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確》#1 二分化直覺錯誤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認為「世界分成兩塊」的大誤解



這章在談十個誇大直覺裡的第一個:二分化直覺。我們都不禁傾向於把各種事物分成截然不同的兩類,之間橫著一條鴻溝 ── 一種大大的不公。

由於這種直覺,我們眼中的世界分成兩類國家,或是分成兩類人:富人與窮人。

雖然世界變了,對世界的認知卻沒變,總而言之:低所得國家遠比多數人想像的更進步,而且占全球總人口的比例很小。如果認為全球分成涇渭分明的兩塊,多數人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那可真是搞錯了,純屬誤解,純屬幻想。

多數人不是生活在低所得國家或高所得國家,而是中所得國家。這一類不在二分法的世界觀裡,卻確實存在。全球75%的人生活在中所得國家,就在想像中的那條鴻溝裡。所以這樣說好了,那條鴻溝並不存在。

中所得國家加上高所得國家共占全球人口的91%,多數人已經整合進全球市場,生活正大幅改善,過得還算不錯。


二分化直覺


我認為原因出在人類非常傾向於二分法的思考,愛把事物分成迥異的兩類,中間存在一條鴻溝。我們熱愛二分:好與壞;英雄對惡棍;我的國家與其他國家。把世界分為兩類很簡單直觀,還暗示著衝突,容易流於誇大,而我們始終在無意間這麼做。

由於二分化直覺,我們往往在統合中想像對立,在匯融中想像歧異,在一致中想像衝突。這種直覺處處可見,徹底扭曲認知,所以第一個就被我提出來。今晚如果你觀看新聞或點進遊說團體的網站,大概會看到他們講著兩個群體之間的對立,也許用到「鴻溝愈來愈大」等用語。


如何扭轉二分化直覺偏誤?


平均值

我們比較兩個平均值時唯恐只關注其中的差距,忽略背後重疊的部分。換言之,我們看見實不存在的鴻溝。

如果我們能稍微探討得更深入一點,不要只看平均數,而是檢視分布狀況,不把群體綁在一起,而是檢視所有個體,那麼我們幾乎都能獲得更準確的認知,發覺乍看迥異的群體其實多所重疊。


極值

我們天生會受極端特例所吸引,要回想起來也比較容易。

如果我們得想出不同的政府體制,我們也許會很快想到正反面的極端例子,一邊是貪腐壓迫的獨裁統治,一邊是瑞典這樣的國家,具備良好的社福系統與文官體系,致力於保障公民的權益。

統計數據常因政治目的用得聳動,但重點是我們也要從中看出事實。如果我們替巴西人依四個所得等級畫分,將發現多數巴西人已經脫離極端赤貧,擠身第三級,買得起機車和眼鏡,替教育費與洗衣機存錢。即使在這個世上數一數二貧富不均的國家,鴻溝仍不存在,多數人位於中間。


在建構基於事實的世界觀之際,你所遇到最大的難關在於要知道一點:你的多數親身經驗來自第四級,間接資訊則經過大眾媒體的篩選,而媒體喜歡誇張聳動的大事,不愛平凡日常的小事。

