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見你》是一篇學生作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019年台灣最夯偶像劇——《想見你》,影集叫好又叫座,掀起一股狂熱。為此我寫了兩篇分析文:《想見你》有更好的結局嗎?(四大結局評析)《想見你》有更好的結局嗎?(結局時空觀的不合理),以及一篇作文教學文:《想見你》第1集教我們的作文技巧─鋪陳
  如今電影版上映,身為鐵粉,當然進影城觀看。整體來說,沒有電視劇版本驚豔,所以想思索、忖度原因。加上以往影劇分析,多半著重優點,避談或略談缺點。最後,結合自身專業,與作文教學進行對話,故而提筆寫下這篇。

  作文評分大致可以分為四大取向:立意、取材、結構、文采,以下針對《想見你》電影版(盡量以不劇透的方式)進行這四大面向的探討,說明不足之處。

raw-image

一、立意:缺乏新意

  萬維鋼《高手思維》提到,人們喜歡的東西是「熟悉+意外」,換句話說要有舊的元素,也要有新的創意。當時空穿越題材日益常見,《想見你》電視版脫穎而出之處在於融入謀殺懸疑的新元素,開拓出偶像劇新境界。

  電影版《想見你》卻是承襲《想見你》電視版,繼續玩「穿越+愛情+懸疑」題材,方法、內涵也一樣,只是由原本黃雨萱、李子維的穿越,擴大為被穿越者陳韻如、王詮勝也得以穿越。對我來說,只是老梗,未見突破、創新,比較可惜。

  學生寫作,立意上時常要將阿公阿嬤寫死,譬如今年的學測作文「花草樹木的氣味記憶」,大概可想而知閱卷教授大概會讀到各式壯烈為孫子犧牲的爺爺奶奶,搞不會聞到的是「樹葬」的味道......。所以我時常叮嚀學生,考場上看完題目,第一瞬間閃過腦海的想法,通常不要寫,與他人雷同的機率相當高,不易受閱卷老師青睞。

二、取材:野心太大

  我常開玩笑,杜甫如果活在現代去考學測,仍然會失利,即使是最有把握的國文寫作也是。杜甫曾說「爲人性僻耽佳句」,如果用這個想法去寫考試作文,便遲遲無法下筆,時間一到,只能繳白卷收場。

  電影版《想見你》想要補足電視版的不足,盡量呈現四位角色(子維、雨萱、詮勝、韻如)的故事,無奈電影時間有限,想要面面俱到的結果,就是「樣樣通,樣樣鬆」,甚至犧牲主角之一的莫俊傑,整場電影的他就像跑龍套般的存在。

  考試作文如何在有限的作答時間內,書寫成一篇首尾俱足的文章,我想關鍵在於只說一個故事,大題得要小作,並且劇情不要太複雜,像本土連續劇一樣,轉折、轉折、再轉折,天天都在高潮起伏。這樣不只火力無法集中,讓閱卷教授摸不清主軸與主題,感覺每樣都寫到了,卻每樣都不深入,流於表面與膚淺,甚至還會有寫不完的危機。

三、結構:詳略失衡

  上次提過耿一偉《故事創作Tips》,這本書指出故事10%法則——花費故事10%的時間鋪陳角色的背景。鋪陳太少,觀眾無法理解,鋪陳太多,觀眾又覺得不耐煩,可見結構的重要性。

  電影版《想見你》可能顧慮到沒有看過電視版的觀眾,前期鋪陳雨萱、子維,認識、相愛的過程時間有點過冗,讓人有點不耐煩。當然,不排除有單純想看大灑糖甜甜cp的粉絲,但至少我不是。後期懸疑、緊張部分,卻礙於時間因素,沒有預留時間讓觀眾融入、思考,步調推移太快,一下就結束了。

