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之前,我常常會在心底,或者是寫文的時候也曾經提過:「其實沒看到我上來寫文就是好事,因為我通常只會在出現壞事的時候上來做整理記錄。」(這樣說好像有點自私蛤,把網路當宣洩的管道了。不過想想,我在自己的地方做文章,而不是跑去別人版下當酸民發洩,影響別人,好像也不需要這樣覺得了。)


後來我要自己每天在筆記本裡寫下每天要感恩的事,小至「今天洗澡真舒服,謝謝能有讓我冬天洗熱水澡,而且能洗得很乾淨的地方。」、大至「我的作品又賣出了一幅」、「我還有一個棲身之所」,都發自內心的寫下來,發自內心的感激。

我不知道這樣做到底實質上能給我帶來甚麼效果,只是『我感覺我需要這樣做』。

而今天,我深深的體會到一件事,而這個體會,我需要把它紀錄下來。好的事情值得宣揚出去,讓更多人多少能感受到好的氛圍,這也是對過去網路部落格們能讓我記錄下那些悲傷的事、整理過後、繼續前行的良藥和很大的助力,所以,是時候回報它了。

首先,我常常在自己的直播說一句話:「世間萬物都是中性的,是人賦予了它好與壞的定義。」這不是源於我的人生體悟,而是我選擇性地在網路上吸收我所認同的知識的時候,認為要將它當成自己的處世方式的。

也許,最初使它真正得到發揚光大的出處,可能源於那本明明就不是在教你要怎麼擁有「被討厭的勇氣」,卻被取名叫被討厭的勇氣的、那本書。(但是那是阿德勒派幾十年前早就有的觀點。)(因為這個書名,很多人就真的認為它是在教你如何要有勇氣被討厭,因此而誤會它了。)

那麼,我說說今天發生的事情吧。

今天,我照往常的去一家常去的超商幫我的兩位同事、跟我自己取包裹,那報電話不是會說出三個手機號的後三碼嗎?

三個人、三個包裹,分別有「兩個0元包裹」跟「一個付費取貨的包裹」。我清晰而有條理的對著超商的短髮店員妹妹說了。

但是最後還是弄錯了。

你很聰明,一定知道我接下來大概會發生甚麼事。

我必須說其實我也有錯,沒有再三確認的習慣。因為從來都是店家重複向我確認,要好好看清楚上面的名字,我都會很快的瀏覽一下,看見上面出現熟悉的姓名之後再拿走包裹。就是已經流程化到不太需要動腦的地步了。

結果,我拿到其中一個包裹剛好末三碼是屬於另一個陌生人的,而它是需要付費的。

我以為開頭有條理的梳理好,接下來就會順利的進行下去,結果出現意外了,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發生這種事情。

很理所當然的,我覺得應該可以退回來吧?

於是就主動站在一旁,先讓店員妹妹先解決要短暫結帳的兩位客人,再來好好弄清楚這件事。

這間店我常來,它換人的速度是週期性的,平均兩個月,就會看到不同的新人,算是流動率很高的店。

那位妹妹就是新人,我很直覺認為要給她多一點的時間,好好冷靜下來處理,畢竟,不是所有新人都能夠很淡定而不著急忙慌的處理一件突發事件。

最終她還是沒辦法的把比較資深的員工從後面請出來了。

出來的是一個看起來比較老練的小胖弟弟,他的第一反應,我很清楚地感覺到他對於接下來將面對到的很有可能會演變成一場災難現場,我這個客人可能會在原地抱怨,甚至大發脾氣,為什麼不能退?

