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原獨答客問|原住民生活方式有什麼值得學習?

更新於 2021/02/17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各位俱樂部的朋友好,今天由【原獨讀冊】來為大家回答常見問題。同時不要忘記向春天倒數:距離春分還有 31 天。
原住民的傳統生活方式可能從來沒有像現在這般,獲得學者和媒體的青睞。當然,這與過去數十年間世界各地的原住民族運動激發的社會反省有關,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當代「政治正確的政治」。讚美甚至推崇原住民生活方式的言論,未見得都出自於真心和了解,多數人畢竟還是在心中暗暗不解:「什麼是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原住民的生活方式真的有值得借鏡之處嗎?」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話題。
我們可以從很多不同的角度來討論原住民的傳統生活方式和現代社會的不同,今天我們集中在其中一個面向,那就是「消費」的概念。為什麼說這是兩者之間的一大不同呢?因為我們並沒有在哪一個原住民文化裡發現「消費」的概念和行為。的差別顯然是很大的。
我們當代的消費社會因為視消費為必然和自然,於是也認定其他人理所當然都應該抱持著同樣的觀念。台灣原住民經常受到此類「想當然耳」的荼毒,其中又以狩獵問題最是常見。消費社會只認識商業性、娛樂性的狩獵,無從想像也不能相信有人從事狩獵會有節制。且自從環境主義和自然保育思潮之後,講究反思的知識份子們無不沾帶《寂靜春天》式的浪漫憂愁,總會將「狩獵」和「導致旅鴿物種滅絕的活動」劃上等號,必須積極的質疑並管制。這樣的態度從原住民的角度看來自然很可疑:
  • 你們會把動物趕盡殺絕,不代表所有人都會把動物趕盡殺絕;
  • 你們要等動物滅絕了以後才知道動物會滅絕,不表示所有人都要經歷動物滅絕才知道動物會滅絕;
  • 你們打獵是為了毛皮或羽毛的商業價值,或者單純因為你們覺得殺戮很好玩,不表示我們會無止境的取用毛皮或羽毛,也不表示我們覺得殺戮很好玩;
等等。當然,我們不能否認有些人(尤其是人類學家)會認真考慮原住民的如上的主張,但他們往往跳脫不了自己文化與知識的框架,為了說服自己相信原住民會有所節制,於是發展出「西雅圖酋長」之類的浪漫理論,而且往往扭曲翻譯原住民所使用的言詞(例如聖山、聖地之類),以求在自己的文化和知識領域能夠說得通。
實際上的情況如何呢?
原住民的世界裡被外人稱為「聖地」的地方,其實通常與聖不聖根本無關,而與一套既定的土地管理方式有關。例如我們的火塘話題曾經談過夏威夷白山天文台的爭議。媒體競相將白山(Mauna Kea)形容為「夏威夷人的聖山」,實際上經由本身是夏威夷原住民的科學家說明之後,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與其說白山是聖山,不如說白山的土地使用在當地人的慣習中受到較為高度的管制。「聖山」的浪漫概念其實對理解事情並無幫助,這又尤其因為原住民文化中鮮少有可以和西方文化的神聖相對應的概念。(此外,中文的「聖」和西方的 holiness 和 sacred 也並不等同。)
原住民的傳統生活方式基本上符合當代理論中所謂的「永續」,這一點在很大程度上與「消費」的價值背道而馳。正是因為如此,當代社會的有志之士主張「永續」理念的時候才會顯得那麼狼狽。這其實就是一個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困境。在原有的消費體系之下,似乎永遠都找不到一個平衡點。
而恰好就在這個為難的點上,原住民的傳統生活方式能夠提供一個不同的觀點,雖然當代消費社會的多數成員可能即便聽懂了也會覺得難以達成。原住民的解法就是:
你要改變自己對消費和價值的看法。
就說馬兒吧,馬兒要多好才算好?吃到壯碩甚至肥胖是好?還是吃飽健康才好?
或者說說我們當代社會對產品不斷更新的迷戀。一台電腦或一支手機其實可以用到壞再換新,但現在幾乎沒有人這麼做,不三天兩頭的換電腦就不自在。這並不是有沒有錢、能否負擔的問題,而是即使有錢,為什麼要這樣創造出環境的負擔,還減損自己的財產?(你有多的錢不能去做點慈善嗎?)
