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點滴|圍繞著孩子轉的父母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年女兒6歲第一次撐到2022年12月31日24點和全家人一起跨年,雖然我們的跨年也是在家吃薑母鴨邊閒話家常邊看著電視等101煙火而已。但因為是女兒第一次對跨年有感也是第一次認真看完101煙火施放。女兒說:101在台北為什麼我沒有去過?於是我們就立刻決定隔天來去看101啦!
有了小孩,很多的決定都是圍繞著孩子打轉,出去玩要安排小孩有興趣的景點、訂飯店要訂有兒童設施的飯店、吃飯要找小孩喜歡吃的食物等等⋯有小孩的生活不只犧牲了自己的個人時間也犧牲了很多自己原本的喜好,也是有了孩子後才體會到這些犧牲都是如此自然而然的發生。
要不要生小孩?
有朋友也曾經這樣問過我,我只能說要不要有小孩要兩夫妻先達成共識,也要對育兒後會面臨到的問題先行討論,在育兒的路上,很辛苦也責任重大,彼此要努力成為對方的神隊友,當然我也曾因為太累、沒有時間做自己的事而後悔,但過程中也有很多的歡笑,更能在與孩子的相處中體驗到親子間純粹的愛,所以即便累到不行,但如果回到過去我想我還是會做一樣的決定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8會員
131內容數
閱讀——透過閱讀看到不同人的思維與觀點,藉由閱讀認識世界推敲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一次和學生聊天,因為夏天學生穿著短褲,我無意間看到了大腿上的傷痕,還問學生說:你是去哪裡玩怎麼會割到大腿這個位置?問到一半才瞥見,不只一條割痕,原來是自傷的傷口,像鐵絲般的細線佈滿大腿...
畫畫是很多人很喜歡的事,但為什麼進到專業領域後會變得痛苦呢?
前陣子研習才聽到的新聞,2022兒童權利公約國際審查會議,會議中審查委員問到『為何青少年自殺率高?』,雖然在報導中因提到說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回答:可能與近十年台灣高樓增加有關,而引發社會很大的譁然與輿論。
為什麼小時候熱愛學習的孩子,長大後面對學業會變得很痛苦呢?難道快樂和學業沒辦法畫上等號嗎?
聽過一句話:10年後的職業或許現在都還沒發明呢! 確實,十幾年前我們能預想到有YouTuber、podcaster等等的自媒體行業嗎?
17歲少女的獨白:為什麼我沒有兄弟姊妹?
有一次和學生聊天,因為夏天學生穿著短褲,我無意間看到了大腿上的傷痕,還問學生說:你是去哪裡玩怎麼會割到大腿這個位置?問到一半才瞥見,不只一條割痕,原來是自傷的傷口,像鐵絲般的細線佈滿大腿...
畫畫是很多人很喜歡的事,但為什麼進到專業領域後會變得痛苦呢?
前陣子研習才聽到的新聞,2022兒童權利公約國際審查會議,會議中審查委員問到『為何青少年自殺率高?』,雖然在報導中因提到說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回答:可能與近十年台灣高樓增加有關,而引發社會很大的譁然與輿論。
為什麼小時候熱愛學習的孩子,長大後面對學業會變得很痛苦呢?難道快樂和學業沒辦法畫上等號嗎?
聽過一句話:10年後的職業或許現在都還沒發明呢! 確實,十幾年前我們能預想到有YouTuber、podcaster等等的自媒體行業嗎?
17歲少女的獨白:為什麼我沒有兄弟姊妹?
