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前你看到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臨終前看到的的黑衣人

影視小說常安排有些人在快要過世之前,會看到已經過世的親人來跟他們說話,有時候也會安排突然像是有陰陽眼的橋段,這些是真的嗎?
直到我閱讀張明志醫師的《死亡癱瘓一切的知識:臨終前的靈性照護》之前,我對這件事情的印象都還停留在「那是演的、是戲劇呈現手法、是為了呈現某種情節」。不過張醫師已經在書裡表述他長期的觀察,並且在病人發生這些狀況的時候,先排除一切病理的可能,然後分析是不是焦慮或是心理調適不良、有沒有藥物副作用,或是感染、轉移性病灶等等。直到都刪去這些可能性後,那很可能就是病人的「靈性困擾」。

為什麼會有靈性困擾?

靈性困擾不包含看到過世的親人這樣而已,有的人會譫妄、大吼大叫之類,有的人會胸痛、呼吸困難,還有人會產生幻覺、幻聽,也會做惡夢、看見黑衣人或是黑無常等,甚至開始有靈魂出竅的感覺等。這些不是單純的「身心症」,是真正精神的困擾。
張醫師認為,會發生「靈性困擾」的人,不是因為單純害怕死亡,所以才引發這種心理調適問題,它與病人的人文背景更有關。最初我不是很能理解這句話,直到看到張醫師在另外一本書寫道:「如何看待死亡,將決定一個人臨終的姿態」,才稍微比較可以懂得為何是跟「人文背景」有關。死亡會癱瘓一切的知識,最後留下來的就是真的很核心的部分:信仰,而這會決定一個人如何面對死亡、會發生什麼事、會看見什麼影像之類。一個人如果完全是沒有宗教信仰,也許展現出來的就是廣義的調適不良與憂鬱症。

靈性困擾需要治療嗎?

所以如果病患出現靈性困擾,最好的協助是要幫助病患:
  1. 不要逃避:面對它
  2. 邪不勝正:提醒心中要有善心、善念。
  3. 不同信仰者採用不同的方式,例如佛教徒以心經迴向;基督教徒請求聖靈充滿、與神同在
換句話說,當病患出現靈性困擾的時候,真正的關鍵其實是病人的人生態度,但如果家人、親人能夠認知到「這是靈性困擾,他需要的不是更多藥物,而是陪伴他面對」,這是最好的狀態。比較沒有那麼理想的狀態,可能就是借用藥物,例如使用抗憂鬱劑等,直到病患長眠不醒、與世長辭。

靈性困擾的最後祝福

張醫師認為,其實病患出現靈性困擾,是人「自性」的最後考驗,也是與神或大自然最後感應、溝通的機會。這是患者可以把握生命最後時光,做道謝、道歉、道愛、道別的機會,甚至也是能安排人生最後一件大事的機會。
死亡是人生的必然,也是人來到這裡最後一門必修課。雖然我有自己的信仰,但是我也認同許多宗教的共同理念。對我來說,這門必修課或許還有一個最核心的議題:我的信仰有多堅定?我真正相信的究竟是什麼?
當然,現在也有很多人是抱持無神論的,但其實很多人只是討厭宗教的形式,甚至是討厭那些「教徒」,並不一定是討厭那個信仰。每個宗教都有不成熟的人,為了這些宗教徒而撇棄信仰,大可不必。委身/皈依/信靠一個正信的信仰,或許能夠在人生最後的道路上,幫助我們修習這門最難的課。

