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4千個禮拜》-書評

更新於 2024/12/15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世上最難的事,就是甚麼都不做。」
⠀⠀
⠀⠀
18世紀工業革命開始,鐘錶時間逐漸成為精準測量的工具。工廠需要規劃工人何時上班、何時下班、工作時間多久,並以此作為基準來推估產能和經濟效益。
⠀⠀
⠀⠀
也就是從這時候起鐘錶時間上的刻度,經由各種數學公式,可以換算成各種資源。通常是金錢。
⠀⠀
⠀⠀

而牽扯到金錢,無論是信奉資本主義或是共產主義、又或是從伊斯蘭教、佛教到基督教,讓資本家跟商人超越政治理念與宗教信仰的唯一信仰是:「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做。」
⠀⠀
⠀⠀

於是乎,一場政府、資本家、群眾的競賽便開啟序幕。
⠀⠀
⠀⠀

群眾需要將時間換取各項資源求得溫飽和生存,或由世俗觀念看起來好一點點的生活;資本家需要將收集到的時間發揮最大產能並確保能穩定持續輸出;政府需要從這些產能中獲益,同時,制定法律規範防止資本家把群眾榨乾。因為,這不單影響獲利、嚴重更可能讓政權動盪。
⠀⠀
⠀⠀
(行文至此,怕有人誤解本人在鼓吹無政府主義、共產主義或是抨擊資本家。我只能說,如果任何一篇文章不能、也沒時間(本文要討論的重點)全部看完,請盡可能不要斷章取義地做出臆測與評論。)
⠀⠀
⠀⠀

賭桌上政府是莊家、本錢最厚的是資本家、群眾如同準備入虎口的羊。就是這樣的大屠殺,催生了共產主義。
⠀⠀
⠀⠀
後來,隨著各地的民主興起、王權崩壞、教育水平的提升,醫療水準和改善貧窮延長了人類的平均壽命。更重要的是:網路資訊的普及。身分的流動越來越頻繁,最後,在政府、資本家、群眾裡一人分飾多角早已成為現代社會早就見怪不怪的普遍現象。
⠀⠀
⠀⠀

所以結局是皆大歡喜,每個人都成為贏家了嗎?很抱歉,目前看起來我們都輸了。輸在越來越沒有時間。
⠀⠀
⠀⠀

政府越來越沒有時間制定長遠的計畫(可能)。十年以上的公共政策乏人問津,選民的需求是現在就要、還要好。
⠀⠀
⠀⠀

資本家越來越沒有時間改變世界(也許)。競爭太激烈、利潤越來越少,冒險將時間投入新產品,稍有不慎,便跌入萬丈深淵。
⠀⠀
⠀⠀
群眾越來越沒有時間換取資源(大多)。多重的角色分身乏術,害怕時間花下去到頭來一切沒有意義。
⠀⠀
⠀⠀
⠀⠀
⠀⠀

《人生四千個禮拜》這本書試著去探討這樣的現象是怎麼來的?我們又可以做些甚麼消除這樣的剝奪感。畢竟,(在第一世界的)人生平均約只有四千個禮拜(924個月或是77年),扣除掉睡覺的時間,其實你實際擁有的時間比你想像的少多了。
⠀⠀
⠀⠀
⠀⠀
⠀⠀

1.總是為未來而活
⠀⠀
⠀⠀

「我很快就發現,育兒書這個類別分為兩派,而且永遠瞧不起對方,我開始把一方想成『嬰兒馴獸師』、一方為『自然派父母』。

而這兩派背後其實都沒有可信的科學證據,雖然派別不同,但我感受最深的是兩派的專家有多麼關注『未來』。不管是書上寫的、網路發表的,幾乎都是一心一意要讓孩子長大成人後,過得更幸福、更成功、賺更多錢。」
⠀⠀
⠀⠀

