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定價

含有「碳定價」共 1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文介紹由 Carbon Market Watch 和 WWF 於2025年2月發布的報告,深入探討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U ETS)在推動工業脫碳方面的成效與不足。報告指出儘管設立了「污染者付費」原則,但透過免費配額的發放,重工業如鋼鐵、水泥和化學品等實際上仍在大量無成本排放,阻礙了其減排進程。
Thumbnail
本文探討全球貿易與碳排放的關聯性,深入分析貿易中隱含的碳排放(進口排放)及其計算方法(多區域投入產出模型、生命週期評估法),並探討各國如何透過邊境碳調整機制(BCAs)應對碳洩漏與不公平競爭風險,以及未來可能的解決方案,例如提升標準互通性及建立氣候俱樂部。
Thumbnail
「減碳?老闆,咱們公司又不賣碳!這關我們什麼事?」 ——某財務長,在公司永續會議上的最後遺言(誤) 前情提要:這年頭,碳真的不是免費的!故事發生在台灣某製造業龍頭 「鑫鑫科技」(這名字聽起來就很有前途),這家公司專門製造電子零組件,產品賣遍全球。然而,當 ESG 變成企業生存關鍵字,老闆開始發現一
Thumbnail
加拿大與美國在碳定價政策上的取徑不同,但近期出現趨同趨勢。Freeland 提議取消加拿大的消費者碳稅,改採其他減排機制;同時,川普政府全面移除碳社會成本 (SCC),減弱氣候法規的經濟依據。儘管政策轉向,兩國仍面臨極端氣候帶來的農業與基礎設施衝擊,減排需求依舊迫切。
Thumbnail
英國脫歐後,其碳排放交易體系與歐盟ETS脫鉤,導致英國碳價偏低,影響減碳成效和收入。本文探討英國與歐盟ETS重新連結的可行性,分析其優缺點及挑戰,包括碳價差異、國家主權顧慮、CBAM機制等。專家認為,儘早整合ETS能提升市場穩定性,促進減碳和再生能源投資,但仍需克服碳價協調和政治因素等障礙。
Thumbnail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5/02/02
1
謝謝您的分享❤️
1
本文簡要介紹了目前市場上最主流的四大自願性碳權標準,包括Verra的VCS、Gold Standard、Climate Action Reserve及American Carbon Standard。文章探討各標準特色、碳權市場資訊獲取來源,並且最後提供了2024年10月自願性碳交易市場現況資訊。
Thumbnail
本文整理翻譯英國氣候議題相關資訊平台 CarbonBrief 之 CBAM 的影響與成效 Q&A 文章,內容相當完整,討論面相也涵蓋正反面意見。全文介紹了CBAM來源、為何歐盟會啟用此關稅機制、如何運作、預期減量成效、發展中國家如何反應以及是否有其他國家也在推動類似機制。
Thumbnail
本文分別說明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碳費以及碳權三種碳定價機制以及它們之間的關聯,並於結語羅列觀察到之問題提供讀者參考。全文提供了完整CBAM、碳費以及碳權三種碳定價機制之重要基本資訊,包含基本運作原理、規劃期程、執行要件以及適用限制等,並且皆附上主要出處來源。
Thumbnail
自從台灣碳費三子法正式版推出之後,引發許多人對此議題的關注與詢問,到底碳費怎麼收、什麼時候要收,最後又會對產業產生什麼影響,企業可以如何解決面臨的問題呢?2026年之後產業該如何應對? 這些對於碳費大大小小的問題,都歡迎參考永續精靈的最新文章~
Thumbnail
本文探討碳費、碳定價、碳稅等概念,說明臺灣及全球的實施現況與發展。碳費是由臺灣政府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收取的費用,針對下游業者進行課徵。全球已有超過70個國家採用碳定價制度,臺灣作為唯一採用碳費制度的國家,其碳價表現與未來發展備受關注。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瞭解碳費等相關機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