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食,延續記憶中的好味道|阿桶嬤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字/李家媛 攝影/楊芷瑜

循著早晨的人潮行走,人來人往的民生市場裡,坐落著一間專賣傳統米食的攤販。商品最早是由阿嬤「阿桶」所創立,經姑姑傳承手藝之後,由孫女「麻糬」返鄉承接並創立品牌,一步步打造出「阿桶嬤糬」。

raw-image

碩大醒目的招牌、木製檯面、以及能清楚看到麻糬製作過程的玻璃隔板,整潔明亮的氛圍讓「阿桶嬤糬」在民生市場裡就像是一個獨特耀眼的存在,為傳統市場注入新活水的同時,也為人們延續記憶裡的好味道。

沒有招牌的老字號美食

「一開始沒品牌、沒招牌,顧客都是認阿嬤的人來買的。」

從民國70幾年開始營業,阿桶嬤一年四季除了販售麻糬外,也有豆花、菜燕、菜頭粿等商品,會依據年節、季節來決定販售的品項。販售地點即在自家一樓門口,多年的口碑積累加上附近居民們的口耳相傳,只要當大家需要買麻糬、粿的時候,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便是位於冬山郵局隔壁的阿桶嬤。

raw-image

「麻糬」分享到以前每至年節,大人們會將家裡吃飯坐的長板凳疊起來,再放上木門片就形成一個簡易的櫃檯,上方擺滿各式各樣的商品供顧客選擇。當時來訪的人們總會將家裡客廳擠得水洩不通,許多親戚也會一起回來冬山幫阿嬤製作訂單。

看著大人們忙進忙出的樣子,「麻糬」則跟著其他親戚小孩躲在長板凳下方開始吃粿,這對她來說是一段十分珍貴有趣的兒時回憶。

傳承阿嬤手藝,古早味重新復出

raw-image

「麻糬」於2018年冬天正式接下阿嬤的手藝開始販售商品,原本在外地從事餐飲業的她,忙碌的排班生活常常讓她即使休假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在家鄉久待,為了能有更多時間陪伴阿嬤,於是下定決心試著回到宜蘭工作。

由於傳統工法在製作上需要耗費相當大的時間與勞力,在她接手之前阿嬤其實已經休息了近七年之久,這中間的時間依然有不少老客人在詢問是否重新販售的消息。剛好「麻糬」回到宜蘭時恰逢年節,在許多客人的引頸期盼下,也讓她決定將阿嬤的商品重新推出。

「離鄉背井時會希望尋找一些小時候的味道,但每次都覺得好像哪裡少一味。」在外地工作的十年間,每當看到有在賣麻糬或粿的攤子時「麻糬」一定會買幾顆來吃,但始終找不到記憶裡相似的味道。

raw-image

因此品牌創立的初衷在於「麻糬」希望能讓更多像她一樣在尋找過去回憶的客人,在嚐到食物的當下能有「就是這個味道!」的感動。為了代表將阿嬤的手藝延續下去的概念,品牌名稱隱藏著第三代孫女的溫暖小巧思,取名為「阿桶『嬤』糬」。LOGO更是放上阿嬤的可愛招牌笑容,讓許多客人即使不認識「麻糬」,當看到招牌時便能知道熟悉的美好滋味在休息一段時間後重新強勢歸來。

傳統工法存在之必要

raw-image

目前「阿桶嬤糬」除了販售白麻糬、黑金麻糬、菜燕等傳統品項外,也開發出許多創新的口味,如:小山園抹茶麻糬、紅茶米蕨餅、烏龍茶麻糬。茶粉選用宜蘭在地有機茶葉磨製而成,「麻糬」在把傳統事物發展下去的同時結合在地資源,她認為那相較於只是單純販售還來得更有意義,透過產業的合作與傳承也讓她更了解這塊土地。

隨著時代發展,堅持手工製法的傳統產業已經越來越少,但「阿桶嬤糬」的所有品項依然都遵循古法製作,從米的清洗、磨製,再到使用傳統竹蒸籠來蒸製,「我希望在傳統工法逐漸式微的情況下,能有更多人知道這種古早味依然存在著,大家還是能找回記憶裡不變的味道。」

raw-image

走進市場,帶進不一樣的可能

從一開始以小餐車的形式在羅東市區販售,到2021年5月將阿嬤家整修過後開設第一間實體店面──「阿桶嬤糬」冬山創始店,於2022年7月「麻糬」進駐民生市場,開啟兩間店的經營之路。

raw-image

談起進駐過程時「麻糬」說到:「一開始有猶豫,畢竟市場裡的味道很多元,許多年輕人比較不願意走進來。」尤其承租的位置前身是魚販,在清掃時殘留的魚腥味曾讓她短暫崩潰過,但這也讓她開始轉念思考「要如何才能讓客人願意走進來?」

