以當作參考。雖然說個人經驗只適用於個人,但我想多數人還是需要一些成功的經驗分享當作鼓勵。
Thumbnail
本文以筆者個人經驗與觀察,透過歸納課程,來簡單描述在課程內及設計系的學習氛圍下,你會培養起的各種能力。希望透過這篇文章的介紹,讓不清楚在工業設計系能夠學到什麼的同學,有更具體詳細而不官腔的說法能夠作為參考。
Thumbnail
在選大學校系,甚至是選擇職業的時候,大家通常都會關注產業前景跟工作報酬,但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你的熱情在何處?如果沒有熱情,連持續學習該領域都顯得困難,又要怎麼做到在產業中競爭呢?不是別人做的工作看上去好就是好,自己過得好與不好只有自己知道,也無須和他人比較。
Thumbnail
透過分享我的資訊科技業初探故事,探討如何從非相關背景且不懂寫程式的人進入資訊科技業,並介紹了我因薪資潛力和遠距工作機會而受到吸引的經驗。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工程師在如何有效提升自己,強調不僅僅是多coding,而是要對程式碼有更深層的理解。隨著職涯發展,工程師需要從單純的技術執行者轉變為團隊領導者,具備解決複雜問題和與他人有效溝通的能力。
Thumbnail
理解基礎知識:機械工程需要良好的數學和物理基礎。確保你對於數學的基本概念(如代數、幾何、微積分)和物理的基本原理(如力學、熱力學、電磁學)有深入的理解。 提升問題解決能力:工程師的工作往往涉及到解決實際問題。嘗試找一些實際的問題來練習,例如參加科學競賽或者做一些實驗。
不管你念到大學或研究所,不管你是學士、碩士還是博士,在學校基本上你學不到的東西很多,例如科技業工程師做什麼,這是學校無法教你的事情,因為連教授都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 天下文化曾經在2007年出版過一本書叫做台積DNA,其中有講到一些台積工程師或可以說是科技業工程師的一些術語,但~~~說真的你沒有經
資工系啊!在這個升學的時間肯定是被搶破頭的科系吧,不論是未來誘人的薪資還是AI的浪潮,這個行業⋯你們肯定充滿了想像與嚮往 資工系與其說是科學或工程、它其實更像邏輯、藝術、和歷史的結合,很多設計、很多程式碼、很多非硬性規定追根究底的話就是「喔⋯⋯當初大家這樣講好了啊」「這樣寫比較好⋯因為如果⋯就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大學設計系學生進入職場的優勢與能力,並提出了在大學四年應該要培養的能力。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分析,認為大學設計系學生應該要把握機會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成為一位maker。文章內容鼓勵學生勇於實踐自己的想法,並給予了具體的建議和示例。這篇文章對於設計系學生來說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離開工程師的工作之後,我轉往兒童程式教育的跑道,這份工作將我原有的程式技能結合上我所關心與有興趣的兒童教育,轉換跑道的路上並不輕鬆,不論是工作方式或心境的調整,在克服的路上都是學習。 我很幸運用最快速的方式接觸到不同年齡層的學生,第一個班級就是18個中班孩子只能用慘烈來形容每堂課的準備與挫敗,當然
不知不覺也轉職做了半年多,想說好好打成一些文章當紀錄,也讓有些想轉職的人不小心搜到這文章可以當作參考。雖然說個人經驗只適用於個人,但我想多數人還是需要一些成功的經驗分享當作鼓勵。
Thumbnail
本文以筆者個人經驗與觀察,透過歸納課程,來簡單描述在課程內及設計系的學習氛圍下,你會培養起的各種能力。希望透過這篇文章的介紹,讓不清楚在工業設計系能夠學到什麼的同學,有更具體詳細而不官腔的說法能夠作為參考。
Thumbnail
在選大學校系,甚至是選擇職業的時候,大家通常都會關注產業前景跟工作報酬,但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你的熱情在何處?如果沒有熱情,連持續學習該領域都顯得困難,又要怎麼做到在產業中競爭呢?不是別人做的工作看上去好就是好,自己過得好與不好只有自己知道,也無須和他人比較。
Thumbnail
透過分享我的資訊科技業初探故事,探討如何從非相關背景且不懂寫程式的人進入資訊科技業,並介紹了我因薪資潛力和遠距工作機會而受到吸引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