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在美國工作

2022/11/15閱讀時間約 44 分鐘
“If you don‘t design your own life plan, chances are you’ll fall into someone else‘s plan. And guess what they have planned for you? Not much”~~ Jim Rohn
如果你的人生沒有自己的計劃,你大概就會掉進別人的計劃裡面。猜猜看別人的計劃有多少是為你而設計?不會太多!Jim Rohn
相信嗎? 那個時候台灣老闆叫我來上班,我就很高興了。至於是做什麼工作,其實我也不知道。更可怕的是我連薪水多少都不知道,就很高興地想要去上班了。我心裡知道大概是做業務之類的,但不是很確定。面試完之後回到 Wichita,就開始準備搬家。我們在 Kansas City 找到一個新的地方之後,在兩個星期內就搬過去了。那個時候Karen才只有六個月大,搬家整理東西也不是那麼容易。有時候要把她放在嬰兒車裡面,讓她自己玩,我和倩芬才能打包東西。自己打包完,請了一家搬家公司來幫我們搬家。我來美國之後搬過不知道多少家,但是那次是第一次請搬家公司。以前都是學生們互相幫忙。我們才發現人家專業搬家人員是多麼的有效率,知道了以前我們學生搬家根本東西都是亂丟。
總算搬完家了。蕭執行副總打電話給我確認我會去上班,一切準備就緒。他說他會派一個台灣年輕同事 (我在這裡稱他T先生)來我家找我,在上班之前讓我了解一下公司。隔天下午那位T先生就來了。T先生是一位老實人,他向我描述了一下公司的狀況。然後推測了一下我的薪水,我心裡真的很失望。但是,T先生接下來講的,我更失望。他竟然跟我說公司的薪水都是不夠的,週末都是要去打工。他週末都有在打工,如果我想要打工的話告訴他,他會帶我去打工。我心裡想,不是吧?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就笑笑的說謝謝。我努力的讀那麼多年的書,我如果只為了留在美國,拿很低的薪水,週末還出去打工,不陪我的家人,那我當初就可以不用來讀書了。雖然我沒有對T先生講出來,但是那個時候我心裡就想,那是你的生活不是我的生活。我這個想法也許有人會說我驕傲,但是這是我立下的志願。我常講的,每一個人都該有他的夢想,他的願景,不然你就會活在別人的願景裡面。我很慶幸我當初就有願景,所以我一直朝我想要的方向努力。在兩年後我升為全美國區業務經理的時候,那位T先生還在他原來的位置。
我還記得第一天要去上班的徬徨和恐懼。但是我又告訴自己不能讓倩芬看出來。我在離開台灣前的工作經驗完全是在父親的工廠,也就是老闆的兒子。這是我人生第一次要去外面工作。完全不知道這家公司的型態,連中午吃飯時間有多久都不知道。倩芬就幫我準備了三明治中餐,我放在一個保溫袋裡面,放在車子後面行李箱。我也很天真的打了領帶去上班。因為是六月,天氣很熱,也就沒有穿西裝了。結果,蕭執行副總有對我的領帶表示讚賞,他說他讚賞我對公司的尊重,但是以後可以不用帶了。除了蕭執行副總以外,我的領帶幾乎是被其他同事笑了一整個早上。想想,一個新進人員被取笑的樣子,那個緊張的心情你可以想像吧?等我發現中午吃飯有45分鐘的時候,我就決定中午開車回家,把領帶拿掉。45分鐘來得及我回家吃中飯再回來。
一開始他們把我放到研發部和一些工程師一起工作。他們說要我多了解產品,也就是油壓千斤頂。雖然我剛讀完會計學和經濟學,但是我在高職的時候有讀一些機械,所以油壓千斤頂和一些機械結構對我並不完全陌生。但老實說,第一個星期去上班的時候,還是夾帶著我那經濟學碩士的學位心態,所以常常被叫去搬千斤頂,一雙手弄得很髒,真的有一點覺得對不起我的學位。還好的是第二個星期蕭執行副總就看出我是一個會思考的人,是一個有想法的人。他就馬上召集研發部主管告訴他們Steven只在你們的部門一個月,我只要他在你們的部門了解產品就好了,不要以為他會是你們的助理。他是一個有大將之風的人,他是我要培育的未來的業務人員,所以你們把一些產品知識都分享給Steven。就這樣,我很快就知道我的方向是成為一個業務,所以很認真的學習產品。蕭執行副總當時一直提醒我,我們這種公司是業務掛帥的。第一線業務因為會把訂單拿進公司,所以有很多地方可以主導公司發展方向。這個講法整體上是正確的,甚至於今天我的知識範圍,我還是同意這個說法。只是當初剛離開學校,夾帶著我讀這麼多高等微積分,統計學的「學問」,而整體社會上所謂「業務」這個名詞好像把我的學識貶低了的感覺。當然現在回想起來了解都是自己心態的問題,但是那個時候可不是這麼想的。
我們的社會,中英文都一樣,對業務(salesperson) 這個名詞整體上感覺不算正面。如果沒有詳細的細節,當你介紹某人是一個業務,很多人會直接連結去比如保險業務,賣車業務,或是房仲業務之類的。業務給別人直接的感覺就是推銷員,壞就壞在每一個人都不喜歡被推銷。對當時還夾帶著讀書人清高心態的我,覺得做業務好像不是很高等。我今天當然要強調我當時那個心態是完全錯誤。而且,任何的職業都不分貴賤,完全是自己心態的問題。所以我要為我那種錯誤,而且不可取的心態表示慚愧。而且今天嚴格講起來,業務人員是全世界薪水最高的工作。不管哪一種工作,最高等級的幾乎都是業務。最高級的醫師(管理職)也是業務,最高級的律師更是業務,高級會計師建築師等等都是業務。因為業務人員的工作最重要就是影響對方做你想要他做的動作。John Maxwell 說過影響力就是贏領導力,不多也不少。所以一般好的業務通常會是好的領導者。因為他這懂得怎麼影響對方,引導對方,去做他想要對方做的動作。這就是做業務的最高境界。
