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外來者》(二)家,是能夠理解你的地方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1.5代 與 2.0代

1.5 世代出生在越南,可能是小的時候逃難出來,或是契約工的爸媽在拿到合法居留證以後,申請把家人接到德國,因此來到德國,而 2.0 世代則是出生在德國的第二代。
1.5 世代有關於越南的記憶,有的人記憶非常美好,當父母在德國打拼的時候,這些小孩留在越南與與祖父母住在一起,祖父母把孫子孫女捧在手心上當寶貝,被接到德國來與父母一起住時,他們瞬間有種從天堂掉到地獄的感覺,父母永遠在工作不在家,他們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還要負責照顧年紀更小的弟妹,生活從此截然不同。有的人的越南記憶充滿巔沛流離的逃難過程,住在難民營的記憶至今還是刻骨銘心,德國是逃難的終點,卻不是辛苦挑戰的終點,即使在德國有了安身之處,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從來沒有少過。2.0 世代從來沒有去過越南,他們從父母口中認識越南,從餐桌食物認識越南,他們可能直到成年以後,才第一次踏上這塊他們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對於越南來說,他們可能才是外來者。
不管是 1.5 世代或是 2.0 世代,都不免面臨別人問他們「來自哪裡」的問題,2.0 世代往往都會理所當然的回答現在居住的德國城市,如果對方繼續追問,就會回答出生地,例如德國的哪個邦,但有時候會碰到對方繼續追問下去,彷彿黑頭髮黃皮膚的他一定有個不同於德國的出身,他們只好回答自己的父母來自越南,雖然他們心裡面覺得自己就是土生土長的德國人,被這樣探問很不舒服。但也有人碰過這種狀況,在回答「來自越南」以後,被糾正那是那是父母的出生地,不等於他的出身,如果他出生在德國,那麼他就是德國人。關於這點,我在美國有很深刻的感受,也是我最能感受到美國是大融爐的地方,如果在台灣,我們看到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人,往往會預設他不會講中文,是外來者,但在美國,他們不管見到什麼膚色,什麼種族,他們都不會預設你是個不會英文的外來者,也許你可以說,那是因為他們很自大,覺得任何人都應該會講英文,但我覺得那是因為他們心中沒有對外來者的既定印象,在這塊土地上,各種膚色,各種種族的人都可能是美國人。
突顯這些越南第二代與其他德國人不同的,除了長相以外,還有越南名字。他們記得剛上學校的時候,有的老師發不出正確的音,結果成為其他的同學的玩笑,學老師用好笑的發音來叫他們的名字,讓他們感覺非常困窘,只想把自己隱藏起來。在讀書時期,與其他德國爸媽不同,來自越南的爸媽承襲亞洲文化,他們嚴格要求成績,很少誇獎,只有更高的要求,亞洲父母抱持著「我是為你好」的信念,設定嚴格的門禁,不能到朋友家過夜,禁止交男女朋友,這些管教方式往往讓他們在朋友面前抬不起頭,覺得父母管太多。更麻煩的是與父母的語言障礙,第一代移民的父母有的不會講德語,或者就算會講,也常常辭不達意,就跟這些第二代的越南語言能力不夠好一樣,雙方都無法真正把內心的想法表達清楚,只覺得自己的父母比不上其他同學的父母,明明德語不好,要辦什麼事都要靠自己翻譯,卻還總是對自己大小聲,甚至動手體罰,這在德國社會,根本觸法了吧,他們卻用「越南文化就是這樣」來為自己開罪。青春期的時候,他們討厭透了關於亞洲的一切,極力想抹除自己身上亞洲人的標籤,他們把頭髮染成各式各樣的顏色,就是要把黑色蓋掉,他們熱切追求德國文化,刻意忽略關於越南的一切。
