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職場讀書人選書】「孤獨,也可以把世界照亮」—《孤獨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覺得農夫不是消極的,是他更享受後退一步,以局外人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這也讓我想起蔣勳先生說過的一番話。他說,中文的孤獨太狹義和負面了,西方的孤獨叫solitude,sol 是太陽,是唯一的,原來孤獨也能把世界照亮。
raw-image

儘管是馬來西亞插畫家林行瑞在推薦序中寫的文字,作為《孤獨症》的總結,卻是再適合不過。這是一本關於「孤獨」的作品,雖然它依舊被稱為「症」,卻不代表孤獨是必須被治癒的疾病;相反地,它是一種人生必然會經歷的狀態,甚至是許多現代人少數感到舒服的時刻,就像在書末作家所說的:「或許有些時刻,一個人剛剛好。」

自從網路出現後,人與人間的交流變得更加容易,甚至能夠橫跨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但諷刺的是,我們似乎變得越來越孤獨,尤其貓派支持者開始明顯上升的現象,或許也顯示著比起熱情的社交場合,現代人似乎更習慣於沈靜在只有自己的時間當中,不希望被打擾。包含從大家庭,轉換到核心家庭,甚至是一人家庭的社會組成,現代人們似乎正在創造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同時卻也因此偶爾感到不安、焦慮,而《孤獨症》的文字與圖畫,正是在告訴讀者,就算如此也很好。

給生活在連結更多 內心卻越孤獨的人們

逃離了城市,回到家鄉小鎮,馬來西亞作者農夫所經歷的軌跡,或許並不是那麼特別;但他卻能夠用類似於台灣插畫家幾米的繪畫風格,搭配上簡短如新詩的文字,準確地敲擊到讀者心中所存在的共同經驗。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習慣一個人用餐、群體活動卻更像是與自己對話的登山之慮,甚至是在回家後,還是喜歡把自己關在車裡聽一段音樂,這些可能存在於你我生活中、屬於孤獨症患者的時刻,都被作者蒐集、紀錄,集合而成了這本《孤獨症》。