如果讓一個從來沒有走出過都市的人來觀察原住民的傳統生活,他可能會首先注意到這種生活「很不方便」。去到阿美族的部落吧,很多人還是不上市場買菜,而是走入野地和山林採集食用植物。去到布農族的部落吧,就算他們也能開車前往漢人的商店購買肉類,他們還是習慣自己費力打獵。若是去到達悟人的部落,會發現他們更願意在海中捕魚,而不是去買來自台灣的「舶來品」。
「不方便」在我們的現代社會絕不是一種正向的價值。但仔細觀察的話,這種「不方便」對一個社會的健康其實大大有利。因為狩獵採集要消耗體力和資源,所以從事這些活動的人會有節度,這就是獵人漁人規範最樸素的基礎。如果做任何事情都沒有那麼方便,需要付出的代價都更高,人們也就不大可能無止境的追求竭澤而漁的消費生活。
台灣號稱全世界最方便的地方,不過這恐怕恰正是台灣的毒瘤,是值得所有在乎永續的人應該思考的。
最近美國有一位原住民律師米契爾(Sherri Mitchell)也有類似的表達,她認為人們應該從原住民的生活方式領悟到改變「消費」觀念的必要性。另一名原住民律師、原運者胡斯加(Tara Houska)也指出,人們應該要發展出更全面的「成功」的定義,而不是將成功限制在某些領域來論斷。
Sources: KimKim
今日的【原獨答客問】就談到這裡。歡迎訪客提問,俱樂部會認真努力的回答。最後送上一則【原獨語錄】,祝大家讀冊愉快。
原獨語錄 055|土地:我們不是以主人的姿態去擁有他,而是抱著不能失去的心境去守護他。
avatar-img
115會員
283內容數
多元不是言語,而是實踐,若你不得其門而入,且讓我們充作你的領路人,踏進原住民族的世界,遇見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習不同的知識和邏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原獨俱樂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很多人都以為「原住民族」是一種血緣或族裔的概念,其實並非如此。原住民族是一種政治身分。當一個人說他是阿美族或布農族,他動用的是一個文化、族裔、血緣的概念,但當這個人說他是原住民,他是在主張他作為一個主權體成員的身份,是一個政治性的自我認定和宣稱。
很多人都以為「原住民族」是一種血緣或族裔的概念,其實並非如此。原住民族是一種政治身分。當一個人說他是阿美族或布農族,他動用的是一個文化、族裔、血緣的概念,但當這個人說他是原住民,他是在主張他作為一個主權體成員的身份,是一個政治性的自我認定和宣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不要餵食野生動物」的觀念在這裡變得有些脫離實際情況。因為這裡的猴子無法在從自己的原生地中取得足夠養活牠們全部的食物,如果沒有人類主動投放,牠們與果農之間將會有更大的衝突。這很可能不是一個我們可以輕易下道德判斷的問題,因為無論是猴子、還是農民,對他們而言,這都是「生存問題」。
Thumbnail
在科幻電影虛構的外星球上,原始住民們只要將尾巴末端與動物鬃毛、植物維管束組織相連,纏繞在一起的生命線就會得知彼此的意識,共同連至大地母親的意識之中,無須訴諸言語。在名為地球的這座美麗行星上,人類或許是唯一與地球失去連結的生命物種。
Thumbnail
只要有一、兩個人因為這趟旅程,眼睛像小燈籠般被點亮,那麼這樣的大費周章就不算白費。
Thumbnail
依依東望的時候,卻已經看不到記憶裡的家鄉。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個議題,在探討原住民的文化保存。在台灣有一種土地類型,叫做原住民保留地,他規定土地擁有者必須是原住民,就算你賣地也必須賣給原住民。 之所以需要有原保地,是希望有土地能夠持續發展原住民文化。
Thumbnail
《山豬.飛鼠.撒可努》裡面的故事都深深的震動著心裡的某一部分,部落原住民獨有的幽默說話方式,有著開闊的心。 從祖先流傳下來的故事,關於獵場、山、海邊、小米田,也帶著關於這塊土地上很深的孤獨與傷。 裡面故事簡單深刻,同時也一直反覆問著:我是誰?我從哪裡來?
