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清楚就無法表達清楚,我需要學習如何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然而,我在撰寫相關專案的宣傳文時,遇到很多挑戰。有時沒有太多的想法,有時則是想法很龐雜、片段,面對這些不夠清晰的想法時,無法進一步精煉想法成文字。這個問題造成我的檔案總是開了又關,關了又開,醞釀許久才能產出。

我嘗試努力克服沒有想法或想法很混亂的困境。我除了找前人留下的資料來參考揣摩,或麻煩同事幫我看內容與討論,給老闆看過文章,也是反覆修改才定稿。

然而工作忙碌,沒時間讓我思考與檢討思考力的問題。因為定稿後我就直接投入專案後續的工作環節,只是當專案結束,另一個新的專案就會展開,對於企劃或腳本的撰寫也就沒有再去深刻思考。

我需要打破這個持續不斷的惡性循環。我想要有一個有效益的方法提升思考力與寫作力,讓自己能寫出有條理又能讓人想閱讀的企劃、文案或腳本。

我開始找一些寫作書籍來閱讀,但沒有吸收太多內容、效果有限。我找的書籍似乎超出自己對於寫作理解的能力,讀到一半就卡住,無法繼續閱讀下去。

偶然在社群上看到「精準寫作」的實體課,非常猶豫是否要報名,後來因工作時間無法搭上而放棄。自己先找到了洪老師在「遍路文化」的寫作線上課程,利用通車的時候聆聽思考,概念好像有理解,卻又很模糊。後來讀到了洪老師「精準寫作」一書,我才發現我需要的不是先學習寫作而是需要學習如何思考。

因此,我決定加入「精準寫作」線上課程,學習如何精煉自己的思考。

精準寫作重點力給自己的三個啟發

第一個發現是過去文章書寫的對象只有自己沒有讀者。自己覺得什麼重要就寫什麼,完全沒有「讀者意識」。

讀者意識指的是書寫文章是服務業,要讓讀者讀起來不辛苦,又要能滿足喜歡新奇、卻又不想思考太多的理性的讀者頭腦,這樣文章才能有效傳遞想法。

讀者意識的概念,讓我理解到自己在撰寫文章的時候,如果讀者很明確是老闆,在老闆來回的調整,我或許已經很明確知道老闆想看什麼,但是當在寫其他的文案或文章時卻沒有把其他重要的讀者放在心中。

第二個啟發則是開始意識自己的閱讀慣性,缺乏對於整篇文章脈絡的覺察。

原來文章不是看了就好,需要深入了解作者的想法並學習解構文章。課堂上老師提到他透過研究好的文章如何撰寫,並嘗試拆解不好的文章來提升自己的寫作功力,也帶領大家學習觀察文章被修改後的差別,看出寫作運用的方式。

透過課堂練習我才發現自己的閱讀慣性一直停留在字面上的意思。在觀察文章如何被修改的練習活動時,我知道文章被透過魚頭句的增加與文章的修改後變得比較好讀,但是如果要明確地說出兩篇文章的差異,有點難說清楚。

當練習試著為文章寫出魚頭句時,我察覺到自己一直在段落中找重要的一句話,沒有去理解或解讀段落間的連貫,或是去反推這篇文章作者想要表達的想法是什麼?這樣的理解才讓我自己發現可以調整或進步的空間在哪裡。

第三個學習是下筆前先想清楚自己想要傳達的想法是什麼?下筆撰寫文章前,要先明確地先梳理最想傳達的想法是什麼給讀者。這個想法和以往自己的寫作習慣,想一句寫一句,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有很大的差別。

我很喜歡課堂上有步驟有方法循序漸進地帶著學員進行練習雖然課堂上的練習和結束後的作業都很燒腦。課堂結束後的空檔不斷播著回放的聲音檔,思考課堂後的練習作業,的確有點疲憊