所以他一開始就使出推功,說的諸如:「妳自己也沒有把名字看清楚就付錢」這樣的表達。然後說條碼一旦刷出去了,就沒法退,必須要等到包裹領收人本人付完那筆費用,他們才能把錢退還給我。

但,我就只是平靜的點點頭,理解的說了一句:「喔,這樣啊。好,那我留個電話,筆能借我一下嗎,謝謝?」

可能我這麼爽快,連話都沒讓他完全說完,對方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隨後我想想,對方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防禦機制反應。我瞬間覺得,這些小朋友都不知道遇到過甚麼充滿情緒的場面,才會到後來變成先佔理再說的習慣。你知道,這年頭,只是提醒客人戴個口罩,都會遇到被砍、還被砍死這種事。

當然,過去的我也不會多說些什麼,但是我心理的小劇場肯定是沒那麼平靜的。

在練習著養成「不要一開始就著急給一件事貼標籤」這件事上,我想我已經幾乎有八、九成都是在這樣處理事情、面對事情的,這可能對很多人來說是很平常的事吧,但是對我卻是一種「情商上的跨越」。

正正是因為自己也曾站在他們的角度跟立場,能體會上這個被歸類在服務業的工作上有多不容易,要遇到多少不理性的人,而到後來,以我容易緊張的敏感性格,變成了之後每天上班日子的動輒得咎,弄得草木皆兵的,所以我能懂。

這叫「同理」,也叫「投射」,站在雙方的立場跟自己過去的經驗,這樣的心境是一個層面。往往很多人會混淆兩種情緒跟心態,你以為的同理其實是你自己過往經歷下意識的投射,但你卻覺得自己是在「同理」。

可這兩者是有很大的區別性不同的。

「因為我經驗過,所以我拿我的經驗視角來看你」,可能會產生誤會。因為你看到的其實始終都是你自己。

「我沒有真正經歷過,但是換位思考,如果是我的話,也許也會這樣,或不這樣。但不管你做甚麼決定,我都尊重你。」

前者是投射,後者是同理。

投射帶有自己的色彩跟情緒,同理是真正的換位思考。

在兩者混淆的情況下(這個其實很多直覺反應都是潛意識的,所以無所謂對錯。),可能你讓自己感覺自己是一個明理的人,但其實你只是在自己的小劇場中奔跑了好幾回,而你還是那個傷春悲秋了半天,覺得自己真是美好,真是善良,繼而轉頭繼續去對生活中其他人、展現出全然相反的模樣。

這裡有一個隱藏了好久、好久的陷阱,而我終於發現了:我很可能會因為這樣的假想情懷而成為一個『看起來』偽善的人。

但其實我的本意根本不是如此。

而「不但同理,還能不立刻賦予對方意義」,又或者,不賦予其意義,也根本就無所謂同理不同理的了。

人,最重要是要活得心理沒有負擔。

沒負擔了,就活得暢快了,並且還能減少一些傷害跟災難。

所謂的『看起來』,是別人看我。

而用到這個別人看待我的目光,來看待自己,表示自己還是會在意別人的眼光的,那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學會,我根本連別人會不會看到我、給我貼標籤,都不再在意了。

而原來所謂的『無負擔』是這個樣子的,就跟你明明天天都從大佛旁邊走過,卻窮盡畢生來找大佛,原來來自周星馳的電影『西遊:降魔篇』那句「就差那麼一點點」,真的就只是那麼表淺的一點點,一線間。

專家學者、悟道大能想跟你表達的一直都是同一件事情,但是你會境隨心轉,以為自己理解了,但其實又不是真正的理解,可是,你卻也並不是真正的不理解。

差在『層面』而已。事實上達到每個層面你都能帶來新的體會與境界,有些人他就是知道,能很快弄懂其中的運作,有些人窮其一生可能都還停留在原地,如果知道有另一個次元的存在那倒還好,但是完全沒有覺察到,甚至都不知道有這樣東西的存在。

負擔,原來就是急著給一件突如其來的事情貼上標籤、分類定義。

我們都是這樣活過來的,把人的品格分三六九等,把衣服依照春夏秋冬擺放歸類,跟自己同級的同事一起在同一個空間上班、連幼稚園小朋友排隊都要依照高矮順序排位置。而所有的一切其實都是因為四個字『方便管理』。

負擔就是從定義、歸類每件你睜眼所能觸及到的每件事開始,然後積累,而成負擔。

我以前都覺得那些老是在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人說話好像都在繞口令,我聽得一頭霧水、有聽,但聽不懂,更不用說深刻理解。

可想不到,我也有這樣領悟然後解釋自己的發現,看起來彷彿在繞口令的一天。

一直有心理層面的研究學者在用不斷的試錯中所取得的經驗告訴我們:「生活可以歸類在秩序裡,但是心靈層面不要。」

過度使用邏輯,那就是所謂的「過,猶不及。」囉?

