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觀察世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熟悉繪畫的人,應該知道一個好的畫者觀察對象時,用的是感知而不是視覺。人的眼睛是世界上最精密的短焦鏡頭,當它對焦時,焦點之外的內容就虛化模糊了。因而,畫者想要畫出效果完整圖像,眼睛是虛焦的。因為焦點只能在局部產生,在眼睛虛焦的狀態下去感知繪畫對象的模糊形態,才能得到最接近真實的物體面貌。而畫家所認為的真實,在觀者眼裏反而是失真的。那麽誰錯了?其實誰都沒錯,只是兩者眼睛的焦距不同。世上有八十億人,面對同一對象時,也會有八十億種對焦,可能得到的是八十億種真相。這種說法太過嚴苛,我舉這個例子,只在在說明這個世界的復雜性,一個最簡單的東西,在不同人眼裏也會有不同的形態。

這個世界不存在真理,因為每個人眼中的世界都不一樣,併且,腦中的世界差異更大。

面對中國式的思維我總是無能為力的,因為嚮他們解釋這個世界的多維性,太難了。我們整體的意識,是在一種權威的籠罩下,數仟年不變。我們沒有機會、沒有時間、也沒有許可去思考權威以外的東西。但總有一些人,會對權威產生置疑,但只是置疑。即使轉化成目標也是很簡單的,就是推翻權威,還遠未擴及到權威之外的內容。文字獄的功能,就是消滅要置疑與推翻權威的人。因而幾仟年來,中國式思維的焦點,其實很簡單,就是維護權威與打破權威。幾仟年來沒有人關註過自然的復雜性,人的復雜性,甚至從來沒有產生精神的概念,唯物主義之所以能夠盛行,其原因就在於,精神對於現在的我們,仍是遙遠且未知的東西。人們都習慣於用最簡單的句子,來概括一切,併視為真理。於是,相互矛盾的真理產生了無數,併且奇跡般的共存於中國人的腦海中、文化中。之所以能夠共存,正因為沒有一種合理的思維模式對它們予以鑒別。於是,就翹翹闆一樣,相互矛盾的意識處於兩端,需要哪個用哪個。併且,從來沒有停止過發明真理,真理概括的對象永遠是人。

人的單位也永遠是群體。我們的觀察,總是忽略個性,以群來分的。一些人看到了勒龐的《烏合之眾》,被驚呆了,視為神書。因為書中的每句話,都在錶述著我們。併不是書太神,而是以群體來觀測人類時,我們只能得到與眾相似的結論。但如此簡單的觀察與總結,數仟年來,我們也是沒有人做過的。這也證實了我們在完全忽略自然的情況下,對人的觀察也處於何等粗淺的狀態。

我們觀察國家,也是同樣如此,我們幾乎不能得出每個國家不同的結論,我們多數時間由錶面得到信息,總結的結果,總是一句,所有國家都一樣。這種模塊化的觀察,只是文化的後遺症而已。

這個問題和觀察人一樣復雜,就用一個不太恰當的例來形容一下。在比較CPU或其他芯片的性能時,現在都習慣於用天梯圖來錶示,它直觀而又對比明顯。我們觀察國家時,也是可以建立這樣一張圖的。

性能最好的第一梯隊,當然是已經消滅王權和政治權威,併且文明和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第二梯隊,是跟在第一梯隊後面,已經建立了消滅權威的體制,經濟稍顯落後,但已經走在穩定道路上的那些國家。第三梯隊,是那些背著歴史包袱,還貧窮落後,沒有消滅王權或威權宗教,隨時有可能發生整體性的人淪災難的群體迫害的國家。前兩個梯隊,是消滅了戰爭隱患的,而第三個梯隊,則還是地球上現存的不安定因素。