業務生活
因為高職時候有讀過機械工程,加上在父親的工廠前後有三年的工作經驗,所以很多油壓千斤頂的機械方面的東西對我學習難度並不高。加上,和那些工程人員比起來,我的英文溝通算流利,所以進入公司一個月後也就很順利地調到業務部門了。調到業務部門後,才知道人生的很多學習才真正開始。
業務部門的主管是蕭執行副總下面的一位蘇業務副總。S 副總一開始要我跟著一位白人業務經理,他叫做 O 先生。O 先生 大我兩歲,當時還算年輕,所以有時候在語言上會有欺負人的現象。到現在我都還記得他有事沒事笑我這個菜鳥那種畫面。有時候跟他一起出差,他也在美國白人客人面前取笑我。當時心情真的不是那麼快樂,但是為了有工作經驗,知道這是學習的一個過程,我都要常常自言自語的鼓勵自己。其實自言自語的鼓勵自己是有用的。有時候O 先生笑我, S 副總也沒有保護我反而跟著一起笑。原本我還以為同為台灣人他會保護我一下。現在回想起來,我知道S 副總是一個超級現實的人。我只記得他知道我要去Walmart 之後他的嘴臉,馬上轉成拍馬屁的嘴臉。不管怎樣,我到了Walmart 之後也很少和他聯絡,這個人也已經不在我的生命裡了。
雖然我的英文還算流利,但是當我們去鄉下地方拜訪一些鄉下客人的時候講話聊天和開玩笑的程度仍然無法和那些白人百分之百的跟的上。有些笑話如果你遲疑了半秒鐘,那就會變成不好笑了。所以我一開始跟著O 先生跑業務,是有些辛苦的。而且那時候為了快點進入狀況,也很努力的在在下班後繼續學一些商業上的東西。陪倩芬和Karen的時間就相對減少。那時候Karen才七八個月大,幾乎一整天都和倩芬黏在一起。過了幾個月, 倩芬在Kansas City 找到一個拼布的組織,所以每個星期四去參加拼布聚會,那也是每個星期四晚上輪到我照顧Karen的時候。那時候剛開始工作,一家人生活也勉強過得去。我少少的薪水剛好足夠每個月的生活費。至於還學生貸款,甚至存款,那個時候就先不敢想了。現在回想起來,我和倩芬都會很欣慰的笑一笑。因為那個時候我們大概一個星期只能在外面吃一次,超過一次就會超出我們的預算。而且去外面吃飯都是吃自助餐,不用給小費的。但我相信很多人年輕剛開始工作成立小家庭和我一樣辛苦的很多。雖然辛苦,但是我都一直很清楚自己的方向,所以我知道我不會一直那麼辛苦,日子也確實慢慢變好了。
還要順帶一題的是,我剛開始上班的後一整年,我和倩芬只共用一台車。當我去上班,倩芬和Karen就好像被關在家裡一樣。美國鄉下地方不像台灣大眾運輸那麼方便,所以他們真的就是關在家裡。所以如果我出差, 倩芬就會開車帶我到機場,至少那樣她有車子可以用,不用被關在家裡。我也是上班到了一年之後,有一天突然覺得也許有人願意讓我分期付款買一部新車。我們就跑去Toyota看車子。那個業務問了我一些基本資料,查了一下我的資料之後,竟然就告訴我他們願意讓我免頭期款,零利率的狀態下五年分期付款一部新車。我們當天晚上就把車子開回家了。那是2000年中的事情, 倩芬和Karen在我上班的時候終於不用被關在家裡了。
和真正美國上市公司比起來,台灣人的公司還是相對比較人治的公司,不是法治的公司。很多台灣的年輕人在小公司裡面經歷的事情我也都經歷過。比方說下班不敢準時離開,有時候週末還要去加班之類的。和那些白人比起來,我們都是比較早起上班比較少晚下班。雖然有些辛苦甚至不合理,但是我對自己抱持很大的希望。我一直總覺得我認真提升自己,我知道我的生活和工作不會永遠這樣。所以那個時候我很認真的學習,提升,和挑戰自己。凡事公司有什麼特別的工作,我都會舉手自告奮勇地跟老闆說我來做。真正的我也學了很多東西,上面老闆也對我越來越有自信,很多事情也都交給我。
抓準方向
跟著O 先生 在傳統的修車產業跑了差不多一年的業務,交手的客人差不多都是我們一般俗稱的老白男,所以英文聊天的技巧也提升不少。突然有一天公司的股東組織結構改組。我們的部門原本沒有負責零售業客人,公司董事會決定把美國零售業的生意再交給我們的部門。蕭副總馬上把我叫過去說要把我調過來零售業部門做業務。因為他要重新整頓零售業生意,他要帶著我去學怎麼做零售業。我就從那時候開始接觸一些美國大型零售通路 Walmart, Sam‘s Club, Sears, Costco…等等的客人。
雖然我上班的公司是在美國,但因為台灣老闆的關係,跟著台灣上司一些生活作息也很像台灣公司。比方說,像大部分的台灣上司,我們的蕭副總和S 副總基本上都有官大學問大的感覺。我偶爾會分享從會計層面或經濟層面來分析一些生意的做法,有90%的想法都是被他們殺掉。但我要講的重點就是,我沒有因為那90%被殺掉,就放棄了可能被接受的10%。我抓住的方向就是我要很努力很快地去學如何和這些美國大型公司合作。從我們出貨給他們,他們怎麼經由他們的倉庫轉運到店裡。還有他們是如何訂零售價錢,和店裡面一些促銷的方法。這是我們長期在台灣工廠,代工的思維之下想不到也看不到的東西。這對我個人的學習來講,真的是大開眼界。我也隨時隨地一直把我所學的一些理論和計算在心裡默默的想如何放到執行面去。最重要的是因為我受過的教育的關係,這些新的知識對我來說一點都不難。舉例來說,我常常告訴我的學員,零售業的數學就是加減乘除而已。幾乎是沒有平方或開根號的,更不用講微積分了。總之,因為這些新的學習對我來說很容易,所以我也學得很快。我知道我自己的學習和提升必須要跟著我的計劃和夢想走。如果我沒有活在我的計劃裡面,我很可能就是活在那兩位副總的計劃裡面。他們的計劃大概是他們的退休,我的計劃是我的歷練和我家人的生活。如果達到他們的退休計劃能夠幫助我和我的家人,那沒有問題。如果他們的退休長時間沒有辦法幫助我提升我和我的家人的生活,那我就要自己所評估一下。