精準寫作線上課29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ggy的沙龍
0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們對於寫文章這件事的印象,應該都來自於國文課的作文吧!我也是如此,說到寫文章就是要遵守起承轉合的架構,整篇文章分成四段,剛好可以滿足這個架構跟字數的需求。並不是說這樣子的做法不好,只是作文要高分偏偏又要加入感情的因素,因為我好像沒什麼感情,所以導致我從小都不太知道要怎麼寫好一篇作文,可能我就是一個
Thumbnail
我們對於寫文章這件事的印象,應該都來自於國文課的作文吧!我也是如此,說到寫文章就是要遵守起承轉合的架構,整篇文章分成四段,剛好可以滿足這個架構跟字數的需求。並不是說這樣子的做法不好,只是作文要高分偏偏又要加入感情的因素,因為我好像沒什麼感情,所以導致我從小都不太知道要怎麼寫好一篇作文,可能我就是一個
Thumbnail
寫作,過去對自己來說是能免則免,能逃避就逃避的事情。 但,疫情下的工作節奏有所調整,讓自己決定利用時間開始學習。 這篇關於精準寫作課後作業的文章想做為自我學習與記錄的起點。
Thumbnail
寫作,過去對自己來說是能免則免,能逃避就逃避的事情。 但,疫情下的工作節奏有所調整,讓自己決定利用時間開始學習。 這篇關於精準寫作課後作業的文章想做為自我學習與記錄的起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將梳理目前我對寫作的功能的三個思考。 當我們一天充滿著寫作任務,總會某個時候失去幹勁。 這個時候,重新思考寫作對自己的意義是什麼,我覺得蠻重要的。 深度理解寫作的功能,則在執行不同的寫作的時候,也可以針對其目的,去設計相對應的文體,讓讀者能夠根據文章的功能迅速獲得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將梳理目前我對寫作的功能的三個思考。 當我們一天充滿著寫作任務,總會某個時候失去幹勁。 這個時候,重新思考寫作對自己的意義是什麼,我覺得蠻重要的。 深度理解寫作的功能,則在執行不同的寫作的時候,也可以針對其目的,去設計相對應的文體,讓讀者能夠根據文章的功能迅速獲得價值。
Thumbnail
「有必要寫作嗎?」 「不知道寫什麼?」 「該如何寫作?」 「為什麼寫了都沒人看?」 關於參透寫作技巧從零到有再到好,如果只能先選一本書閱讀,那麼《大人的11堂寫作課》絕對是首選。這本書從寫作認知、讀者思維、選題、標題、素材、結構、成稿能力,乃至於如何讓寫作融入生活、變現等,可以說整本書都是「乾貨」,
Thumbnail
「有必要寫作嗎?」 「不知道寫什麼?」 「該如何寫作?」 「為什麼寫了都沒人看?」 關於參透寫作技巧從零到有再到好,如果只能先選一本書閱讀,那麼《大人的11堂寫作課》絕對是首選。這本書從寫作認知、讀者思維、選題、標題、素材、結構、成稿能力,乃至於如何讓寫作融入生活、變現等,可以說整本書都是「乾貨」,
Thumbnail
由不同作家來說明呈現手段,你往往能聽到各式各樣的講法。你未必能全部都融會貫通,但是總有幾套講法是適用於你、打中你的心。這也是為什麼崇尚寫作的人會一直想去聽作家講座或是上課,他們大多認為透過不同視角詮釋的寫作觀點,能帶來超乎想像的收穫──
Thumbnail
由不同作家來說明呈現手段,你往往能聽到各式各樣的講法。你未必能全部都融會貫通,但是總有幾套講法是適用於你、打中你的心。這也是為什麼崇尚寫作的人會一直想去聽作家講座或是上課,他們大多認為透過不同視角詮釋的寫作觀點,能帶來超乎想像的收穫──
Thumbnail
大多數想寫作的你,不是沒靈感,所以沒產出,沒有創作產出的原因,是卡在不知道怎麼把腦中的想法,整理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當你受到外在刺激,一本書、一部電影、工作心得等,因而產生想法時,第一時間腦中的想法會發散至各種方向,怎麼才能把腦中混亂的想法,轉換成一篇篇有重點的文章!
Thumbnail
大多數想寫作的你,不是沒靈感,所以沒產出,沒有創作產出的原因,是卡在不知道怎麼把腦中的想法,整理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當你受到外在刺激,一本書、一部電影、工作心得等,因而產生想法時,第一時間腦中的想法會發散至各種方向,怎麼才能把腦中混亂的想法,轉換成一篇篇有重點的文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