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告知的轉述轉載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某位諮商心理師受訪於某位知名作家,作家把訪稿用自己的話寫出來,寫在方格子上,而後,這篇文章被某平台轉載,還改了標題。
而後這位諮商心理師就被網友罵翻了,而且罵得很難聽。
而再而三的,語意被詮釋,又因平台要流量,把標題寫得很吸睛。
到最後,倒楣被罵翻的是這位諮商心理師。
我一向沒有具名的其中一項原因是,在網路的世界
你永遠不知道甚麼時候,這些人把你的隻字片語擷取後扭曲,再塞進你嘴裡
說這是某諮商心理師說的。
我覺得那些為了流量,未經他人允許寫出文章、轉載到其他平台的人都應該受到懲罰。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細看了甲乙兩案的草案,覺得真的不行,真的改成這樣會很慘 長期以來學生諮商中心的專輔人員都沒有好好地被對待,當年學生輔導法通過,許多人搭上時代的便車,成為專輔教師,但專輔人員與專輔教師的就業環境與薪資差別很大,學生諮商中心由於是任務編制,永遠只能是約聘,就業沒有保障,許多人寧可當專輔教師,也不願當專
現在學校都很重視學生的意見,每學期都有教師回饋,還沒期末,但我已經寫好某位老師的回饋了。 0老師是我在**大學這麼多年,加上跨學院跨學系的修課經驗來,看過教學最認真的老師,但他給報告量也是最高的,兩個學分的課程,作業量大約是一般教師的三倍以上。為了完成這些報告與作業,嚴重壓縮到其他課程作業可以運用的
昨天1117當年受助少年的分享 當有社工系同學提問到怎樣算好的社工 前任受助少年說,要隨時找得到人,很爛的社工就是下班就換帳號,訊息未讀未回,但他也坦承自己會故意半夜三點去丟訊息,看社工是否會回訊息,是否會在乎自己。他表示他知道他們家庭關係不太好的,會和社工有依附關係。 嗯,講得出"依附關係"四個字
為了加註輔導 我修了滿滿的課,除了教育學程與碩班外,還有心理兒家社工系的課程 不知道是不是學校的教學模組建議教師這樣排課 大學部的課程模式都是 講述、討論、專家演講、校外參訪、團體報告 不同課程 會參訪兩間少年服務中心 其實上學蠻好的,我開始學習與思考到,青少年不是只有我們在國中小高中看到的那樣 有
我知道這很奇怪 但我最近在備考心理系大三的課程、社工系大二課程 還有一些課程是跨學院和大學生一起上課 因為我要轉行當輔導教師 很多學分因為我大學非心理本科生,全部都要補足 搞得我精神壓力爆炸大 我得和大學生一起考諮商與心理治療,因為當年心輔所的課程是兩學分,但教育學程要求三學分,好的,我重修就是了。
1. 私校輔導教師人力嚴重不足 2. 私校輔導室所承受的校內校外系統壓力 3. 怎麼在校內校外系統中撐出空間來 校外而來的壓力 校內而來的壓力 為何撐出空間與時間如此重要?如同鐵軌的伸縮縫 4. 系統優化與人的有限性 5. 私校輔導教師是「輔導」教師,不是「特教」教師:教育資源的分配正義
我細看了甲乙兩案的草案,覺得真的不行,真的改成這樣會很慘 長期以來學生諮商中心的專輔人員都沒有好好地被對待,當年學生輔導法通過,許多人搭上時代的便車,成為專輔教師,但專輔人員與專輔教師的就業環境與薪資差別很大,學生諮商中心由於是任務編制,永遠只能是約聘,就業沒有保障,許多人寧可當專輔教師,也不願當專
現在學校都很重視學生的意見,每學期都有教師回饋,還沒期末,但我已經寫好某位老師的回饋了。 0老師是我在**大學這麼多年,加上跨學院跨學系的修課經驗來,看過教學最認真的老師,但他給報告量也是最高的,兩個學分的課程,作業量大約是一般教師的三倍以上。為了完成這些報告與作業,嚴重壓縮到其他課程作業可以運用的
