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讀書-(教養孩子)目標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昨天在樊登讀書裡聽到一篇「目標感」,

對其中的一段非常有感,

深深覺得自己該好好反省!

完全被說中了啊!

教養孩子就是修身養性的過程,

也是條難行之路,目光不能太短淺,

要學著看長遠一點,才會更有耐心,

更好的教育孩子,並當他的榜樣。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教養缺乏自信,

原因是想要太快的看到結果,

總希望我一說,孩子就能改變,

顯得我有影響力。


作者說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在於深而非廣,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5年內可能看不出來,

但過了20年後就看出來了。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深層的、持續性的、終身的,

很多父母看不到這點,

以為說了多少遍都沒用,

所以就不管了!或直接打一頓。


我們很快放棄了對自己德行的要求,

只想用急功近利的手段來約束孩子。


總結:

一、如何擁有召喚感的目標

1.對自己的能力有切實的認知。

2.知道自己的能力能為世界解決什麼問題。

3.能從用這種方式發揮個人能力中體會快樂。


二、在家庭中,如何培養有目標感的孩子

1.家長要認真傾聽,尋找火花。

2.利用生活中的時機展開對話。

3.以開放的心態看待孩子興趣的火花,並給予支持。

4.告訴孩子你從工作中獲得的目標感和意義。

5.傳授生活中的實踐智慧。

6.介紹孩子認識生活中的導師。

7.鼓勵創業精神。

8.培養積極的人生觀。

9.讓孩子從責任中獲得力量感


三、如何為孩子打造有目標感的社區氛圍

1.對身邊的其他孩子進行生活的輔導。

2.展現有目標人生的積極願景。

3.提供有目標人生所需的實踐知識。


我們可以做二件事

第一:學習前先讓孩子明白「為什麼要學習這個課程」。

第二:給孩子展示更多正面的榜樣,讓孩子看到有意義,有價值的人是怎樣成長的,怎樣為社會做貢獻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夢蝶的沙龍
3會員
22內容數
我們都希望跟孩子有良好的關係,面對不受控的孩子,為求方便求快,用高壓的方式扭轉孩子的觀念或行為,但高壓的方式卻會帶來傷害,其中影響深遠的傷害就是言語暴力:侮辱、貶低、情緒勒索…。言語暴力不會有傷口,但會帶來更嚴重的創傷。 怎麼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接納與支持呢?平日練習好好說話,讓親子關係更緊密,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下成長。
夢蝶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13
我們都希望跟孩子有良好的關係,但教養小孩最難的地方就是孩子常常不受控,例如在公共場合大吵大鬧、早上明明已經要遲到了還慢吞吞的…..,大人的理智線常常備受挑戰,有時為求方便、快速,就會用高壓的方式硬生生扭轉孩子的觀念或行為,但有時候太過高壓的教養方式卻會為孩子帶來傷害,其中有一種隱形、卻影響深遠的傷害
Thumbnail
2023/01/13
我們都希望跟孩子有良好的關係,但教養小孩最難的地方就是孩子常常不受控,例如在公共場合大吵大鬧、早上明明已經要遲到了還慢吞吞的…..,大人的理智線常常備受挑戰,有時為求方便、快速,就會用高壓的方式硬生生扭轉孩子的觀念或行為,但有時候太過高壓的教養方式卻會為孩子帶來傷害,其中有一種隱形、卻影響深遠的傷害
Thumbnail
2022/11/07
不要等到來不及了才後悔, 沒有人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 珍惜當下,好好把握每一天, 覺得這輩子沒完成會遺憾的事, 現在就動身去做吧!
Thumbnail
2022/11/07
不要等到來不及了才後悔, 沒有人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 珍惜當下,好好把握每一天, 覺得這輩子沒完成會遺憾的事, 現在就動身去做吧!
Thumbnail
2022/11/05
總是用羨慕的眼光,看著別人的生活看起來好輕鬆,好幸福? 我想沒有人一輩子都不努力就能幸福又輕鬆,我也相信一個沒有夢想的人,不會真正開心的,所以才說「有夢最美」。 有了夢想後,大多數人怎麼還是不開心呢?是不是覺得夢想太遙遠了?不知道怎麼開始,甚至內心覺得根本不可能達成!或是害怕失敗,索性就不開始,於是
Thumbnail
2022/11/05
總是用羨慕的眼光,看著別人的生活看起來好輕鬆,好幸福? 我想沒有人一輩子都不努力就能幸福又輕鬆,我也相信一個沒有夢想的人,不會真正開心的,所以才說「有夢最美」。 有了夢想後,大多數人怎麼還是不開心呢?是不是覺得夢想太遙遠了?不知道怎麼開始,甚至內心覺得根本不可能達成!或是害怕失敗,索性就不開始,於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想知道如何不體罰就能教出好孩子呢?
Thumbnail
想知道如何不體罰就能教出好孩子呢?
Thumbnail
一個擁有「成長性思維」的人,相信自己可以透過練習而進步,因此願意嘗試,不害怕困難與失敗。即使犯下錯誤,也能把它當作學習機會,不會輕易放棄努力。
