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餐酒館提案,巷弄裡的質感空間|飲廊Corridor

風格餐酒館提案,巷弄裡的質感空間|飲廊Corridor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字/李家媛、圖片/楊芷瑜、圖文版權/旅人書店

2020年5月,「飲廊Corridor」誕生了,由原本主打啤酒,且為宜蘭第一間啤酒餐館的「飲廊入室Yilan Roots」進化成充滿設計感的特色餐酒館。地點也從大馬路旁的空間搬到小巷弄裡,舉凡餐點、酒類、裝潢等等,各方面的蛻變只為帶給顧客一個更優質的用餐體驗。

raw-image

三人合夥打造質感空間

負責人Cooper是宜蘭壯圍人,其本身並非餐飲相關科系出身,只是之前在旅遊業工作的經驗,讓他有機會造訪許多地方,加之因為喜愛旅行、喜歡到處探店的愛好,漸漸打開對於各式餐廳類型的認識。這也引發他希望能在家鄉開設一間不同性質的餐廳,並且帶來不同餐飲文化的熱情。

raw-image

「飲廊Corridor」目前由Cooper以及另外兩位合夥人一同經營,其中一名合夥人負責店內軟件的設計,包含店裡的logo、花藝擺飾、植栽、燈具等等;另一名以行銷、文案發想、社群媒體經營為主;Cooper則負責店內的經營管理、調酒調飲以及菜單的發想。三人一同將心中理想在這個空間中逐步發酵實現。

店內空見分為兩區,進門後的區域刻意營造猶如酒吧般的氛圍,昏暗的燈光、舒適的沙發椅,讓顧客在有意識和無意識間悄悄放下生活中的疲累,得以在此享受片刻悠閒;而當持續緩步走向店內深處,轉個彎迎來的是一個更為明亮寬敞的空間,大面積的落地窗、以植物為主的設計,適合三五好友一同聚會用餐。「飲廊」團隊在設計和規畫上採用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將L型的店內空間運用的淋漓盡致。

raw-image

每一次改變,都是為了帶來全新體驗

「飲廊Corridor」的主視覺以杯子為基礎,logo中那個樣貌不太規則的紅色杯子,意味著「可以隨時作改變」的彈性。在行銷上,不同文案可以配合不同形狀的杯子來宣傳。於餐點上,團隊們求新求變,不斷調整更改菜單、研發新菜色。

raw-image

「店裡菜單半年小改,一年大改。」

由於回頭客逐漸提升,為了維持顧客們對於餐廳的新鮮感,團隊必須持續發想新品項。Cooper說到因此自己喜歡到處跑餐廳來增加靈感,期望每一次菜單的更新,都能讓前來用餐的顧客獲得一個新的體驗。

提拉米蘇,由Cooper在疫情期間學習鑽研出的甜點,目前為店裡招牌甜點

提拉米蘇,由Cooper在疫情期間學習鑽研出的甜點,目前為店裡招牌甜點

值得一提的是,當天採訪時Cooper向我們推薦一道店內人氣品項之一,但並沒有在菜單上的「松露野菇奶油燉飯」。當問及既然那麼受歡迎,為什麼不將它納入菜單時,Cooper有些無奈地說到,其實這個品項之前一直以來都有在菜單上,只是團隊每一季都會更換全新菜單,卻仍有許多客人指名要點這道前一季菜單的品項,因此「松露野菇奶油燉飯」就在客人的熱情支持下成為了寫在小黑板上的限定餐點。

下架不了的「松露野菇奶油燉飯」

下架不了的「松露野菇奶油燉飯」

懷著熱情持續前進

「我希望大家能感受到兩年後的我們是有所提升的。」

「飲廊Corridor」相較於前身「飲廊入室Yilan Roots」,除了在菜單、酒單設計上更符合宜蘭市場取向以及客群,也擁有更具記憶點的主視覺。開業兩年多來亦曾舉辦過畫展,與其說它是一間餐酒館,如今店裡營造的空間氛圍更像是置身在一間藝廊中。未來團隊預計找尋更寬闊的店面,在室內提高景觀設計的比例,並且增加販售植物品項。

Cooper分享到在餐飲這條路上他從來沒有想放棄的時候,本身對於服務的熱忱,以及在經營上他很享受與同事間活潑歡樂的工作環境,他強調「飲廊Corridor」並不是一個拘謹的場所,在服務上也沒有固定的sop,他們希望不只是對於顧客,而是整體空間都流動著輕鬆氛圍,踏進店裡的每一個人都能沉浸其中。

raw-image

沉穩的木頭大門搭配高調耀眼的紅色logo,「飲廊Corridor」在羅東鎮上的街巷中靜靜佇立,吸引著過路人的目光與心思。在這座城市的一處,用美食與美酒等待渴望短暫歇息的人們。


