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VR: 蟬與花 / When the Flowers Bloom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沉浸共感度:★★★☆

導演:魏斈穎 / Wei Shiue-ying,柯佳彣 / Ke Chia-wen
製片國: 臺灣 / Taiwan
類型:動畫,互動VR
年分:2022
片長:20min
官網:https://acorn-den-studio.mystrikingly.com/

(圖片來源:https://filmanimation.tnnua.edu.tw/p/404-1042-29942.php?Lang=zh-tw)

(圖片來源:https://filmanimation.tnnua.edu.tw/p/404-1042-29942.php?Lang=zh-tw)


動畫的設計、呈現與思維,仍不脫一般平面螢幕,諸多VR不同於一般平面螢幕的特性,僅應用了「互動」,且互動項並不多。


《蟬與花》是很標準的娃娃屋式互動VR動畫,主要故事發生在正前方、腰部以上的虛擬立體空間中,有如置於展示檯的娃娃屋,角色大約巴掌大小、穿梭於娃娃屋之間,觀賞者透過「手持式手電筒」引導故事發展。

只是《蟬與花》的「娃娃屋」設計成巨大的立面,雖然「每個房間」都是有景深的立體空間,但更像一個個相互堆疊的鏡框式舞臺,欣賞者觀賞角度受限於「舞臺正前方」,僅於少數互動項會出現花瓣、落葉、光暈等包圍欣賞者的特效,才能讓欣賞者頓時驚覺正在欣賞VR,不只是一般動畫。

地球因汙染而不堪居住。在汙染僅及於地表之時,人類建造巨大的地下城市躲避地表汙染。(圖片來源:https://filmanimation.tnnua.edu.tw/p/404-1042-29942.php?Lang=zh-tw)

地球因汙染而不堪居住。在汙染僅及於地表之時,人類建造巨大的地下城市躲避地表汙染。(圖片來源:https://filmanimation.tnnua.edu.tw/p/404-1042-29942.php?Lang=zh-tw)

戴上頭戴式顯示器,欣賞者來到《蟬與花》的娃娃屋空間,主角穿著背呼吸器式的全身防護衣,穿梭在巨大建築物中,一步步往下走,看來建築物已遭廢棄,沒有其他人類,密閉式建築內沒有任何光線,欣賞者必須透過手持控制器化身而成的「手電筒」為主角照亮前路。

透過主角的回憶,大約拼湊出主角的背景:自從地表汙染不適人居之後,人類移居地底下,透過過濾設備,引入相對乾淨的空氣。太陽照不到地面之下,人們的飲食都靠細胞複製技術產生,但仍有一群科學家,企圖培育能靠人造光生長的作物,主角的父親即是其一。主角長大後,也投身植物培育學家的工作,她的前輩比父親更有企圖心,希望培育出能適應地表汙染的植物,改變地球表面。

溫室恒定溫溼,培養不出高抗汙染、高適應靭性的植物,計畫以失敗告終,巨大地下城也因為空氣過濾設備難以維護且不堪負荷,而遭廢棄。

在廢棄地下城的最深處,主角發現一株不需玻璃罩保護的植物,利用實驗室人造光、微量溼氣堅韌地生長。(圖片來源:https://www.kff.tw/film/content/2339)

在廢棄地下城的最深處,主角發現一株不需玻璃罩保護的植物,利用實驗室人造光、微量溼氣堅韌地生長。(圖片來源:https://www.kff.tw/film/content/2339)

最終,主角在廢棄地下城最深處,意外找到一株不必玻璃罩保護的植物,顯然這株植物適應充滿汙染物的空氣。主角將植物移置地球表面,期待它開枝散葉。

《蟬與花》故事結構完整,角色動作自然細膩,立體空間設計得美觀、實用且合理,並透過2D與3D動畫的差異,或環境明亮度差異,或光暈特效,明顯而有效的區別現實與回憶。可惜動畫整體設計、呈現與思維,仍不脫一般平面螢幕,VR不同於一般平面螢幕的特性,僅「互動」應用於《蟬與花》中,且互動項並不多,若以滑鼠取代手持控制器似乎也無不可。

