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馨儀心理師
我們都曾拜社群媒體發達之賜,與許久不見的朋友重新聯繫上;隨手一滑便能大略知曉朋友們最近去了哪裡、吃了什麼、心情如何、關心哪些時事議題;有時間的話回覆幾句,似乎就跟人有了互動;甚至還會被提醒朋友的生日快到了,記得送上祝福。社群媒體簡直是個人人際關係管理的小秘書,協助我們與他人維持關係。
只是,#社群媒體似乎使我們更容易廣泛聯繫卻更難深層連結,而人與人要能感覺不孤單被滋養,是需要深層連結的。我認為的深層連結不一定得常常在一起,但是彼此的互動能夠真實地表達情感,述說自己在意的人事物,不只報喜,還能報憂,直白地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
可是社群媒體發展至今,寫文的風氣一直偏向要正面、光明、高尚大,在社群發文好像成了成功人生的競賽,即便寫失敗淒慘,也要比誰寫的好笑、Kuso、吸睛。
我也發現,在社群媒體上若有朋友發文顯示心情低落,下方總有許多人回覆:「加油」、「抱抱」、「辛苦了」,可我總會想,如果是點頭之交也罷,但若是熟悉的朋友,回覆完然後呢?會有人進一步打電話或寫信過去聊聊,甚至持續關心陪伴嗎?
回覆一句「加油」、「抱抱」、「辛苦了」比較像是一種聯繫、單向的互動,表達我知道了你的狀態;關心陪伴則需要先放下自己手邊的事,專心聆聽再給予適當的回應。除了情緒的安慰,有時甚至會一起討論想辦法,比較是有來有往的互動,雖然更勞心費力也更麻煩,但會使彼此更深地連結,更受滋養。
無意間發現一個與我年齡相仿的朋友不用社群媒體,甚至沒有註冊帳號,這在我們這世代可說是稀有的保育類動物,可是她的人際網絡依然四通八達,她說:「如果是真的想找我、關心我,一定可以找得到我,我比較喜歡真實的互動。」而她也的確很常主動打電話或是面對面傳達關心。
於是,我決定如果是熟悉的朋友,如果認為對方有需要,如果確認對方不感覺被干擾,自己也行有餘力,就不要只停留在鍵盤式關心。
有一回看見朋友發文的狀態不太對勁兒,我打了電話過去聊一聊;她的生日到了,不只在群組貼個生日快樂圖,也打了電話過去祝福與關心近況。接到我的電話時,她感覺有些驚訝與害羞,但在述說、聆聽與回應之間,感覺彼此都更放鬆也更靠近了。
在社群媒體無比發達的現代,人們卻越來越寂寞孤立,甚至引發憂鬱,大概是我們身心內建的依附系統不滿足於淺層的聯繫,而需要深層的連結。讓我們不怕麻煩地超越鍵盤式關心,與人更深地連結,滋養自己也滋養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