這個想法我一直都是很清楚的。除了我以外,在那家公司和我年紀差不多的台灣員工還有另外三四個。他們有的是老闆的親戚。我很清楚的知道我想要在那家公司往上升,我必須要完全靠我自己的能力以及工作態度。但是有一點我很清楚的,我一定不想去拍馬屁。那時候人家有問我,我都不會拍馬屁嗎?我說當然會。但是要我Steven被貼上拍馬屁的標籤的話,那那個人必須要像賈伯斯或比爾蓋茨那等級的。對這種小公司的上司和老闆拍馬屁,對不起,他們的等級還不夠我拍馬屁。所以我都只做我該做的事。有時候,可以想像的很多台灣老闆週末會請員工去家裡吃飯,我都是常常不出現的那一個。我出現的頻率和其他同事比起來大概其他台灣同事比起來大概只有5分之一吧?因為我覺得平常出差很多週末都沒有陪家人了,有時間陪週末多陪家人,我當然要陪我的家人。當時候的那些和老闆不算正常的關係就已經開始慢慢的孕釀我有一天要離開這家小公司的想法了。那當然你已經知道之後就真的發生了。但我要說的是那一個想挑戰我自己到美國大公司的想法的幼苗在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發芽了。所以,所有的東西都是有因果關係的,發生絕不是偶然。
這個也講到一個題外話。在台灣公司上班我們如果週末或者是例假日出差的話,那我們的週末就算沒有了。比方說美國有很多展會是在週末,我們做業務常常要去參展。如果我們去參展是星期六星期天,那星期一回來照樣上班。可以想像家人的感受。當我到了 Walmart,這種有系統的美國大公司就完全不一樣。我才知道補假的英文叫做Comp day. 如果我們週末出差,在 Walmart,老闆都會強調別忘記拿你的補假,也就是Comp day. 我們做採購的時候也有可能週末去看展,甚至到亞洲出差,回來就會有很多補假。比方說我們一趟亞洲行通常會跨過兩個週末,那回來就會有四天的補假。記得那時候Karen是9歲的時候,我如果回來拿補假,我就會特別跟她解釋。我會告訴她,記不記得Daddy上兩個週末不在家? 所以這幾天在家是在補那兩個週末不在家的。當然這些細節的就讓家人感受到 Walmart 真是一間好公司。
既然已經知道自己有一天會跳到大公司的想法,那我對我的學習就非常注意而且有系統的。我也抓緊時間提升自己,比方說,我出差在搭飛機,或者是在飯店裡面只有我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我都會抓緊時間看書,或學習一些東西。我幾乎無時無刻都是在想著提升我自己和往我的方向走。因為自己的學習,思考,然後把看法分享給公司,在這整個過程當中我的學習速度真的比別人快很多,那公司老闆也意識到了。甚至外面的客人以及我們的業務代表也都會告訴老闆說Steven是一個很不錯的年輕人。所以之前提到剛進去的薪水我有點失望,但是過了一整年之後,我的薪水就比一年前多了35%。沒有錯,雖然基數很低,增加35%之後也不算多,但是這都是對我的一總肯定。也是在那個時候我們買了第二台車,加上開始有計劃的還我的學生貸款。那時候也開始想著假日到外地去渡假。但是所謂的渡假大概就是回到我以前讀書的地方去找老朋友。因為這樣也可以住在朋友的家,不用花旅館的錢。
學以致用
我的自我提升和生意上的提升是有策略而且有方向性的。當我做業務慢慢上軌道,開始越來越多人接受我的想法之後,我從來沒有忘記要運用我在研究所學的一些分析技巧來提升我的職涯。我知道把這些技巧運用到生意上來,對我的生意會有很大的幫助。這個事情我想了很久,而且在我分享之前我也做過很多測試。因為我怕別人聽不懂我的分析就會說這些分析沒有用。原因是之前提到的,我的教授提醒過我們,這些資料和計算本身都無意義,有意義的是這些數字背後對我們公司想要達到的目標所做的連結。我又要跟如何根據這些數字建議一些實際的動作,那觀眾們如何連結? 這就是我當時最大的挑戰。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和我一樣那麼喜歡數學和統計學。我必須用一些觀眾聽得懂的語言。那時候我只是想讓觀眾聽得懂,所以我很努力的做分析。以今天來說,我從領導力大師 John Maxwell 那邊學到的。這個世界沒有所謂的爛觀眾,只有爛演說者。如果觀眾聽不懂的話,那是演說者的錯,不是觀眾的錯。所以偶爾我們會碰到一些比較高傲的演說者會提出觀眾好笨都聽不懂我講的。我已經知道了,那不是觀眾的問題,是演說者的問題。