這就是經由這一次的機會,我所發現到、體驗到的:想活得輕鬆一點,方式之一就是不需要急著給事情下定義、貼標籤、定其生死。

隨後,事情發生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裡,超商妹妹給我打來了電話,說那位我誤付了包裹費用的客人,竟然很快的出現了,我隨時可以去取回自己的錢。

你說,這麼碰巧的機率,會有多大?

那隻趴路中間擋住我去路的老狗,牠不會沒事就趴在那邊。

因為牠,使我停下了行駛,並且對牠說:『狗狗借我過』的、所延遲的那15秒,我親眼看見,這個舉動讓我剛好避過了等等我會轉出去,而對方飛駛而來會直接撞上我的災禍。

一秒不差。

這不是一個比喻,而是今天這件事剛剛好發生在我身上。

『看似偶然,其實都是事有必然。』

所以你點進來看見我的文章,也許也不是偶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女巫#甦緋的沙龍
22會員
56內容數
心生病了。但是,我們經歷的一天之精彩,可能是你一周的量。
女巫#甦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27
我從各處的資訊,跟過往的時刻經驗裡提醒著:「事情還沒做出成果之前,不要宣揚。」 而我的人生經驗裡面也都在在證明了這條理論是正確的。 埋頭默默去完成,前往完成的路上,努力,受挫也不需要抱怨,根本不存在抱怨一詞,這個東西獨自前行時根本就不存在。 在我默默做出一些成果,但在我的定義中還未
2023/11/27
我從各處的資訊,跟過往的時刻經驗裡提醒著:「事情還沒做出成果之前,不要宣揚。」 而我的人生經驗裡面也都在在證明了這條理論是正確的。 埋頭默默去完成,前往完成的路上,努力,受挫也不需要抱怨,根本不存在抱怨一詞,這個東西獨自前行時根本就不存在。 在我默默做出一些成果,但在我的定義中還未
2023/07/04
符合以下條件:一、比實際年齡還要年輕。 二、有辦法獨處得很自在。 三、心地善良。 四、歷經九九八十一難。 那你很可能就是『天選之人』。
Thumbnail
2023/07/04
符合以下條件:一、比實際年齡還要年輕。 二、有辦法獨處得很自在。 三、心地善良。 四、歷經九九八十一難。 那你很可能就是『天選之人』。
Thumbnail
2023/06/02
我今天臨上班前一個小時請假了。 從昨天開始,身體就像被無形的黑洞般的磁鐵不斷吸引著,吸引掉的是自己身上的活力、以及維持得很辛苦,為數不多的正面能量。
Thumbnail
2023/06/02
我今天臨上班前一個小時請假了。 從昨天開始,身體就像被無形的黑洞般的磁鐵不斷吸引著,吸引掉的是自己身上的活力、以及維持得很辛苦,為數不多的正面能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之前,我常常會在心底,或者是寫文的時候也曾經提過:「其實沒看到我上來寫文就是好事,因為我通常只會在出現壞事的時候上來做整理記錄。」(這樣說好像有點自私蛤,把網路當宣洩的管道了。不過想想,我在自己的地方做文章,而不是跑去別人版下當酸民發洩,影響別人,好像也不需要這樣覺得了。) 後來我要自己每天在筆記本
Thumbnail
之前,我常常會在心底,或者是寫文的時候也曾經提過:「其實沒看到我上來寫文就是好事,因為我通常只會在出現壞事的時候上來做整理記錄。」(這樣說好像有點自私蛤,把網路當宣洩的管道了。不過想想,我在自己的地方做文章,而不是跑去別人版下當酸民發洩,影響別人,好像也不需要這樣覺得了。) 後來我要自己每天在筆記本