昨天1117當年受助少年的分享 當有社工系同學提問到怎樣算好的社工 前任受助少年說,要隨時找得到人,很爛的社工就是下班就換帳號,訊息未讀未回,但他也坦承自己會故意半夜三點去丟訊息,看社工是否會回訊息,是否會在乎自己。他表示他知道他們家庭關係不太好的,會和社工有依附關係。 嗯,講得出"依附關係"四個字
為了加註輔導 我修了滿滿的課,除了教育學程與碩班外,還有心理兒家社工系的課程 不知道是不是學校的教學模組建議教師這樣排課 大學部的課程模式都是 講述、討論、專家演講、校外參訪、團體報告 不同課程 會參訪兩間少年服務中心 其實上學蠻好的,我開始學習與思考到,青少年不是只有我們在國中小高中看到的那樣 有
我知道這很奇怪 但我最近在備考心理系大三的課程、社工系大二課程 還有一些課程是跨學院和大學生一起上課 因為我要轉行當輔導教師 很多學分因為我大學非心理本科生,全部都要補足 搞得我精神壓力爆炸大 我得和大學生一起考諮商與心理治療,因為當年心輔所的課程是兩學分,但教育學程要求三學分,好的,我重修就是了。
1. 私校輔導教師人力嚴重不足 2. 私校輔導室所承受的校內校外系統壓力 3. 怎麼在校內校外系統中撐出空間來 校外而來的壓力 校內而來的壓力 為何撐出空間與時間如此重要?如同鐵軌的伸縮縫 4. 系統優化與人的有限性 5. 私校輔導教師是「輔導」教師,不是「特教」教師:教育資源的分配正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諮商師說的都對」、「諮商師的話就是聖旨」、「諮商師說的沒問題,有問題的是我」 不不不!!!!! 諮商師也是人,是人都會有錯的時候
諮商師給我的感覺是 你覺得你正常就好 我們只針對你想做出改變的地方改變 我也發現 只有坦承面對自己的問題 才有機會變得不同
Thumbnail
隨著心理健康觀念普及,越來越多人會在身心狀態不佳時尋求諮商,剛好最近有認識的工作夥伴談論到「踩雷的諮商經驗」,聽著覺得好生氣,一起看看怎麼調選諮商所不踩雷。
Thumbnail
我真的受夠了,從2021年開始,一個叫「後沙發」的網路文字工作者一直糾纏我、詆毀我,緣由起因當時我在自己的ig回答網友問答時用了一張照片形容自己內心的感受,結果她看不懂,誤會我是在取笑她長得像那張照片,從此她言行瘋魔到今日,處處針對我,而且各種幻想、臆測。這事情的始末Dcard網友那時整理了一篇文章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某個平台上看到一個網友的發文- 「我的心理師一直叫我專注呼吸跟練習呼吸,但我很想告訴他呼吸根本沒有辦法幫我解決問題」。 當時看到這篇文的心情是很五味雜陳的,因為這個網友很明顯的對諮商的功能有誤解,諮商從來都不是為了幫助一個人「解決問題」,而是透過諮商師的引導去覺察自己的認知(價值觀、信念
Thumbnail
昨天去看心理諮商,明明是在網上用英文報名的,結果諮商師跟我說她不知道我只會說英文,明明她英文講的還可以,可是她就一副極度驚嚇的態度。她給了我幾個會講英文的諮商師電話號碼,就把我趕出諮商室了。
Thumbnail
我們的生活時時刻刻都在與他人來往,實際經驗中他人與自己的對話、行動、甚至無言的沈默相對,都是交往共處的內容,而思考是個人的內在對話、對所知內容的歸納演繹,當可以釐清楚思考的內容與實際經驗的差異及交融時,我才發現,我不會愛。
Thumbnail
「妳說妳想要重頭開始,是哪一個部分?」心理師說。 「 ...全部。」 我說。 看到文章的你,現在在想什麼? 寫文章的我,只想告訴你不是一個人。 這篇文章主要在回想幾天前的諮商, 我認定了對方是一位專業的心理師,並且決定一直諮商到結案那天。