或許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抵抗孤獨

在這本以「孤獨」為主題的作品中,有時難免還是會出現「雞湯感」,但大部分的內容更像是作者單純分享自己關於孤獨的看法、自身處於孤獨的狀態。尤其在這個人們開始厭倦社交,卻同時又不願被冠上「邊緣」的社會,《孤獨症》或許也能夠帶給讀者不少省思,畢竟孤獨並不可怕、也不可恥,就算一個人也能夠過得完整且美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場讀書人|選書📖 / 追劇📺 / 聽歌🎧
53會員
462內容數
喜歡看書、追劇、看電影跟聽音樂的社畜,感覺把那些作品記錄下來好像比較不浪費已經花費的時間,也希望能夠幫助讓好作品接觸到更多適合的人。
2025/04/26
曾經同屬於大日本帝國的統治範圍,滿洲國與台灣的關係甚至可能比當時的中華民國更加緊密。尤其是當歷史還處於迷茫的階段,小說的虛構特性,或許也能夠幫助我們更接近這個場域,拾取那些與台灣人有關的歷史碎片。
Thumbnail
2025/04/26
曾經同屬於大日本帝國的統治範圍,滿洲國與台灣的關係甚至可能比當時的中華民國更加緊密。尤其是當歷史還處於迷茫的階段,小說的虛構特性,或許也能夠幫助我們更接近這個場域,拾取那些與台灣人有關的歷史碎片。
Thumbnail
2025/04/19
經歷二戰、以及國民政府來台後,積極去日本化的政策之下,雖然只過了幾十年,許多地景都已經完全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倖存的地圖們就成了我們回望過去的珍貴參考資料。
Thumbnail
2025/04/19
經歷二戰、以及國民政府來台後,積極去日本化的政策之下,雖然只過了幾十年,許多地景都已經完全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倖存的地圖們就成了我們回望過去的珍貴參考資料。
Thumbnail
2025/04/12
20年來的創作是他對於真實世界的觀察,並且企圖藉由電影來與觀眾溝通;相較於給予一段有始有終的故事,他更希望把讓作品跟隨觀者的生命而延續、發酵,直到後者的生命終結才劃下句點。
Thumbnail
2025/04/12
20年來的創作是他對於真實世界的觀察,並且企圖藉由電影來與觀眾溝通;相較於給予一段有始有終的故事,他更希望把讓作品跟隨觀者的生命而延續、發酵,直到後者的生命終結才劃下句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社會傾向將孤獨戴上一頂可憐的帽子,例如哪個藝人去世但未婚生子的新聞,又或者是「1-10級孤獨等級表」的網路文章,處處渲染我們對孤獨的認知。 也因此,因為害怕和邊緣畫上等號,於是跑趴、泡社群、玩交友軟體,成了暫時的安慰劑。再嚴重一點的,還會勉強自己討好不同頻率的人、硬加入不屬於自己的團體,說服自己表
Thumbnail
社會傾向將孤獨戴上一頂可憐的帽子,例如哪個藝人去世但未婚生子的新聞,又或者是「1-10級孤獨等級表」的網路文章,處處渲染我們對孤獨的認知。 也因此,因為害怕和邊緣畫上等號,於是跑趴、泡社群、玩交友軟體,成了暫時的安慰劑。再嚴重一點的,還會勉強自己討好不同頻率的人、硬加入不屬於自己的團體,說服自己表
Thumbnail
「孤獨並非來自周圍沒有陪伴,而是來自不能與人交流自己覺得重要的事,或是觀點不被他人認可。」—榮格
Thumbnail
「孤獨並非來自周圍沒有陪伴,而是來自不能與人交流自己覺得重要的事,或是觀點不被他人認可。」—榮格
Thumbnail
儘管是馬來西亞插畫家林行瑞在推薦序中寫的文字,作為《孤獨症》的總結,卻是再適合不過。這是一本關於「孤獨」的作品,雖然它依舊被稱為「症」,卻不代表孤獨是必須被治癒的疾病;相反地,它是一種人生必然會經歷的狀態,甚至是許多現代人少數感到舒服的時刻,就像在書末作家所說的:「或許有些時刻,一個人剛剛好。」
Thumbnail
儘管是馬來西亞插畫家林行瑞在推薦序中寫的文字,作為《孤獨症》的總結,卻是再適合不過。這是一本關於「孤獨」的作品,雖然它依舊被稱為「症」,卻不代表孤獨是必須被治癒的疾病;相反地,它是一種人生必然會經歷的狀態,甚至是許多現代人少數感到舒服的時刻,就像在書末作家所說的:「或許有些時刻,一個人剛剛好。」
Thumbnail
很多人害怕孤身一人,所以急於尋求他人陪伴來填滿自己的空檔。孤獨沒有不好,如果你覺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孤獨是生命圓滿的開始,沒有與自己相處的經驗,不會懂得和別人相處。自處是種能力,傾聽自己、與自己相處,你會越來越認識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很多人害怕孤身一人,所以急於尋求他人陪伴來填滿自己的空檔。孤獨沒有不好,如果你覺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孤獨是生命圓滿的開始,沒有與自己相處的經驗,不會懂得和別人相處。自處是種能力,傾聽自己、與自己相處,你會越來越認識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人是群居的動物,需要歸屬來獲得滿足,但只有在獨處時,才能發覺「自己」的需求,什麼才是自己所渴望的,而不只是團體中所賦予的角色。
Thumbnail
人是群居的動物,需要歸屬來獲得滿足,但只有在獨處時,才能發覺「自己」的需求,什麼才是自己所渴望的,而不只是團體中所賦予的角色。
Thumbnail
孤獨的人,非常危險。 有人因為孤獨而陷入憂鬱,也有人因為孤獨而成就不凡。 區別只在於是否善用了孤獨的力量。 這本書介紹了如何利用孤獨的力量,在孤獨中成長茁壯,以及如何面對孤獨。
Thumbnail
孤獨的人,非常危險。 有人因為孤獨而陷入憂鬱,也有人因為孤獨而成就不凡。 區別只在於是否善用了孤獨的力量。 這本書介紹了如何利用孤獨的力量,在孤獨中成長茁壯,以及如何面對孤獨。
Thumbnail
叔本華在《從悲劇中開出幸福花朵的人生智慧》 (AhorisLebensweisheit)裡談到關於獨處的問題:大致而言,一個人對與人交往的熱衷程度,與他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貧乏成正比。 在這個世界上, 時而選擇獨處,時而選擇庸俗, 好像也沒有其他選擇了。獨處時,享受孤獨, 不因寂寞而抱怨或覺得可憐
Thumbnail
叔本華在《從悲劇中開出幸福花朵的人生智慧》 (AhorisLebensweisheit)裡談到關於獨處的問題:大致而言,一個人對與人交往的熱衷程度,與他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貧乏成正比。 在這個世界上, 時而選擇獨處,時而選擇庸俗, 好像也沒有其他選擇了。獨處時,享受孤獨, 不因寂寞而抱怨或覺得可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