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奧地利的精神科醫師,在二十世紀初開創一套嶄新的心理學思想,一般稱為「阿德勒心理學」,「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與佛洛伊德、榮格同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他相信人的一切行為都有目的,並認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研究過程也應該以個人的特殊心理經驗為對象。阿德勒的學說讓心理學從「生物性」轉向「社會性」,對心理學發展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許多治療學派也都引用他的學說,他更被奉為家族治療的鼻祖。
本書透過哲學家和年輕人五夜的對談介紹阿德勒心理學。
第一夜 否定心理創傷
阿德勒心理學否定心理創傷,認為決定自我的是人所賦予經驗的意義,自身選擇的目的、所採取的行動來影響自己的一生,這個論點將人生的決定權從外界、命運轉移回當事人自身,認為只有自己能夠決定、改變、掌握自己的生活。此論點為「目的論」迥異於佛洛伊德的「決定論」。無論多羨慕他人的生活,能重生變成他人的機會大概只會出現在影視小說之中,在現實生活中不論如何模仿也無法仿效他人的人生,因此我們不如嘗試接納「這樣的我」,然而只甘於現狀只會讓自己處在不上不下的狀態,因此還需要改變。
即使出生的國家、家庭、時代等無法選擇,但當人在意識到自身所處的環境及型態後,便應該能夠選擇是否改變,但人們卻時常選擇不改變,因為現況即使不順心,但相對來說是輕鬆、可掌控的,雖然偶有狀況卻還可以掌握,反之要是選擇了改變,未來將變得難以預料,可能會變得更痛苦不幸,因此時常缺乏改變的勇氣,選擇和現況的不滿持續糾纏。許多人對自己的生活總是有著種種不改變的理由,藉由這些理由為自己保留可能性,讓我想到《原子習慣》中提到的,人們時常只計劃卻不真正的行動,因為能讓自己感覺良好,卻不必面對失敗,然而這就是讓幸福生活難以實現的原因。
第二夜 所有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為什麼你會討厭自己?為什麼讓自己只看得到缺點,變得不喜歡自己?那是因為你過分害怕被別人討厭、在人際關係中受傷所導致的。
個人就能終結的煩惱,也就是所謂「內在的煩惱」並不存在。不管是哪一種煩惱,裡面一定有別人的因素介入其中。
接受現況、接受現在的自己,才能看清自己的所在,找到出發的勇氣。書中以身高為例,雖然在客觀測量之下,矮個子確實低於平均身高,但問題在於本人賦予了這樣的身高什麼意義及價值?對自身特質覺得自卑源自於跟他人的比較,然而當我們決定賦予自身特質正面的意義及價值之後,這樣的特質是優點還是缺點,就完全是由主觀意識來決定的。書中也釐清自卑感與自卑情節的概念差異,正常的自卑感可以成為努力和成長的契機,而自卑情節則是將自卑感當作藉口使用,「因為A,所以達不到B」因此放棄任何努力。生活中確實常見到總是抱怨相同事情卻不願意做出改變的人,因為缺乏面對未知的勇氣,因此總是在社群網站上或向朋友抱怨抒發,討拍之後又繼續龜縮在那有點不便的舒適圈。
自卑情節也可能發展出「優越情節」,有些人表現出自信感爆棚、驕傲自大可能源自於強烈的自卑感,經常炫耀自己的功勞、執著於過去的光環、炫耀人際關係、炫富等,甚至轉化成炫耀不幸,藉由自己的不幸,成為特別的存在。
延伸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論點,提出在溝通之中如何不使用憤怒作為工具,要相信有條理的語言的力量,及不落入權力鬥爭的陷阱,也就是要避免把「承認自己的錯誤」當成是「承認自己的失敗」;接著提到三種從人際關係中延伸的「人生任務」,以及為了逃避人生任務所產生的「人生的謊言」,而為了面對這樣的任務應有的目標,首先,行動面的目標有「獨立」和「能與社會和諧生活」兩項。而支援這項行動的心理面目標則是「我是有能力的」,以及「人人都是我的夥伴」這樣的認知,而我們應該要了解「決定你生活型態(人生態度)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因此阿德勒心理學是「勇氣的心理學」,同時也是「使用的心理學」,人類應該有決定自己人生、自己生活型態的力量,阿德勒對於人生的任務或人生的謊言都不論及善惡。現在我們應該討論的,不是善惡,也不是道德問題,而是「勇氣」的問題。
第三夜 割捨別人的課題
具備「被討厭的勇氣」,不害怕被討厭的可能性,邁步向前,不去過那種如同由坡道上滾落的人生,攀登眼前的上坡路。這就是對人類而言的自由。
藉由探討「認同的需求」來說明課題分離的重要性及何謂真正的自由,在賞罰教育之下,我們習慣了尋求他人的讚美及認同,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最後放棄了自我,活成別人的人生,在阿德勒心理學中,否定向他人尋求認同這件事。要擺脫滿足他人期待的束縛,需要能夠判斷在各種人際關係中哪些是自己的課題?哪些是別人的課題?要區分是誰的課題,方法很簡單。請想一想「因為這個決定而帶來的結果,最後會由誰來承受」?