這只是最簡單的劃分,如果仔細分類,每個國家都是一個梯隊。決定每個國家位置的,是其自身的文化,而體制只是文化這片土壤所結出的果實。

這個問題,一百年前的大師們早就發現併提出了,但由於政權的需要,這些大師的問題與看法,一直被擱置,關於文化思考也就停止了。所以,中國人的意識也就停留在了一百年前。而一百年前的國人意識又和五百年前的差別不大。。。

不知哪位懶人發明了一個詞,叫國民性。我從頭到尾不知道這詞想代錶什麽。以國為單位的群體特徵?還是其他什麽。但這詞卻是中式思維的政治濃縮版。

美國的國民性是什麽?美國文化脫胎於歐洲文化,是在歐洲限制王權五百年後的產物,又沒有王權體繫的制約,因而成了世界上最自由的政治體繫。但美國是個移民國家,世界上所有的文化、民族,它都不排斥的接納,不管是來自非洲土著,而是東亞王朝,或者各種教派。我們常常以中國是個五十六個民族的國家驕傲,那美國有多少個民族呢?是以十萬百萬為單位,因為任何一種文化都可以在那裏找到,併生存。所有的文化集中在一地,併和平共存這麽多年,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這也驗證了美國政治體繫的合理性。它的居民來自世界各地,妳不能指望來自非洲的土著一踏上美國就自動成為歐洲的紳士,也不可能指望伊斯蘭教士瞬間就忘了他們的真主,以及來自東方的臣子忘記他們的君王。各種亂象不可避免。但美國的文明框架決定了,任何一種文化,必須在某些共同的前提下得到自由。最陰險的政客,也只敢以人權和法律等名義而制造麻煩。不可能發生第三世界國家式的人倫災難和群體迫害。那麽美國的國民性,就是這一現代文明前提下的所有世界文化,幾乎等同於世界性。

歐洲,現代文明的發源地,併且沒有美國那麽復雜。歐洲許多國家被奉為地球上最接近天堂的地方。這樣的地方,即使文化倒退五百年,也幾乎不可能出現帝王重現王朝復辟,這也是許多人說中國落後世界五百年的原由。

印度,很有代錶性的一個國家,和中國最有可比性。人口數量超過中國,同樣的歴史悠久。但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實施是歐式的制度。數十年來,我們看到了什麽?制度在督促著文化的轉變,收效卻是緩慢的。等級觀念還遠未消除,女性還未進化成人類。婆羅門教的影響,不知道還需要多久才能被退化,但印度的教育和文化正在突飛猛進,這也是事實。也印證了要想改變文化,究竟有多難。從印度,我們看到的,是我們自己的未來,但遺憾的是,印度已經上路數十年了,而我們還未邁出第一步。

俄羅斯,在蘇聯解體數十年後,又迎來了自己的大帝,還是在歐洲化數十年之後。之所以能夠出現普京這樣的人物,正在由於其蘇聯文化的影響力遠未消除,自然生長出來的結果。有什麽樣的觀念,就會產生什麽樣的領袖。這在歐洲的主要國家,社會再怎麽混亂或退化,也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歐洲數百年發展的最大成果,就在於此。

南非,現在一片混亂,於是中國人罵起曼得拉。這又一次讓我為中國的政治智商而發笑。南非政改之後,是法國人在幫忙執政,在短短二十年裏成為非洲明珠,成為非洲最發達最有活力的國家。於是南非人自傲了,覺得應該由自己來執政。法國人很大方,就把政權交還給了南非人。結果有目共睹,南非人重新回到了野蠻時代,他們殺光了白人農場主,墓碑擺滿了一條條公路。非洲明珠,以舉世震驚的速度淪落了下去。

在東南亞,在拉美,在南美,各個國家,都依照著自己的文化在緩慢進化著。都知道現代文明是方嚮,但阻力卻是不同的,這個阻力,正是各自的文化。進步與阻礙的力量,得出了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結果。