我沒有生小孩,不敢在人父、人母前班門弄斧。撇除育兒書,所有的教育體系也是建立在這樣的『未來』之上。
⠀⠀
⠀⠀

你為什麼要學習?不是要探究宇宙的真理和做人的道理,而是為了下次考試拿到好成績。
⠀⠀
⠀⠀
然後,數個好成績累積在將來就可以申請排名前面的國小、國中、高中。在這期間還需要參加一些所謂的寒暑假營隊和各種才藝課程,讓履歷看起來更為出色。這一切的一切幾乎可以保證未來的你更有競爭力、更有選擇,也在社群媒體上更有看頭。「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終有一天,能過著想像中的順利人生。」,整體人生的價值建立上「未來能換到其他甚麼東西,而不是人生本身就有價值。」
⠀⠀
⠀⠀
也就是說,如果現在手頭上的事情或計畫裡的項目經評估對未來沒有明顯的益處,那它分配到的時間和關注將會被消失。
⠀⠀
⠀⠀
⠀⠀
⠀⠀
⠀⠀
⠀⠀

2.總是不敢下決定
⠀⠀
⠀⠀

「有一個故事這麼說:老師拿了一個透明玻璃罐、幾個大石頭、小石頭跟一袋沙,向學生發出挑戰能否把所有東西塞進罐子裡?

學生顯然腦子都不太好,有的先放小石頭、有的先放進了沙,無法一次把所有東西塞入玻璃罐中。最後,老師如同摩西開紅海般,先放進大石頭、再放入小石頭,最後讓沙填滿整個空隙。說道:

『先把時間留給最重要的事,就能在完成之後,還有很多空間留給那些不那麼重要的事。』

然而,今日的時間管理問題不在於我們不懂得要先放大石頭,而是現在生活周邊的石頭大小太像、數量太多了。大部分的石頭連靠近玻璃罐的機會都沒有。」
⠀⠀
⠀⠀
不重要的事不會進入你的人生清單;但瞄一眼瞥見清單數量之多,只會讓我們想轉頭過去睡覺、繼續滑手機到把所有動態再看N次或是開啟傳說對決。
⠀⠀
⠀⠀

另一種現象是疫情前的躺平運動興起,放棄做任何決定。信仰躺平即是正義,「躺平,是我的智者運動。只有躺平,才是萬物的尺度。」
⠀⠀
⠀⠀

而無論哪一種現象,都根基於一個想法:你的每一個當下所作所為,都必須在未來有一個美好的假設結局,不然,它根本沒有值得你花時間、拚力氣的價值。只怕投入時間精力卻沒有換回心目中的理想報酬,賠了夫人又折兵。於是盡量不做決定、不敢做決定,讓自己停在某一個階段,只是,時間依然在前進。

⠀⠀
⠀⠀
⠀⠀
⠀⠀
⠀⠀
⠀⠀
3.總是不耐煩
⠀⠀
⠀⠀

「自從加速時代以來,人們對於省下來的時間沒有心滿意足,而是越來越焦慮無法再快一點。有人計算過Amazon的網頁速度每慢一秒鐘,年銷售會損失16億美元;微波爐60秒就能加熱晚餐,但你為了要等待足足一分鐘感到非常不耐煩。」
⠀⠀
⠀⠀

在整理文章的當下,我目前的網路速度是19Mbps,跟晚上尖峰時間3~5Mbps相比真的是飛快許多(淚)。然而,沒有比較沒有傷害,在台北19Mbps只能是尾數,台北的網路速度是「百位數」為基本單位,不要說19,搞不好出現99這個數字馬上就暴跳如雷打電話到客服中心去客訴。(台北女子圖鑑的台北人)
⠀⠀
⠀⠀
我們越來越沒辦法忍受無法控制的節奏。看書需要一段無法預期何時會看完的時間,看電影、影集則需要數個小時,上YT直接找書評、影評,再來個撥放速度2倍,嗯~省時、暖心又舒服。
⠀⠀
⠀⠀
至於常見的大家可以忍受數小時的排隊,把每個人的手機抽離,別說數小時,幾分鐘我們可能就放棄了。
⠀⠀
⠀⠀
耽誤時間就好像把血從我們身上抽離、把錢從我們身上竊取般的不可原諒。我們被灌輸一寸光陰一寸金,把人生的價值和時間能換取的報酬畫上等號,那些耽誤我們時間的事情實在罪大惡極、不可饒恕。不耐煩,已經是我最有紳士風度的抗議了。
⠀⠀
⠀⠀
⠀⠀
⠀⠀
⠀⠀
⠀⠀

