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高中時代模擬器,玩著玩著就哭了——《候鳥》遊戲測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序:

這是我第一次玩中文的galgame遊戲,有別於日式的風格,這是經歷過升學教育下的人才有共鳴的故事。我想在地化應該算是做到了,連對話文本這種極其考驗水準的部分也看得很舒服,節奏感不錯,在日常部分能做到每幾句話便蹦出一句令人會心一笑的幽默段,但整體看下來,卻感覺與galgame的呈現之間存在一些微妙的差距。

正如我在FB上提到的(原文在這裡:https://www.facebook.com/BookShadowing/posts/pfbid0uJqcixQTB9FB3d4NoMU7UxRGHu3YvpqYKrDRwEDePySvq4t5eJ92Dsi1auEkuAvUl),我基本上讚賞這部作品,但同時也感覺到了一些違和感。

下面我將談談比較印象深刻的部分還有我所謂的「差點味」具體是在什麼方面。

以下有輕微劇透,但基本不涉及重大影響體驗的劇透,或者說,遊戲的過程和心理描寫才是其精髓所在,即使知道了劇情的走向,再體驗也不失其遊玩體驗。


raw-image

背景環境與情節的互文:

作品中花了很多力氣在描寫主角他們生活的背景,這在galgame中倒是挺少見的,算是作品優秀的一部分原因。因為對環境的詳細描寫,所有整個故事才能讓人沉浸融入,而縣城與大城市的差距,在作品中承載了許多比喻,葉雨瀟與梁芷柔的距離,現實與夢想的距離,資源貧乏與資源豐厚的距離等等......可以說是物盡其用,完全不浪費任何意象。

他們生活的小縣城,發展落後,資源貧乏,時常施工卻未有太大改變,舊房區引進新樓棟卻是格格不入,城市規劃倒有許多面子工程。這樣的破舊和狹小,帶給人一種封閉和透不過氣的感覺。而反覆提及的大城市,則帶有夢幻的意味。作為遙遠的夢,只能停留在口中和電視上,卻無法親眼感受,咫尺碰觸。

縣城與城市,一邊是停滯不前,生活了半輩子,充滿厭煩卻又不得不習慣的日子,人們在縣城中早已習慣了這樣渾渾噩噩的生活,沒有期待,沒有目標,沒有夢想,既未曾雀躍過,也未曾努力過,只是糊里糊塗地過一輩子。而城市是令人嚮往的存在,那裡象徵著無數的改變,包含物質的,也包含心理的。它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更好的大學,與更好的生活在那裡等著。但城市卻是要非常努力才能到達的。

作品將背景的存在融入進故事情節,使得它發揮用處,讓作品的整體結構巧妙且多層次,沒有贅肉。


raw-image

情感的自然推進:

我很喜歡兩人之間的情感變化的描寫,他們之間的內心情感的轉變並非由某一次關鍵事件而產生劇烈變化,然後給出心理描寫,而是由日常對話來推進二人的距離變化。你能看見,他們的情感是一點點地變化,界線不斷地打破,直到兩人的界線消除,彼此終於能夠以相同的高度正視對方。

它只寫開頭、轉變後的結果,利用二者來聯繫起「人物的轉變」這個經典的命題,不正面描寫對感情的看法,而是從側面掩藏地、一點一點透露人物對感情真正的看法,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種技巧。

印象很深刻的一幕是葉雨瀟在夜色中偶遇梁芷柔,替她拿書後,卻像是逃跑一樣地跑開。因為他明白自己的弱小,明白自己的目標與她是不能相提並論的,但他卻感到不甘心,渴望縮短兩人間的鴻溝,讓自己,能更靠近去看她,去看見她所憧憬的未來。

兩人的情感是與夢想緊密交纏在一起的,所以他們的感情也對應著作品的現實主義氣質,這是有條件的。從來沒有一人會說,他們可以放棄夢想去追求愛情,唯有不斷地前進,直到葉雨瀟真正追上她,看見她所憧憬的未來,他們才有在一起的資格。