我拿一個最明顯的故事來舉例,這個例子和我之後加入Walmart 有很直接的關係。所有 Walmart 的供應商都知道,Walmart 分享給所有的供應商一個系統叫做 Retaillink. Walmart 在90年代就做這個事情算是所有零售業的領先者。在Retaillink 的系統裡面,供應商可以看到非常多有關於自己產品的銷售狀況,庫存狀況,零售價錢。而且那個資料是非常新的,每天都看得到前一天晚上12點的資料。(現在已經進步到每四個小時更新一次了!) 我是從統計學的角度來強調非常多的資料,所以對一般人來說,那資料多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因為Walmart 相信,我們把越多的資料分享給供應商,他們就更懂得如何跟我們合作提升業績和獲利。這個想法是完全正確的,到今天都還正確。這個其實也跟 Walmart 創辦人 Sam Walton 領導公司的方法一樣。在他的10個法則裡面,其中有一個是把資料分享給你的同事越多越好。他認為同事們越了解公司,就能夠幫公司做更多好的事情。
很多 Walmart 的故事我之後會講,現在先回到我做業務的時候。當我看到裡面可以看到那麼多有關我們的銷售資料的時候,我自言自語的說他們真的不知道我可以做什麼分析。我看到那些資料真的好興奮。因為他可以分析到我的產品的銷售狀況,庫存狀況,細節到每一家店的每一個月,每一星期,和每一天。也就是說我可以從產品來分析,從地理位置來分析,也可以從價錢來分析。雖然做一個業務,我最終的目的就是要賣多一點。我知道如果我可以從他們的銷售資料來分析給客人,讓客人知道如何運用策略來提升高業績,那這就是雙贏的局面。還有一點是,利用銷售歷史資料來調整銷售策略其實也是我的興趣之一。所以我在做整個分析過程當中雖然用了很多時間,但是我一點都不覺得累,因為我在做我有興趣的事情。很多時候我是要利用下班回家的時候來做,因為我的很多分析與計算我的上司是看不懂的,如果我在辦公室裡面做,相信又會被他們潑冷水。我是等到整個分析結束之後,我才分享給客人。而且我是用很普通的語言,不用任何統計學的語言,讓客人很容易就聽懂了。所以當客人同意我講法,每當我建議他們下訂單,下到哪些店,他們就跟著我的清單去做。之後我在把這個公式交給我的助理。所以變成我的助理每個星期一都給客人清單如何下訂單的清單,客人也就照著我們的清單直接下訂單。那一陣子我們的東西賣得很好,而且庫存的控制也非常得好。客人的團隊也反應說和我們的團隊合作很輕鬆愉快。(其實是我們幫客人把客人的工作都做完了) 所以那個時候的 Walmart 和 Sam‘s club 的採購傳團隊就注意到我了這個人了。當然幾年之後我就加入Sam’s Club 的團隊,細節故事我在下面的章節會詳細分享。
經濟學的計算和一些預測理論對我的整個人生思考有很大的幫助。但是把經濟學的計算預測方法實際上用到零售業銷售預算上那還是我的第一次。那也當然要感謝Walmart 有這種詳細的資料分享,我才有辦法做到如此詳細的分析。之後我做了採購,看到能夠做到我之前那個程度的供應商還不到5%,我覺得很可惜。因為我知道供應商有什麼資料,可以做那些分析,所以之後我做採購的時候對供應商的要求也很高。當供應商來跟我瞎胡扯的時候,我也敢跟供應商講不要跟我唬爛。這也是我自己做Coach之後想分享給很多亞洲的供應商的。這些分析真的沒有很難。而且不只會提升自己的生意,建立和採購的關係,而且客人也會相信你是這一方面的專家。只要你被人家認為你是這方面的專家,那採購就很願意和你講話了,即使今年決定不買你的東西,他還是想聽聽專家的看法。大部分的供應商都不知道,我們做採購的碰到真正的專家供應商並不多。大部分的供應商就是來跪求生意,一般這種供應商下場都不怎麼好。所以我常常鼓勵我的學員,你在呈現產品給採購的時候,你一定要有自己行銷上的看法。而要有自己的看法,自己就必須先做功課。只要自己做的功課,在提簡報的時候那個氣場就會不一樣了。不是一直跪求生意。你有你的看法之後,你就會有你計劃,你就不是跟著採購的計劃在走了。
看到成果
我在零售業的生意方面真的是做出興趣來了。我也常把在Walmart 拿到的分析資訊,用不洩漏機密的方式分享給其他中小型的連鎖零售客戶。因為其他中小型的零售客戶都知道 Walmart 分享給供應商全國性的銷售資訊,所以當我分享資訊給他們的時候他們都很高興,而且知道精準度很高。當然就越來越多中小型的客戶把他們的生意從別的地方移過來給我們。那一年我的業務業績做得很好,但是因為這樣出差也很多,那個時候倩芬真的很辛苦。
就這樣我在零售業這邊又做了一年,所以進公司整整兩年了。有一天早上大概10點多,S 副總跑來找我說有事情跟我談。他說他要去附近的診所一下,叫我和他一起去可以在路上和在等醫生的時候跟他聊一下。原來我才知道他是故意把我叫離開辦公室了。因為我們那種小辦公室,只要我和S 副總關起門來講話,大家都會猜我們在講什麼。我在零售業這邊的上司是一個叫 G 先生 的。S 副總也知道如果我和他關起門來講話,G 先生 也會覺得不舒服。S 副總就跟我說我的上司G 先生能力不足,公司想把它換掉。我說,我可以理解,那我們怎麼辦。S 副總就直接了當跟我說: 「Steven我想要你接全國業務經理這個位子。」(National Sales Manager)。也就是說把G 先生降級,我和G 先生的位置對調,我以後變成G 先生 的老闆。我那個時候完全沒有遲疑的謝謝S 副總,我一口就答應了。因為那時候G 先生的能力確實是不好。那時候我們兩個也談好了,如果G 先生因此要離開公司的話,我們已經準備好讓他走了。S 副總叫我先不要告訴別人,因為他還要做一些流程,但是基本上不會有問題,因為他說他和台灣總公司以及香港辦公室早就談過了。基本上公司高層都支持這個人事案。那次應該是我這一輩子第一次被升職,回家剛當然很高興的告訴倩芬。