書中列舉了好幾個時間感到匱乏會有的症狀,我摘錄了三個。接著作者也提供了可能有效的處方籤:
⠀⠀
⠀⠀

1.人生的每一刻都是最後一次
⠀⠀
⠀⠀

「我們執著於從手中時間提煉出最好的未來價值,卻無視於現實。事實上,關鍵時刻,永遠是現在才對。人生只不過是一連串的現在,最後是死亡。你大概不會來到每件事都感覺完美的那一刻,因此,最好別再將你存在的『真正意義』一直延遲到未來,現在就投入你的生活。」
⠀⠀
⠀⠀

這裡的意思不是要刻意強調活在當下。畢竟,我們早就在當下了,不然還能去哪?而是不需要每一件事情都讓『根本無法確定的未來』這個陰魂在旁邊騷擾。
⠀⠀
⠀⠀
健康的身體很重要,但為了未來也能有一樣的健康身體(光忽略老化這件事就已經不實際了),所有可能致癌的飲食不碰、所有會讓人心情愉悅的飲食不吃,所有食品用絕對嚴格的標準把關,忽略了當下食物給你的感受,還不保證一定會達標(畢竟這些標準都是人設的,半世紀前還說吃糖很健康呢),值得嗎?
⠀⠀
⠀⠀
健康的心理很重要,但為了未來不讓自己心理受到傷害,所有可能終會受傷的關係、所有讓人難過的情境都不去碰觸,忽略了當下情感給你的智慧與成長,值得嗎?
⠀⠀
⠀⠀
每一刻都是最後一次,我們只能決定用甚麼態度去面對,可以期許但不要強迫保證一定要有怎樣的結果。
⠀⠀
⠀⠀
⠀⠀
⠀⠀
⠀⠀
⠀⠀

2.選擇去取捨
⠀⠀
⠀⠀

「你必須抗拒誘惑,真正的問題是人生難免有侷限的地方。和你心中的理想藍圖一對照難免失望,但這就是真實的生活,做出選擇,等你再也無法回頭的時候,焦慮會消失,你要前進,走向你選擇帶來的結果。」
⠀⠀
⠀⠀
中文很有意思,用詞相近卻不同的字詞會讓你用不同的視角看待自己所作所為。是『結果』還是『後果』;是『經驗』、『教訓』又或是『代價』,選用不同的字詞會讓你對事情有著不一樣的評價。
⠀⠀
⠀⠀

可惜的是成王敗寇。我們總覺得成功才有模仿的價值,而失敗就一無是處。這是人性,也是我們得以逐步成為地球霸者的原因。即便理智知道可以控制的失敗不會有立即的生命危險,但我們的基因設定就是害怕失敗比獲得成功的情感要強烈許多,寧願不成功,也不允許小小的失敗。
⠀⠀
⠀⠀
只是,要怎麼去讓孩子在不跌倒的情況下學會走路?在不虧損的情況下(截至昨日為止台灣加權指數今年度下跌-28.56%)習得理財的方式?在沒有經歷情感的挫折下終生幸福?因為有取捨,選擇才有了意義,而有個可以信任的意義是人類得以生存下去的原因。
⠀⠀
⠀⠀
⠀⠀
⠀⠀
⠀⠀
⠀⠀