「我試著成為裡面看起來很乾淨明亮的店面。」當經過民生市場九號入口處時,一眼就能看見「阿桶嬤糬」明亮醒目的攤位,「麻糬」透過嶄新開闊的裝潢、創新卻又保留傳統的商品,吸引不曾踏進市場裡面的人願意試著走入市場。「畢竟宜蘭這麼常下雨,不是更應該往室內跑嗎?」她希望透過自己的力量帶動更多年輕族群一同進來努力,在大家的凝聚之下相信民生市場也會擁有不一樣的面貌。


◆ 店家資訊

阿桶嬤糬

地址:

冬山創始店:宜蘭縣冬山鄉冬山路173號/羅東市場店:宜蘭縣羅東鎮民生路6號(101、102攤)

電話:039594196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atong.mashu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旅人書店的沙龍
72會員
113內容數
"世界是一本書,不旅行的人只讀了一頁。" 用宜蘭的故事串編成旅行美好的風景與回憶,2014年成立的旅人書店致力於地方文化的發掘與分享,至今已執行策劃超過30條、數百場深度體驗路線,讓旅人們帶來更有深度與溫度的宜蘭體驗。
旅人書店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28
「人生只有一次,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品牌雛形始於2018年,因為喜歡手作、喜歡在生活中建構屬於自己的樣子,YiYi與YoYo於2022年7月正式以「一絲意思 美學實驗室」開始對外展開活動。
Thumbnail
2023/04/28
「人生只有一次,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品牌雛形始於2018年,因為喜歡手作、喜歡在生活中建構屬於自己的樣子,YiYi與YoYo於2022年7月正式以「一絲意思 美學實驗室」開始對外展開活動。
Thumbnail
2023/04/06
「從沒想過離開宜蘭,更沒想過會堅持陶藝。」談起一開始接觸陶藝的過程時,「手腳日常」創辦人江旳倢說。 在21歲那年創業,品牌成立至今已有將近六年的時間,江旳倢分享到一開始只是基於想留在家鄉的心,「如果在宜蘭找不到想要的工作,那是不是可以自己創造一個理想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2023/04/06
「從沒想過離開宜蘭,更沒想過會堅持陶藝。」談起一開始接觸陶藝的過程時,「手腳日常」創辦人江旳倢說。 在21歲那年創業,品牌成立至今已有將近六年的時間,江旳倢分享到一開始只是基於想留在家鄉的心,「如果在宜蘭找不到想要的工作,那是不是可以自己創造一個理想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2023/03/13
本名為高萱的殼殼老師從國小就開始接觸繪畫,大學時期就讀台藝大的她利用課餘時間在百貨公司裡打工販賣拼圖,因為商品性質的關係需要接觸到很多小朋友,在過程中她漸漸發現自己很享受在與他們間的互動,這也成為她之後開始朝兒童美術這方面發展的契機。
Thumbnail
2023/03/13
本名為高萱的殼殼老師從國小就開始接觸繪畫,大學時期就讀台藝大的她利用課餘時間在百貨公司裡打工販賣拼圖,因為商品性質的關係需要接觸到很多小朋友,在過程中她漸漸發現自己很享受在與他們間的互動,這也成為她之後開始朝兒童美術這方面發展的契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客家麻糬】記憶中的美味 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一、二道令人永遠無法忘懷的美味呢? 對Elena來說,【客家麻糬】就是一種傳承記憶的味道! 小的時候,在外婆家,外婆都會做香甜白嫩,口感Q甜的麻糬
Thumbnail
【客家麻糬】記憶中的美味 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一、二道令人永遠無法忘懷的美味呢? 對Elena來說,【客家麻糬】就是一種傳承記憶的味道! 小的時候,在外婆家,外婆都會做香甜白嫩,口感Q甜的麻糬