張明志醫師相關書籍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會員
47內容數
浮光掠影,或有啟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艾莉絲通信 的其他內容
《橘色惡魔的弱弱指導法》是透過京都橘高中管樂社經歷挫折與成長的故事為基礎,來跟大家介紹如何培育人才與團隊。社團指導老師採用的「弱弱指導法」,成功培育出超過1000人次的「橘色惡魔」。實際成果讓這個每三年就更換新血的社團,每年都由不同的成員創造同樣的佳績,絕對是職場主管必看的書!
「魔法阿媽」能夠被重新改編成舞台劇,證明這個劇本的歷久彌新。但既然是改編,也跟過去做了一番變動。除了豆豆的年齡拉大以外,手機網路、城鄉差距、隔代教養,還有單親家庭等問題,可能也都跟過去不太相同。除了對不可知的敬畏以外,這齣戲劇更著重在儀式、情感的流動,也呈現了新時代的意義。
經常揪團一起去邊玩邊學、邊走邊讀,我心裡也有關於一群人一起帶小孩出去玩(旅育)最重要的排序。精選十大重要的行前準備,包含心理建設、小型任務活動,以及必備物品。十項都做到,剩下的就是禱告運氣要好了。
基隆海科館的「潮境智能生物館」假日能去嗎?門票需不需要提早買?附近會不會很難找車位?這裡整理了購票資訊、票價資訊、停車資訊,請提早做功課再去潮境智能生物館參觀吧!
「波隆那插畫展」2022年第一次與「國際無字繪本大獎」在台灣聯展,是台灣歷來大規模插畫藝術展。入選創作者透過 5 幅一組的插畫表現故事,邀請讀者一起參與訴說故事。2022的策展有著許多精緻巧思,我會分享我和孩子最愛的作品,也有著我們的反思&勸敗的說帖!
這齣戲劇由「偶偶偶劇團」改編自西方經典《湯姆歷險記》中最膾炙人口的橋段,這部作品或許是「小朋友界」中最多人讀的經典,不幼稚、又不艱澀、具備幽默卻又有其深意,兼顧各種面向的作品。而「偶偶偶劇團」只用六個人,在舞台佈景、人員、燈光的調度都很棒,換場迅速、人員又精簡,對白也口語有趣!
《橘色惡魔的弱弱指導法》是透過京都橘高中管樂社經歷挫折與成長的故事為基礎,來跟大家介紹如何培育人才與團隊。社團指導老師採用的「弱弱指導法」,成功培育出超過1000人次的「橘色惡魔」。實際成果讓這個每三年就更換新血的社團,每年都由不同的成員創造同樣的佳績,絕對是職場主管必看的書!
「魔法阿媽」能夠被重新改編成舞台劇,證明這個劇本的歷久彌新。但既然是改編,也跟過去做了一番變動。除了豆豆的年齡拉大以外,手機網路、城鄉差距、隔代教養,還有單親家庭等問題,可能也都跟過去不太相同。除了對不可知的敬畏以外,這齣戲劇更著重在儀式、情感的流動,也呈現了新時代的意義。
經常揪團一起去邊玩邊學、邊走邊讀,我心裡也有關於一群人一起帶小孩出去玩(旅育)最重要的排序。精選十大重要的行前準備,包含心理建設、小型任務活動,以及必備物品。十項都做到,剩下的就是禱告運氣要好了。
基隆海科館的「潮境智能生物館」假日能去嗎?門票需不需要提早買?附近會不會很難找車位?這裡整理了購票資訊、票價資訊、停車資訊,請提早做功課再去潮境智能生物館參觀吧!
「波隆那插畫展」2022年第一次與「國際無字繪本大獎」在台灣聯展,是台灣歷來大規模插畫藝術展。入選創作者透過 5 幅一組的插畫表現故事,邀請讀者一起參與訴說故事。2022的策展有著許多精緻巧思,我會分享我和孩子最愛的作品,也有著我們的反思&勸敗的說帖!
這齣戲劇由「偶偶偶劇團」改編自西方經典《湯姆歷險記》中最膾炙人口的橋段,這部作品或許是「小朋友界」中最多人讀的經典,不幼稚、又不艱澀、具備幽默卻又有其深意,兼顧各種面向的作品。而「偶偶偶劇團」只用六個人,在舞台佈景、人員、燈光的調度都很棒,換場迅速、人員又精簡,對白也口語有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了死後的世界,根據催眠師朵洛莉絲的觀察,靈魂在轉世過程中學習與成長。書中提出思想的能量與痛苦的教學,挑戰了傳統的宗教觀念,尤其對虔誠的教徒來說,可能會顛覆他們的信仰框架。作者強調人生的旅程是為了學習,不必過度關注死後的世界,並且提供了對靈界及其法則的深入分析,推薦給對靈性領域有興趣的讀者。
Thumbnail
🥰🥰🥰今天協助同學做遠距離的靈氣療癒技術練習時,出現了一個特別的議題:在一個工作場合裡,因為來往的人複雜的關係,常常會遇到一些好兄弟的出現;當這些好兄弟出現的場域通常都會變成比較低頻,有些敏感的人就會容易卡到、或者容易看見,是因為當地的特殊場域關係。 在這個特殊場域待久了,就變成同頻的狀態,
Thumbnail
當我們準備離開咖啡廳時,我突然想到了什麼。「教授,我能問您一個問題嗎?面對……面對死亡,您害怕嗎?」 張教授沈思了一會兒。「當然害怕,」他最後說,「但我更害怕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發現自己從未真正活過。思悅,答應我,不要重蹈我的覆轍。趁現在還來得及,去真實地活著吧。」
小時候,看廟會巡街,最怕走在前面的黑白無常,總是會閉上眼睛,直到天神出現,才敢張開雙眼。 好像一直到小學三年級吧,我知道了人一定會死,我的親人朋友一定會離開我,或者是我離開他們,那個時候我才開始不怕看到七爺八爺!因為如果有黃泉路,我很高興有他們帶領我的親友安全的走完那條路,親友們不會沒人陪伴也不會
Thumbnail
《地藏經》云:「復次,普廣!若未來世,諸眾生等,或夢或寐,見諸鬼神乃及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嘆、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過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屬,在於惡趣,未得出離,無處希望福力救拔,當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願離惡道。」