葉雨瀟說:「現在的我,喜歡梁芷柔;以前的我,是憧憬梁芷柔」這二者的區別在於對自己的認識程度,以及對夢的執著程度。

情感以理想作根基,才使得戀情展現不俗的魅力,有了更多施力點去描寫二人互動的情節。



raw-image

升學教育下的真實紀錄與內心成長:

為什麼評論裡會說,有的人在玩遊戲,有的人在照鏡子;甚至有碩士生玩到破防痛哭,全都是因為這部作品太過寫實,不像是galgame一樣。這樣的寫實有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細膩的心理描寫,作品幾乎算完整呈現了高中生備戰大學考試的詳細過程,也觸及了幾乎所有人都會面臨的問題和迷茫:如何選擇未來?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麼,有明確的目標嗎?

它探討的不僅僅是高考大學志願的選擇,這完全可以作為縮影,延伸到人生未來的許多選擇。故事中反覆提及的冬候鳥、夏候鳥、留鳥,對應的是天才、凡人、渾渾噩噩順著道路度日的普通人。葉雨瀟幾乎無時不在反問自己:真的可以這樣下去嗎?

我們可以這樣度日嗎?習慣了平平淡淡、既無驚喜也無波瀾的平穩日子,從未為某件事拼盡熱情與全力,從來沒有夢想,也不認為自己能夠實現更遠大的目標。我們真的能夠這樣活下去嗎?

當他在追隨著梁芷柔的腳步時,對未來的夢越來越清晰,也越來越敢去挑戰,這個問題的答案自然也越發清楚:不。

這是作品難能可貴的地方:無論是何種人,最後要為了保險順著路走,抑或是賭一把豁出去挑戰,看完劇情後都會收穫很多。並不是所有人去追夢都意氣風發,多的是夢碎灰頭苦臉地回歸現實,不管將來往哪條路走,只要不放棄心中那份悸動,未忘踏出改變的興奮,這一切都值。

此外,對於作品的舞台和主要情節,我總覺得應該在開頭加個警告,向那些曾在準備考試過程中受過傷害的人提醒,此作品可能會讓人心理不適,反胃,觸發應激性創傷症候群。

我當時玩的時候是有點難受的,總會想起自己備考的過程,一不小心就會PTSD,傷口裂開,心理創傷復發。但總體是個好遊戲,玩完後真的會讓人仔細反思,將現在的自己與主角作對比。它有一種力量,當你跟隨主角的心境一同去思考和糾結時,就彷彿自己也在為某種生命中的難關在權衡和反思,而每一次他選擇的不甘平庸、主動挑戰,都將部分地填補我們內心的不完整,以角色的前進,代替我們的後悔,同時,給予自己更多的勇氣。



raw-image

泥淖中的理想,才顯出光輝:

很高興作品是完全根基於現實基礎去進行創作,可以看出有非常詳細地考察,並用心去還原考生的心理壓力和迷茫的狀態。正因為它始終沒有忘記現實,所以才使得每個人的理想是如此可貴而打動人心,因為那不是虛空裡架一個外型,而是真正有血有肉、反覆思考後的理想。

羅伯特麥基在他的著作《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幕劇作的原理》中提到,一切陳詞濫調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一個原因,而且也是唯一的原因:作者不瞭解他故事中的世界。

只有對筆下的世界深入了解與洞察,才能甄於新穎和卓越,要對自己創造的世界有足夠了解,以至於沒有人能對這個世界提出質疑,從人物的飲食習慣到九月的天氣,每一個問題都能對答如流。很高興,候鳥做到了。

它的世界的細節豐富,背景真實且立體,人物的行為和心態更是對當代考生的完美洞悉。

理想若不沾些現實的泥淖,那是不會高尚且令人信服的。


接著我想談談缺點:

過於平淡的單一的劇情:

我在思考是否是因為是以讀書升學為主要題材,所以故事的設計受到侷限,不能有更多的起伏,因此,整部作品看上去有些平淡,好幾次都在瘋狂Enter看下一句對話,想趕緊結束這段教學或長輩講大道理的劇情。

其餘情節大部分都是讀書,聊天,考試的過程,較缺乏衝突。沒有衝突,也就沒有吸引人讀下去的動力。

略微偏離galgame的基調氛圍:

