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你這一生要努力的,就是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個世界不會因為你弱,就對你溫柔相待。


為何讀這本書?

看到這誠懇又直接的書名,忍不住地開始閱讀這本書,覺得這輩子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看似簡單又困難,人總是在自己與別人之中掙扎,即便覺得不快樂,但也認為生活將就就好。

「將就」意味著無奈和屈就,也意味著當事人正在做自己認為不值得的事。


愛你所做的事

前幾年很紅的一位日本收納達人-近藤麻理惠,他以整理收納術為職業,起初她只是一個從小喜歡整理的小孩,後來因《丟棄的藝術》一書影響,投入研究整理術技巧。在大學時開始了整理諮詢業務,如今;她已成為日本收納達人。

雖然我們很常談及「夢想」,但大多人都不明白夢想到底代表什麼意義,有時夢想像是一股正能量,或是經常掛在嘴邊的說詞。很多時候,經常說著夢想又無作為的人往往都不會成功。真正抱著夢想的人,會用堅持的心去編織他的夢。

唯一支持我們前進的理念是「愛你所做的事」。賈伯斯曾在演講上說過:「你的工作將佔去生活的一大部份,唯一能在工作中得到真正滿足的方法,就是做你所愛的事。


為什麼那麼忙卻什麼都做不好

忙碌又疲憊地過日子就像每個人的生活寫照,身邊也有不少跟我一樣忙碌但卻可以把事情做得好,或是學習新技能、運動等。仔細觀察發現他們是對時間上有安排,將要做的事情給出一個期限,就算每天只運動十分鐘;長期下來也有可觀的效果,也會利用通勤時間聽廣播或是閱讀。聽到這邊覺得很簡單,但我們太想用最短時間與精力獲得效果,很難做到堅持,這樣的結果就是搞得生活很累,卻什麼都沒有。

每個領域的專家最大的優點不是那些知識,而是持續力。而我所崇拜的寫作大師都有每天寫作的習慣,就算再怎麼累,也是會逼迫自己擠出幾個字幾段話。

時間是最公平的,不同的結果來自於不同的使用方式。要知道,只有長久的堅持,才是真正有意義的。


你活了一萬多天 還是一萬多次

我總是想著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人活著就是為了等待死亡嗎?我相信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是普通人,只想過安安分分的日子,但其實你每天不斷重複的行為,就是在塑造你,成為不想成為的人。對有些人來說,重複;意味著有大量的時間,可以去學習和做自己有意義的事。

過日子,並不是優俗的事,而是對每一天的生活負責。


結語:

這本書有許多對生活的想法,可能會覺得都是雞湯文,但每段章節都有讓人醒過來的故事,我們要成為怎樣的人選擇權都在手上,期待看完這篇文章或書籍的讀者,都能夠找到對生活的意義,什麼對你最有意義;不是由別人替你來決定。