那麽,中國的文化力量,在哪個梯隊呢?它是落後於東南亞的,龐大的人口和地域造成了強大的假相,也給統治階層更多的操作空間,但文明程度上來講,它真的不如東南亞。越南正在走在革新的路上,緬甸人由於不服從軍管而處於無政府狀態,柬埔寨在死亡三分之一人口之後依然建立的是王權國家,但已經有了是非觀念。泰國、新加坡的統治者,盡管不情願,也不敢違抗文明的進化方嚮。而中國,還依然依據強大的歴史慣性,阻止和扭曲著現代文明。

我不敢過於執著對正誤的判定,這世界太復雜、太多維,說不定中國能走出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文明之路,但至少目前,只能看到無盡的血海。

把中國的目前的理念落後歸結於暫時的文化封禁,實在是太過天真了,文化封禁,是幾仟年來的一慣手段,常有人自豪於中國文化的恆久不變,最強大的手段就是封禁和暴力維護,它讓文化在幾仟年裏無法去改變。這種封禁讓中國人習慣自己同自己比較,這是一種可笑的行為,常常有人批駁,要看到進步,我們比以前已經強多了。可笑之處在於,比較必須是多維的,我家孩子十八歲長到了一米二,我不會認為這些年他在生長在進步,只會意識到他不正常,如果,我到處宣揚這個事情,那麽,我也是不正常的。而封禁,正是讓我無法產生同外部的比較,因而無法得知自己的是否正常。

文化的改變,需要改變的不僅僅是錶象政治體制,而是最深層次的信仰、人性的觀念、對自然態度、傳統的認知習慣等等等等。而中國文化這座大山,需要的是所有人超乎想象的努力。因為,我們現在所有的世界就是眼前這座大山,連嚮外看的機會都還沒有產生過,對世界復雜性的認知,都幾乎還處於零狀態。

全世界有互聯網的防火墻的國家,只有那麽三兩個,互聯網時代,絕大多數國家,都是信息開放的,但不耽誤各處國家在各自的坑裏艱難的嚮外爬行。

一個簡單的問題,明天共產黨就倒了,那麽,中國人能建立起一個什麽樣的東西?它會處於世界的第幾梯隊?若是在原地踏步,那今天的犧牲有沒有價值?