3.承認你的無能為力
⠀⠀
⠀⠀

「當你放棄要求立刻解決問題的辦法,不靠神奇的魔法瞬間擺脫不安與痛苦時。你鬆了一口氣。你投入了真實的人生,清楚意識到自身的極限,你將獲得最不流行、但或許最重要的超能力:耐心。」
⠀⠀
⠀⠀
我發現自己耐心(或專注力)下降的地方是閱讀。想像中可以心無旁鶩坐在書桌前看書一個小時,實際大約是15分鐘就要起來走走,要是有手機在旁邊,呵,時間更短。你眼睛盯在這些字裡行間,但思緒早就飛到九霄雲外,逐漸高速的生活速度沒有讓我們擁有更多時間與寬容,只讓我們有越來越高的錯誤期待和越來越低的容忍程度。「一慢下來,焦躁感就會湧上來。」
⠀⠀
⠀⠀
此症狀的根源之一便是我們相信事情必須、也必然都在我們的掌握之中,無法掌握的事情簡直無法想像也不可理喻。
⠀⠀
⠀⠀
書裡說到這種現象基本上跟成癮無異,而戒除癮頭的第一步:承認自己的無能為力;承認有些事情就是有自己的節奏,你無法干預。
⠀⠀
⠀⠀
然而,耐心是成就許多美好事物不可或缺的關鍵。你不能期待剛出廠的新酒口味比陳年好酒更甘醇(我不喝酒無法比較差異);你也無法期待人生一出生就十全十美、十分精彩(那後面的時間要幹嘛),有些事情,就是需要時間、大量的時間,你可以關心,但也必須臣服於結果不操之在己。
⠀⠀
⠀⠀
試著聽一首歌不滑手機、看一部片(包含愛情片)不快轉(哇,好像一開始標準就設太高?),試著讓每一刻、每一秒有它自己的節奏,而你,只是跟隨節奏緩緩前進。
⠀⠀
⠀⠀
⠀⠀
⠀⠀
⠀⠀
⠀⠀
人生似乎都是在兩種極端間來回擺盪。理性或感性、覺得匱乏或感到富有。無論如何,每一個人都要去找到自己舒服的方式和適合的步調,沒有人有義務直接告訴你「嘿!這就是答案」不會有這樣的事情,即便有,你也不會相信。
⠀⠀
⠀⠀
時間管理就像收納法,有的教你百來種最強收納術;也有的要你斷捨離將空間還給自己,沒有好壞,適不適合自己而已。本書個人讀起來比較偏向採用減法的方式管理時間,或是說讓時間成為自己的一部分而非量測工具,推薦給有興趣的人閱讀。
⠀⠀
圖片來源:https://www.tcsb.com.tw/SalePage/ShowImageListV2?salePageId=7557139