Thumbnail
別被生活中的惡意打敗!生命中小善意你注意到了嗎? 如果可以讓我們一起成為別人的天使吧!
Thumbnail
別被生活中的惡意打敗!生命中小善意你注意到了嗎? 如果可以讓我們一起成為別人的天使吧!
Thumbnail
失業4m11d 好一陣子沒寫文章,距離上一篇發文已將近一個月。對我來說,寫文章就跟運動一樣。寫得當下很暢快,但堅持每天寫卻變得有些痛苦,甚至時常無法堅持。無法堅持的壞處就是很多日常生活情緒無法抒發,日積月累反而讓自己對生活提不起勁,總覺得腦袋一片混亂,沒有方向感。(運動的話則是小腹真的好明顯,該死)
Thumbnail
失業4m11d 好一陣子沒寫文章,距離上一篇發文已將近一個月。對我來說,寫文章就跟運動一樣。寫得當下很暢快,但堅持每天寫卻變得有些痛苦,甚至時常無法堅持。無法堅持的壞處就是很多日常生活情緒無法抒發,日積月累反而讓自己對生活提不起勁,總覺得腦袋一片混亂,沒有方向感。(運動的話則是小腹真的好明顯,該死)
Thumbnail
我有說過「我很怕人類」、或是「厭惡陌生人靠近我」這件事嗎? 好像沒有。 人群恐懼症甚麼的,應該是在接受到反作用刺激以後才有的,大概。 可是我做的工作永遠要是跟人打交道的,根本老天故意欺負我、跟我對著幹。
Thumbnail
我有說過「我很怕人類」、或是「厭惡陌生人靠近我」這件事嗎? 好像沒有。 人群恐懼症甚麼的,應該是在接受到反作用刺激以後才有的,大概。 可是我做的工作永遠要是跟人打交道的,根本老天故意欺負我、跟我對著幹。
Thumbnail
陽光晴朗的一天,可是我心裡卻是五味雜陳。 一早就先去復健,然後趁著市場還沒有很多人時,也趕快去買了一盒蛋。很幸運的,我買到了。不過,回到家裡,面對網路作業,真的很頭痛,不知道要怎麼交作業⋯⋯天啊!怎麼辦!
Thumbnail
陽光晴朗的一天,可是我心裡卻是五味雜陳。 一早就先去復健,然後趁著市場還沒有很多人時,也趕快去買了一盒蛋。很幸運的,我買到了。不過,回到家裡,面對網路作業,真的很頭痛,不知道要怎麼交作業⋯⋯天啊!怎麼辦!
Thumbnail
我對「人脈」這種現象很不以為然;不是因為不稀罕這件事,是我不認為「人脈」的經營會優先於自然發展「人際關係」。就好像我今天跟一個人相處不是因為這個人身上有什麼樣的利益可以「交換」,就是別人並不是一個有什麼樣價值的物品。
Thumbnail
我對「人脈」這種現象很不以為然;不是因為不稀罕這件事,是我不認為「人脈」的經營會優先於自然發展「人際關係」。就好像我今天跟一個人相處不是因為這個人身上有什麼樣的利益可以「交換」,就是別人並不是一個有什麼樣價值的物品。
Thumbnail
這世界上的人就是很奇怪,無論你再怎麼把自己份內的事情做到最好,就是會有人喜歡挑戰你的底線,更別說服務業,有錢就大爺這種事,工作兩個月沒看超過 10 次真的算我輸你。
Thumbnail
這世界上的人就是很奇怪,無論你再怎麼把自己份內的事情做到最好,就是會有人喜歡挑戰你的底線,更別說服務業,有錢就大爺這種事,工作兩個月沒看超過 10 次真的算我輸你。
Thumbnail
可能是因為我不知道怎麼樣去消化吸收不適合我的「好意」。 好像當別人給我意見而我不照著做,別人就會不開心的感覺。後來我算是明白,保持距離是非常好的方式。
Thumbnail
可能是因為我不知道怎麼樣去消化吸收不適合我的「好意」。 好像當別人給我意見而我不照著做,別人就會不開心的感覺。後來我算是明白,保持距離是非常好的方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