我的人事案很快在公司就正式宣布了,而我的薪水也因為這樣往上調了一大節,所以我們的經濟壓力也沒有那麼緊張了。偶爾也會去吃好一點的,或者是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比方說上班之後我又開始打高爾夫球,偶爾會買一兩隻新球杆之類的。但是變成全國去業務經理之後,我不只管自己的業務,我還要管其他區域經理的業務。也就是說我出差不只看我的客人,我偶爾還要以區域經理的老闆的身分和他們一起去拜訪他們的客人。因為全美國都歸我管,所以他們的客人當然也是我的客人。因為這樣出差就增加了很多。而且我的出差是包含美國國內及亞洲出差的。亞洲出差要調時差,睡就睡得不好。因為這樣那時候感冒的頻率比較高。我記得有幾次我出差回來了, Karen想過來抱我,我馬上一手推開說我生病了,離我遠一點。現在想起Karen那種失望的臉,我還是覺得很有罪惡感,畢竟那個畫面已經回不來了。那個時候出差真的很多,多到連倩芬有一陣子也不高興。舉例來說,我記得2003 SARS剛結束大家又開始出差的時候,我在三個月內飛到亞洲四次。想想之前講的我們出差週末又沒有補假的,回來又要調時差,幾乎犧牲掉的全部都是家人的時間。這就是我升職的代價之一。
這比較高階的位置視野確實不一樣。因為全美國區都歸我管,即使不是我每天直接接觸,但是在大場合我還是需要出來打招呼。所以我就開始接觸到所有的大客戶,我的人面也變得越來越寬廣了。因此,我也一直善用我生意上的分析能力,在會議的時候或者是吃飯聊天的時候和客人分享。他們也在和我交換意見當中多少了解我真的是有料的。漸漸的我真正體會到我不再是一個跑龍套的業務了,而是一個有火侯的業務經理。當然我很認真的做我的業務,提升公司的獲利以外,我也沒有忘記繼續建立我在市場上的人脈。雖然我們公司不算小,但是還是一家私人公司,所有公司的政策決定還是要以公司擁有人的家人為中心。也就是說,我們偶爾會碰到新的高階主管是某某人的親戚。那和我自己想要發展的方向並沒有百分之百吻合。我想要跳到更大的公司的想法並沒有因為我變成全國性業務經理而改變。我反而更了解我增加我的人脈的重要性。
我那個時候的做法就是善用出差的時間,不管是看書提升自己,或者是和客人建立感情擴大人脈。我到現在都一樣,我搭飛機時有時候會閉著眼睛休息一下。沒在休息的時間,我都是在看書,或看一些文件。我搭飛機從來沒有坐在那裡沒事做的。還有,因為我出差的時候對我的家人來說上班就是等於24小時。既然我都沒有辦法和家人在一起,我就把那個時間用的淋漓盡致了。所以我出差的時候很常和找客人吃飯,一方面建立感情,其實一方面也擴大我的人脈,了解這個美國職場以便我日後想要換跑道的時候的一些選項。
說到這個我就真的要提一點。根據我知道,我的其他台灣同事在擴大人脈這一點沒有像我做的頻率這麼高而且那麼認真。因為那個時候我是他們老闆了,他們出差和誰吃飯我都知道,但我感覺他們一到旅館就想要休息。我可以看出他們沒有很積極的找客人吃飯。有幾次跟一兩個台灣同事出差的時候,看到他們每到一個城市就會很積極的要找中國食物吃。那時候終於了解原來他們喜歡打包食物回去自己的房間看電視吃飯享受。雖然身為他們的老闆,因為晚上算是所謂的下班時間,他們沒有積極找客人吃飯我也沒有說太多。但是我要講的是,因為這樣,他們幾位和我年紀差不多的同事人脈都不好。在我離開那家公司到 Walmart 之後,我也聽說他們也想要積極離開找工作,但是他們的人脈不好,找得也都不怎麼理想。這又是一件事情證明好的結果發生不是偶然的。我如果沒有很清楚抓住我的方向,我就很容易隨著之前的老闆的方向走。但是老闆想要的結果並不是我想要的。
工作簽證和綠卡
那個時候的規定留學生拿到學位之後只能在美國合法工作一年,而且這個簽證一個人一輩子只有一次。所以我在工作大概三個月之後,我的上司就急著要我辦工作簽證。我辦工作簽證其實也很順利,幾個月就下來了。我很快辦下來當然有幾個原因。第一個是我在鄉下地方,能申請的人比較少,所以速度比較快。我真的有朋友在加州,申請的時間比我長很多。當然我的學位很正當,工作很正常,律師告訴我那些也都有幫助。那時候的工作簽證一次三年,可以續簽一次。所以當我拿到工作簽證之後就已經確定我在美國未來的工作六年不會有任何問題。但是如果要長期留在美國工作,申請綠卡還是比較長遠的路。而且律師告訴我,照他的經驗,我這種案子可能用不到第二個三年的簽證綠卡就下來了。
雖然我和倩芬對辦綠卡並沒有排斥,但是當時也還沒有決定永遠要住在美國。我們每天都有搬回台灣的心理準備。也從來沒有因為辦綠卡這個事情想要去拜託,甚至麻煩公司的。我認為公司不欠我,我也不想因為這樣去給公司製造麻煩。當簽證到期,我們隨時可以回台灣。我只想著努力工作,提升我自己的價值和公司的價值。我想我可以說應該公司看到我的價值吧, 蕭執行副總和我想的不一樣。我拿到工作簽證之後不到一個月,他就說: 「不要回台灣了,公司幫你申請綠卡,你趕快去進行吧。」那時候我早有耳聞,很多台灣人為了辦綠卡有所謂的做移民監,或者是用假文件之類的。我一開始就跟蕭執行副總說我不願意作假文件,如果因為規定或文件上的關係我不能拿到綠卡,我們隨時可以回台灣。他聽了也沒有太大的表示,只是覺得你就去辦,公司該提供什麼文件你告訴我。