本篇參與的主題策展
本文探討韓國政府為應對人口老化和出生率低迷而推行的外籍家庭傭工計劃。儘管政策的初衷是為了支援雙職家庭提供育兒服務,但在實施過程中卻出現了諸多問題,包括勞工待遇、薪金爭議以及隱私侵犯等,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即將於2024年實施的計劃是否能夠成功,仍需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合作與改進。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本文探討韓國政府為應對人口老化和出生率低迷而推行的外籍家庭傭工計劃。儘管政策的初衷是為了支援雙職家庭提供育兒服務,但在實施過程中卻出現了諸多問題,包括勞工待遇、薪金爭議以及隱私侵犯等,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即將於2024年實施的計劃是否能夠成功,仍需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合作與改進。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Lesson 1:特殊兒的每一點微小進步,都值得歡呼 特殊兒無法像一般小孩一樣,順理成章地就達到里程碑,所謂「七坐、八爬、一歲站」對他們而言難如登天,像我的孩子一歲多了,仍在努力練習翻身中。 因為特殊兒的進步太過微小,沒有用放大鏡觀察實在很難察覺,所以特殊兒很難得到一般人的讚美。身為父母,
Thumbnail
才剛開始學習當媽媽,上天就為我開了另一扇門,成為了特殊兒的媽媽。 沒有Orientation,沒有學長姐帶領,初入特殊兒的世界就像是把不懂英文的人丟到美國生活,大小事都能令人手足無措。 因為一般人對特殊兒的所知甚少,無法理解長得這麼像人類的他們,為何會屬於不同的物種,更不能理解他們為
Thumbnail
孩子以前是個重吃的寶寶,還記得剛開始餵母奶時,他會因為找不到乳頭而大哭(媽媽看了忍不住想笑,心想我的小胸部可能對他來說就像是萬重山一樣,容易迷失在其中吧!),泌乳師教我要先用手擠出一些乳汁讓他嚐到緩解他的情緒,他才能順利喝到母奶。 很難想像這麼愛吃、也會吃的孩子,一夕之間就忘了怎麼吸吮和吞嚥。
Thumbnail
還記得從醫院接小孩返家照顧一陣子後,他的狀況逐漸穩定,當時的我有很大的焦慮是:我知道社會上有很多資源,能幫助這樣腦傷的孩子恢復,但我不知道資源在哪裡?要如何取得?我要怎麼做才不會錯過早療的黃金期? 面對上述問題,醫院社工是我們第一個尋求協助的管道,「第一兒童發展中心」的早療資源即是由社工引介。
Thumbnail
週日早上七點,我還在睡夢中,依稀聽到孩子嗯嗯啊啊叫的聲音,我心想,昨天明明哭鬧到一點才睡,怎麼這麼早就起床呢?排除肚子餓的可能性(自從生病後,他就不太會因為肚子餓而哭鬧),我隱隱有不祥的預感,也許,他的大腦又在亂放電,癲癇可能要發作了。   這一個多月來,我們觀察到孩子有些不自主的動作,例如:突
Thumbnail
還記得,父母親從小就勸誡我:別占他人便宜,也別麻煩別人。但我卻矯枉過正,經常心口不一。 最常見的例子是,當他人大方請我吃東西時,我心裡很想吃,但卻因為「客氣」而百般推託;我的不自在間接影響了現場氣氛,由舒適轉為尷尬,令對方也不自在起來。 最後,當女兒將剩下的半口餅乾塞進小嘴時,又是一臉滿足的樣子。
Thumbnail
分離焦慮症發生的時期一般在 6~8 個月之間,會開始出現分離焦慮症,而 1 歲到 2 歲是最嚴重的時候,會有這個症狀是因為6個月後的寶寶,視覺和記憶發展逐漸成熟,開始可以分辨爸媽和陌生人,所以只要主要照顧者不在視線範圍內,就會覺得主要照顧者不見了,而陷入焦慮、緊張的情緒。
Thumbnail
之前,我帶女兒回娘家的時候,經常和家人玩Swicth,放女兒在一旁玩耍,然而我的目光若是一直專注在螢幕上,她就會用哭鬧抗議,直到我把我的目光都放在她身上。 那陣子,我更加意識到,子女多麼重視父母的眼光。 《我好想好好理解你》這本書,是以神經科學為基礎,對同理心進行討論及分析。 作者提及同理心的七個關
