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動」起來才有「機」會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在教育裡面不管是家長、老師,又或者是學生自己,動力一直是學習上棘手又困擾多數的問題。

「啊我就不喜歡讀書啊!」

「蛤~我不要寫這個。」

「好煩喔,真累,幹嘛學這個啊!」

「齁…可以不要嗎(懶)。」

這些「動聽」(動不動就聽到)的句子讓多少親子跟師生在互動中爆炸,也甚感無能為力,拖著不想走的石頭,再辛勤跟奮力的馬車都是原地踏步,也漸漸在這之中流失體力與心力。而對於本身處於這種狀態的孩子,其實他們的內心也不是安定的,外面擾動拖著石頭的馬車不可能讓石頭處於安穩之態。

『老師,怎麼辦?』

如果學習是一台車子,那麼動機與動力就是油,想要車跑,就要加油。

重點是,油要去哪裡找?油可以從外面加,亦可以自己去挖,挖完了也得不斷找替代物。外面加的油有一天會沒了,加油站可以不提供給你油,也可能你找不到加油站,外面的油就是教育心理學上所稱的外在動機,外在動機是他人給的獎勵與肯定,外在動機很迅速與即時,能夠短時間看見成效,但卻也很單一亦會疲乏,外在動機是無法真正讓個體有長期的效果。

所以,真正能夠讓個體持續且主動的學習是內在動機,是自己挖到的油,像是成就感、價值感舞歸屬感,挖需要找尋的過程,得用長時間換取,也會經歷探測錯誤,而挖不到的苦悶時刻,過程辛苦所以多數人不擅自己挖油,而是仰賴與不斷追求外在動機,而當外在動機不再有時,車子就沒效能的停止了。

面對無動力與動機的孩子或大人,我們也能試著以這樣的思維角度切入去思考,不管是車子還是石頭,車子不是一天沒油的,石頭也不是一天造成的,車子為什麼會落得沒油的處境?可能是忘記加油,可能是找不到加油站,也可能是現下環境沒有了能源,車子在沒油之前也前進了一段路;石頭也不是一天造成的,以前是沙、是土、是小石,是可以任意去各處的狀態,是什麼讓他漸漸不想動?是遇到阻礙被困住了,所以小石頭越積越大,大到無法再容易撼動,也許它的不想動是因為覺得自己已經「動不了」。

經過上述的思考後,我們可以理解無動力與動機絕對不是表象的狀況而已,更多的是需要去找表象之下的原因,#不是突然沒動機與動力的#也不會是永遠都這樣的,也許在責備之孩子或自己之前,可以先行同理的是他們並不是一直是這樣的狀況,也不是現下無動力代表「永遠」都沒了找到動力與動機的機會,心理上可以稍做放鬆,但不是放任。

所以該怎麼辦?溫力就幾個角度作嘗試切入:

1.#外在動機轉內在動機的引導

人是喜歡被獎勵的動物,最大且最最持久的獎勵是無形的,像是價值感、成就感以及歸屬感,而這些不可能在一開始嘗試時就獲得,如果是最剛開始就可以獲得的話,那就不是最珍貴且最有意義的了。

無形從有形中生出,在嘗試新挑戰時,可以先給予挑戰者一個具體的誘因目標(#平常不易得到的),例如:如果這次數學進步十分,可以獲得500元獎金、如果考完指考,可以去一趟自助旅行、如果考到前三名,一週玩電腦時間增加三十分鐘。當具體的獎勵可以促發動機後,#重點在過程的內在刺激,所謂的內在刺激就是得將目標從聚焦具體獎勵轉為#鼓勵、支持與肯定挑戰者的態度與行為,所以過程中避免一直對挑戰者說出「哇,你好棒,加油哦,你快可以拿到你想要的東西了!」應借力使力,改說「我看見你為了達成設定的目標,所以每天都可以自動自發的完成作業與複習,有這樣態度的你離目標會越來越近的!」將挑戰者的心態目標漸漸培養到看見自己#最大的獎勵-優秀的態度養成,而非外在獎勵目標。