⠀⠀
    avatar-img
    3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捌月肆日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名熱愛爬山的退休邊境管理公務員,失足而死。調查的刑警張海俊(朴海日 飾)、吳秀完(高庚杓 飾)依照程序請來以為是女兒結果是遺孀的宋瑞萊(湯唯 飾)。⠀⠀ 「他如願以償地死了。」宋瑞萊隱約促狹一笑低聲說著。⠀⠀ 秀完在結束訊問後不可置信的說著:「她竟然笑出來了! 她一定有嫌疑。」 ⠀⠀ ⠀⠀ 海俊則
    「你真的要走?」 「我立下誓言、做出承諾。這就是勇敢的人如何偉大。」 「或者是愚蠢的人如何消亡。為什麼要偉大?難道良善還不夠嗎?」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下有劇情。 ⠀⠀ ⠀⠀ ⠀⠀
    故事 ⠀⠀ ⠀⠀ ⠀⠀ ⠀⠀ 就在賞完流星雨後沒多久,欣梅爾去世了。全國舉行隆重的喪禮,芙莉蓮則流下懊悔的眼淚說到:明明就知道人類這種生物的壽命很短,為什麼從未想要多了解他一些呢? 於是《葬送的芙莉蓮》故事就從芙莉蓮以收集魔法書和想要了解人類為契機,再次展開旅途。 ⠀⠀ ⠀⠀ ⠀⠀ ⠀⠀ ⠀⠀
    這是一個打臉自己速度飛快的年代。對於Netfilx個人的評價是影集優秀、電影無味。沒想到今天的文章要為了介紹NetFilx的電影《千萬別抬頭》來打臉自己,因為,這部電影還真有點不錯的味道。 ⠀⠀ ⠀⠀ ⠀⠀ ⠀⠀ ⠀⠀ ⠀⠀ 再來要劇透了,不喜迴避。 ⠀⠀ ⠀⠀ ⠀⠀ ⠀⠀ ⠀⠀ ⠀⠀ ⠀⠀ ⠀⠀
    「我們看起來理所當然的事情,是人家一而再、再而三不斷努力,不願放棄的結果。」 ⠀⠀ ⠀⠀ 台灣在2005~2008年的全民運動應該是守在電視機前,等著紐約洋基隊的先發輪值投手王建民上場投球。 ⠀⠀ ⠀⠀ ⠀⠀ ⠀⠀ ⠀⠀ ⠀⠀ ⠀⠀ ⠀⠀ ⠀⠀ ⠀⠀ ⠀⠀ ⠀⠀ ⠀⠀ ⠀⠀ ⠀⠀ ⠀⠀ ⠀⠀ ⠀⠀
    「庵野這個外星人,那傢伙是一邊流血、一邊在做電影的。」-宮崎駿  ⠀⠀ ⠀⠀ 「他就是為了工作放棄生活的人,我時時刻刻都擔心著不知道他何時會倒下。」-庵野夢洋子 ⠀⠀ ⠀⠀ 「比起自己的生命,作品更重要。」-庵野秀明  ⠀⠀ ⠀⠀ 這是一篇關於新世紀福音戰士和其新劇場版:終的心得想法以及部分
    一名熱愛爬山的退休邊境管理公務員,失足而死。調查的刑警張海俊(朴海日 飾)、吳秀完(高庚杓 飾)依照程序請來以為是女兒結果是遺孀的宋瑞萊(湯唯 飾)。⠀⠀ 「他如願以償地死了。」宋瑞萊隱約促狹一笑低聲說著。⠀⠀ 秀完在結束訊問後不可置信的說著:「她竟然笑出來了! 她一定有嫌疑。」 ⠀⠀ ⠀⠀ 海俊則
    「你真的要走?」 「我立下誓言、做出承諾。這就是勇敢的人如何偉大。」 「或者是愚蠢的人如何消亡。為什麼要偉大?難道良善還不夠嗎?」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下有劇情。 ⠀⠀ ⠀⠀ ⠀⠀
    故事 ⠀⠀ ⠀⠀ ⠀⠀ ⠀⠀ 就在賞完流星雨後沒多久,欣梅爾去世了。全國舉行隆重的喪禮,芙莉蓮則流下懊悔的眼淚說到:明明就知道人類這種生物的壽命很短,為什麼從未想要多了解他一些呢? 於是《葬送的芙莉蓮》故事就從芙莉蓮以收集魔法書和想要了解人類為契機,再次展開旅途。 ⠀⠀ ⠀⠀ ⠀⠀ ⠀⠀ ⠀⠀
    這是一個打臉自己速度飛快的年代。對於Netfilx個人的評價是影集優秀、電影無味。沒想到今天的文章要為了介紹NetFilx的電影《千萬別抬頭》來打臉自己,因為,這部電影還真有點不錯的味道。 ⠀⠀ ⠀⠀ ⠀⠀ ⠀⠀ ⠀⠀ ⠀⠀ 再來要劇透了,不喜迴避。 ⠀⠀ ⠀⠀ ⠀⠀ ⠀⠀ ⠀⠀ ⠀⠀ ⠀⠀ ⠀⠀
    「我們看起來理所當然的事情,是人家一而再、再而三不斷努力,不願放棄的結果。」 ⠀⠀ ⠀⠀ 台灣在2005~2008年的全民運動應該是守在電視機前,等著紐約洋基隊的先發輪值投手王建民上場投球。 ⠀⠀ ⠀⠀ ⠀⠀ ⠀⠀ ⠀⠀ ⠀⠀ ⠀⠀ ⠀⠀ ⠀⠀ ⠀⠀ ⠀⠀ ⠀⠀ ⠀⠀ ⠀⠀ ⠀⠀ ⠀⠀ ⠀⠀ ⠀⠀