Thumbnail
隨著孩子越來越有自我的意識時,父母親愈無法控制孩子,就愈容易感到憤怒。 前幾日,我在房間處理公務,婆婆勤勞地在拖地,她從二樓拖到一樓沒多久,就聽見「碰」一聲,是女兒的後腦杓撞地的聲響。 「我特地為妳只拖那邊的角落,妳就是硬要走過去。」婆婆怒道後,先生跟著附和。 這類的事情,經常在家中上演,那些不想孩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Lesson 1:特殊兒的每一點微小進步,都值得歡呼 特殊兒無法像一般小孩一樣,順理成章地就達到里程碑,所謂「七坐、八爬、一歲站」對他們而言難如登天,像我的孩子一歲多了,仍在努力練習翻身中。 因為特殊兒的進步太過微小,沒有用放大鏡觀察實在很難察覺,所以特殊兒很難得到一般人的讚美。身為父母,
Thumbnail
才剛開始學習當媽媽,上天就為我開了另一扇門,成為了特殊兒的媽媽。 沒有Orientation,沒有學長姐帶領,初入特殊兒的世界就像是把不懂英文的人丟到美國生活,大小事都能令人手足無措。 因為一般人對特殊兒的所知甚少,無法理解長得這麼像人類的他們,為何會屬於不同的物種,更不能理解他們為
Thumbnail
孩子以前是個重吃的寶寶,還記得剛開始餵母奶時,他會因為找不到乳頭而大哭(媽媽看了忍不住想笑,心想我的小胸部可能對他來說就像是萬重山一樣,容易迷失在其中吧!),泌乳師教我要先用手擠出一些乳汁讓他嚐到緩解他的情緒,他才能順利喝到母奶。 很難想像這麼愛吃、也會吃的孩子,一夕之間就忘了怎麼吸吮和吞嚥。
Thumbnail
還記得從醫院接小孩返家照顧一陣子後,他的狀況逐漸穩定,當時的我有很大的焦慮是:我知道社會上有很多資源,能幫助這樣腦傷的孩子恢復,但我不知道資源在哪裡?要如何取得?我要怎麼做才不會錯過早療的黃金期? 面對上述問題,醫院社工是我們第一個尋求協助的管道,「第一兒童發展中心」的早療資源即是由社工引介。
Thumbnail
週日早上七點,我還在睡夢中,依稀聽到孩子嗯嗯啊啊叫的聲音,我心想,昨天明明哭鬧到一點才睡,怎麼這麼早就起床呢?排除肚子餓的可能性(自從生病後,他就不太會因為肚子餓而哭鬧),我隱隱有不祥的預感,也許,他的大腦又在亂放電,癲癇可能要發作了。   這一個多月來,我們觀察到孩子有些不自主的動作,例如:突
Thumbnail
還記得,父母親從小就勸誡我:別占他人便宜,也別麻煩別人。但我卻矯枉過正,經常心口不一。 最常見的例子是,當他人大方請我吃東西時,我心裡很想吃,但卻因為「客氣」而百般推託;我的不自在間接影響了現場氣氛,由舒適轉為尷尬,令對方也不自在起來。 最後,當女兒將剩下的半口餅乾塞進小嘴時,又是一臉滿足的樣子。
Thumbnail
分離焦慮症發生的時期一般在 6~8 個月之間,會開始出現分離焦慮症,而 1 歲到 2 歲是最嚴重的時候,會有這個症狀是因為6個月後的寶寶,視覺和記憶發展逐漸成熟,開始可以分辨爸媽和陌生人,所以只要主要照顧者不在視線範圍內,就會覺得主要照顧者不見了,而陷入焦慮、緊張的情緒。
Thumbnail
之前,我帶女兒回娘家的時候,經常和家人玩Swicth,放女兒在一旁玩耍,然而我的目光若是一直專注在螢幕上,她就會用哭鬧抗議,直到我把我的目光都放在她身上。 那陣子,我更加意識到,子女多麼重視父母的眼光。 《我好想好好理解你》這本書,是以神經科學為基礎,對同理心進行討論及分析。 作者提及同理心的七個關
Thumbnail
隨著孩子越來越有自我的意識時,父母親愈無法控制孩子,就愈容易感到憤怒。 前幾日,我在房間處理公務,婆婆勤勞地在拖地,她從二樓拖到一樓沒多久,就聽見「碰」一聲,是女兒的後腦杓撞地的聲響。 「我特地為妳只拖那邊的角落,妳就是硬要走過去。」婆婆怒道後,先生跟著附和。 這類的事情,經常在家中上演,那些不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