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人出租》|金錢以外的存在價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資本社會裡,工作勞動可以換得報酬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有沒有可能,什麼也不做,卻也同樣獲得收穫呢?
我第一次聽到「閒人出租」這個詞,是在百靈果的影片介紹內提到,他在日本預約了閒人出租,真的只是在身旁,什麼事也不做的陪伴。
真的什麼事情也不用做嗎?為什麼會有人預約這樣的服務?這個服務難道需要收費嗎?一開始看到的我,只是悻悻然的帶著這些疑問滑過影片,後來恰巧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為了解開這些疑惑,於是打開書跟著作者展開這個怪異新奇的旅程。
《閒人出租》|金錢以外的存在價值

閒人出租開始的原因:存在工資

心理諮商師心屋仁之助先生在自己部落格提倡的「存在工資」概念,提倡「人僅僅是存在就能獲得工資」和「什麼都不做的人也有存在價值」。
大部分人應該都認同,工資是勞動的成果回報,也呼應了我們從小到大學習的理念「有付出就有收穫」。而作者在生小孩之後,對於嬰兒的「零性能」卻依舊可以在周圍人們呵護下長大這點感到羨慕,後來再看到一位自稱被請客的專家,竟然可以透過徵求願意免費提供食宿的網友謀生,才開始了閒人出租的計畫。
雖然沒有生小孩,但自從開始養貓之後,也察覺到明明他什麼事情也不做,只是賴在沙發睡覺、舔毛、母雞蹲,沒有賺錢的能力,卻能讓人類奴才們為他把鏟貓屎、準備食物、生病照顧..等等,這些換算下來都是不小的開銷。這些數字,或許就是貓的存在工資。🤔
我家的貓,猜猜看他的每月存在工資有多少?@toramaru

真的什麼事情也不用做嗎?

作者在書中提到,因為是不收費的服務(僅收取抵達指定地點的所需車資),所以不提供內容服務,就只是安安靜靜的待在一旁,頂多給予簡單的言語回應,不會提供諮商、建議、甚至是勞動服務。(例如:幫忙排隊、買東西、取貨…,因為這些在市面上已經有額外的收費服務)也因為各式各樣委託的關係,讓生活不再是單純的上班族或是從事固定工作的撰稿人,而會因為預料以外的委託而變得有趣而刺激。

會有人預約這樣的服務嗎?

書中將各式各樣的委託內容,撰寫成單篇的有趣故事:創作者因為想要有截稿壓力,所以雇用閒人出租先生;喜歡單純贈禮但不想要回報的人;想要申訴卻需要陪伴壯膽的人;希望有人督促自己來採取行動的人;把閒人出租當成鬧鐘的人。
一開始雖然作者也有設想一些使用情景,但隨著越來越廣為人知,也讓閒人出租的委託內容超乎預期。
什麼樣的人會想要預約這樣的服務?我發現除了好奇以外,在我過去的經驗裡,其實也能認同存在的力量:知道有人在閱讀文章心得,所以會持續輸出、知道有人惦記自己,所以更努力工作、知道有人聆聽自己的想法,所以感到壓力釋放…也許這樣的存在並不是人際關係中的強連結,但也因為不需要抱著了解對方所有過去的壓力,而是在一定限度的時間與空間中,保有一段對等的關係,而這樣的關係包含著某種社會觀感與期待,就能為自己行動的動機增添柴火。

存在的價值

在資訊爆炸的現在,開始有人重視無所事事的必要性,但有時會想「沒有產出,真的可以嗎?」、「花費時間卻沒有賺到錢,感覺很不划算」,這樣自我怨懟。
但也許存在的價值,可以不止是呈現在賺多少錢、累積多少績效,而是建立在「被需要」、「被認同」、「陪伴感」等等無法量化的價值上。在「閒人出租」這個有趣的社會實驗中,讓我看到金錢價值觀框架以外的可能性。
雖然這麼說,也是因為老婆及過去的金援支持,才能持續運作這個企劃,所以基礎生活的備用金與事前的風險評估,還是勇於嘗試前必要的條件。因為他的老婆以及過去的自己的準備,就是支付給現在的自己的存在工資,為了可以可可愛愛不用工作的未來的某一天,現在還是繼續努力吧!