無論是VR遊戲或是VR動畫,都應該好好思考:「必須」透過VR為介面的理由是什麼。VR設備價格相對高昂,穿戴起來相對沉重並不舒適,應該要給使用者一個「必須透過VR才能參與」的理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acrifice 生贄的沙龍
105會員
192內容數
AR、VR、MR、XR,歡迎與我一同沉浸體驗。
2025/03/26
《小王子》與《奧托的奇幻星球》基本設定諸多雷同,但如果以《小王子》為本預測《奧托的奇幻星球》的劇情發展,相信不僅僅是出乎意料,而且還會大受驚嚇!
Thumbnail
2025/03/26
《小王子》與《奧托的奇幻星球》基本設定諸多雷同,但如果以《小王子》為本預測《奧托的奇幻星球》的劇情發展,相信不僅僅是出乎意料,而且還會大受驚嚇!
Thumbnail
2025/03/18
沉重生的Maya成為Superhero,採取以暴致暴的手段對抗傷害她的人。
Thumbnail
2025/03/18
沉重生的Maya成為Superhero,採取以暴致暴的手段對抗傷害她的人。
Thumbnail
2025/02/19
我們以為導演Marcio SAL會把互動項使用在讓索爾重拾自信之上,然而,大部分的互動項設計在演奏音樂及跳舞之上。
Thumbnail
2025/02/19
我們以為導演Marcio SAL會把互動項使用在讓索爾重拾自信之上,然而,大部分的互動項設計在演奏音樂及跳舞之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整個展場都像是一個建構中的遊戲場景,木板製作的假草叢,營造出劣質的RPG遊戲感。一塊塊細碎的行走空間被木板切割開來。木板上刻意留著去背後的灰白方格,彷彿在暗示每個板子都是圖層的疊合,使得整個空間更加擬真、又非真。
Thumbnail
整個展場都像是一個建構中的遊戲場景,木板製作的假草叢,營造出劣質的RPG遊戲感。一塊塊細碎的行走空間被木板切割開來。木板上刻意留著去背後的灰白方格,彷彿在暗示每個板子都是圖層的疊合,使得整個空間更加擬真、又非真。
Thumbnail
動畫的設計、呈現與思維,仍不脫一般平面螢幕,諸多VR不同於一般平面螢幕的特性,僅應用了「互動」,且互動項並不多。
Thumbnail
動畫的設計、呈現與思維,仍不脫一般平面螢幕,諸多VR不同於一般平面螢幕的特性,僅應用了「互動」,且互動項並不多。
Thumbnail
看與被看、想不想被看的辯證誠然妙不可言,飛行體驗才是與眾不同、難以取代的關鍵。
Thumbnail
看與被看、想不想被看的辯證誠然妙不可言,飛行體驗才是與眾不同、難以取代的關鍵。
Thumbnail
投影穹頂、鏡面地板反射天篷影像,坐臥DOME中的你我被快速蔓生的數位花叢層疊包裹。
Thumbnail
投影穹頂、鏡面地板反射天篷影像,坐臥DOME中的你我被快速蔓生的數位花叢層疊包裹。
Thumbnail
導演李丞茂認為:不久的將來,大家將在元宇宙中工作、消費、生活,《拯救稻草人》正是多人同時在VR世界中合力完成工作的實驗版本。
Thumbnail
導演李丞茂認為:不久的將來,大家將在元宇宙中工作、消費、生活,《拯救稻草人》正是多人同時在VR世界中合力完成工作的實驗版本。
Thumbnail
裸視3D全然不同於戴上頭戴式顯示器方能欣賞的VR,由互動VR《輪迴》擷取片段於裸視3D電視牆呈現,立體感不免大打折扣。
Thumbnail
裸視3D全然不同於戴上頭戴式顯示器方能欣賞的VR,由互動VR《輪迴》擷取片段於裸視3D電視牆呈現,立體感不免大打折扣。
Thumbnail
以手持控制器為思維中心發展出來的三段互動VR短片,開創了一系列驚奇瘋狂有趣的體驗。
Thumbnail
以手持控制器為思維中心發展出來的三段互動VR短片,開創了一系列驚奇瘋狂有趣的體驗。
Thumbnail
動畫技術與細節設定相對成熟完整,但故事仍主要發生在正前方,互動才是導演所關心的重點。
Thumbnail
動畫技術與細節設定相對成熟完整,但故事仍主要發生在正前方,互動才是導演所關心的重點。
Thumbnail
強烈不成熟畢製感,與其說是作品,更像是一次不太成功的實習成果。故事情節發展仍挶限於正前方,不如製作成一般平面動畫,沒必要硬搞成VR。
Thumbnail
強烈不成熟畢製感,與其說是作品,更像是一次不太成功的實習成果。故事情節發展仍挶限於正前方,不如製作成一般平面動畫,沒必要硬搞成VR。
Thumbnail
伴隨著疫情,世界各地的影展也被半逼迫地轉換進行方式,但「線上」播映電影,總會被詬病沒有多人一起觀看大銀幕的臨場感,然而,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這個「未來的電影模式」便沒有這個問題,因為它從誕生至今即強調高度的沉浸感、專屬一個人的體驗,建構出只有自己的電影院。
Thumbnail
伴隨著疫情,世界各地的影展也被半逼迫地轉換進行方式,但「線上」播映電影,總會被詬病沒有多人一起觀看大銀幕的臨場感,然而,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這個「未來的電影模式」便沒有這個問題,因為它從誕生至今即強調高度的沉浸感、專屬一個人的體驗,建構出只有自己的電影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