你需要靠什麼來揪出並取代誤解?答案是數據。你得秀出數據,看見背後的事實。


Blog:https://givemebook.club/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吉米不可 Give me book
98會員
257內容數
Give me book 是一個分享書籍的讀書園地,每兩周就會寫一本〝書籍〞的讀後心得與重點整理,期許有興趣的人可以跟我 Gimmy 一起閱讀、學習與交流,而每一本書大約會發佈五篇主題:簡介、三個主題和總結,透過這些分享來期待我們共同學習與成長。 若有推薦的書單,請歡迎隨時向我推薦哦 ^^
2023/05/03
撰寫感恩筆記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只需要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寫下一些自己所感激的事物,就能夠讓自己更加快樂、更有動力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2023/05/03
撰寫感恩筆記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只需要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寫下一些自己所感激的事物,就能夠讓自己更加快樂、更有動力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2023/04/26
以下是一些培養自我效能感(SE)的方法: 1. 設定小目標 設定小目標可以幫助我們達成大目標。 2. 回憶成功經驗 回憶過去的成功經驗可以讓我們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 3. 學習新技能 學習新技能可以讓我們增加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進而提升自我效能感。 4. 接受挑戰 接受挑戰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的能力
Thumbnail
2023/04/26
以下是一些培養自我效能感(SE)的方法: 1. 設定小目標 設定小目標可以幫助我們達成大目標。 2. 回憶成功經驗 回憶過去的成功經驗可以讓我們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 3. 學習新技能 學習新技能可以讓我們增加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進而提升自我效能感。 4. 接受挑戰 接受挑戰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的能力
Thumbnail
2023/03/31
好聲音三步驟: 1. 起床先開嗓。 2. 說話時吸足了氣。 3. 說話時維持笑容。
Thumbnail
2023/03/31
好聲音三步驟: 1. 起床先開嗓。 2. 說話時吸足了氣。 3. 說話時維持笑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隨著疫情、戰爭、極端氣候等等到來,世界是不是越來越糟了? 還是我們對世界理解錯誤了? 1.二元分類 非黑及白的直覺偏誤。 概括型 別將世界二分化,分成我們和他們,現實不是這樣分類。 現今世界上多數人並不在低所得國家,而是在中等所得國家,連最低所得國家裡也有60%女孩讀完小學,識字
Thumbnail
隨著疫情、戰爭、極端氣候等等到來,世界是不是越來越糟了? 還是我們對世界理解錯誤了? 1.二元分類 非黑及白的直覺偏誤。 概括型 別將世界二分化,分成我們和他們,現實不是這樣分類。 現今世界上多數人並不在低所得國家,而是在中等所得國家,連最低所得國家裡也有60%女孩讀完小學,識字
Thumbnail
二分化直覺偏誤 負面型直覺偏誤  直線型直覺偏誤 恐懼型直覺偏誤...
Thumbnail
二分化直覺偏誤 負面型直覺偏誤  直線型直覺偏誤 恐懼型直覺偏誤...
Thumbnail
你腦袋中的世界,長什麼樣子?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可以先看看下面四個問題: 一、現今全球的平均壽命是多少?A50、B60、C70。 二、現今全世界低所得國家裡,多少女孩會讀完小學?A20%、B40%、C60%。 三、全球有多少人口享有電力?A20%、B50%、C80%。 四、過去20年,全球赤貧人口
Thumbnail
你腦袋中的世界,長什麼樣子?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可以先看看下面四個問題: 一、現今全球的平均壽命是多少?A50、B60、C70。 二、現今全世界低所得國家裡,多少女孩會讀完小學?A20%、B40%、C60%。 三、全球有多少人口享有電力?A20%、B50%、C80%。 四、過去20年,全球赤貧人口
Thumbnail
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真確》,讓我們加強在下判斷和決策時可能產生偏誤的辨識能力。我們都會不時陷入這十大直覺偏誤,但我們不必覺得丟臉,更重要的是,建立保持謙虛與好奇的習慣,樂於且敢於說出「我不知道」,所犯的錯誤激發的是對新知的好奇心,而不是只淪為羞愧。
Thumbnail
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真確》,讓我們加強在下判斷和決策時可能產生偏誤的辨識能力。我們都會不時陷入這十大直覺偏誤,但我們不必覺得丟臉,更重要的是,建立保持謙虛與好奇的習慣,樂於且敢於說出「我不知道」,所犯的錯誤激發的是對新知的好奇心,而不是只淪為羞愧。
Thumbnail
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 FACTFULNESS:Ten Reasons We're Wrong About the World--and Why Things Are Better Than You Think
Thumbnail
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 FACTFULNESS:Ten Reasons We're Wrong About the World--and Why Things Are Better Than You Think
Thumbnail
你還在用「發展中國家」與「已發展國家」來區分世界嗎? 這是1960年時劃分世界等級的方法,但現在已經不適用了。
Thumbnail
你還在用「發展中國家」與「已發展國家」來區分世界嗎? 這是1960年時劃分世界等級的方法,但現在已經不適用了。
Thumbnail
你是否聽過「不是成功就是失敗」、「不是完全認同就是反對」或「不是輸就是贏」?
Thumbnail
你是否聽過「不是成功就是失敗」、「不是完全認同就是反對」或「不是輸就是贏」?
Thumbnail
我們都不禁傾向把各種事物分成截然不同的兩類,之間橫著一條鴻溝。我們眼中的世界分成兩類國家:富人與窮人。 在建構基於事實的世界觀之際,你所遇到最大的難關在於要知道一點:你的多數親身經驗來自第四級,間接資訊則經過大眾媒體的篩選。你需要靠什麼來揪出並取代誤解?答案是數據。你得秀出數據,看見背後的事實。
Thumbnail
我們都不禁傾向把各種事物分成截然不同的兩類,之間橫著一條鴻溝。我們眼中的世界分成兩類國家:富人與窮人。 在建構基於事實的世界觀之際,你所遇到最大的難關在於要知道一點:你的多數親身經驗來自第四級,間接資訊則經過大眾媒體的篩選。你需要靠什麼來揪出並取代誤解?答案是數據。你得秀出數據,看見背後的事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