 

◆ 店家資訊

飲廊Corridor

地址:宜蘭縣羅東鎮公正街56號

營業時間:請參考粉專

電話:03 955 0557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Corridoryilan


avatar-img
旅人書店的沙龍
72會員
110內容數
"世界是一本書,不旅行的人只讀了一頁。" 用宜蘭的故事串編成旅行美好的風景與回憶,2014年成立的旅人書店致力於地方文化的發掘與分享,至今已執行策劃超過30條、數百場深度體驗路線,讓旅人們帶來更有深度與溫度的宜蘭體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旅人書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格格的草藥整齊排列在店鋪前,青草店的顧客們有的是為治療特定身體病痛所來,也有不少是前來抓取草藥回家熬湯或是燉煮進補。老闆在仔細聆聽顧客的需求後,開始熟練的依據藥草的藥性以及效用來抓藥。 這間隱身在羅東民生市場內,靠近公正街的112號攤位,是一間由父子三人共同經營的「阿牛青草店」。
位於羅東民生市場附近的「簡捷餐桌」,主廚Julien來自宜蘭壯圍,他與太太Demi於2020年暑假創立了「簡捷餐桌」。兩人希望透過多年累積的豐富料理經驗,為宜蘭帶來嶄新的飲食文化。
林純宇Rose,「當我們都在宜蘭」創辦人,因為工作關係來到宜蘭生活,起初是想在宜蘭找語言交換的機會,卻發現宜蘭這方面的活動與資源相當稀少。因此她和其他同樣對語言交換有興趣的夥伴們,一齊著手舉辦第一場活動,「當我們都在宜蘭」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慢慢誕生的。
民國四十四年二月八日,一萬四千多名大陳島居民,全數撤離大陳島,從此離開他們自小生長的那片土地。在美國第七艦隊的護航下,由基隆港登陸台灣,以原來居住的鄰里為單位,分別被安置到花蓮、宜蘭、台東、屏東和高雄等縣市,開啟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電燈能夠在夜間大放光明,被視為是一個地方現代化的象徵。在這集的節目中,將由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的蔡明志老師接續上集,繼續為我們講述蘭陽平原在來電後所發生的故事。
「開始送電。徘徊于附近之鹿猿等。誤觸者無不立死。」-臺灣日日新報(1906) 你知道電力發展的一開始居然是為了防範原住民嗎?「電力」是近現代工業發展最重要的表徵之一,也是近現代城市重要的構成元素。而檢視電力在臺灣或是宜蘭的運用,最初其實並非是在民生方面,而是用來做為殖民統治原住民的壓迫工具。
一格格的草藥整齊排列在店鋪前,青草店的顧客們有的是為治療特定身體病痛所來,也有不少是前來抓取草藥回家熬湯或是燉煮進補。老闆在仔細聆聽顧客的需求後,開始熟練的依據藥草的藥性以及效用來抓藥。 這間隱身在羅東民生市場內,靠近公正街的112號攤位,是一間由父子三人共同經營的「阿牛青草店」。
位於羅東民生市場附近的「簡捷餐桌」,主廚Julien來自宜蘭壯圍,他與太太Demi於2020年暑假創立了「簡捷餐桌」。兩人希望透過多年累積的豐富料理經驗,為宜蘭帶來嶄新的飲食文化。
林純宇Rose,「當我們都在宜蘭」創辦人,因為工作關係來到宜蘭生活,起初是想在宜蘭找語言交換的機會,卻發現宜蘭這方面的活動與資源相當稀少。因此她和其他同樣對語言交換有興趣的夥伴們,一齊著手舉辦第一場活動,「當我們都在宜蘭」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慢慢誕生的。
民國四十四年二月八日,一萬四千多名大陳島居民,全數撤離大陳島,從此離開他們自小生長的那片土地。在美國第七艦隊的護航下,由基隆港登陸台灣,以原來居住的鄰里為單位,分別被安置到花蓮、宜蘭、台東、屏東和高雄等縣市,開啟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電燈能夠在夜間大放光明,被視為是一個地方現代化的象徵。在這集的節目中,將由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的蔡明志老師接續上集,繼續為我們講述蘭陽平原在來電後所發生的故事。
「開始送電。徘徊于附近之鹿猿等。誤觸者無不立死。」-臺灣日日新報(1906) 你知道電力發展的一開始居然是為了防範原住民嗎?「電力」是近現代工業發展最重要的表徵之一,也是近現代城市重要的構成元素。而檢視電力在臺灣或是宜蘭的運用,最初其實並非是在民生方面,而是用來做為殖民統治原住民的壓迫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