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不是為了無欲無求,而是為了專注真正的欲望。

極簡,不是為了無欲無求,而是為了專注真正的欲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提到極簡主義,恐怕很多人的腦中已經快要和出世的僧侶劃上等號了,以為「極簡」,是為了做到無欲無求,捨斷所有執念。

raw-image

先將物質的斷捨離放到一旁。我認為,思緒上的極簡也極為重要。

欲望,我們可視為催促我們成長的動能,然而,在我們能力有限的階段,我們很難滿足我們所有的欲望,對於欲望不斷在執著、渴求,但是,我們的能力、所擁有的資源,卻不能滿足我們的欲望,於是我們深深陷入得不到的痛苦,激烈的人,可能開始採用不正當的手段,不惜傷害別人的利益,也要滿足欲望。

我們不希望陷入痛苦,更不希望藉由傷害別人而滿足欲望,畢竟,傷害別人要付出代價(可能是法律層面的)。

raw-image

極簡,也是為了我們能專注真心想達成的欲望。

把想要實現的欲望排出優先順序,先把時間、精力專心投入在讓自己怦然心動的欲望。極簡,不是完全捨棄欲望,而是將我們其實沒有那麼喜歡,或只是單純羨慕別人擁有,然而我們心裡並不渴望,無法感覺到怦然心動的欲望刪除。

將多餘的欲望刪除掉吧!

將多餘的欲望刪除掉吧!

將心思全然投入在真心想達成的目標,不做分身乏術之事,實踐內心真正渴求的欲望。極簡,不是為了全部斷捨離,而是為了要專注在真正在乎的事。


avatar-img
MS. Leona(茹)
95會員
328內容數
雖然才短短三十載的平順人生, 但確有許多煩惱。 如果的事,如果當年怎麼做,當年怎麼想, 可以造就今日不同的我嗎? 無論如何,明天依舊會吹著明日的風。過去的我,無論再細小的事,都形成今日的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S. Leona(茹) 的其他內容
雖然接收了些極簡的概念,觀看了幾本書、電視劇和youtuber 影片,但是,坦白說,「極簡」的技巧對我來說只是個生活手段,極簡生活並不是我的生活目標。 談到為什麼想學習極簡?我的理由很簡單。 想理財。透過極簡思維,更能理性看待物欲,進而降低購物欲望,減少不必要的消費支出。
偶爾會將臉書好友或追蹤適度斷捨離,不會給我按讚,現實生活也沒有交集,我對他的生活也沒興趣,沒有維持臉書好友的必要。 LINE群組也是。 因為有一陣子想交新朋友,加入了志同道合的主題群組。興趣可能是一時興起,過一陣子便覺得動輒數百的群組訊息,生活忙碌便懶得細看,常常是直接刪除數百訊息,要聊時常也不起勁
E 對於想要學習斷捨離、簡單生活,又不想捨棄自己的喜好,只要依照自己需求定量化、定額化,設定物品擁有數量或體積的上限,超過上限就堅持一進一出的原則,讓物品總量控制在規定範圍內。 包包只要三個就夠 包包只要三個就夠了 包包只要三個就夠了,並不是硬性規定,而是檢視自己的生活狀態後,作者認為三個不同樣
日劇《我家空無一物》,女主角詮釋了極簡主義捨物的歷程,甚至可以用丟東西的變態來形容她登峰造極的斷捨離能力,並且也影響了與她同住,擁有囤積症毛病的家人對物品的想法。 在看這部短短不過六集的日劇,也算小有收穫,但同時也有「這種程度我真的做不到」的斷捨離。
當年,斷捨離的概念初從日本傳來時,我也跟風借看了一本相關書籍,若是提到有哪本書看了後,能夠馬上實行書中的作法,對我而言,肯定就是寫著斷捨離的書了。 在未認識斷捨離以前,家母總是會在空閒時間拿出舊時文件,分享著她曾經的年輕,那時也不自覺地認為把記念性物品保存妥善是一件良好的本事
上大學後,靠著打工有點閒錢,就開始買書,再加上我那時候對書有處女癖,無法接受圖書館裡放到發黃,像似有茶漬的污頁,只想摸著潔淨的書籍,輕鬆地靠著床邊閱讀。 那時,在某個線上購書網站的黃金週大促銷是我的荷包每年必定大失血的時期。只是,過一兩年後,發現容易花很多錢
雖然接收了些極簡的概念,觀看了幾本書、電視劇和youtuber 影片,但是,坦白說,「極簡」的技巧對我來說只是個生活手段,極簡生活並不是我的生活目標。 談到為什麼想學習極簡?我的理由很簡單。 想理財。透過極簡思維,更能理性看待物欲,進而降低購物欲望,減少不必要的消費支出。
偶爾會將臉書好友或追蹤適度斷捨離,不會給我按讚,現實生活也沒有交集,我對他的生活也沒興趣,沒有維持臉書好友的必要。 LINE群組也是。 因為有一陣子想交新朋友,加入了志同道合的主題群組。興趣可能是一時興起,過一陣子便覺得動輒數百的群組訊息,生活忙碌便懶得細看,常常是直接刪除數百訊息,要聊時常也不起勁
E 對於想要學習斷捨離、簡單生活,又不想捨棄自己的喜好,只要依照自己需求定量化、定額化,設定物品擁有數量或體積的上限,超過上限就堅持一進一出的原則,讓物品總量控制在規定範圍內。 包包只要三個就夠 包包只要三個就夠了 包包只要三個就夠了,並不是硬性規定,而是檢視自己的生活狀態後,作者認為三個不同樣
日劇《我家空無一物》,女主角詮釋了極簡主義捨物的歷程,甚至可以用丟東西的變態來形容她登峰造極的斷捨離能力,並且也影響了與她同住,擁有囤積症毛病的家人對物品的想法。 在看這部短短不過六集的日劇,也算小有收穫,但同時也有「這種程度我真的做不到」的斷捨離。
當年,斷捨離的概念初從日本傳來時,我也跟風借看了一本相關書籍,若是提到有哪本書看了後,能夠馬上實行書中的作法,對我而言,肯定就是寫著斷捨離的書了。 在未認識斷捨離以前,家母總是會在空閒時間拿出舊時文件,分享著她曾經的年輕,那時也不自覺地認為把記念性物品保存妥善是一件良好的本事
上大學後,靠著打工有點閒錢,就開始買書,再加上我那時候對書有處女癖,無法接受圖書館裡放到發黃,像似有茶漬的污頁,只想摸著潔淨的書籍,輕鬆地靠著床邊閱讀。 那時,在某個線上購書網站的黃金週大促銷是我的荷包每年必定大失血的時期。只是,過一兩年後,發現容易花很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