    「庵野這個外星人,那傢伙是一邊流血、一邊在做電影的。」-宮崎駿  ⠀⠀ ⠀⠀ 「他就是為了工作放棄生活的人,我時時刻刻都擔心著不知道他何時會倒下。」-庵野夢洋子 ⠀⠀ ⠀⠀ 「比起自己的生命,作品更重要。」-庵野秀明  ⠀⠀ ⠀⠀ 這是一篇關於新世紀福音戰士和其新劇場版:終的心得想法以及部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閱讀過不少與理財相關的書籍,包括前陣子閱讀的《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和個人很愛的一本著作《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發現這類的書籍都有個相通點,它們都將時間視為工具,如滾雪球般,創造出財富自由的重要工具。而我,也理所當然地將時間和生財資源畫上了等號,直到近期看了《人生4千個禮拜》這本書。作者O
    一個悠閒的假日,我走進圖書館想找點心靈雞湯激勵一下自己。我巡梭在各個書架之間,只一眼就被封面是兩顆茂綠大樹的書本給吸引。依據我飽覽雞湯的經驗,只要背景是植物,然後書名有人生兩個字的,百分之百不會錯,一定是一本濃郁的心靈雞湯文學。 然而當我翻開第一頁時,我發現我錯了! 這本書的作者居然是柏克曼
    Thumbnail
    即使活到八十歲,人生也只有四千多個禮拜而已。 面對這樣短暫的時間,大家都知道要做時間管理,但比時間管理、代辦清單重要性順序,更重要的是你要如何運用這四千個禮拜。
    Thumbnail
    《人生4千個禮拜》讓我們看見生命的有限,卻也讓我們從有限中解放,邁向生命的無限,因為我們沒有太多選擇的餘地,我們才能把心力擺在自己珍視的事情上,而不只是滿足虛無的安全感和他人的期待。我們或許比時間長河上的一粒沙還要小,但這代表沒人在乎我們一定要活成什麼樣子,這絕對是最幸運的事情了。
    Thumbnail
    Heibon近期讀了一本書《人生4千個禮拜》,對於曾有大段時間執著「效率」、「產出」、「成本」等等社會科學用詞的Heibon給出很棒的思考方向。作者在書中提出一種獨特的時間管理哲學,深刻探討人類對時間的使用以及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閱讀過不少與理財相關的書籍,包括前陣子閱讀的《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和個人很愛的一本著作《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發現這類的書籍都有個相通點,它們都將時間視為工具,如滾雪球般,創造出財富自由的重要工具。而我,也理所當然地將時間和生財資源畫上了等號,直到近期看了《人生4千個禮拜》這本書。作者O
    一個悠閒的假日,我走進圖書館想找點心靈雞湯激勵一下自己。我巡梭在各個書架之間,只一眼就被封面是兩顆茂綠大樹的書本給吸引。依據我飽覽雞湯的經驗,只要背景是植物,然後書名有人生兩個字的,百分之百不會錯,一定是一本濃郁的心靈雞湯文學。 然而當我翻開第一頁時,我發現我錯了! 這本書的作者居然是柏克曼
    Thumbnail
    即使活到八十歲,人生也只有四千多個禮拜而已。 面對這樣短暫的時間,大家都知道要做時間管理,但比時間管理、代辦清單重要性順序,更重要的是你要如何運用這四千個禮拜。
    Thumbnail
    《人生4千個禮拜》讓我們看見生命的有限,卻也讓我們從有限中解放,邁向生命的無限,因為我們沒有太多選擇的餘地,我們才能把心力擺在自己珍視的事情上,而不只是滿足虛無的安全感和他人的期待。我們或許比時間長河上的一粒沙還要小,但這代表沒人在乎我們一定要活成什麼樣子,這絕對是最幸運的事情了。
    Thumbnail
    Heibon近期讀了一本書《人生4千個禮拜》,對於曾有大段時間執著「效率」、「產出」、「成本」等等社會科學用詞的Heibon給出很棒的思考方向。作者在書中提出一種獨特的時間管理哲學,深刻探討人類對時間的使用以及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