學習不介入別人的課題,既使是你的孩子、家人,也需保持適當的距離,只給予充分的支持和陪伴,在任何關係之中,我們能改變的只有「我自己」,不能強迫或期望他人改變,當然,許多時候對方也會有些變化,但也有不變的可能,想要藉由自己的言行來操控對方是錯誤的想法。
第四夜 世界的中心在哪裡?
人際關係的終極目標在於「社會意識」,把別人當成夥伴,在「共同體」中感覺到「有自己的歸屬」,只要有兩個人,就可以形成社會、產生共同體,而要產生歸屬感必須主動積極參與共同體才能獲得,把對自我的執著轉變為對他人的關心,我們必須主動站起來,向人際關係的任務跨出那一步。不要想著「這個人會給我什麼?」而是「我可以給這個人什麼?」這就是參與共同體。
而阿德勒心理學提倡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應該是「縱向關係」,不管是在親子關係或職場關係上,認知到「雖然不同,但卻是平等的」,如此便能擺脫縱向關係的賞罰教育,對待他人不由理想中的模範開始扣分,而是從零出發。即使是對待上司主管,也應該在意識上是對等的,而且該堅持的地方就堅持,坦坦蕩蕩不退縮。
第五夜 認真活在「當下」
接納自我、信任他人、貢獻他人,三個概念是缺一不可的環狀構造
「接納自我」是在自己無能為力的情況下,坦然接受那個「辦不到的自己」,而且盡最大努力朝目標前進,不欺騙自己。接受無法改變的事實,接納原本的「這個我」,而且對於可以改變的事物,抱持改變的「勇氣」。這就是接納自我。
相信別人的時候不附加任何條件。即使沒有充分的客觀事實足以證明,也選擇相信;完全不考慮擔保的問題,無條件相信,這就是信任。
「貢獻他人」是工作的本質,藉由參與共同體來感受自己存在的價值,但是阿德勒並不鼓勵只專注於特定面向的工作狂,他認為生活中的家事、養育兒女、交友及興趣等都是人生任務,都需要付出關心。
變得幸福的關鍵在於「我對某人有用處」,只要主觀上覺得自己有用處,就能感受到自我價值的提升。而我們需要做的只有望著「貢獻他人」這顆導引之星,認真而謹慎地專注在當下的每個瞬間。
推薦這本書給因為在意他人目光和期待而感到辛苦的人,或許可以開始找到一點改變的勇氣,和對阿德勒心理學有興趣的人,是個淺顯易懂的入門書籍。
本來對於這本暢銷多年的書籍並沒有太大興趣,因為「被討厭的勇氣」個人一直都滿有的,因此也沒有去了解過這本書到底在說什麼,直到學習職涯諮詢時,認識了阿德勒心理學才對此書感到興趣,於是在讀墨促銷活動時為了湊數買了(到底要多失禮),書中藉由兩個角色的對談來介紹阿德勒心理學的概念,讀起來並不艱澀或枯燥,書中傳達的概念和我本人的價值觀頗為契合,因此並沒有醍醐灌頂之類的強烈感受,多是偏向關於阿德勒心理學的概念吸收,如果時常在人際關係上感到困擾或長期有自我價值低落的狀況,要依靠一本書改變並不容易,但不妨視為一個契機,開始刻意練習或尋求專業幫助,能改變自己的始終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