👉 用一本書的價格交換一位作者的人生觀點吧!
靈感來自於 瓦基的公益計畫,希望透過平台的力量,來增加內容的長尾影響力。如果你對這本書有興趣,歡迎使用此 博客來連結 購買。透過此行銷回購連結購書,你不會有損失,而我會預計將會把這 2% 的回饋統一捐助非營利公益教育團體!希望透過內容分享的方式,累積社會善意的力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2會員
49內容數
喜歡閱讀「設計、心理學、自我成長」等類別書籍。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不快不慢剛剛好,所以紀錄在閱讀成長的路上,覺得深刻又值得推薦的內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uki 的書適圈 的其他內容
看到 誰說編輯不讀書 的閱讀十問文章分享,也剛好最近在整理 2022 年的生活回顧,因此也想以「閱讀」的主題,收錄整理自己過去的書摘節錄與文章分享,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繼續看下去! 註:有刪減增列一些題目,如果對原本的閱讀十問有興趣,也歡迎到原文閱讀,看看其他分享的書籍。 1.最後一天讀的書 《成為自由
到底工作坊是什麼?在企業中,又是如何解決商業問題? 這篇是我過去搜集相關文章,以及綜合主題讀書會中《The Workshopper Playbook》這本書的觀念後的重點總結,希望透過資訊的整理跟心得分享,可以跟同樣對於舉辦工作坊有興趣的你彼此交流。
什麼是平台 其實平台並不是新的概念,大家在實體世界的經驗中:百貨公司、超商、假日市集,都是一種平台。提供生產者(廠商)設櫃進駐商品,讓消費者購物換取價值,而平台本身不負責商品的生產與控管,只透過販售抽成,或其他方式獲利。
第一次參加開放空間會議(Open Space)的活動,是我剛開始對 UX 感興趣時,積極參與各種社群的活動。但那時還未正式踏入 UX 相關從業領域,並未連結到這樣的工作坊活動跟工作的直接關係。這次發現低調的 Nor 老師居然舉辦了開放空間會議的體驗與教學,便重新點燃我的興趣! 什麼是開放空間會議?
內容是作者真實有料的個人經驗分享: Julie Zhuo 在 25 歲時,從 Facebook 設計師被提拔成為小主管,當時以為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到後來一路從錯誤中學習的真實血淚過程。
上週聽了曼報的 Podcast 節目:新時代典範轉移,產品導向式成長,裡面提到從 Bessemer 這家創投公司,用過去自己的投資經驗,從表現優異的 Product Led Growth 公司中,提煉出 10 個來看 Product Led Growth 公司的關鍵原則。
看到 誰說編輯不讀書 的閱讀十問文章分享,也剛好最近在整理 2022 年的生活回顧,因此也想以「閱讀」的主題,收錄整理自己過去的書摘節錄與文章分享,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繼續看下去! 註:有刪減增列一些題目,如果對原本的閱讀十問有興趣,也歡迎到原文閱讀,看看其他分享的書籍。 1.最後一天讀的書 《成為自由
到底工作坊是什麼?在企業中,又是如何解決商業問題? 這篇是我過去搜集相關文章,以及綜合主題讀書會中《The Workshopper Playbook》這本書的觀念後的重點總結,希望透過資訊的整理跟心得分享,可以跟同樣對於舉辦工作坊有興趣的你彼此交流。
什麼是平台 其實平台並不是新的概念,大家在實體世界的經驗中:百貨公司、超商、假日市集,都是一種平台。提供生產者(廠商)設櫃進駐商品,讓消費者購物換取價值,而平台本身不負責商品的生產與控管,只透過販售抽成,或其他方式獲利。
第一次參加開放空間會議(Open Space)的活動,是我剛開始對 UX 感興趣時,積極參與各種社群的活動。但那時還未正式踏入 UX 相關從業領域,並未連結到這樣的工作坊活動跟工作的直接關係。這次發現低調的 Nor 老師居然舉辦了開放空間會議的體驗與教學,便重新點燃我的興趣! 什麼是開放空間會議?
內容是作者真實有料的個人經驗分享: Julie Zhuo 在 25 歲時,從 Facebook 設計師被提拔成為小主管,當時以為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到後來一路從錯誤中學習的真實血淚過程。
上週聽了曼報的 Podcast 節目:新時代典範轉移,產品導向式成長,裡面提到從 Bessemer 這家創投公司,用過去自己的投資經驗,從表現優異的 Product Led Growth 公司中,提煉出 10 個來看 Product Led Growth 公司的關鍵原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些人可能認為,擔任「志工」都是有錢或退休的「閒人」,或失業中的「待業者」,對於自己的職涯規劃發展並無實質助益。 事實上,「志工」工作可能比我們的日常工作更有價值!它不僅對社區和需要幫助的人或動物有益,對個人的職涯發展和成長也有顯著的助益。「志工服務」反映出自己價值觀,然後貢獻自己的金錢、時間與能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本書的內容,作者在書中透過自身的經歷與思考,探討了很多與工作、壓力、自價值有關的議題。文章充滿反思與哲學性質的內容,描述了作者透過'閒人出租'的方式尋求不一樣的價值觀。巧妙地將案例與反思結合,引發讀者對於價值的重新思考。