我來解釋一下假的文件什麼意思好了。基本上就是假的薪水單。我想大家多少都有聽過台灣人為了要在美國申請綠卡,在工作上被老闆壓榨的例子。也就是說老闆仗著給你文件幫你申請綠卡的好處就付給你很低的薪水。很多外國人為了想要拿到美國綠卡就接受了很低的薪水。問題來了,美國政府接受技術移民薪水和學歷是要配合的。所以要辦綠卡的人,根據他的學歷,他的工作內容,美國政府就有一套薪水的標準。過程必須要證明給美國移民局看,因為在美國人裡找不到公司要的人才,所以公司需要去請這個外國人留在美國。大部分的亞洲公司不願意付高薪水,但是在紀錄上又必須要付高薪水才能通過綠卡考核,所以這又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很多公司在紙業上給想辦綠卡的員工高的薪水,但是那些員工又要在發薪水之後把一部分現金私底下還回去給老闆。這就是我所謂的假薪水單。在華人的工作世界裡面是很普遍的。但是我當時堅持要對得起我的學經歷,所以我說我一定不做假文件。我的肢體語言就是如果公司付不到美國移民局規定的薪水給我,那沒有問題,我和我的家人都隨時有回台灣的準備。而且,台灣是是我出生的地方,把我的學經歷拿回去貢獻給我的家鄉,那也很好。我多少知道我其他同事有做類似這種假文件。我不想去知道太多,也不想去打聽,我那個時候只堅決我自己不做那個事情,其他人的事我不想知道。
我當初跟蕭副總說我不做假文件其實意思就是說我不拿很低的薪水。還好那個時候我已經變成業務經理,薪水不算超級低,我們那個是那個時候的態度就是先辦吧,有什麼需要補的文件再說吧。結果我們把律師叫我們給的文件都送上去之後,過了差不多幾個月就被通知美國勞工局已經准許我的移民申請了。律師告訴我只要勞工局通過,那移民局就一定過了。所以我基本上在畢業後不到兩年半就確定能夠拿到美國綠卡了。也在那個之後不到半年,也就是我畢業後的不到三年,我和倩芬的綠卡就拿到了。當然還有一點是我們申請是在美國911恐怖攻擊之前,那個時候他們審核移民文件相對鬆一點。我們在加州的朋友看我們的速度那麼快,多少有一點驚訝。因為他們送文件比我們早很多,在我們綠卡下來他們都還不知道他們的進度到了哪裡。這又是一個住在鄉下的好處吧?
在這裡我又要提到,很多人說申請綠卡會有一段時間不可以離開美國,也就是著所謂的坐移民監。有人什麼三年五年不可以離開美國。我可以説,我和倩芬從來不理他。我在申請綠卡那段時間,我們想回台灣就回台灣,根本就不受影響。甚至那時候還碰到我父親去世,我當然要回去台灣。我那個時候的肢體語言就是我很願意貢獻我的學經歷給美國,但是如果美國不在乎我的學經歷,我回台灣也很好。因為要辦綠卡而要坐移民監,對我來說,那可以免了。我做我想做的事情!之後我的律師才告訴我,那所謂移民監是那些不懂的人以訛傳訛的。那個時候每次我出國,我就是帶著一張S 副總簽名的信,加上我自己的名片,進出美國,從來沒有問題過。而且我的綠卡還是很快得順利就下來了!所以呢移民監真的是以訛傳訛的。
全公司最強的業務
我的綠卡在2002年春天就下來了,也就是說那個時候我就可以自由自在跳到任何公司去了。但是因為那個時候我業務經理的工作做得很順手,我也很喜歡那時候的挑戰,在2002年和2003年我都沒有離開公司的念頭。其實那兩年我也開拓了很多很多新客人,做得還蠻有成就感的。我個人也在那兩年學了很多東西。我學習的東西除了會議室裡面的事情以外,我還學到很多如何招待客人吃飯的事情。當初我很慶幸我有機會看到我的台灣老闆如何帶客人到高級餐廳。這也讓我見識到很多高級餐廳。在之後的日子,當我和家人想要慶祝一些事情,我就會帶他們去我曾經去過的高級餐廳。因為我已經在請客人的時候去過幾次,所以我去過不會緊張。倩芬和Karen常常第一次進去高級餐廳就是跟我去的,因為我不緊張,他們也安心一點。相較之下,倩芬和Karen 比我還喜歡去高級餐廳,所以我很慶幸我之前業務經理的工作給我這麼多機會去高級餐廳,讓我學到怎麼在高級餐廳請客人。
2003年的時候我生意做得很順手了,我在外面的人脈也建立得蠻強的。我是完全可以獨當一面的業務了。我在生意上談判很少需要我的上司或老闆幫我的。如果真需要老闆出面的時候,那也都是演戲一下而已。通常那種時候老闆講話的稿子都是我給的,擺明了就是要在客人面前演戲。就是為了達到我們的目的,我會建議我老闆講什麼話來強調我們的立場。這和之後我做採購一樣,偶爾也會安排我的上司和供應商見面。而要再見面之前我都已經跟上司講過請他(她) 在會議裡面講什麼話。這又是一個例子,很少有偶然的,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那個時候我已經和外面的業務代表混得很熟。有一次我們在展覽會上,其他公司的業務代表半開玩笑地跟我說在行業裡面他們都傳言,我是我們公司的第一把業務了。雖然沒有辦法證實他們講話的真實性,但是我認為那是對我的一個稱讚。因為我確實做得很順手,太順手了反而覺得工作的挑戰性可能不夠。因為我想要一直把自己往上提升,我完全沒有興趣每年做同樣的工作。到了2004年我就開始想要換工作了。