Thumbnail
人類文明的演進與軌跡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最初是由打獵和採集開始。隨著人群的聚集,人們逐漸開始「定居」,建立部落。社會學在日本稱為「群學」。人類文化的傳承主要來自於文字的發明和書寫的開始。在歐洲,城邦逐漸興起。隨後,隨著人類資源的有限性,大航海時代開啟了第二次文明的高峰期。這主要歸因於國際貿易
Thumbnail
最近科普議題相當受矚目,對於跨領域的知識和理解能力、資訊轉化以及同理受眾的需求,需具備相應能力。本文討論了科學教育在原住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對話。
Thumbnail
  人文的山,意指登山背後的文化。本書從西方的登山史及美國形成一套面對自然的荒野哲學談起,接著轉向東方,談論漢文化下人與自然的關係,最後回到台灣的登山發展史,及當前迫切的問題與原因,並嘗試建構一個台灣新戶外文化的方法。山,不只是山,是人賦予了山價值與意義。筆者將試論登山及文化資產之「自然地景
Thumbnail
台灣原住民各族群都有很多關於起源的故事,關於我們從哪裡來,同一個故事在不同部落的版本也可能不太一樣。例如鄒族有天神撒種子長出人的故事、泰雅族有巨石生人的故事、阿美族有大洪水的故事。
Thumbnail
偶爾有些老朋友會跟我抱怨,說你們荒野保護協會提倡要去感受大自然的生命,但是他們不管是假日爬郊山,或是退休後天天走步道健身,但是不管怎麼看,花還是花,樹還是樹,鳥還是鳥,從來沒有感受到與自然萬物的共鳴或所謂生命的流動,到底是他們沒有慧根,還是我們在唬弄他們?     對於這些朋友的質疑,我通常提供給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不要餵食野生動物」的觀念在這裡變得有些脫離實際情況。因為這裡的猴子無法在從自己的原生地中取得足夠養活牠們全部的食物,如果沒有人類主動投放,牠們與果農之間將會有更大的衝突。這很可能不是一個我們可以輕易下道德判斷的問題,因為無論是猴子、還是農民,對他們而言,這都是「生存問題」。
Thumbnail
在科幻電影虛構的外星球上,原始住民們只要將尾巴末端與動物鬃毛、植物維管束組織相連,纏繞在一起的生命線就會得知彼此的意識,共同連至大地母親的意識之中,無須訴諸言語。在名為地球的這座美麗行星上,人類或許是唯一與地球失去連結的生命物種。
Thumbnail
只要有一、兩個人因為這趟旅程,眼睛像小燈籠般被點亮,那麼這樣的大費周章就不算白費。
Thumbnail
依依東望的時候,卻已經看不到記憶裡的家鄉。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個議題,在探討原住民的文化保存。在台灣有一種土地類型,叫做原住民保留地,他規定土地擁有者必須是原住民,就算你賣地也必須賣給原住民。 之所以需要有原保地,是希望有土地能夠持續發展原住民文化。
Thumbnail
《山豬.飛鼠.撒可努》裡面的故事都深深的震動著心裡的某一部分,部落原住民獨有的幽默說話方式,有著開闊的心。 從祖先流傳下來的故事,關於獵場、山、海邊、小米田,也帶著關於這塊土地上很深的孤獨與傷。 裡面故事簡單深刻,同時也一直反覆問著:我是誰?我從哪裡來?
Thumbnail
人類文明的演進與軌跡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最初是由打獵和採集開始。隨著人群的聚集,人們逐漸開始「定居」,建立部落。社會學在日本稱為「群學」。人類文化的傳承主要來自於文字的發明和書寫的開始。在歐洲,城邦逐漸興起。隨後,隨著人類資源的有限性,大航海時代開啟了第二次文明的高峰期。這主要歸因於國際貿易
Thumbnail
最近科普議題相當受矚目,對於跨領域的知識和理解能力、資訊轉化以及同理受眾的需求,需具備相應能力。本文討論了科學教育在原住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對話。
Thumbnail
  人文的山,意指登山背後的文化。本書從西方的登山史及美國形成一套面對自然的荒野哲學談起,接著轉向東方,談論漢文化下人與自然的關係,最後回到台灣的登山發展史,及當前迫切的問題與原因,並嘗試建構一個台灣新戶外文化的方法。山,不只是山,是人賦予了山價值與意義。筆者將試論登山及文化資產之「自然地景
Thumbnail
台灣原住民各族群都有很多關於起源的故事,關於我們從哪裡來,同一個故事在不同部落的版本也可能不太一樣。例如鄒族有天神撒種子長出人的故事、泰雅族有巨石生人的故事、阿美族有大洪水的故事。
Thumbnail
偶爾有些老朋友會跟我抱怨,說你們荒野保護協會提倡要去感受大自然的生命,但是他們不管是假日爬郊山,或是退休後天天走步道健身,但是不管怎麼看,花還是花,樹還是樹,鳥還是鳥,從來沒有感受到與自然萬物的共鳴或所謂生命的流動,到底是他們沒有慧根,還是我們在唬弄他們?     對於這些朋友的質疑,我通常提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