2.#內在動機的培養

不可能一開始就是甜頭,所有價值感、成就感與歸屬感都是先有嘗試、探索、付出與試誤後才會建立起來的,而內在動機比起外在動機更為抽象,所以要培養內在動機最入門的方式就是#看見它,必須用語言把它具象化說出來,在說的過程中會漸漸地讓大腦#意識到自己的這些價值與能力,使得在後來的學習上理智的大腦可以對於行為有所規範,而後培養出積累的內在動機。

3.#總結

家長可以這麼做:

l 口語「真誠具體」的肯定學習者的行為。

l 提醒自己鼓勵時要將目標放在「內在態度」,而非不斷告訴挑戰者將會得到什麼具體獎賞。

學生想自救可以這麼做:

l 不要設想短期內就可以讓找不到動力的自己轉變成積極大師,先放下這樣的非理性。

l 試著寫下自己有無什麼願望,一步一步將願望化為更為具體可達成的,通常具體可達成的願望會是很小的。(這邊未來再詳細寫一篇範例引導)

l 從小地方鼓勵自己的改變與做得好的地方,通常無動力是因為兌現下的處境覺得自己無法改變也沒有期待,所以先從小地方嘗試做出不一樣的調整,也許會看見不一樣的可能與期待。

老師可以這麼做:

l 建立關係還是最重要的第一步,以聊聊取代命令指責。

l 陪伴-面質-陪伴-面質-陪伴-面質(循環),與學習者關係良好的老師很適合作為面質的角色,可以去刺激學習者尚未達成的地方,然後給予期待要求和壓力,進而讓學習者有壓力去推進。