  學生作文的結構大致如此。一拿到考卷,總有雄心壯志,東寫西寫,極力鋪陳之能事,隨著考試時間一分一秒流逝,猛然發覺時間不夠用了,最應該聚焦的重點,於是一兩筆草草帶過,造成詳筆與略筆的比例拿捏失當,讓人不勝唏噓。

四、文采:太過刻意

  電影中最大的文采,通常是劇情中反覆出現的象徵物,讓讀者藉由劇情、角色的情緒,自動產生意象悠遠的解讀,這也是觀影樂趣的一環。

  電視版《想見你》的象徵物大概是莫比烏斯對戒、錄音帶(包含那首伍佰的〈Last dance〉),用了十三集的時間,讓觀眾了解這些東西的意涵,相當流暢。反觀電影版《想見你》,因為時間只有120分鐘,卻不斷出現〈Last dance〉、錄音帶,讓人會有莫名的焦躁、厭煩,特別是〈Last dance〉,聽覺效果在電影院會被放大,有種「又來了」的感覺,太過刻意。

  學生寫作時我常告誡他們,在重要的劇情情感處,放上一件物品的描述,文章末段再讓這個物品不經意出現,自然而然就會產生象徵效果。不過,不能讓象徵物出現太多次,約略2-3次即可,否則會流於矯揉造作,炫技文字。

五、總結

  感謝讀者願意看到這裡,這篇文章應該會招來諸多抨擊與批評,特別是《想見你》的粉絲(我想應該氣炸了)。我要澄清一點,我是從「考試作文」的角度來分析這部電影。立意上,缺乏新意,宜有新的議題或元素融入;取材上,野心太大,可以用心說一個故事就好,不必有太多的翻轉;結構上,詳略失衡,應該將重點用詳筆凸顯而出;文采上,太過刻意,象徵物出現2-3次就好。這是在電影中看見的不足之處,亦是學生作文常犯的毛病。

  你問我是否喜歡這部電影,是否推薦觀賞?我的答案還是肯定的。畢竟文學沒有標準答案,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只不過考試作文有其規範性與侷限性。否則,經典文學不乏愛情這種陳腔濫調的立意取材,但這何嘗不是古今共感?畢卡索打破圖畫的基本架構,不也不朽至今?《異鄉人》的「太陽」屢次出現,讀者是否厭煩?何況學生作文常常無法運用「象徵」的技巧呢!

  《想見你》如果是一篇學生作文,絕對不夠好。但作為寵粉的作品,應該有其價值與地位,至少補足電視版的缺憾了!