Thumbnail
兒時住家附近有位外國鄰居阿姨,她雖然不太會說中文,但非常努力學習。她總是滿臉笑容,處事從容不迫,同時擁有虔誠的信仰。每當我父母有急事外出時,阿姨總是樂意幫忙照顧我,讓他們可以放心。  記憶中,阿姨時常親手自做她故鄉的小點心給我。其中一個令我難以忘懷的甜點是名為「香蘭葉椰奶布丁/ ขนมตะโ
Thumbnail
兒時住家附近有位外國鄰居阿姨,她雖然不太會說中文,但非常努力學習。她總是滿臉笑容,處事從容不迫,同時擁有虔誠的信仰。每當我父母有急事外出時,阿姨總是樂意幫忙照顧我,讓他們可以放心。  記憶中,阿姨時常親手自做她故鄉的小點心給我。其中一個令我難以忘懷的甜點是名為「香蘭葉椰奶布丁/ ขนมตะโ
Thumbnail
麻糬真的是隨處可見的伴手禮,這間阿桶嬤糬是以純米製作為特點。店面位於郵局旁的轉角處,不大的店面卻有著復古感的裝潢。除了店裡主打的麻糬和蕨餅,還有常見包餡麻糬、包仔粿、整團秤重麻糬。常見的花生麻糬、芝麻麻糬之外,還有很特別的烏龍茶、小山園抹茶口味。
Thumbnail
麻糬真的是隨處可見的伴手禮,這間阿桶嬤糬是以純米製作為特點。店面位於郵局旁的轉角處,不大的店面卻有著復古感的裝潢。除了店裡主打的麻糬和蕨餅,還有常見包餡麻糬、包仔粿、整團秤重麻糬。常見的花生麻糬、芝麻麻糬之外,還有很特別的烏龍茶、小山園抹茶口味。
Thumbnail
每一尊神明都有各自喜愛的供品,可說是神明界里長伯的土地公,據傳喜歡吃甜食(跟我一樣)。一般主要推薦的是花生、麻糬跟酒,花生來自於台語俚語-呷土豆呷到老,代表可以健康吃到老。麻糬其獨特具有的黏性,代表能夠幫我們把錢黏進口袋。最後是酒,代表的含意就是長長久久。
Thumbnail
每一尊神明都有各自喜愛的供品,可說是神明界里長伯的土地公,據傳喜歡吃甜食(跟我一樣)。一般主要推薦的是花生、麻糬跟酒,花生來自於台語俚語-呷土豆呷到老,代表可以健康吃到老。麻糬其獨特具有的黏性,代表能夠幫我們把錢黏進口袋。最後是酒,代表的含意就是長長久久。
Thumbnail
循著早晨的人潮行走,人來人往的民生市場裡,坐落著一間專賣傳統米食的攤販。商品最早是由阿嬤「阿桶」所創立,經姑姑傳承手藝之後,由孫女「麻糬」返鄉承接並創立品牌,一步步打造出「阿桶嬤糬」。
Thumbnail
循著早晨的人潮行走,人來人往的民生市場裡,坐落著一間專賣傳統米食的攤販。商品最早是由阿嬤「阿桶」所創立,經姑姑傳承手藝之後,由孫女「麻糬」返鄉承接並創立品牌,一步步打造出「阿桶嬤糬」。
Thumbnail
「老街裡的日本味-米弎豆お茶処 MISATO」 隱藏在鹿港老街熱鬧的中段之中,在假日壅擠的人潮中略顯狹窄的鹿港老街上,有一間內凹進路旁的小店,店面是米白色調底色,屋頂傳統風格的瓦片帶著木製底層,雖是路邊新設的小攤卻非常融入於老街之中,攤內還掛著碩大的日式燈籠、穿著整齊制服的店員雙手在烤盤上忙碌,攤子
Thumbnail
「老街裡的日本味-米弎豆お茶処 MISATO」 隱藏在鹿港老街熱鬧的中段之中,在假日壅擠的人潮中略顯狹窄的鹿港老街上,有一間內凹進路旁的小店,店面是米白色調底色,屋頂傳統風格的瓦片帶著木製底層,雖是路邊新設的小攤卻非常融入於老街之中,攤內還掛著碩大的日式燈籠、穿著整齊制服的店員雙手在烤盤上忙碌,攤子
Thumbnail
逢年過節到親朋好友家拜訪時,手上總要帶份伴手禮,前些天,與老朋友聊天時,大伙就聊到什麼是最好的伴手禮? 有人會直接搜尋當前網路最夯最熱賣的禮盒,也有人會刻意挑選家鄉的土產,似乎更帶有誠意與一點人文氣息。於是大家就七嘴八舌的討論有哪些歷久不衰的地方特產可當年節的伴手禮。
Thumbnail
逢年過節到親朋好友家拜訪時,手上總要帶份伴手禮,前些天,與老朋友聊天時,大伙就聊到什麼是最好的伴手禮? 有人會直接搜尋當前網路最夯最熱賣的禮盒,也有人會刻意挑選家鄉的土產,似乎更帶有誠意與一點人文氣息。於是大家就七嘴八舌的討論有哪些歷久不衰的地方特產可當年節的伴手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