Thumbnail
所有的求,都是等待給人給予,包括請求與要求。 人是群居的動物,與人相處必然會出現請求或要求別人給予的狀況,而我們只是接受別人給予,還是我也做了等同的付出? 很多人會說我付了錢之類的話語,當然,這沒有錯,這是有形的給予,但對方給我們的,只有這樣嗎? 當對方給予我們服務,當下只有這些動作嗎?若是如
Thumbnail
工作的底層信念,承載著我們對於生活的理解和期許, 它如同一條細線,將我們與世界連結在一起。 從遠古的以物易物,到現代的金錢媒介,工作背後的信念一直在不斷演變,塑造著我們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 唯一不變的是,之所以能享受到各式各樣的食衣住行,都來自大家的幫助(工作)。 你能想像現在世界,還能用以物易.
我也知道書店不賺錢的,但是如果你要找人打工一定要事先講清楚是免費的還是有時薪的,我自己也錯在沒有先問清楚,覺得跟文青談錢就是俗。我一直活在工作就有時薪跟勞健保是正常的,原來之前得到的那些理所當然的福利,現在都是必須要靠自己去爭取才有的。
Thumbnail
探討業務同仁「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思維,文章指出這種觀念可能忽略工作的內在價值,僅以薪水衡量。薪水是否等同於工作價值,以及這種思維對未來的影響成為討論焦點。提倡超越薪水思維,挑戰傳統觀念,注重工作的滿足感和成就。勇敢探索個人工作價值,使工作不僅是換取薪水的交易,而成為實現夢想和發揮所長的平台。
Thumbnail
嗨,我是小譯者。 曾經在餐廳端過盤子、在補習班教過書,去日本走跳一年之後,回台在日商當過朝九晚五的粉領族。現在,我是一個宅在家自由接案的職業譯者。 其實,當上班族沒什麼不好。尤其是在辭職之後,我頓時成為無勞保、無月薪、無特定雇主的三無女子時,感觸更加深刻。偶爾還會懷念每個月薪水安穩入帳,週末氣定神閒
Thumbnail
臺灣面臨著嚴重缺工,各行各業都急著調整條件搶人才。此篇文章闡述了人們對夢幻工作的渴求,以及對於體面工作意義的反思。同時強調了每個工作者都是平衡社會運作的重要角色,無論是仰賴腦力或體力的工作都需要承擔辛苦與困難。文章最終呼籲讀者要懂得感恩,專注、講究,在自律的道路上不斷成長。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些人可能認為,擔任「志工」都是有錢或退休的「閒人」,或失業中的「待業者」,對於自己的職涯規劃發展並無實質助益。 事實上,「志工」工作可能比我們的日常工作更有價值!它不僅對社區和需要幫助的人或動物有益,對個人的職涯發展和成長也有顯著的助益。「志工服務」反映出自己價值觀,然後貢獻自己的金錢、時間與能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本書的內容,作者在書中透過自身的經歷與思考,探討了很多與工作、壓力、自價值有關的議題。文章充滿反思與哲學性質的內容,描述了作者透過'閒人出租'的方式尋求不一樣的價值觀。巧妙地將案例與反思結合,引發讀者對於價值的重新思考。
Thumbnail
所有的求,都是等待給人給予,包括請求與要求。 人是群居的動物,與人相處必然會出現請求或要求別人給予的狀況,而我們只是接受別人給予,還是我也做了等同的付出? 很多人會說我付了錢之類的話語,當然,這沒有錯,這是有形的給予,但對方給我們的,只有這樣嗎? 當對方給予我們服務,當下只有這些動作嗎?若是如
Thumbnail
工作的底層信念,承載著我們對於生活的理解和期許, 它如同一條細線,將我們與世界連結在一起。 從遠古的以物易物,到現代的金錢媒介,工作背後的信念一直在不斷演變,塑造著我們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 唯一不變的是,之所以能享受到各式各樣的食衣住行,都來自大家的幫助(工作)。 你能想像現在世界,還能用以物易.
我也知道書店不賺錢的,但是如果你要找人打工一定要事先講清楚是免費的還是有時薪的,我自己也錯在沒有先問清楚,覺得跟文青談錢就是俗。我一直活在工作就有時薪跟勞健保是正常的,原來之前得到的那些理所當然的福利,現在都是必須要靠自己去爭取才有的。
Thumbnail
探討業務同仁「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思維,文章指出這種觀念可能忽略工作的內在價值,僅以薪水衡量。薪水是否等同於工作價值,以及這種思維對未來的影響成為討論焦點。提倡超越薪水思維,挑戰傳統觀念,注重工作的滿足感和成就。勇敢探索個人工作價值,使工作不僅是換取薪水的交易,而成為實現夢想和發揮所長的平台。
Thumbnail
嗨,我是小譯者。 曾經在餐廳端過盤子、在補習班教過書,去日本走跳一年之後,回台在日商當過朝九晚五的粉領族。現在,我是一個宅在家自由接案的職業譯者。 其實,當上班族沒什麼不好。尤其是在辭職之後,我頓時成為無勞保、無月薪、無特定雇主的三無女子時,感觸更加深刻。偶爾還會懷念每個月薪水安穩入帳,週末氣定神閒
Thumbnail
臺灣面臨著嚴重缺工,各行各業都急著調整條件搶人才。此篇文章闡述了人們對夢幻工作的渴求,以及對於體面工作意義的反思。同時強調了每個工作者都是平衡社會運作的重要角色,無論是仰賴腦力或體力的工作都需要承擔辛苦與困難。文章最終呼籲讀者要懂得感恩,專注、講究,在自律的道路上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