  如果《想見你》是一篇學生作文,你會給幾分呢?如果《想見你》是一部文學作品,又是幾分呢?這答案只能由讀者來決定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電視版我撐不過一集就棄劇了…
教育界走跳-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1/19
我覺得俗女雖然以愛情貫串,但每一集都有一個需要探討的議題,而非單純談情說愛,這大概就您所言,好看而不空洞的原因吧!
avatar-img
教育界走跳的沙龍
346會員
104內容數
國文課大家都上過,國文課本大家都讀過,但你真的有讀懂嗎?或者說你讀的到底是作者要告訴你的資訊?還是編者要你知道的訊息?又或者是國文老師要教你的東西?大家常說求學時最廢的科目就是國文了?真的是如此嗎?這此你可以找到對課文不同的詮釋以及生活上的應用。
2025/04/21
本文提供高中生作文教學,以廖鴻基〈鬼頭刀〉為例,講解並演練散文寫作中「情境法」的技巧,包括時間推移、情境呼應、心境轉變等,並輔以登山、旅行、跑步等主題的範例,最後分析一篇關於大隊接力的例文,說明情境法的運用,並提出改進建議。
Thumbnail
2025/04/21
本文提供高中生作文教學,以廖鴻基〈鬼頭刀〉為例,講解並演練散文寫作中「情境法」的技巧,包括時間推移、情境呼應、心境轉變等,並輔以登山、旅行、跑步等主題的範例,最後分析一篇關於大隊接力的例文,說明情境法的運用,並提出改進建議。
Thumbnail
2025/04/08
從經典選文〈劉姥姥進大觀園〉中,探討劉姥姥展現的三個理財智慧:一、有錢人並非如想像中豪奢,節儉才是致富關鍵;二、計算「真正時薪」,評估消費價值;三、區分消費層次(想要、需要、必要),避免衝動消費。本文並以現代案例佐證,提供實用理財技巧。
Thumbnail
2025/04/08
從經典選文〈劉姥姥進大觀園〉中,探討劉姥姥展現的三個理財智慧:一、有錢人並非如想像中豪奢,節儉才是致富關鍵;二、計算「真正時薪」,評估消費價值;三、區分消費層次(想要、需要、必要),避免衝動消費。本文並以現代案例佐證,提供實用理財技巧。
Thumbnail
2025/03/06
這部2018年中國電影巧妙運用重複技巧,透過對比手法刻畫角色轉變,值得深度欣賞。本文深入分析「老呂的橘子」與「程勇與曹斌互毆」兩個重複意象,闡述其象徵意義和劇情作用,並結合相關文學作品,如賴和的〈一桿稱仔〉、紅樓夢、〈馮諼客孟嘗君〉、〈虯髯客〉等,探討重複的文學技巧在電影與文學作品中的運用。
Thumbnail
2025/03/06
這部2018年中國電影巧妙運用重複技巧,透過對比手法刻畫角色轉變,值得深度欣賞。本文深入分析「老呂的橘子」與「程勇與曹斌互毆」兩個重複意象,闡述其象徵意義和劇情作用,並結合相關文學作品,如賴和的〈一桿稱仔〉、紅樓夢、〈馮諼客孟嘗君〉、〈虯髯客〉等,探討重複的文學技巧在電影與文學作品中的運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也是在電視劇瘋迷全台時,隨著大眾腳步一起追劇的一員,電視劇真的很好看。在看見《想見你》電影版消息時,又重新複習了一遍。在我踏進電影院,再次看見黃雨萱衝到李子維面前並深深擁抱還伴隨眼淚滑落時,我也跟著一起濕了眼眶。不是說這一幕多麼的富麗動人,而是一份感同身受的心情,瞬間同理了黃雨萱的內心感受。
Thumbnail
我也是在電視劇瘋迷全台時,隨著大眾腳步一起追劇的一員,電視劇真的很好看。在看見《想見你》電影版消息時,又重新複習了一遍。在我踏進電影院,再次看見黃雨萱衝到李子維面前並深深擁抱還伴隨眼淚滑落時,我也跟著一起濕了眼眶。不是說這一幕多麼的富麗動人,而是一份感同身受的心情,瞬間同理了黃雨萱的內心感受。
Thumbnail
  2019年台灣最夯偶像劇——《想見你》,影集叫好又叫座,掀起一股狂熱。為此我寫了兩篇分析文:《想見你》有更好的結局嗎?(四大結局評析)、《想見你》有更好的結局嗎?(結局時空觀的不合理),以及一篇作文教學文:《想見你》第1集教我們的作文技巧─鋪陳。   如今電影版上映,身為鐵粉,當然進影城觀看。整