有趣的是,這些第二代到了較為年長的時候,反而開始會回頭去找尋關於越南的部份,他們在德國尋找越南移民的聚落,去越南移民蓋的佛寺,當他們開始去了解當年父母來到德國的歷史背景後,開始漸漸能夠體諒總是拼命工作,沒有時間照顧他們的父母。他們的父母在越南可能也受過高等教育,曾經是富裕人家,但因為南越戰敗,他們散盡家財想盡辦法逃出來,才有機會讓家人活下去。他們過去在越南可能是精英,工作表現傑出才有機會來東德工作,但來到德國卻只能做沒有人要做的粗重工作,即使一句德語也不會,他們還是想盡辦法撐下來,養活了一家人,這是很了不起的事,他們的父母一點都沒有比不上其他德國同學的父母。
在年長以後,這些第二代開始珍惜起自己「與眾不同」的亞洲特色,過去他們想要避開被歧視,所以努力融入,隱藏自己,但不管怎麼努力,就是會有人看到他們的外表,就大喊「滾回你的國家去!」,那麼不如就好好做自己。以前排斥的越南文化,亞洲文化在潛移默化中進入自己的思想中,這給了他們不同於其他德國人的「外來者」視角來解讀許多事情,他們想要讓這些聲音進入德國社會,而不是像他們的父母那一代,隱形於社會中。

台灣的越南移民

台灣因為地殊國情與國安問題,一直沒有一部真正的難民法來規範如何接收難民,處理難民,不過在當時越南難民上,台灣卻意外的出過一些力。當時一些越南的難民因為船難的關係,飄到台灣海域附近,基於人道立場,當時的政府在澎湖成立了難民接待所來暫時安置這些難民,之後再安排這些難民轉往他國。在澎湖難民接待所功成身退之前,總共救助了45 艘難民船,收留了 2098 人。
另外一方面,台灣一直有許多華橋後代,其中不少來自越南。當時越南華僑中,有的人沒有選擇讀當地的學校,而是一路讀獨立的華校到高中,他們的課本都是中華民國政府提供,所以完全同步,可以參加統一的考試,之後來台灣讀大學。可能因為台灣一直有橋胞的族群,所以應該很少人知道在越戰的時候,中華民國政府也安排了數艘軍艦接越南的華僑來到台灣。當時南越還沒有完全投降,只是大批的華僑已經察覺大勢已去,奔到越南的領事館請求幫忙撤離,當時共有3939人來到台灣。後來越戰結束,越南正式被共產黨統一,政府又跟越南橋委會成立專案,派專機把那些通過審核的越南華僑載來到台灣,專機總共飛了44次,載了6497 人來到台灣。從接收的人數就可以知道,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並非收容越南難民,而比較接近於撤僑。他們來到台灣後,就像其他的外省人一樣,分配到當時統一建造的國宅,還有不少人接受了退輔會的工作,參與了十大建設開發呢。
來台灣的越南華橋不像去到德國的越南難民有語言的障礙,他們的母語本來就是中文,學的又是來自中華民國的教材,在中國被共產黨統治以後,這些逃離越南共產黨的華橋把對祖國的認同全部移到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如果說有什麼融合的問題,我覺得反而是到了現在慢慢浮現。現在很多台灣人的認同已經逐漸偏離過去的中華民國,台灣人想擺拖過去被殖民的身份,努力長出屬於這塊土地的國家認同,但僑胞卻在這過程中感覺失落,他們認同的中華民國逐漸消失,相較於台灣認同,他們成了外來者, 而這個時候我們的社會又該如何幫助他們融入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8會員
77內容數
喜歡看書,也喜歡把好書分享給更多人,主持 Podcast「MINEBOOK掘冊」 合作聯繫:[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INEBOOK掘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誰是外來者》報導的是越南移民在德國的狀況,在德國的越南移民有兩個不同的來源,西德接收了南越的難民,東德有北越的契約工,東西德有不同的社會制度,他們接受移民也基於不同的歷史背景,這種種的差異造就了這些外表看起來都一樣越南移民有了不同的內在。
主角楊寧的鼻子天生異於常人,非常靈敏,光用味道就可以知道很多故事。現在她必須要用這項能力來擺脫殺人的嫌疑,找到真正的兇手!