整個故事我覺得與其說是galgame,不如說是一部青春片或關於青春的小說。他的文體儘管是按照galgame的,但人物的呈現總感覺過於偏向傳統文學,缺乏角色的屬性。這會讓人感覺到一種偏差,怎麼說,似乎更適合去做電影劇本,不太適合galgame這個文體。

此外,我並不是特別能接受對話的太過在地化、口語化,雖然它在地得很有特色,是紮實進日常的,足夠深入生活的。但總覺得這樣的對話比較像是現實中的對話,有時候我都懷疑我是在看小品還是在玩galgame遊戲了,不過這就看製作組希望怎麼定位遊戲了。

相比起注重角色性格塑造,《候鳥》的數據庫消費感覺沒調出太多屬性,我想,這也可能是不那麼像galgame的原因之一吧。

說教味濃厚,缺少情節安排的命運:

許多的道理和作者想傳達的東西,都是透過兩人面對面促膝長談才傳達出來。

這不是不好,畢竟作品的思考和許多想法及其細膩,考慮得全面,想像得合理,現實更是緊緊盤在我們的主角身上,這正是作品從其他校園類故事中脫穎而出的優點,多虧它的立意夠好,呈現希望的方式獨特,所以我才能覺得作品是優秀的,只是這卻抹煞了故事的特色。

故事的思想情感,包括那些道理,都應該透過人物的命運和前後的對比來呈現出,說教的話語應當是在人物發生轉變時產生出的副產品,讀者通過觀察人物的變化,於是從中汲取出某種思想情感道理。但《候鳥》並不是這樣,他往往是給你塞一整段長串長串的對話來轟炸你,把你的思維拆開,一步步解構,讓大腦高速運轉,不斷解碼分析。說實在的,確實很累,看完後,有點頭暈,有些暈字。

好處是簡潔易懂,歸納清晰;壞處是枯燥古板,又臭又長。這項賭博風險有點大,你在賭讀者願意花他的時間看你那麼長的無趣對話,是我我不敢這麼賭,畢竟我們都知道讀者的注意力是多麼可貴又稀少。

在尼爾波滋曼的《童年的消逝》剛好有談到這樣的情況。印刷文字要求人們對「真實內容」產生積極的反應,它要求我們訴諸理智,而不是感情;它要求我們去思考,而不是感覺。我們無法瞬間理解畫面的意思,而需要花更長的時間去延後分析解碼,這便是語言媒介的特徵。

當大量的沒有故事進展的文字堆聚在讀者面前,讀者便必須花費更多的精力去解碼文字的內容意義。文字的延時性,使得意義難以被輕易補捉,遊戲敘事不是演講堂,它不是道理和論述的思辨會場,它是一個影像展示,象形媒介

因此,作品應當減少單純利用文字來傳達道理的過程,增加真正的事件情節,才能避免人們在面對純粹的文字而非故事時,感到疲乏無趣,跟不上思考,導致遊玩情緒低落。


結語:我很喜歡結局時,葉雨瀟給自己加上的一年約定,若一年過後的努力還是失敗了,那就讓梁芷柔忘了他。這一個限制的補充,使得故事更加真實,也體現了他對自己人生的負責。徹底的反思,細緻的斟酌,正是這樣的故事,才展現出劇本的紮實。

候鳥說了什麼?