Karen是2004年8月開始要上幼兒園。所以我們在年初就計劃在Karen上學之前我們全家要回台灣渡假一下。那時候因為我國際出差很多,累積很多長榮航空的里程,也換了一些升等及免費的機票。我們照的計劃是倩芬和Karen先回去,我等幾個星期後隨後回去因為我的假期比較少。沒有人知道的是,在2004年春天我也開始很積極的更新我的履歷。我開始在網路上找一些工作機會,也投了一些履歷。(其實這個動作是錯的,下面就會解釋) 當然和大部分的人投履歷一樣,也都沒什麼消息。直到有一天, 倩芬和Karen已經在台灣了,我收到一通電話說想要和我聊一下我的工作。我去了之後才知道他們是一家求職的訓練公司,而不是想要錄取我的公司。在和他們聊的過程當中有一點失望因為覺得他們是要把訓練課程推銷給我。但是在他們示範如何訓練我當中,講了兩句話說中我的心。第一句就是那個教練告訴我和我本人講話比看我的履歷好太多了,他要教我怎麼寫履歷表來增加我面試的機會。第二句就是說我目前的薪水太低了,我應該把目標設高一點。接下來,他又示範了一些面試如何回答問題的技巧,我就開始覺得對他們的訓練有興趣。
接著他們把他們的整個訓練計劃和價錢表給我看,我看了價錢,嚇了一跳。因為那個價錢是我一年薪水的10分之一,也就是一個多月的薪水。請注意,他們只是教我怎麼去找工作,我還是要自己去找。雖然他們說我找到理想工作的機率高,但是沒有百分之百保證。這樣聽起來好像很沒有保障。但是幾年過後,我覺得那是我人生最好的投資之一。我告訴他們讓我回去考慮一下。我回家後隔天,打電話告訴他們我不參加了。他們就用很專業的口氣跟我說沒有關係,祝我好運。但是之後一個星期我一直在想這個事情。我決定打電話和倩芬商量,讓我要去參加這個訓練。當然倩芬聽到費用是我一個多月的薪水,她也嚇一跳。而且如果我去參加,我就要取消我回台灣的計劃。不管怎樣,到最後我和倩芬決定我還是去參加了,因為我要了解如果要到美國公司要如何包裝我自己。
一大變化
他們訓練的方法真的很有用,就在他們訓練差不多三個月之後,我就拿到一個我喜歡的工作了。薪水也是符合我的要求,對方公司也同意幫我搬家以及付賣房子的費用。說來也很巧,原本公司的S 副總同樣在我拿到新工作的那個星期告訴我公司有意把我調到加拿大去一兩年。當我向S 副總說其實我想離職,因為我已經找到新工作了,對他來說根本是完全無法招架。他叫我給他一兩天的時間,他要幫我爭取更好的薪水及其他一些配套。我已經被訓練過了,所以我知道怎麼向新公司拖時間,然後我現有的公司我也要看他們有什麼方案給我。最後我決定留下來原本的公司幫他們拓展加拿大的生意。但是我幫我自己爭取到很好的薪水。基本上公司付的已經超過新公司了。多出來的部分差不多是我去訓練的學費的兩倍。也就是我學到如何幫自己爭取薪水的技巧一下子馬上就用上了。幫自己爭取薪水的談判是大部分在台灣長大的人完全沒有接受過的訓練。我們從小很習慣被教育跟著老師的方向走,跟著上司的方向走,從來沒有被鼓勵過提出疑問,更不要說挑戰了。而且這爭取過程的協商如何不讓對方聽起來不舒服,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技巧。我如果沒有投資我自己去接受求職訓練,我也不知道有這麼一門學問。其實過去的幾年我也有幾次想要把這個概念和技巧分享給台灣年輕學子。可能是因為我傳達的不好,或是離他們的舒適圈太遠,感覺效果沒有很好。
我的新的薪水和獎金計劃談好了之後,我就先去加拿大一個星期看一些狀況。包含生意上以及家人生活上的狀況。看了全部都了解之後,我就在2004年的九月自己先飛到加拿大去了。記得那時候我自己住便宜的旅館住了好一陣子才搬進租的地方。搬進出的地方前面好幾個週末都是在裝一些IKEA 的組合家具。(我之後在 Walmart 的時候也被外派到香港。同樣是外派,台灣私人公司和美國上市公司的待遇真是天差地別。) 等我在加拿大把一些工作上及家人生活上的文件處理好之後, 倩芬和Karen在2005年的暑假全家一起搬到加拿大了。我們在靠近多倫多的的一個叫做密西沙加 (Mississauga) 的地方。在那個地方我們享受了很多台灣美食,和一些漂亮的風景。不知道怎麼樣,在加拿大那一段時間,我們始終知道我們不會永遠住在那個地方。那裡的台灣同事一直跟我們炫耀加拿大的好,我們在那裡一直都沒有家的感覺。雖然加拿大沒有什麼不好,但是我們的家,我們的房子車子都在美國,那個時候我就知道,過沒有多久我們就會回美國。
我的職業訓練是包含那個顧問跟著我三年的。所以我在加拿大的期間也一直和我的顧問保持聯絡。2006年初有一天,我看著上一年級的女兒全身包的緊緊的在下雪天準備要去學校。看到小小的臉帶著雪帽看著我,我就決定要把全家帶回美國了。雖然當時的薪水和一些福利不算壞,但是不是我的長遠之計。那也許是公司的長遠之計,因為我偶爾都會聽到老闆們講我以後住在加拿大也不錯之類的話。我一直知道我的計劃,所以我才沒有活在老闆的計劃裡。我在2006年又重新跟我的顧問說我要再重新找工作回去美國了。因為受過求職訓練,我已經知道該怎麼做了,最重要就是我的人脈。
前面講過,求職的人很多第一個動作就是寫履歷,那是錯的。第一個動作應該是把我所有的人脈寫在一張紙上。而且這些人脈又分成內圈,中圈,和外圈的人。那內圈就是跟我很熟很熟的人,可能是很好的親友。中間就是我們彼此認識,偶爾會打招呼的人,可能是生意上的夥伴或同事。而外圈就是我們只是互相知道對方,但是不是那麼熟的人,比方說一些社交場合認識的人。因為你要讓別人知道你想找工作,但是你又不讓別人覺得你在求一份工作。我不喜歡這個中文這個詞叫「求職」,還有「面試」。甚至還有一個頭銜叫做「面試官」,官什麼官?這些都是充滿歧視的語言。都還沒有進他們公司,他就自稱自己是做官的,心態上有問題。我是要讓別人知道我很開放的討論下一個工作機會,但是我又不是什麼工作都拿,那一種溝通的技巧是要學的。我怎麼在講一段話之後讓對方覺得我這個人很好,願意把我介紹給另外一個人談一些可能的機會。如果別人能夠這樣想你的話,那你的人脈就打開了。這是我所有的訓練的其中一部分。因為你在拓展人脈的時候,就是要讓對方喜歡你。尤其在大公司,如果對方真的喜歡你,既使他們現在沒有工作給你,他們也會製造出一個新工作先把你這個人抓住再說。
