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甄海上漂流記─(2)介於老師與學生間教育實習的日子*實習老師工作有哪些?實習老師地位高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實習老師是老師還是學生?分攤了專業科目的工作,卻只能做行政打雜。
在畢業前夕,可以選擇實習學校,師大與台灣大部分的國高中都有合作,選擇非常多(聽說其他一般大學師培中心通常只有指定幾間學校)。因為對於名校沒有特別嚮往,加上這個時代實習是沒有錢的,我選擇回母校實習,從家裡通勤。
前篇有提到,因為高中時期我沒有上過正式的公民課,所以學期中回母校一趟,詢問是否有老師可以當我的指導老師。很幸運的,科內有位老師剛好當導師,於是新的學期我開始跟著這位從沒看過的老師學習。
這邊稍微提一下,實習分為導師實習(跟著老師)、行政實習(看學校安排,有的學校會固定在一個處室,有的是輪班,我當年是先輪班,後隨時支援)以及專業實習(跟著科內所有老師)。
選擇回母校是有好處的,學校有許多老師認識我,同時也對我特別親切,安排工作時將較愉快的工作分配給我。但也是有些缺點,我當時接了很多同科內老師的工作,例如幫老師寫講義、檢討考卷、準備並進行桌遊課程、進行1小時的專題演講(好吧這可能跟母校無關,說好聽也是一種練習),也曾因為新生訓練、段考有老師不見,緊急被派上場,以上都沒有任何費用。
不想抱怨太多母校的事情XD,老師們都是很好的,只是當下的身分造成合作關係不同而已。
現在的教育實習法規有修正,讓實習老師也可以有少少的薪水可領(我當年只有師大給文具費1人2,000,學校說這筆應該是要給學校的,給我們使用還要謝主隆恩的那種),這個也讓大眾意見有些分歧,實習老師到底是「學習」該無償?還是因為分攤了不少「工作」該給予補貼?
實習老師的地位非常尷尬,甚至有時連學生都不如,也擔心分數太低實習不能通過。在實習結束我已經到別的學校工作了,偶然回去一趟,學校也開玩笑地說讓我每週都回去幫忙,對學校而言可能就該一直是實習身分。
那段實習的時間我經常在想,如果沒有實習老師幫忙的另一個學期,學校要怎麼度過呢?
後來有一年母校開了代理缺,我參加考試。在口試時,主管認為我很熟悉,同時要求做不少行政,甚至在起聘前就要每天按時來工作;我忽然想起這一年實習時的辛苦,那感覺很特別,因為忙碌忘記了一些當時很難受的情緒,卻在短短幾句問答就全部想起來。
那一年代理考試我正取,但最後選擇了放棄。主要是當時已經在別的學校當代理「老師」幾年了,我害怕回到母校又像個「學生」。
avatar-img
3會員
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anamiiii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篇從師培到第一份工作,記錄一下誤入歧途的過程😂 本來沒有特別想當老師的,剛好考上了師大研究所,刻板印象的認為師大好像該當老師。 研究所及大學部系上排名未達一定標準的學生,需要通過教育學程資格考試,才能開始修習課程。 碩一的時候參加了學校舉辦的教育學程資格考試,當年資格考試測驗項目是「教育相關法規
上岸了,邁向下一個階段。前輩都說上岸只是另一個開始,就像童話故事在結局之後日常還是要過下去⋯ 從106年開始考教甄,直到111年終於考上了高中正式老師,開始捧著鐵飯碗。 逃不了的新進教師命運被抓來當行政,沒跟學生密切接觸還是很寂寞的,所以希望可以用些零碎的時間記錄這幾年在教甄這一塊遇到的人事物,當然
本篇從師培到第一份工作,記錄一下誤入歧途的過程😂 本來沒有特別想當老師的,剛好考上了師大研究所,刻板印象的認為師大好像該當老師。 研究所及大學部系上排名未達一定標準的學生,需要通過教育學程資格考試,才能開始修習課程。 碩一的時候參加了學校舉辦的教育學程資格考試,當年資格考試測驗項目是「教育相關法規
上岸了,邁向下一個階段。前輩都說上岸只是另一個開始,就像童話故事在結局之後日常還是要過下去⋯ 從106年開始考教甄,直到111年終於考上了高中正式老師,開始捧著鐵飯碗。 逃不了的新進教師命運被抓來當行政,沒跟學生密切接觸還是很寂寞的,所以希望可以用些零碎的時間記錄這幾年在教甄這一塊遇到的人事物,當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繼上次發文已經過了好久,這段空白我很努力地在適應我的新身分-代理老師。 比起之前的約僱行政人員在工作性質上差蠻多的,現在的生活繞著學生打轉,為了他們還沒背好的99乘法表操碎了心XD為了他們枯竭的學習熱忱設法澆一點水,為有熱忱的學生補強並培養更多的自信,為即將前往學習下一個階段的學生準備人生需要的錦
Thumbnail
故事是這樣來的,十數年前,我在高雄某高中任職,一直沒辦法擔任導師,原來某主任(後來遇到性平案件被解聘)對外宣稱,我不善與家長溝通,不能擔任導師。因此,直到我離開那所學校到中港任職,我都因為被封鎖而一直當專任老師。也許,如果我沒有參加台中縣聯合教甄得到第一名,也許,我到現在還留在那所,也許就這樣...