它講述了人從渾渾噩噩的狀態中醒悟,試圖去追,接近自己夢想,然後受挫,意識到自己的平庸,卻仍毅然決然放下現有的安穩,朝不可能的夢去拼搏一把。

只有去過,才知道會不會後悔。

理想要奮不顧身,朝火撲去,燃燒至焦灰;他們會後悔,但若未曾燃燒過,他們會更後悔。

raw-image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我的生活和相關思考?想要及時知道我的規劃和對生活現象與書籍動漫的評論?請追蹤我的FB粉專文影一方:https://www.facebook.com/BookShadowin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影一方的沙龍
20會員
31內容數
關於影評、分析、美學的「非日常」切入。主為動漫心得影評,主觀美學體驗和感想。偶爾加入文本分析,試圖斜目而視,另闢蹊徑,在動漫的呈現基礎之上,發現嶄新的意義與闡釋。
文影一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3
充滿野心卻粗糙失控的邪典動畫。本文總評價Mujica的劇情、角色塑造、以及其大膽的演出方式,並分析其結局所帶來的空虛感與意猶未盡的感受,探討作者與讀者間權利讓渡的議題。Mujica的成功與否值得商榷,但其高熱度討論與兩極評價,已使其成為原創動畫史上的里程碑(正向抑或負向)。
Thumbnail
2025/04/03
充滿野心卻粗糙失控的邪典動畫。本文總評價Mujica的劇情、角色塑造、以及其大膽的演出方式,並分析其結局所帶來的空虛感與意猶未盡的感受,探討作者與讀者間權利讓渡的議題。Mujica的成功與否值得商榷,但其高熱度討論與兩極評價,已使其成為原創動畫史上的里程碑(正向抑或負向)。
Thumbnail
2024/09/03
如果創作一無是處,總是帶給人痛苦和孤獨,那為什麼要創作呢?藤本樹給的答案比起是樂觀,我更傾向於是一種無奈下的不得不然。正因為我們染上了名為創作的詛咒,所以才會捨棄玩樂的時光,捨棄與他人相處的時間,捨棄享受青春與悠閒的日子,埋頭進沒有盡頭的刻苦練習,在陰暗裡忍受無法與他人言說的孤獨。
Thumbnail
2024/09/03
如果創作一無是處,總是帶給人痛苦和孤獨,那為什麼要創作呢?藤本樹給的答案比起是樂觀,我更傾向於是一種無奈下的不得不然。正因為我們染上了名為創作的詛咒,所以才會捨棄玩樂的時光,捨棄與他人相處的時間,捨棄享受青春與悠閒的日子,埋頭進沒有盡頭的刻苦練習,在陰暗裡忍受無法與他人言說的孤獨。
Thumbnail
2024/08/01
 這是Girls Band Cry 的分集評論集結: 作品本身的核心在於想要證明自己沒錯,即使不被認可離經叛道也決心堅持下去的叛逆。
Thumbnail
2024/08/01
 這是Girls Band Cry 的分集評論集結: 作品本身的核心在於想要證明自己沒錯,即使不被認可離經叛道也決心堅持下去的叛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去有風的地方》劇情 Netfllix《去有風的地方》剛在Netfllix上映,就名列Top10的陸劇,光是Netfllix推薦的小片段就十足吸睛。深入一看之後更是深深陷在在雲苗村裡無法自拔。 不需要任何的反派角色,矯情、背叛等較大戲劇張力又煽情的劇情。平凡的生活卻不平淡同時充滿哲理。跟著阿奶阿嬸們
Thumbnail
《去有風的地方》劇情 Netfllix《去有風的地方》剛在Netfllix上映,就名列Top10的陸劇,光是Netfllix推薦的小片段就十足吸睛。深入一看之後更是深深陷在在雲苗村裡無法自拔。 不需要任何的反派角色,矯情、背叛等較大戲劇張力又煽情的劇情。平凡的生活卻不平淡同時充滿哲理。跟著阿奶阿嬸們
Thumbnail