這就回歸到了一百年前的問題,我們需要改變的,是這土壤,而不是上面長的一棵毒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Ziiiyou的沙龍
12會員
49內容數
Ziiiyo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5/12
這幾年主要在反思文化這方面的事情,發現用歷史和文化真的可以解釋中國的過去和今天。這是個太古老且無知的民族。全民無知的狀態維持的太久太久,以至於今天想改變都難上加難。 真的太無知,99%的人幾千年處於無知狀態,連文字都不識得,更不會去運用,也就談不上去發展其他東西,就是在半原始的狀態下活過數千年。也怪
2023/05/12
這幾年主要在反思文化這方面的事情,發現用歷史和文化真的可以解釋中國的過去和今天。這是個太古老且無知的民族。全民無知的狀態維持的太久太久,以至於今天想改變都難上加難。 真的太無知,99%的人幾千年處於無知狀態,連文字都不識得,更不會去運用,也就談不上去發展其他東西,就是在半原始的狀態下活過數千年。也怪
2023/04/01
幾個月來,除了日記,沒有再寫其他的文字。我們正陷入時代的漩渦裡,眼前的所感遠不能描述它,所有的感受不過是隨之沉淪,無力自拔。 去年年底,三年的世界疫情終於算是尾聲,中國政權也終於意識到,疫情到了該終結的時刻,再一意孤行下去,只會集體沉淪。於是,強大的控制力發揮了作用,官方發出與病毒共存的通告之後,數
2023/04/01
幾個月來,除了日記,沒有再寫其他的文字。我們正陷入時代的漩渦裡,眼前的所感遠不能描述它,所有的感受不過是隨之沉淪,無力自拔。 去年年底,三年的世界疫情終於算是尾聲,中國政權也終於意識到,疫情到了該終結的時刻,再一意孤行下去,只會集體沉淪。於是,強大的控制力發揮了作用,官方發出與病毒共存的通告之後,數
2022/12/20
在中國,幾乎妳編造任何離譜的事情,都會有人相信。哪怕它極端的違背人性與邏輯。人們早已習慣整個環境的無人性和無邏輯。 老人倒地無人扶,人們早已習慣;看不起病在醫院跳樓、醫院因無錢見死不救,人們早已習慣;小孩子一轉眼不見,人們早已習慣;車禍現場受傷哀號而所有路人視而不見,人們早已習慣;法院審案顛倒黑白,
2022/12/20
在中國,幾乎妳編造任何離譜的事情,都會有人相信。哪怕它極端的違背人性與邏輯。人們早已習慣整個環境的無人性和無邏輯。 老人倒地無人扶,人們早已習慣;看不起病在醫院跳樓、醫院因無錢見死不救,人們早已習慣;小孩子一轉眼不見,人們早已習慣;車禍現場受傷哀號而所有路人視而不見,人們早已習慣;法院審案顛倒黑白,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多去看看世界的構成,多去經驗世界,我們才有辦法從觀世界的過程裡,獲得世界觀。
Thumbnail
多去看看世界的構成,多去經驗世界,我們才有辦法從觀世界的過程裡,獲得世界觀。
Thumbnail
  一旦忘記什麼,我們就真的是什麼,最基本的人類本能,來到了現今社會的世代中,我們的確忘記了初本。人類的演化,不管專家說了多少次,重複多少遍,改變了哪些章節,大概不變的是智人最終戰勝了其他的人種,成為了主宰這世界的唯一物種。人類,從地形地貌改變了環境,從採集植物的果實,到最終拿起石頭主動殺了眼前要攻
Thumbnail
  一旦忘記什麼,我們就真的是什麼,最基本的人類本能,來到了現今社會的世代中,我們的確忘記了初本。人類的演化,不管專家說了多少次,重複多少遍,改變了哪些章節,大概不變的是智人最終戰勝了其他的人種,成為了主宰這世界的唯一物種。人類,從地形地貌改變了環境,從採集植物的果實,到最終拿起石頭主動殺了眼前要攻
Thumbnail
我們的感官首先讓我們認識到了一外在多樣且複雜的世界之存在,這個世界又複雜到使我們回過頭來反省人類在與外在世界互動過程中的有限性,從而發現了一個在我們看來是如此充滿確定性與不確定性世界與知識的本質:世界與知識在存在與虛無之間徘徊,而人類的意識也同樣徘徊在存在與虛無之間。
Thumbnail
我們的感官首先讓我們認識到了一外在多樣且複雜的世界之存在,這個世界又複雜到使我們回過頭來反省人類在與外在世界互動過程中的有限性,從而發現了一個在我們看來是如此充滿確定性與不確定性世界與知識的本質:世界與知識在存在與虛無之間徘徊,而人類的意識也同樣徘徊在存在與虛無之間。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人類的思考是無法簡單的說明。日光底下無新事,人類的思考因為腦生理結構,都受是過去記憶所束縛(即認知偏見)。只有「思想家」才能擺脫束縛,發展出如「核心─邊緣」的創新思考。所以,我們必須站在「思想家」的肩上,先模仿、吸收、消化,自己銳變成「思想家」之後,才能心靈自由及靈感湧現的創新思考。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人類的思考是無法簡單的說明。日光底下無新事,人類的思考因為腦生理結構,都受是過去記憶所束縛(即認知偏見)。只有「思想家」才能擺脫束縛,發展出如「核心─邊緣」的創新思考。所以,我們必須站在「思想家」的肩上,先模仿、吸收、消化,自己銳變成「思想家」之後,才能心靈自由及靈感湧現的創新思考。