Thumbnail
一個擁有「成長性思維」的人,相信自己可以透過練習而進步,因此願意嘗試,不害怕困難與失敗。即使犯下錯誤,也能把它當作學習機會,不會輕易放棄努力。
Thumbnail
正向回饋的根本 – 父母的心態 這些幼兒時期的教學法,就是慢慢建立正確的讀書心態,所以進度不是重點,重點在兩個: 第一,打造定時、定量、持續規律的習慣,讓孩子覺得每天就該坐下來寫點功課,學些東西。 第二,明白成就是累積的,是不停地投入才有這些成果,而非自己天資卓越。
Thumbnail
正向回饋的根本 – 父母的心態 這些幼兒時期的教學法,就是慢慢建立正確的讀書心態,所以進度不是重點,重點在兩個: 第一,打造定時、定量、持續規律的習慣,讓孩子覺得每天就該坐下來寫點功課,學些東西。 第二,明白成就是累積的,是不停地投入才有這些成果,而非自己天資卓越。
Thumbnail
兒子與女兒已經脫離了幼稚園階段,離開了我的專業範疇。對於他們的小學生新身份,無論在身心理的轉變,我都是一位邊學邊做的母親。
Thumbnail
兒子與女兒已經脫離了幼稚園階段,離開了我的專業範疇。對於他們的小學生新身份,無論在身心理的轉變,我都是一位邊學邊做的母親。
Thumbnail
昨天在樊登讀書裡聽到一篇「目標感」, 對其中的一段非常有感, 深深覺得自己該好好反省! 完全被說中了啊! 教養孩子就是修身養性的過程, 也是條難行之路,目光不能太短淺, 要學著看長遠一點,才會更有耐心, 更好的教育孩子,並當他的榜樣。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教養缺乏自信, 原因是想要太快的看到結果, 總希
Thumbnail
昨天在樊登讀書裡聽到一篇「目標感」, 對其中的一段非常有感, 深深覺得自己該好好反省! 完全被說中了啊! 教養孩子就是修身養性的過程, 也是條難行之路,目光不能太短淺, 要學著看長遠一點,才會更有耐心, 更好的教育孩子,並當他的榜樣。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教養缺乏自信, 原因是想要太快的看到結果, 總希
Thumbnail
討論時, 我有些觀點或概念, 盡量寫成文字, 具體化跟大家分享 (一) 以前是以前, 現在是現在, 將來誰知道 以前一代: 可能是自己的爸爸媽媽, 比較傳統, 亦時代比較窮, 父母就想小孩食飽訓飽就OK, 目標就是想小孩讀到書, 日後可以出人頭地 將來: 健康>讀書>音樂>? 網絡 如何教育小孩?
Thumbnail
討論時, 我有些觀點或概念, 盡量寫成文字, 具體化跟大家分享 (一) 以前是以前, 現在是現在, 將來誰知道 以前一代: 可能是自己的爸爸媽媽, 比較傳統, 亦時代比較窮, 父母就想小孩食飽訓飽就OK, 目標就是想小孩讀到書, 日後可以出人頭地 將來: 健康>讀書>音樂>? 網絡 如何教育小孩?
Thumbnail
回顧一下本書的五個主題架構: 成績到底有多重要? 認真,是一種基本的人生態度 讀書,終究是孩子自己要承擔的責任 雖然無法翻轉教育體制,孩子也能樂在學習 預先儲備堅實的學習力 讀完這本書後,自己總結了以下四個要項,是要時時警醒自己要能做到的事。 *養成「對自己份內工作負責」的基本態度。
Thumbnail
回顧一下本書的五個主題架構: 成績到底有多重要? 認真,是一種基本的人生態度 讀書,終究是孩子自己要承擔的責任 雖然無法翻轉教育體制,孩子也能樂在學習 預先儲備堅實的學習力 讀完這本書後,自己總結了以下四個要項,是要時時警醒自己要能做到的事。 *養成「對自己份內工作負責」的基本態度。
Thumbnail
各位爸爸媽媽有捫心自問一下【我希望我的孩子成為甚麼樣的人?】 每個人的成熟度都不一樣,不該說的話千萬不要說 ”你要我講幾遍?”, ”別人會,為什麼你不會?” 我們該怎麼陪伴孩子或怎麼協助孩子呢?
Thumbnail
各位爸爸媽媽有捫心自問一下【我希望我的孩子成為甚麼樣的人?】 每個人的成熟度都不一樣,不該說的話千萬不要說 ”你要我講幾遍?”, ”別人會,為什麼你不會?” 我們該怎麼陪伴孩子或怎麼協助孩子呢?
Thumbnail
2022.02 理解孩子 理解孩子並提出新的要求 幫孩子面對自己的感受 讓孩子在角色中釋放 鼓勵孩子 學會讚賞孩子 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 鼓勵孩子自立 家長要學 不要懲罰(x指責.x怒罵) 不要長篇大論 只要描述看見東西 給提示方式(正面) 提供選擇 描述自己感受 寫字條 不要間接後果
Thumbnail
2022.02 理解孩子 理解孩子並提出新的要求 幫孩子面對自己的感受 讓孩子在角色中釋放 鼓勵孩子 學會讚賞孩子 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 鼓勵孩子自立 家長要學 不要懲罰(x指責.x怒罵) 不要長篇大論 只要描述看見東西 給提示方式(正面) 提供選擇 描述自己感受 寫字條 不要間接後果
Thumbnail
汪培珽。2014。愛孩子愛自己工作室出版。 推薦給:想要孩子更會讀書、不知孩子到底會不會讀書的「父母」。 封面是作者很感動的一幕,她說,這群孩子,好想好想讀書!所以她把這幕作為封面!其實這種渴望,也令我很感動,我深信應該每個孩子心裡都有這個點,只是現在的學習環境及生活讓這個欲望變淡了。我覺得比較
Thumbnail
汪培珽。2014。愛孩子愛自己工作室出版。 推薦給:想要孩子更會讀書、不知孩子到底會不會讀書的「父母」。 封面是作者很感動的一幕,她說,這群孩子,好想好想讀書!所以她把這幕作為封面!其實這種渴望,也令我很感動,我深信應該每個孩子心裡都有這個點,只是現在的學習環境及生活讓這個欲望變淡了。我覺得比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