這本書的英文書名是《Crying in Hmart》,Hmart 是美國有名的韓國超市,這本書的作者是個美韓混血兒,爸爸是美國人,媽媽是韓國人,而她自己是個獨立樂團的主唱與創作者。為什麼她會在 Hmart 裡流淚呢? 中文書名「沒有媽媽的超市」告訴了我們答案。
這場性別革命很大一部份的原因是經濟結構的變革,女性走出家庭,進入職場,追求自我實現,但擁有工作的女人不像男人一樣,因為有了金錢,就免除家務的責任,不論是出於自願或是被迫,很多女人還是認為家務是自己的責任範圍。這場性別革命影響最直接的就是婚姻關係,讓我們看看它帶來哪些衝擊吧。
現在大多數的人白天要上至少八個小時的班,下班以後回到家裡還要繼續處理家務,包括煮飯,照顧小孩長輩,洗衣打掃等,雖然做家務很少是有報酬的,但這些逃避不了的家務所佔用的時間與心力,幾乎等同於我們又上了一個晚上的班,因此作者把這些家務稱為「第二輪班」。
我們需要深度工作力的目的是要讓自己成為一個不可取代的人,因為專注的深度工作能讓我們把一份工作做到極致,成為行業的佼佼者,做到極致的同時,也會為我們的人生帶來意義。 深度工作力也讓我們重新拿回自己對時間的主導權,自己決定我們想要把時間花在哪裡。
《誰是外來者》報導的是越南移民在德國的狀況,在德國的越南移民有兩個不同的來源,西德接收了南越的難民,東德有北越的契約工,東西德有不同的社會制度,他們接受移民也基於不同的歷史背景,這種種的差異造就了這些外表看起來都一樣越南移民有了不同的內在。
主角楊寧的鼻子天生異於常人,非常靈敏,光用味道就可以知道很多故事。現在她必須要用這項能力來擺脫殺人的嫌疑,找到真正的兇手!
這本書的英文書名是《Crying in Hmart》,Hmart 是美國有名的韓國超市,這本書的作者是個美韓混血兒,爸爸是美國人,媽媽是韓國人,而她自己是個獨立樂團的主唱與創作者。為什麼她會在 Hmart 裡流淚呢? 中文書名「沒有媽媽的超市」告訴了我們答案。
這場性別革命很大一部份的原因是經濟結構的變革,女性走出家庭,進入職場,追求自我實現,但擁有工作的女人不像男人一樣,因為有了金錢,就免除家務的責任,不論是出於自願或是被迫,很多女人還是認為家務是自己的責任範圍。這場性別革命影響最直接的就是婚姻關係,讓我們看看它帶來哪些衝擊吧。
現在大多數的人白天要上至少八個小時的班,下班以後回到家裡還要繼續處理家務,包括煮飯,照顧小孩長輩,洗衣打掃等,雖然做家務很少是有報酬的,但這些逃避不了的家務所佔用的時間與心力,幾乎等同於我們又上了一個晚上的班,因此作者把這些家務稱為「第二輪班」。
我們需要深度工作力的目的是要讓自己成為一個不可取代的人,因為專注的深度工作能讓我們把一份工作做到極致,成為行業的佼佼者,做到極致的同時,也會為我們的人生帶來意義。 深度工作力也讓我們重新拿回自己對時間的主導權,自己決定我們想要把時間花在哪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在夢境催眠的探索中,發現到自己有一個很容易擔心的人格。以擔心糖尿病的部分來說,現實中自己透過排列學習到該懷抱著正確的心態進食,也在日常生活中的試驗裏,找到了正確的進食順序;更在與廖老師交流試驗心得的經驗中,學到原來將專注力放在關注「健康」,更能夠讓身體明白我們需要的是什麼,進而讓我們得到我們想要
Thumbnail
今天這篇文章,其實是有感而發,剛好最近社區的住戶間發生了一個糾紛…
Thumbnail
即使碰上壞時刻,也能成就美好人生,本書收錄15堂哈佛的最後一堂人生課,傳授經得起考驗的生命智慧,陪你走過20歲、30歲、40歲甚至50歲的困惑與關卡。
Thumbnail
賴佩霞女士一週前爆出跟心理諮商有關的爭議,在心理健康工作人員社群討論得沸狒揚揚,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她開出的諮詢天價。我認為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或精神科專科醫師這樣的專業認定,絕非執行心理治療與諮商時最重要的元素。有沒有經過一定時間的嚴謹訓練,才是最重要的考量點。
Thumbnail
I am "The Watcher", I will keep watching. 「歡迎來到林蔭大道657號,貪婪將你帶來這個房子,你有兩個孩子,還有一位美麗的老婆,我會繼續注視著你們一家人。」 《窺視者》(英語The Watcher)是一部由瑞恩·墨菲和伊恩·布倫南為 Netflix 創作的美
Thumbnail
過去發生的每一個經驗都累積成為現在的自己,而過去發生了什麼事也解釋了我們何以害怕、何以痛苦,只要理解,就能帶來寬慰與痛苦後的人生智慧。
Thumbnail
我想,大多數人在第一眼看到《誰是兇手》這個名字後,都會很自然地為他加上一個問號吧? 也許會有更多的人,以為這將是一部尋找犯罪嫌疑人的破案劇集。 可是,當你在看過幾集之後,或許會發現劇情中有個顯著的特點。 那就是在不經意間,你會發現出現了好多關於精神類疾病的名詞。
Thumbnail
《孤味》這部片有很多情感的層面需要慢慢去體會,我覺得這不僅只是屬於這齣戲裡這家庭的故事,而是藉由很多隱喻的方式演出了很多家庭的故事。那些家人與家人之間的牽連、體諒和難以述說的愛這部片都演了!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經」的確說起來三天三夜可能也說不完;這「經」也的確常常難唸到可能會想放棄..