Thumbnail
到底這是不是導師要做為導生的事? 幫學生掃地 為學生篆刻他名字的專屬印石 為每個學生錄製一份光碟 為班上編一首歌 在寒流來襲的下午,為全班學生訂購熱奶茶 為每個學生分析他每次考試的成績 送學生紅包 把午餐學生懶得吃的水果小番茄洗淨放在水果盆中讓學生方便吃 親手煮甜湯給學生喝 為班
Thumbnail
上國小以後,通常放學後就會去安親班或補習班,因為大部分的爸媽需要上班。 我們總聽到安親班、補習班不好,因為孩子很可憐,他應該好好享受他的童年,但社會和父母又期望他能考個好成績,又,父母太忙沒時間,教育責任就全外包給安親補習班承擔。
Thumbnail
透過改變教育方式,從補習班老師轉變為家教老師的經驗。提供因材施教的方式,讓學生自發學習,並與家長協作,解決問題學生的困境。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當老師已經十年了,從充滿熱誠的老師到不必備課就能上台講整節課的職場老鳥,心情變化自然不說,還有許多外在大環境的情勢所逼,讓「成為老師」這個詞,從志業回到職業來看待。
第二個意外的收穫是得到大學助教的職位。當收到錄取通知時,我一邊感到感到興奮,一邊卻也擔憂著要面對六十多名學生進行輔導,擔心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英文能力是否足夠。但既然已經獲得了錄取,那自然也硬著頭皮,迎接這個挑戰。 在擔任助教的環境中,我迅速體驗到了「教育者」的角色。助教的工作是為了培養學術工作者
Thumbnail
曾有學生離家出走15天,學生的家人都連絡不上學生非常擔心,於是請導師幫忙想還有什麼可以做的。我是失蹤學生的導師,我一再請班上同學幫忙思考失蹤學生可能的去處,到處到失蹤學生打工過的洗車場等地方去詢問找線索,最後林教授找到幫派大哥家去交涉,跟大哥溝通很久後,第二天失蹤學生回學校上課了,最後也順利畢業了。
Thumbnail
在大學擔任班級導師,按教育部的規定,每學期要做一次學生校外賃居訪視。 班級幹部中,有一項職位叫做賃居股長,負責協助安排導師的賃居訪視行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繼上次發文已經過了好久,這段空白我很努力地在適應我的新身分-代理老師。 比起之前的約僱行政人員在工作性質上差蠻多的,現在的生活繞著學生打轉,為了他們還沒背好的99乘法表操碎了心XD為了他們枯竭的學習熱忱設法澆一點水,為有熱忱的學生補強並培養更多的自信,為即將前往學習下一個階段的學生準備人生需要的錦
Thumbnail
故事是這樣來的,十數年前,我在高雄某高中任職,一直沒辦法擔任導師,原來某主任(後來遇到性平案件被解聘)對外宣稱,我不善與家長溝通,不能擔任導師。因此,直到我離開那所學校到中港任職,我都因為被封鎖而一直當專任老師。也許,如果我沒有參加台中縣聯合教甄得到第一名,也許,我到現在還留在那所,也許就這樣...
Thumbnail
到底這是不是導師要做為導生的事? 幫學生掃地 為學生篆刻他名字的專屬印石 為每個學生錄製一份光碟 為班上編一首歌 在寒流來襲的下午,為全班學生訂購熱奶茶 為每個學生分析他每次考試的成績 送學生紅包 把午餐學生懶得吃的水果小番茄洗淨放在水果盆中讓學生方便吃 親手煮甜湯給學生喝 為班
Thumbnail
上國小以後,通常放學後就會去安親班或補習班,因為大部分的爸媽需要上班。 我們總聽到安親班、補習班不好,因為孩子很可憐,他應該好好享受他的童年,但社會和父母又期望他能考個好成績,又,父母太忙沒時間,教育責任就全外包給安親補習班承擔。
Thumbnail
透過改變教育方式,從補習班老師轉變為家教老師的經驗。提供因材施教的方式,讓學生自發學習,並與家長協作,解決問題學生的困境。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當老師已經十年了,從充滿熱誠的老師到不必備課就能上台講整節課的職場老鳥,心情變化自然不說,還有許多外在大環境的情勢所逼,讓「成為老師」這個詞,從志業回到職業來看待。
第二個意外的收穫是得到大學助教的職位。當收到錄取通知時,我一邊感到感到興奮,一邊卻也擔憂著要面對六十多名學生進行輔導,擔心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英文能力是否足夠。但既然已經獲得了錄取,那自然也硬著頭皮,迎接這個挑戰。 在擔任助教的環境中,我迅速體驗到了「教育者」的角色。助教的工作是為了培養學術工作者
Thumbnail
曾有學生離家出走15天,學生的家人都連絡不上學生非常擔心,於是請導師幫忙想還有什麼可以做的。我是失蹤學生的導師,我一再請班上同學幫忙思考失蹤學生可能的去處,到處到失蹤學生打工過的洗車場等地方去詢問找線索,最後林教授找到幫派大哥家去交涉,跟大哥溝通很久後,第二天失蹤學生回學校上課了,最後也順利畢業了。
Thumbnail
在大學擔任班級導師,按教育部的規定,每學期要做一次學生校外賃居訪視。 班級幹部中,有一項職位叫做賃居股長,負責協助安排導師的賃居訪視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