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逃稅 VS. 以錢生錢-會計師沒告訴你的財富自由

富人逃稅 VS. 以錢生錢-會計師沒告訴你的財富自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臺灣政府稅收採取「累進稅率」,依照所得高低而有所調整,因此每年收入不同也有差別稅率,世界上多數國家都是採用此準則,目的就是希望透過課稅級距縮短貧富差距。

  富人逃稅一直都是熱門「稅務新聞」,由於綜所稅為歸屬一般租稅,在法定徵收的範圍內,在國境內的個人所得中,得以扣除扶養親屬等扣除額之基本生活費用;仍遭批評多數徵收受薪階級(含中低收入戶),富人階級透過海外置產逃稅也成為了公開秘密。以錢生錢就是一種典型「買借策略」,富人首先購入資產,將其抵押獲得資金,終生持有該一資產並傳給繼承人,以此規避資本獲利須繳稅收;透過股市操作上漲和利率的不斷循環,便會凸顯高資產者的絕對優勢。

  利安達平和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吳明儀會計師指出,一般民眾對於稅務不公的情緒反彈,主要來自失業貧窮、減薪報酬、低度就業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等社會結構,政府必須針對「稅務制度」提出三大改革

第一、一般百姓與特定身分的差別待遇

第二、固定與非固定薪資所得課稅手段的有效性

第三、地上與地下經濟市場課徵繳稅的公平性等

財富自由也已凸顯的富人階級與受薪階級的怨懟心結,吳明儀會計師強調與其追求「被動收入」,不如建立資產明細表,針對四大類目固定資產、流動資產、淨資產以及負債:

第一、固定資產包括建築物、機械儀器、運輸工具

第二、流動資產包括銀行存款、有價證券、短期投資、應收帳款、應收票據

第三、淨資產是指個人資產總額減去負債總數剩下凈額

第四、負債則是淨額歸零還須舉債度日

  臺灣稅法本身漠視「賦稅人權」,一旦稅收只為國家財政做通盤考量,便會衍生富人逃稅及以錢生錢的稅收亂象,政府稅收超徵也扼殺普羅大眾的財富自由,所得淨額來衡量納稅人的負擔能力,但其「公平性」卻始終遭到外界質疑;行政院主計長朱澤民日前在立法院針對「還稅於民」表示無助刺激內需,即便國民黨團喊出稅收超徵,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達2.7兆元,較前一年增加4000多億元,也不打算發出消費券來振興經濟。政府若以人文思索取代數據顯示,稅務制度才能免除閉門造車,有效降低由個別恐懼貧窮所引發的集體貧富懸殊,藉此提升整體的社會性信心。

avatar-img
蔡威的沙龍
7會員
3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蔡威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知道與配偶離婚的財產如何均分嗎?這類財產劃分會涉及到「剩餘財產分配」的觀點,由於一般夫妻不會在婚前特別約定財產規範,因此最終回歸法定財產制度,也成為了彼此愛到最後的「剩餘價值」。   我們通常會以"扣除負債財產均平 "針對雙方離婚的法定財產配置,因此必須清算現存的婚後財產,並且扣除所負債務總數
  臺灣花東地區因為多起地震造成民眾與店家財產損失,財政部隨即祭出減免方案,舉凡綜所稅、營所稅、營業稅等,只要個人或營利事業檢附文件證明即可向地方國稅局及稅捐稽徵機關辦理;相較地方政府對於中央單位在地震災損上的政治角力,稅捐減免的各項措施著實已經走入民間。
  政府針對營所稅暫繳申報已於九月開跑,主要針對企業個別需求提出,一共包含兩種需求以及兩種申報,需求包含「特定企業免辦」與「紓困措施延續」,申報則是「預估暫繳」以及「試算暫繳」。
  台商因為兩岸之間的政經情勢嚴峻而開始有「撤中計劃」,由於中國堅持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重創經濟,諸多對岸台商開始評估「退場方案」,符合特定條件企業可以採用「簡易註銷」方式辦理,但須注意稅務或海關等問題,未來台商響應政府「新南向政策」,而在美中對抗雙供應鏈下反而可以造就另一台灣經濟奇蹟。
  臺灣知名網紅曾博恩因娛樂稅槓上政府,針對現行法律規定於「演說類」以及「脫口秀」應否課稅標準不一:前者無需但後者必須繳稅。曾博恩索性便將其表演改稱作「有趣的演講」,想測試是否能藉此免去鉅額稅金。這類遊走法律邊緣作法,也引發各界關注。
  全球區塊鏈產業如雨後春筍般相繼成立,各國企業對於產業上鏈逐漸解封,臺灣政府在相關稅法與監管策略正在與時俱進,規劃制訂創新並適宜的稅制,也讓加密貨幣如何節稅成為當代投資人的顯學。
  你知道與配偶離婚的財產如何均分嗎?這類財產劃分會涉及到「剩餘財產分配」的觀點,由於一般夫妻不會在婚前特別約定財產規範,因此最終回歸法定財產制度,也成為了彼此愛到最後的「剩餘價值」。   我們通常會以"扣除負債財產均平 "針對雙方離婚的法定財產配置,因此必須清算現存的婚後財產,並且扣除所負債務總數
  臺灣花東地區因為多起地震造成民眾與店家財產損失,財政部隨即祭出減免方案,舉凡綜所稅、營所稅、營業稅等,只要個人或營利事業檢附文件證明即可向地方國稅局及稅捐稽徵機關辦理;相較地方政府對於中央單位在地震災損上的政治角力,稅捐減免的各項措施著實已經走入民間。
  政府針對營所稅暫繳申報已於九月開跑,主要針對企業個別需求提出,一共包含兩種需求以及兩種申報,需求包含「特定企業免辦」與「紓困措施延續」,申報則是「預估暫繳」以及「試算暫繳」。
  台商因為兩岸之間的政經情勢嚴峻而開始有「撤中計劃」,由於中國堅持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重創經濟,諸多對岸台商開始評估「退場方案」,符合特定條件企業可以採用「簡易註銷」方式辦理,但須注意稅務或海關等問題,未來台商響應政府「新南向政策」,而在美中對抗雙供應鏈下反而可以造就另一台灣經濟奇蹟。
  臺灣知名網紅曾博恩因娛樂稅槓上政府,針對現行法律規定於「演說類」以及「脫口秀」應否課稅標準不一:前者無需但後者必須繳稅。曾博恩索性便將其表演改稱作「有趣的演講」,想測試是否能藉此免去鉅額稅金。這類遊走法律邊緣作法,也引發各界關注。
  全球區塊鏈產業如雨後春筍般相繼成立,各國企業對於產業上鏈逐漸解封,臺灣政府在相關稅法與監管策略正在與時俱進,規劃制訂創新並適宜的稅制,也讓加密貨幣如何節稅成為當代投資人的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