騎車經過秀泰,聽到很清楚放送出來的,「悲情城市」電影主題配樂。 這旋律竟讓我像被電擊般,整個情緒被制約,彷彿跌回若干年前。 還是風花雪月的年紀,不是很懂政治面的隱喻,但那也不是我興趣的。 喜歡侯孝賢電影的視覺處理,還有靜謐深沉耐尋味的特色,但這部片真的很悶,劇中每個人都很壓抑,想起學生時代,揹著相機
Thumbnail
騎車經過秀泰,聽到很清楚放送出來的,「悲情城市」電影主題配樂。 這旋律竟讓我像被電擊般,整個情緒被制約,彷彿跌回若干年前。 還是風花雪月的年紀,不是很懂政治面的隱喻,但那也不是我興趣的。 喜歡侯孝賢電影的視覺處理,還有靜謐深沉耐尋味的特色,但這部片真的很悶,劇中每個人都很壓抑,想起學生時代,揹著相機
Thumbnail
應該說這十年下來台灣劇迷們已經被韓國化了,我們30年前追的日劇的曖昧、沉悶、緩慢,現今台灣年輕人已無法忍受。製作團隊的電影美學進入神的境界,尤其最後加入新冠疫情的梗,我覺得女主就我同齡人完全達到共情效果。 相遇是宿命。 其實我也不是在哭自己初戀結束的有多悲慘,而是鄉下人(我們暫時說北海道鄉下,是中性
Thumbnail
應該說這十年下來台灣劇迷們已經被韓國化了,我們30年前追的日劇的曖昧、沉悶、緩慢,現今台灣年輕人已無法忍受。製作團隊的電影美學進入神的境界,尤其最後加入新冠疫情的梗,我覺得女主就我同齡人完全達到共情效果。 相遇是宿命。 其實我也不是在哭自己初戀結束的有多悲慘,而是鄉下人(我們暫時說北海道鄉下,是中性
Thumbnail
理想要奮不顧身,朝火撲去,燃燒至焦灰;他們會後悔,但若未曾燃燒過,他們會更後悔。
Thumbnail
理想要奮不顧身,朝火撲去,燃燒至焦灰;他們會後悔,但若未曾燃燒過,他們會更後悔。
Thumbnail
對於未來,我們充滿憧憬,但如果盡了最大努力後,還是活得一塌糊塗的時候,你是否還願意再相信自己一次? 這是我看完時,腦海中瞬間浮出的一段話。
Thumbnail
對於未來,我們充滿憧憬,但如果盡了最大努力後,還是活得一塌糊塗的時候,你是否還願意再相信自己一次? 這是我看完時,腦海中瞬間浮出的一段話。
Thumbnail
描述正處於花樣年華、荳蔻少女的時期,看似親密的故事,對於沈悶校園生活的叛逃,短暫的離家出走後因為現實因素反而讓友誼面臨考驗。當大家重返校園回歸莘莘學子的身分,已然悄悄變調的心理狀態,終於釀成難以收拾的殘局。
Thumbnail
描述正處於花樣年華、荳蔻少女的時期,看似親密的故事,對於沈悶校園生活的叛逃,短暫的離家出走後因為現實因素反而讓友誼面臨考驗。當大家重返校園回歸莘莘學子的身分,已然悄悄變調的心理狀態,終於釀成難以收拾的殘局。
Thumbnail
本來以為是個宅宅背景的小說,殊不知除了宅氣以外,還有陰陽眼、繭居、PUA和霸凌等議題。閱讀體驗上就是有些議題離生活經驗太遠,以至於有些出戲跟不蘇湖的感覺。而這書是圖書館借的電子書,在期限內看完之外,覺得果然很同個作者的風格,中間夾些說教這樣。
Thumbnail
本來以為是個宅宅背景的小說,殊不知除了宅氣以外,還有陰陽眼、繭居、PUA和霸凌等議題。閱讀體驗上就是有些議題離生活經驗太遠,以至於有些出戲跟不蘇湖的感覺。而這書是圖書館借的電子書,在期限內看完之外,覺得果然很同個作者的風格,中間夾些說教這樣。
Thumbnail
「對不喜歡的人溫柔,對她來說是一種傷害。 我喜歡的是說這句話的你阿。」 我很驚訝以我這樣的年紀重看這部動漫對他還是有不錯的評價,他並沒有太多讓我想吐槽的地方,甚至還有些讓我想哭的段落。 玩偶遊戲,意指小孩子用玩玩偶的態度在大人的世界中穿梭,就如同遊戲一樣。
Thumbnail
「對不喜歡的人溫柔,對她來說是一種傷害。 我喜歡的是說這句話的你阿。」 我很驚訝以我這樣的年紀重看這部動漫對他還是有不錯的評價,他並沒有太多讓我想吐槽的地方,甚至還有些讓我想哭的段落。 玩偶遊戲,意指小孩子用玩玩偶的態度在大人的世界中穿梭,就如同遊戲一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