Thumbnail
人死後的命運和去了哪裡,有關宗教、哲學和個人信仰問題,不同的文化和信仰都有不同看法。也因為每個人對死亡的看法不同,所以這些都沒有一個正確答案,也不分對與錯。無論是什麼信仰與觀點,勸人向善、發人省思,都是值得鼓勵的好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信仰,它會帶領我們到達目的地。即便狂風巨浪,也能乘風破浪。
Thumbnail
一旦喪失生命,我相信我們會上天堂。但是身後事,如果沒有事先預作規劃和安排,在傳統以父權為本位的社會, 許多身後的事情往往由長子安排。
Thumbnail
本篇文章根據催眠師朵洛莉絲•侃南的著作《生死之間——死後的世界》,分別介紹:守護靈、指導靈、輔導靈、地縛靈和騷擾靈。以及解答相關的疑問,例如:「催眠」可以連結「守護靈&指導靈&地縛靈」嗎?
最讓人感到害怕的是什麼。死亡?孤單?離別? 人死後的靈魂究竟會去哪裡,沒人知道。 是上天嗎?還是喝了孟婆湯後繼續當人類?又或者是變成靈魂,能自由穿梭任何地方。 世界上這些無法被科學定義的現象被稱為「靈異現象」。 這種現象大多出現在半夜時段,半夜通常不會有人工作,但有些人為了錢還是會選擇大夜班
 前言 你相信鬼神嗎?你相信前世今生嗎?你知道什麼是靈修人嗎?到圖書館借書,看到此書好像有所感就借了,回來後看著看著就看完了。雖然作者言之鑿鑿,但因內容未經驗證,無法斷其真偽,因此存之不論。然而其內容則平實無華,將修行與鬼神,靈界做出區隔,而歸諸於修練此生的這顆內心。並認為修行之後,內心更加安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了死後的世界,根據催眠師朵洛莉絲的觀察,靈魂在轉世過程中學習與成長。書中提出思想的能量與痛苦的教學,挑戰了傳統的宗教觀念,尤其對虔誠的教徒來說,可能會顛覆他們的信仰框架。作者強調人生的旅程是為了學習,不必過度關注死後的世界,並且提供了對靈界及其法則的深入分析,推薦給對靈性領域有興趣的讀者。
Thumbnail
🥰🥰🥰今天協助同學做遠距離的靈氣療癒技術練習時,出現了一個特別的議題:在一個工作場合裡,因為來往的人複雜的關係,常常會遇到一些好兄弟的出現;當這些好兄弟出現的場域通常都會變成比較低頻,有些敏感的人就會容易卡到、或者容易看見,是因為當地的特殊場域關係。 在這個特殊場域待久了,就變成同頻的狀態,
Thumbnail
當我們準備離開咖啡廳時,我突然想到了什麼。「教授,我能問您一個問題嗎?面對……面對死亡,您害怕嗎?」 張教授沈思了一會兒。「當然害怕,」他最後說,「但我更害怕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發現自己從未真正活過。思悅,答應我,不要重蹈我的覆轍。趁現在還來得及,去真實地活著吧。」
小時候,看廟會巡街,最怕走在前面的黑白無常,總是會閉上眼睛,直到天神出現,才敢張開雙眼。 好像一直到小學三年級吧,我知道了人一定會死,我的親人朋友一定會離開我,或者是我離開他們,那個時候我才開始不怕看到七爺八爺!因為如果有黃泉路,我很高興有他們帶領我的親友安全的走完那條路,親友們不會沒人陪伴也不會
Thumbnail
《地藏經》云:「復次,普廣!若未來世,諸眾生等,或夢或寐,見諸鬼神乃及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嘆、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過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屬,在於惡趣,未得出離,無處希望福力救拔,當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願離惡道。」
Thumbnail
人死後的命運和去了哪裡,有關宗教、哲學和個人信仰問題,不同的文化和信仰都有不同看法。也因為每個人對死亡的看法不同,所以這些都沒有一個正確答案,也不分對與錯。無論是什麼信仰與觀點,勸人向善、發人省思,都是值得鼓勵的好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信仰,它會帶領我們到達目的地。即便狂風巨浪,也能乘風破浪。
Thumbnail
一旦喪失生命,我相信我們會上天堂。但是身後事,如果沒有事先預作規劃和安排,在傳統以父權為本位的社會, 許多身後的事情往往由長子安排。
Thumbnail
本篇文章根據催眠師朵洛莉絲•侃南的著作《生死之間——死後的世界》,分別介紹:守護靈、指導靈、輔導靈、地縛靈和騷擾靈。以及解答相關的疑問,例如:「催眠」可以連結「守護靈&指導靈&地縛靈」嗎?
最讓人感到害怕的是什麼。死亡?孤單?離別? 人死後的靈魂究竟會去哪裡,沒人知道。 是上天嗎?還是喝了孟婆湯後繼續當人類?又或者是變成靈魂,能自由穿梭任何地方。 世界上這些無法被科學定義的現象被稱為「靈異現象」。 這種現象大多出現在半夜時段,半夜通常不會有人工作,但有些人為了錢還是會選擇大夜班
 前言 你相信鬼神嗎?你相信前世今生嗎?你知道什麼是靈修人嗎?到圖書館借書,看到此書好像有所感就借了,回來後看著看著就看完了。雖然作者言之鑿鑿,但因內容未經驗證,無法斷其真偽,因此存之不論。然而其內容則平實無華,將修行與鬼神,靈界做出區隔,而歸諸於修練此生的這顆內心。並認為修行之後,內心更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