raw-image










點我買書去~

信箱:huzilady012@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鬍子小姐的沙龍
7會員
6內容數
在忙碌生活中,也不忘閱讀充實療癒自己,在這裡或許你會找到想閱讀的書~
鬍子小姐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21
「靠自己賺錢」才是真正的穩定 前言: 這本書的作著moto是位日本規劃職涯專家,藉由自身的體驗與經歷,舉出真實且可實踐的方法,有效創造工作機會及增加收入。書中的想法與做法,許多都與我所聽過的大不相同,卻能給予新的啟發與想法。職涯與人生都是要一步一步地規劃,有效設計工作職涯。 安定的企業並不存在 以前
Thumbnail
2023/04/21
「靠自己賺錢」才是真正的穩定 前言: 這本書的作著moto是位日本規劃職涯專家,藉由自身的體驗與經歷,舉出真實且可實踐的方法,有效創造工作機會及增加收入。書中的想法與做法,許多都與我所聽過的大不相同,卻能給予新的啟發與想法。職涯與人生都是要一步一步地規劃,有效設計工作職涯。 安定的企業並不存在 以前
Thumbnail
2022/11/08
學習如何學習 前言: 當我在每個月檢討自己的學習計劃時,不斷地在思考到底哪種讀書方法更適合我,於是就開始讀了這本書,這本書就像祕笈一樣,以往讀書時總是認為讀書的時間越久,學習效果就更好,但未必如此。只要你了解它、掌握它,運用書中的技巧就更增強學習成果。 作者: 劉軒,畢業於哈佛教育學院心理學碩士,《
Thumbnail
2022/11/08
學習如何學習 前言: 當我在每個月檢討自己的學習計劃時,不斷地在思考到底哪種讀書方法更適合我,於是就開始讀了這本書,這本書就像祕笈一樣,以往讀書時總是認為讀書的時間越久,學習效果就更好,但未必如此。只要你了解它、掌握它,運用書中的技巧就更增強學習成果。 作者: 劉軒,畢業於哈佛教育學院心理學碩士,《
Thumbnail
2022/10/18
保持好習慣,就要讓習慣變得有彈性。 美國自我成長暢銷作家Stephen Guise專研學習策略多年,彈性習慣重新定義了日標養成的概念。本書提供許多新穎的實用方法及策略,想改變一成不變又難以保持的計畫,就看下去吧! 不要把自己變成目標的奴隸 對於部分的人會覺得自律就是強迫自己做事,但是實際上是透過自由
Thumbnail
2022/10/18
保持好習慣,就要讓習慣變得有彈性。 美國自我成長暢銷作家Stephen Guise專研學習策略多年,彈性習慣重新定義了日標養成的概念。本書提供許多新穎的實用方法及策略,想改變一成不變又難以保持的計畫,就看下去吧! 不要把自己變成目標的奴隸 對於部分的人會覺得自律就是強迫自己做事,但是實際上是透過自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放下過度的自我期許,用自己最舒適的狀態, 邁向嶄新的人生。 ●Netflix實境節目「KonMari~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Tidying Up with Marie Kondo)的執行製作人川原卓巳,是日本整理教主近藤麻理惠的丈夫,也是她的經紀人。他從學生時期就認識麻理惠,一路陪伴她從「熱
Thumbnail
★放下過度的自我期許,用自己最舒適的狀態, 邁向嶄新的人生。 ●Netflix實境節目「KonMari~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Tidying Up with Marie Kondo)的執行製作人川原卓巳,是日本整理教主近藤麻理惠的丈夫,也是她的經紀人。他從學生時期就認識麻理惠,一路陪伴她從「熱
Thumbnail
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從整理物品中找回心動的生活 ,用整理物品的心情和精髓整理人生,[我要的新人生]讓我們學習如何找回「怦然心動的自己」。
Thumbnail
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從整理物品中找回心動的生活 ,用整理物品的心情和精髓整理人生,[我要的新人生]讓我們學習如何找回「怦然心動的自己」。
Thumbnail
放棄整理? 近期有關整理的關鍵字,應該就屬《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系列作者近藤麻理惠的一句「有點放棄整理了」最火紅! 也許是身為專業整理師的自我要求,所以希望努力維持家裡整潔。但卸下整理師的身分,近藤麻里惠也是一位三寶媽。
Thumbnail
放棄整理? 近期有關整理的關鍵字,應該就屬《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系列作者近藤麻理惠的一句「有點放棄整理了」最火紅! 也許是身為專業整理師的自我要求,所以希望努力維持家裡整潔。但卸下整理師的身分,近藤麻里惠也是一位三寶媽。
Thumbnail
今天大年初三,來跟大家分享近藤麻理惠的新書《學會整理,就會喜歡自己:麻理惠的怦然心動居家生活》。 我在看這本書之前,一直對於「整理收納」的想法就是把不要的東西丟掉,有需要的留下。再來就是把物品歸位就好。 但我相信你一定會跟我一樣,在整理房子的過程中花最多時間就是在回憶為什麼會有這樣物品
Thumbnail
今天大年初三,來跟大家分享近藤麻理惠的新書《學會整理,就會喜歡自己:麻理惠的怦然心動居家生活》。 我在看這本書之前,一直對於「整理收納」的想法就是把不要的東西丟掉,有需要的留下。再來就是把物品歸位就好。 但我相信你一定會跟我一樣,在整理房子的過程中花最多時間就是在回憶為什麼會有這樣物品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不會因為你弱,就對你溫柔相待。 為何讀這本書? 看到這誠懇又直接的書名,忍不住地開始閱讀這本書,覺得這輩子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看似簡單又困難,人總是在自己與別人之中掙扎,即便覺得不快樂,但也認為生活將就就好。 「將就」意味著無奈和屈就,也意味著當事人正在做自己認為不值得的事。 愛你所做的事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不會因為你弱,就對你溫柔相待。 為何讀這本書? 看到這誠懇又直接的書名,忍不住地開始閱讀這本書,覺得這輩子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看似簡單又困難,人總是在自己與別人之中掙扎,即便覺得不快樂,但也認為生活將就就好。 「將就」意味著無奈和屈就,也意味著當事人正在做自己認為不值得的事。 愛你所做的事
Thumbnail
無論你承擔著什麼樣的風險,有什麼樣的追求,就算放棄現在走的路,也不代表你就無法達成那個目標,一定要相信,你是自由的。
Thumbnail
無論你承擔著什麼樣的風險,有什麼樣的追求,就算放棄現在走的路,也不代表你就無法達成那個目標,一定要相信,你是自由的。
Thumbnail
習慣把眼前所有考驗都當成磨練,你是在成就自我,還是在滿足他人的「期望」?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沒錯,但很多時候,初入社會的我們會誤把機會當成賞識。
Thumbnail
習慣把眼前所有考驗都當成磨練,你是在成就自我,還是在滿足他人的「期望」?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沒錯,但很多時候,初入社會的我們會誤把機會當成賞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