Thumbnail
  2019年台灣最夯偶像劇——《想見你》,影集叫好又叫座,掀起一股狂熱。為此我寫了兩篇分析文:《想見你》有更好的結局嗎?(四大結局評析)、《想見你》有更好的結局嗎?(結局時空觀的不合理),以及一篇作文教學文:《想見你》第1集教我們的作文技巧─鋪陳。   如今電影版上映,身為鐵粉,當然進影城觀看。整
Thumbnail
身為柯粉和《想見你》一生推俱樂部唯一成員 出電影版無論如何都要看一下吧 雖然當初看到電影版滿意外的,因為覺得電視劇裡每條故事線都完整收完了,電影版還要拍什麼? 看完之後才知道 如果說電視劇是談對於過去執著的浪漫 電影版就是在說......
Thumbnail
身為柯粉和《想見你》一生推俱樂部唯一成員 出電影版無論如何都要看一下吧 雖然當初看到電影版滿意外的,因為覺得電視劇裡每條故事線都完整收完了,電影版還要拍什麼? 看完之後才知道 如果說電視劇是談對於過去執著的浪漫 電影版就是在說......
Thumbnail
其實我們追求的,只是一個人,與我們有哪些相同;或不同。
Thumbnail
其實我們追求的,只是一個人,與我們有哪些相同;或不同。
Thumbnail
把很冗的想見你看完了。 先說結論,這是一部非常粗糙的連續劇,從演員的服裝用語到角色的設計,甚至連配樂的安排都讓人感到不耐。
Thumbnail
把很冗的想見你看完了。 先說結論,這是一部非常粗糙的連續劇,從演員的服裝用語到角色的設計,甚至連配樂的安排都讓人感到不耐。
Thumbnail
《想見你》是一部披著奇幻愛情穿越劇的外衣,中間塞了懸疑驚悚內搭衣,骨子裡卻包裹著青少年自我認同議題的成長救贖之作。劇中角色充滿生命力與故事性, 觀眾跟著劇中人物一起穿越時空、歷經風雨,讓我們產生已經認識他們多年的錯覺。不談劇情解謎或戀愛情愫,而是來談談劇中人物的象徵意義,以及他們帶給觀眾的影響。
Thumbnail
《想見你》是一部披著奇幻愛情穿越劇的外衣,中間塞了懸疑驚悚內搭衣,骨子裡卻包裹著青少年自我認同議題的成長救贖之作。劇中角色充滿生命力與故事性, 觀眾跟著劇中人物一起穿越時空、歷經風雨,讓我們產生已經認識他們多年的錯覺。不談劇情解謎或戀愛情愫,而是來談談劇中人物的象徵意義,以及他們帶給觀眾的影響。
Thumbnail
喜愛這個故事,為了兩人的復返傷神的我們,想抓住那些即逝時光的心情,或許不亞於劇中人們,而逆流的時光沖走了她手上的莫比烏斯戒指,留下的是相信即便沒有宿命羈絆,你,依然會找到我的「執念」。我們期待真愛,儘管沒有人知道真愛對應的人是誰,真愛又該以什麼樣子呈現,但每當劇情釋出訊息時,我們總能毫不猶豫地緊握⋯
Thumbnail
喜愛這個故事,為了兩人的復返傷神的我們,想抓住那些即逝時光的心情,或許不亞於劇中人們,而逆流的時光沖走了她手上的莫比烏斯戒指,留下的是相信即便沒有宿命羈絆,你,依然會找到我的「執念」。我們期待真愛,儘管沒有人知道真愛對應的人是誰,真愛又該以什麼樣子呈現,但每當劇情釋出訊息時,我們總能毫不猶豫地緊握⋯
Thumbnail
聽說製作單位當初就是為了拍一部很好哭的戲而製作出這部偶像劇的,所以,我說它註定是一部很悲傷的劇,應該沒有人會否認。
Thumbnail
聽說製作單位當初就是為了拍一部很好哭的戲而製作出這部偶像劇的,所以,我說它註定是一部很悲傷的劇,應該沒有人會否認。
Thumbnail
文/J.T喬;圖/福斯提供 -從50分鐘的影像世界中窺探真正的思念 -從主創團隊的幕後相處就能得知感情這麼好的他們將帶來多有感的故事 -時序從2019跌進1998再回到現在,明白以愛推進的感動
Thumbnail
文/J.T喬;圖/福斯提供 -從50分鐘的影像世界中窺探真正的思念 -從主創團隊的幕後相處就能得知感情這麼好的他們將帶來多有感的故事 -時序從2019跌進1998再回到現在,明白以愛推進的感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