Thumbnail
我們都不禁傾向把各種事物分成截然不同的兩類,之間橫著一條鴻溝。我們眼中的世界分成兩類國家:富人與窮人。 在建構基於事實的世界觀之際,你所遇到最大的難關在於要知道一點:你的多數親身經驗來自第四級,間接資訊則經過大眾媒體的篩選。你需要靠什麼來揪出並取代誤解?答案是數據。你得秀出數據,看見背後的事實。
Thumbnail
我們都不禁傾向把各種事物分成截然不同的兩類,之間橫著一條鴻溝。我們眼中的世界分成兩類國家:富人與窮人。 在建構基於事實的世界觀之際,你所遇到最大的難關在於要知道一點:你的多數親身經驗來自第四級,間接資訊則經過大眾媒體的篩選。你需要靠什麼來揪出並取代誤解?答案是數據。你得秀出數據,看見背後的事實。
Thumbnail
這兩天開始接觸繪畫理論,試圖理解透視法了解空間概念的本質之後(空間是減法視角的世界,以前我空間概念、準確度很差,就是因為不知道可以用減法、幾何的方式來看待世界)突然學生時代無法理解的數學問題突然懂了,數學的魅力與迷人之處也漸漸得以被自己看見。 然後頭腦就開始星爆。發現原來世界是長這樣的,我竟然以前
Thumbnail
這兩天開始接觸繪畫理論,試圖理解透視法了解空間概念的本質之後(空間是減法視角的世界,以前我空間概念、準確度很差,就是因為不知道可以用減法、幾何的方式來看待世界)突然學生時代無法理解的數學問題突然懂了,數學的魅力與迷人之處也漸漸得以被自己看見。 然後頭腦就開始星爆。發現原來世界是長這樣的,我竟然以前
Thumbnail
簡單的例子就是我描述石頭是圓的,不代表石頭是我創作出來的。這是許多現代與後現代知識分子無法對世界圖景有正確認知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簡單的例子就是我描述石頭是圓的,不代表石頭是我創作出來的。這是許多現代與後現代知識分子無法對世界圖景有正確認知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人類的行為受限慣習,與你的學習歷程、生活經驗都有關係,而多數的生活技能,都是單線思考就能學到,因果關係很單純。絕大多數人對於這個社會的思維就是如此,他能想到的範圍沒有那麼大,對於影響範圍較大的,也多是用自己身邊的經驗去擴充。
Thumbnail
人類的行為受限慣習,與你的學習歷程、生活經驗都有關係,而多數的生活技能,都是單線思考就能學到,因果關係很單純。絕大多數人對於這個社會的思維就是如此,他能想到的範圍沒有那麼大,對於影響範圍較大的,也多是用自己身邊的經驗去擴充。
Thumbnail
經濟學家伯丁認為,為了維持文化的多樣性,一個理想的世界是由大約五百個國家所組成,每個國家都像島嶼一樣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及認同,有產生創新的能力,同時又透過貿易、旅行及國際組織而彼此有密切的交流。也許,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另一種「創意烏托邦」。
Thumbnail
經濟學家伯丁認為,為了維持文化的多樣性,一個理想的世界是由大約五百個國家所組成,每個國家都像島嶼一樣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及認同,有產生創新的能力,同時又透過貿易、旅行及國際組織而彼此有密切的交流。也許,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另一種「創意烏托邦」。
Thumbnail
思維從古至今,一直都是個大哉問。 探索思維,意謂探究我們究竟是如何思考? 而將思維系統理論化的學問—哲學,以富有比較性的動態系統來探討文化現象,不僅理解文化,更會改變一個文化,而哲學思考能使我們認知過去、現在,也能預見潛在的未來......
Thumbnail
思維從古至今,一直都是個大哉問。 探索思維,意謂探究我們究竟是如何思考? 而將思維系統理論化的學問—哲學,以富有比較性的動態系統來探討文化現象,不僅理解文化,更會改變一個文化,而哲學思考能使我們認知過去、現在,也能預見潛在的未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