本文章探討了心理師如何在不揭露個案資料的情況下撰寫文章。從經營個人品牌到滿足受眾需求,提出了不揭露個案資料的替代方案。強調專注於受眾的需求而不是個案報告,並探討了通則和個案報告之間的區別。同時,提出了使用受眾視角、知識加經驗創造新邏輯思維以及跨領域應用知識的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去找心理師諮商的經驗,探討了自尊感、童年期經歷以及心理師諮商的影響。透過心理諮商,我重新開始肯定自己,踏出舒適圈,並在職場和生活上做出了許多重要決定。這段經歷的合作也讓我體會到了心理諮商的重要性,並認為只有在願意談論自己的情況下諮商才會有效果。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諮商師說的都對」、「諮商師的話就是聖旨」、「諮商師說的沒問題,有問題的是我」 不不不!!!!! 諮商師也是人,是人都會有錯的時候
諮商師給我的感覺是 你覺得你正常就好 我們只針對你想做出改變的地方改變 我也發現 只有坦承面對自己的問題 才有機會變得不同
Thumbnail
隨著心理健康觀念普及,越來越多人會在身心狀態不佳時尋求諮商,剛好最近有認識的工作夥伴談論到「踩雷的諮商經驗」,聽著覺得好生氣,一起看看怎麼調選諮商所不踩雷。
Thumbnail
我真的受夠了,從2021年開始,一個叫「後沙發」的網路文字工作者一直糾纏我、詆毀我,緣由起因當時我在自己的ig回答網友問答時用了一張照片形容自己內心的感受,結果她看不懂,誤會我是在取笑她長得像那張照片,從此她言行瘋魔到今日,處處針對我,而且各種幻想、臆測。這事情的始末Dcard網友那時整理了一篇文章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某個平台上看到一個網友的發文- 「我的心理師一直叫我專注呼吸跟練習呼吸,但我很想告訴他呼吸根本沒有辦法幫我解決問題」。 當時看到這篇文的心情是很五味雜陳的,因為這個網友很明顯的對諮商的功能有誤解,諮商從來都不是為了幫助一個人「解決問題」,而是透過諮商師的引導去覺察自己的認知(價值觀、信念
Thumbnail
昨天去看心理諮商,明明是在網上用英文報名的,結果諮商師跟我說她不知道我只會說英文,明明她英文講的還可以,可是她就一副極度驚嚇的態度。她給了我幾個會講英文的諮商師電話號碼,就把我趕出諮商室了。
Thumbnail
我們的生活時時刻刻都在與他人來往,實際經驗中他人與自己的對話、行動、甚至無言的沈默相對,都是交往共處的內容,而思考是個人的內在對話、對所知內容的歸納演繹,當可以釐清楚思考的內容與實際經驗的差異及交融時,我才發現,我不會愛。
Thumbnail
「妳說妳想要重頭開始,是哪一個部分?」心理師說。 「 ...全部。」 我說。 看到文章的你,現在在想什麼? 寫文章的我,只想告訴你不是一個人。 這篇文章主要在回想幾天前的諮商, 我認定了對方是一位專業的心理師,並且決定一直諮商到結案那天。
本文章探討了心理師如何在不揭露個案資料的情況下撰寫文章。從經營個人品牌到滿足受眾需求,提出了不揭露個案資料的替代方案。強調專注於受眾的需求而不是個案報告,並探討了通則和個案報告之間的區別。同時,提出了使用受眾視角、知識加經驗創造新邏輯思維以及跨領域應用知識的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去找心理師諮商的經驗,探討了自尊感、童年期經歷以及心理師諮商的影響。透過心理諮商,我重新開始肯定自己,踏出舒適圈,並在職場和生活上做出了許多重要決定。這段經歷的合作也讓我體會到了心理諮商的重要性,並認為只有在願意談論自己的情況下諮商才會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