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的陰暗面

Kang-Ywe Lyau
發佈於藝術生活 個房間
2022/11/1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現在大家把牡丹亭美化得無與倫比,尤其青春版更把這齣崑劇改成浪漫得不要不要的夢幻版愛情戲。可是認真品味,對其中的陰暗面,實多不能已於言者。
陳最良的猥瑣面目固不提了。但這樣一個糟糕的塾師居然被中高級地方官奉為西席,還來教導自己女兒,可能還有一些親眷,於是我不能不合理懷疑到狼師與女學生的種種可怖情節。
「道覡」這折,簡直不輸今天的脫口秀的肆無忌憚。是的,這在第十七齣,可能是因為前面搬演了一大套之後,特別寫來「調劑」觀眾的。但是以湯顯祖之王學左派再傳的身分,以及其輝炳史冊的道德文章,竟然還要搞出這場戲,而且這場戲不見於早期的話本與傳奇,完全是湯顯祖獨創。而玉茗堂四夢只有牡丹亭來這一手,是否是湯顯祖自己也覺得這種灑狗血搏眼球不高明呢?妙的是當時即使格律派沈璟之輩也沒攻擊這點,似乎大家蠻習慣這種調調兒。如果再聯想其前不久成書的金瓶梅,則尤讓人對晚明的社會風氣減少些雅潔的想像。
全書反映的偏見與歧視不少。例如石道姑、胡判官都是非常謔而虐的格調不高的趣味,這些且按下不表;光有一件十分令人髮指的:杜寶死了女兒,埋在後園樹下,修了梅花觀要道姑守喪三年,離任他去,不差人省視,弄到「半亭瓦礫,滿地荊榛」。僅存女兒手筆的自畫像也棄若敝屣,說是怕夫人看了傷心。然後?然後老婆與婢女合計著買房小妾來給老爺生兒子!
當然啦!丟畫的安排,就是為舖陳拾畫叫畫幽媾。可是別忘了:舞台搬演的劇情,必然具備當時觀眾能接受的現實基礎。
明代官員死了父母,要離任守制;若死在外鄉,要百計奉厝歸葬;死了配偶,官方願給喪假,飾終之禮經常也不馬虎;但是死了孩子,特別是閨女呢?像杜寶這樣升官急忙赴任不停歇不回顧,草草了事的居多吧?!
柳與杜在道姑主持下拜天地,杜麗娘說了一句:「奴家依然還是女身。」意即:依然全璧。妙吧!都已經「數度幽期」,小倆口水乳交融了,女孩兒竟在乎這事兒。看來杜麗娘還是希望扯著禮教門面預防一下,堵住老公日後輕慢變心的藉口。這才是「情之所必無,理之所必有」吧!
冥判之中判官說:「想世人哪有一夢而亡之理?」牡丹亭全劇或隱或顯看似荒唐之處,實在是令人無法不蹙眉。但與其視為敗筆,我反而毋寧看做偉大作品無心的深度呈現。一如莎劇中常見的乍看卑微低俗的插科打諢,更提供了一扇暗門,引誘後人重遊我們所從來卻早已遺忘的世界。
17會員
64內容數
「藝術生活」發掘生活中的藝術,將藝術導入生活,富厚生計,充實生趣的諸般面向。綜合感性與理性深入藝術生態鏈與創作鑒賞收藏。期望能不落入現今藝評與新聞報導的俗套,坦誠面對作品,展覽,市場,以及最重要的,人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