第二個動作就是在一張紙上列出你想要做什麼工作,甚至你想要加入的公司。其實第二個動作和第一個動作沒有先後順序,但是兩個都很重要。看到這裡,很多台灣年輕人就會說我列出來的工作就能拿到嗎?我想加入的公司我就能夠加入嗎?這個是一個心態問題。你列出來的也許拿不到,你不列出來就一定拿不到。因為你列出來,而且是用手寫,不是用鍵盤打,這會刺激你的大腦去思考。你就會去思考我真的想要這個工作嗎?我真的想要加入這間公司嗎?我要如何提升自己來增加機會呢?因為當你真的很想要,你就會去想我應該認識哪些人,或是我認識哪些人,他們又認識哪些人?誰能夠幫我介紹加入這間公司?請注意,我所謂的介紹絕對不是走後門的意思。每家公司該走的流程還是要走。經由介紹有可能讓你自己,和你未來的可能老闆更了解對方。讓你自己更確定你想要加入這個團隊,也讓那個可能的老闆更加確定他真的要你。我們都有聽過很多公司人事部門招來的一些不怎麼好的人。甚至說有的人說某某人面試的時候好厲害,怎麼進來了是笨蛋一個。這就是職場前認識的不夠。所以善用人脈多認識一些人,多了解一些關於公司,對雙方面都是好的。
我很快地經由我私人的電子郵件開始傳達訊息給一些人。在美國,這種自己想找工作告訴別人的情況很普遍,每個人也都會很專業的幫你保密。那一些好的朋友就會幫我轉介紹,所以我很快地拿到了幾個面試機會。所以我就要利用一些自己的假期飛回去美國面試。又順帶提一點的是,當初他們要我去加拿大的時候,叫我簽了一張如果要離職必須要三個月前通知公司的合約。這個是非常亞洲式的做法。那個時候我的顧問覺得不是很好,但是我還是簽了。我在2006年3月的時候向公司提出辭呈,告訴他們六月底生效。重點是我在提出辭呈的當下還不知道我下一個工作在哪裡。但是我當時並不在乎。因為我很有自信我一定會找到一個好的工作,還有我已經決定要快點把家人帶回美國,所以我就先辭職了。因為美國的習慣來說,真的新工作也不大會等我三個月,所以我知道我會有一個中空期。我已經和倩芬先商量過,所以我們都有心理準備,也沒有接受公司的幾次慰留。台灣人用人情慰留其實有時候很難抗拒,我真的很慶幸我那個時候有我的顧問。他提醒我這有可能是我的職涯裡面最好的決定。現在我可以確定那一點了。
整個過程當中,一直有朋友介紹我去一些公司面試,那讓我更有信心,覺得我的選項很多。我和好幾家公司面試了幾次之後,當時我選擇一家在威斯康辛州的大型五金連鎖店的採購工作。在我們離開加拿大之前,就已經把薪水和搬家的一些細節都談好了。至少我知道我不會沒有工作了。在2006年六月底,我們全家搬回美國,把我們私人的所有東西塞進去我們的Toyota Camry去。當時我的助理看到我要回美國,但是公司卻沒有幫我搬家,他心裡也是有所感。想到之後我被外派香港的格局,真的差好多。現在回想起來,可能對之前的公司來說,我就是值得這樣子而已吧,那也跟提醒我凡事要提升自己才有本錢為自己爭取。
迪士尼世界的下雨天
再從加拿大要回美國,我們開車經過我未來要去的威斯康辛州那個小鎮。老實說,倩芬和Karen都沒有很激動說要搬到那個地方。但是那時候覺得還是一份工作,而且是第一次加入美國公司,我有興趣先去做做看。那我知道我開始上班的時候會又會和家人分開幾個星期,我們就先安排重新上班之前全家先去渡假。我們就在七月初全家飛到佛羅里達州的迪士尼世界去玩了五天。奇蹟出現了,我們玩的第三天,記得那天是下雨天。Walmart 的採購部門打電話給我問我兩個小時後能否和人事部門講電話。反正是下雨天,我們都回到房間。但是我就小聲的跟倩芬說這個電話很重要,請她先帶Karen到樓下去吃冰淇淋,讓我先在房間講電話。電話講的很好,我們回到家,我就收到 Walmart 的信要我在7月24號開始去上班。因為 Walmart 提供的薪水和所有的細節都比威斯康辛州那家來得好很多,加上又是全球企業的龍頭,我毫不考慮的確定要去Walmart。只是細節措辭上如何跟他們講,還好我的顧問很有經驗的教我如何傳達這種信息。而且又不破壞關係。
要進去Walmart 還有一個我認為好笑的流程,就是驗尿。我認為好笑,他們大概認為不好笑。由於美國用毒品的人太多,所以Walmart 要我再收到email的24小時內馬上到隨便一家Walmart 的店,那裡有他們的員工會幫我驗尿。如果我驗出有陽性毒品反應,那我的工作就沒了。當然我是沒有問題很順利地做通過驗尿,只是感覺有點奇怪。順帶一提,在這之前我就帶倩芬和Karen去過Bentonville了,所以倩芬已經大概知道城市什麼樣子。所以我們就已經準備好要搬到阿肯色州了。
現在回想起來我整個工作的過程,和換工作的過程,我都是很清楚的知道我自己想要什麼。在過程當中有很多學習,但是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你很容易就會接受別人推給你的。而這些別人推給你的是對你比較好還是對他們比較好你必須自己去評估。如果這是人生的賭注,我情願在我自己身上下賭注,而不願意別人來擺布我的生命。
Steven
Steven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