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我們不一樣,新住民孩子更需要一道光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新住民及其子女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健康,只是語文的隔閡、文化的差異,他們教養孩子更顯吃力。
在北部某所都會區的國中,當選本學年的八年級模範生,品學兼優、相貌堂堂、人際關係良好,這名師生共賞的男孩贏的實至名歸,但他不一樣,他的母親,來自越南。對輕視新住民的言論,不同於一般新住民子女的畏縮,男孩會不卑不亢地反擊。但是這樣優秀的新住民孩子,在中小學生裡恐怕是不多見,有些孩子可能因家庭弱勢、自己表現欠佳,在學校常是在陰暗的一塊角落,孤單又軟弱。
部份老師對弱勢或需關懷的學生不僅沒拉一把,
反而踩他一腳。
同所國中,有名矮小癯瘦的八年級男生,母親也是來自越南。因交友不慎,屢犯校規,但生教組長對他的懲罰,總是明顯重於其他學生。某日,太太下課時經過川堂,見到男生又獨自一人被罰站,太太走近男孩拍拍他羸弱的肩膀說:「老師知道你是個好孩子,但有些事情不能做,你跟他們在一起,不能做的事你是否就難以控制了?你想想看,你跟他們在一起,真的好嗎?」男孩任淚水潰決,映照在面前榮譽榜玻璃上垂頭哭泣的鏡像,交疊在一張張模範生的大頭照,同樣的十五歲少年,優劣尊卑的青春卻很不一樣。
對於這類開始走偏的孩子,如果不適時關懷和協助,隔在面前的玻璃,將來可能是在監獄裡。救一個這樣的孩子,等於救了好幾個他將來可能傷害的人
根據教育部資料:近十年來全國國中、小學生人數,新住民子女學生數所占比率由 3.83%上升至10.07%。其父或母以中國籍最多,占 40.56%,其次為來自越南的 39.99%,以及印尼籍的 9.02%,三者合占 89.57%。有新住民子女就讀之國中小,其人數占總學生數比率以落在 10%~20%區間居多,高達四成。
少子化的台灣,新住民是重要的「生力軍」。
另有一位媽媽是印尼人的九年級男生,因被抓到抽菸,又到學務處挨訓。上課時太太得知這男生的去處,一名女學生輕嗔插一句:「他沒救了!」太太告訴全班:「如果,你生在他的家庭,活在他的位子,你覺得自己會比他好嗎?」全班一片靜默,宛如哀悼自己的偏見,甚至歧視。同學都知道他的家境清寒,爸爸無正業,有時半夜還要幫年輕的姐姐照顧嬰兒。
新住民子女也許認為自己不一樣,有些孩子因自己父母是新住民而缺乏自信,他們成績欠佳的原因主要是在家裡沒人教導,家長也沒能力送補習班。
「台灣是一個多元社會,自古以來就有許多外來移民,媽媽是外籍的同學不要看扁自己,混血的孩子通常比較聰明。」太太總是在各班為新住民子女打氣。
發表於2012年《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一篇〈台灣外籍配偶與本籍配偶的生育數量與品質〉研究指出,不論是從死產、體重不足、先天缺陷、早產等,外籍配偶的生育品質表現甚至於更好。因她們來台須通過健康篩選,族群間的通婚也可增加子女的基因變異度,降低先天缺陷的機會。而且,外籍母親,特別是東南亞國家者,他們的體質可能本來就比台灣婦女好。因為來自相對落後的國家,特別是窮苦偏鄉,能平安長大表示她們有良好的體質撐過惡劣的環境。
新住民及其子女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健康,只是語文的隔閡、文化的差異,他們教養孩子更顯吃力。
對於隻身來台的外籍配偶,很需要台灣社會給予溫暖、平等與包容。老師不但要切忌貶抑這些國家,以免刺激或讓這些新住民孩子更輕視父母的母國,老師更應該多關心愛護這些孩子,並教育他們尊重自己的外籍父母,學習他們的母語,認識他們的人文歷史,將來也給自己不一樣的職場優勢。
在學校,老師的眼光會投射到孩子的視角,老師對弱勢或新住民孩子是甚麼樣的態度,同學看待他們很可能就用同樣的角度。這些孩子心裡多少有些陰影,老師可以是一道光,溫煦如冬陽,燦爛於幽暗,「新台灣之子」的未來會很不一樣。
感謝《想想論壇》刊載於2018/11/27
152會員
133內容數
「HomeBa」是我29歲在布里斯本遊學時,同校的台灣小女生給我的暱稱。從2000年起在家工作至今,也成為了兩個孩子的爸,當時的綽號到現在也很貼切。教養的長路上我與太太拿全勤獎,「成績」還看不到,但我們努力去做好。連同自己的成長經驗,這裡有許多家庭小故事與大家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孩子教我的那些|換宿不只一種想像,你可以,帶著孩子也可以,把旅遊活成更多驚奇的體驗!有孩子以前,我對打工換宿的概念,只限於個人的行為,直到有了孩子後,因為還想要繼續完成這個未盡的夢想,所以,開始在思考是否還有沒有別的可能性。
Thumbnail
avatar
Cha Cha real talk
2021-09-22
看見需求、提供需求一直是TDCA為孩子們努力爭取平等的權益特別的羊奶饅頭成為孩子們下午點心,意外受到歡迎,持續正向的服務,期許在協助他人的同時,也能傳遞溫暖且創造善的正循環。
Thumbnail
avatar
TDCA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身障關懷協會
2021-05-26
實習雜記 - 一次的代課讓我更明白自己有多想讓孩子學會數學實習到現在也三個月了,學到很多,但也還缺乏很多。看到許多孩子在學習上的難處與情形,分享自己某次代課遇到的小事,但給我不少啟發!
Thumbnail
avatar
巴斯光綸
2021-05-06
你的孩子要的,與你想的不一樣!  現今的教育改革趨向多元化發展,期待未來的孩子更具有創造力、想像力與競爭力,但是改革至今某些家長們開始發現了不對勁,他的孩子每天除了上課之外,課餘時間幾乎被才藝課程填滿,這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嗎?
Thumbnail
avatar
媃筆神跡
2021-04-22
孩子!我們一起努力讓你和我有更多的愛的存款!好嗎?正當所有人都在瘋狂討論著"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ㄟ ㄟ!原來冰箱是用座來計算的啊!我一直以是用台的說)和最近突然爆紅的天竺鼠車車時,我其實比較想來稍為著墨一下有關孩子的愛的存款以及愛的語言的議題,只是在切入重點之前,我想先來說一個最近我與孩子的真實故事。   相信很多新手父母也是照書養吧  故事
Thumbnail
avatar
地方爸爸的生活週記
2021-01-26
「我們為什麼要一樣?」寫給正在用力愛孩子的我們。 記得,五月的某天下午和好友固定相聚,朋友聊到現在三歲多的小兒子,對於上幼兒園的恐懼與情緒上的不安。 最近,我也從另一個家長朋友的分享,感受到她對於孩子「特殊」中的憂愁。 上週,與同事老師們聊到在教室中,偶爾有一些難以掌控的孩子,常常使得老師焦慮、憤怒、失望。 其實,這些心情我也都經歷過,在教育現場
Thumbnail
avatar
Angelaliu
2020-06-16
孩子,爸爸希望你長大不要像我一樣。台大醫師黃慧夫,因為一場醫療糾紛,徹底對台灣醫療體制失望,痛苦地在鏡頭前說出:「如果我的孩子要當醫師,我一定打斷他的腿!」畫面令人揪心。
Thumbnail
avatar
鍾天選/人生整理師
2018-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