l 拉家長成為協力夥伴,培養家長能夠具體肯定孩子的能力。

馬車硬拉會讓石頭翻覆,馬車的繩子斷裂;車子沒油硬跑會整組壞光光,也會停在路上造成交通打結。

所以面對不想動、動不了的石頭你需要先找到好的滾木,撐起石頭先讓他有空間,撐起他後才有辦法滾動;面對沒油的車子,要先找到拖車來幫忙,還要有技師來幫忙維修。一切不容易,但這些作為都是重新有可能的機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溫力老師的沙龍
4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現今的大學教育,大多以"外在動機"做為課程與制度設計的核心,希望透過獎勵及懲罰等方式,讓學生願意學習。然而,如果一味仰賴外在動機,學生將難以延續學習動力。相反地,當學習能夠成為"與自我的連結",那學生自然也能感受到自我實現,並知道"自己為何而學",這是未來的大學教育,必須思考的一環。
Thumbnail
現今的大學教育,大多以"外在動機"做為課程與制度設計的核心,希望透過獎勵及懲罰等方式,讓學生願意學習。然而,如果一味仰賴外在動機,學生將難以延續學習動力。相反地,當學習能夠成為"與自我的連結",那學生自然也能感受到自我實現,並知道"自己為何而學",這是未來的大學教育,必須思考的一環。
Thumbnail
在教育裡面不管是家長、老師,又或者是學生自己,動力一直是學習上棘手又困擾多數的問題。 「啊我就不喜歡讀書啊!」 「蛤~我不要寫這個。」 「好煩喔,真累,幹嘛學這個啊!」 「齁…可以不要嗎(懶)。」 這些「動聽」(動不動就聽到)的句子讓多少親子跟師生在互動中爆炸,也甚感無能為力...
Thumbnail
在教育裡面不管是家長、老師,又或者是學生自己,動力一直是學習上棘手又困擾多數的問題。 「啊我就不喜歡讀書啊!」 「蛤~我不要寫這個。」 「好煩喔,真累,幹嘛學這個啊!」 「齁…可以不要嗎(懶)。」 這些「動聽」(動不動就聽到)的句子讓多少親子跟師生在互動中爆炸,也甚感無能為力...
Thumbnail
巴哈洛夫做過一種實驗,只要給狗餵食之間搖一下鈴鐺發出聲音,只要重複幾次,讓狗把鈴鐺與食物成功連結在一起,往後狗只要聽到鈴鐺聲音就會開始流口水,這就讓我想到自己的經驗。 近幾個月覺得心累,感覺學習動力越來越少,甚至有點厭惡,但你說要中斷學習行為,我長期的習慣要突然中斷是很難的,於是我調整了方式。 我開
Thumbnail
巴哈洛夫做過一種實驗,只要給狗餵食之間搖一下鈴鐺發出聲音,只要重複幾次,讓狗把鈴鐺與食物成功連結在一起,往後狗只要聽到鈴鐺聲音就會開始流口水,這就讓我想到自己的經驗。 近幾個月覺得心累,感覺學習動力越來越少,甚至有點厭惡,但你說要中斷學習行為,我長期的習慣要突然中斷是很難的,於是我調整了方式。 我開
Thumbnail
「小蘋,該念書啦!怎麼還在玩呢~,...」小蘋媽媽剛回到家,發現了她竟然功課還沒寫完卻仍然開心地玩著自己的玩具。如果進一步去探討,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呢! 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夠讓孩子更主動、更專注地去面對自己的功課呀!好孩子應該具備哪些特質呢?
Thumbnail
「小蘋,該念書啦!怎麼還在玩呢~,...」小蘋媽媽剛回到家,發現了她竟然功課還沒寫完卻仍然開心地玩著自己的玩具。如果進一步去探討,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呢! 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夠讓孩子更主動、更專注地去面對自己的功課呀!好孩子應該具備哪些特質呢?
Thumbnail
身為一個資深老師,我很清楚要讓孩子們學習,最好的方式就是引發他們的學習動機。但是很多時候孩子的學習動機未必天生具備(例如強迫他們學習他們本來就特別沒興趣的東西時),或者無法持續到讓他們真正完成一項好的學習,那我們究竟要怎樣才能誘發或維持住孩子們的學習動機呢?
Thumbnail
身為一個資深老師,我很清楚要讓孩子們學習,最好的方式就是引發他們的學習動機。但是很多時候孩子的學習動機未必天生具備(例如強迫他們學習他們本來就特別沒興趣的東西時),或者無法持續到讓他們真正完成一項好的學習,那我們究竟要怎樣才能誘發或維持住孩子們的學習動機呢?
Thumbnail
看到書本就煩!有時就是覺得心很累、沒有動力學習嗎?此時,你可能遇到抹殺動力的三大兇手:你在做的事沒有意義(或不明顯)、你獨自努力、你讓大腦太疲勞。 找到動機是學習任何一件事的第一步,今天就先解決第一個狀況:「意義是啥?能吃嗎?」,用五個小撇步,幫你點燃失去的動力:
Thumbnail
看到書本就煩!有時就是覺得心很累、沒有動力學習嗎?此時,你可能遇到抹殺動力的三大兇手:你在做的事沒有意義(或不明顯)、你獨自努力、你讓大腦太疲勞。 找到動機是學習任何一件事的第一步,今天就先解決第一個狀況:「意義是啥?能吃嗎?」,用五個小撇步,幫你點燃失去的動力:
Thumbnail
在能幹之前,最關鍵的是得想幹 羅胖在微信中說到了一個觀念,他說到中國父母親經常說到,不期望孩子多麼有成就,就希望平平安安一生,聽起來像是對兒女的關心,但從教育的觀點來說這不是一個好的想法,應該是幫助孩子找到天賦或夢想,協助她有能力完成才是一個好的做法。
Thumbnail
在能幹之前,最關鍵的是得想幹 羅胖在微信中說到了一個觀念,他說到中國父母親經常說到,不期望孩子多麼有成就,就希望平平安安一生,聽起來像是對兒女的關心,但從教育的觀點來說這不是一個好的想法,應該是幫助孩子找到天賦或夢想,協助她有能力完成才是一個好的做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