Thumbnail
我們的台劇終於在Netflix平台上出了一口氣。經歷過好多雷聲大雨點小的開發後,Netflix如今有了一部精彩的台灣原創作品叫作:《誰是被害者》,今天我們要來理解其中的背後意涵。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在夢境催眠的探索中,發現到自己有一個很容易擔心的人格。以擔心糖尿病的部分來說,現實中自己透過排列學習到該懷抱著正確的心態進食,也在日常生活中的試驗裏,找到了正確的進食順序;更在與廖老師交流試驗心得的經驗中,學到原來將專注力放在關注「健康」,更能夠讓身體明白我們需要的是什麼,進而讓我們得到我們想要
Thumbnail
今天這篇文章,其實是有感而發,剛好最近社區的住戶間發生了一個糾紛…
Thumbnail
即使碰上壞時刻,也能成就美好人生,本書收錄15堂哈佛的最後一堂人生課,傳授經得起考驗的生命智慧,陪你走過20歲、30歲、40歲甚至50歲的困惑與關卡。
Thumbnail
賴佩霞女士一週前爆出跟心理諮商有關的爭議,在心理健康工作人員社群討論得沸狒揚揚,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她開出的諮詢天價。我認為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或精神科專科醫師這樣的專業認定,絕非執行心理治療與諮商時最重要的元素。有沒有經過一定時間的嚴謹訓練,才是最重要的考量點。
Thumbnail
I am "The Watcher", I will keep watching. 「歡迎來到林蔭大道657號,貪婪將你帶來這個房子,你有兩個孩子,還有一位美麗的老婆,我會繼續注視著你們一家人。」 《窺視者》(英語The Watcher)是一部由瑞恩·墨菲和伊恩·布倫南為 Netflix 創作的美
Thumbnail
過去發生的每一個經驗都累積成為現在的自己,而過去發生了什麼事也解釋了我們何以害怕、何以痛苦,只要理解,就能帶來寬慰與痛苦後的人生智慧。
Thumbnail
我想,大多數人在第一眼看到《誰是兇手》這個名字後,都會很自然地為他加上一個問號吧? 也許會有更多的人,以為這將是一部尋找犯罪嫌疑人的破案劇集。 可是,當你在看過幾集之後,或許會發現劇情中有個顯著的特點。 那就是在不經意間,你會發現出現了好多關於精神類疾病的名詞。
Thumbnail
《孤味》這部片有很多情感的層面需要慢慢去體會,我覺得這不僅只是屬於這齣戲裡這家庭的故事,而是藉由很多隱喻的方式演出了很多家庭的故事。那些家人與家人之間的牽連、體諒和難以述說的愛這部片都演了!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經」的確說起來三天三夜可能也說不完;這「經」也的確常常難唸到可能會想放棄..
Thumbnail
我們的台劇終於在Netflix平台上出了一口氣。經歷過好多雷聲大雨點小的開發後,Netflix如今有了一部精彩的台灣原創作品叫作:《誰是被害者》,今天我們要來理解其中的背後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