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死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記憶中第一次面對死亡,是國三時父親因病過世,還記得當時我在學校,導師說家裡打電話來,於是還親自開車載我回家,路程中,導師問我:爸爸是不是病很久了?我點點頭。接下來記得的畫面,就是兩位葬儀社的人,將父親的身體從房間床上搬下放進黑色的大袋子裡,父親身體被搬運的同時,母親在一旁用雙手掩面大哭......
我記得當時我並未掉淚,還跟大我三歲的哥哥在父親的靈堂前打鬧,因此被親戚訓了一頓:家裡發生這種事,你們怎麼還笑得出來?真是不懂事......
而後的一段時間裡,常陪母親去殯儀館把父親的身體從冰櫃拉出一半跟他說話,依稀記得父親冰櫃的週邊也躺著年紀有大有小剛過世等著被冰的身體,當時就有一種感覺:不管男女老少,都會死亡。
除了常陪母親去殯儀館對著父親的身體說話,再者就是跟著親戚替父親誦經做七,跟著傳統的儀軌,火化、誦經,為父親做「後事」。
長大後結婚後,父親在台灣唯一的長嫂、長兄,我先生的奶奶、爺爺、外婆、外公,這些長輩們相繼過世,我們做的事情,依然是為他們誦經念佛......
我很喜歡印度聖者Sri sri Ravishankar(人稱Guruji)所闡述的:死亡是一種歡慶,意味著靈魂前往下一段旅程;在人生的巴士上,每個人都會下車,只是早下車或晚下車而已......
我想,兒時的我可能潛意識覺得父親死亡是好事,因為他終於不用再被病痛折磨,終於不用做一個只能躺在床上無任何自主能力的人,終於,自由了......
至今,我依然深信,送給亡者最好的禮物,就是祝福亡者旅途順利,並且讓自己好好活著,活出不讓亡者牽掛的樣貌,簡而言之,就是照顧好自己。
人類是一種複雜的高等生物,擁有強大的生存能力和豐富的情感,在面對各種議題時,也總有著各式各樣的想法,但我想,探討死亡的議題,能讓人學會如何「好好活著」,這或許也是人類用自己的生命,給予身邊的人最後一份大禮。
avatar-img
療癒工作坊
0會員
7內容數
療遇。聊癒。 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療癒師。透過文字的交流,療癒我們的身心,遇見更幸福的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療癒工作坊 的其他內容
最近看了一部韓劇【我的出走日記】,一部細膩、步調緩慢的作品;有趣的是,平常只看綜藝的大女兒,也跟我分享這部劇,她說這部劇很寫實,引起她許多共鳴,尤其是女主每天搭大眾運輸的橋段,讓她想起好友曾經的形容:尖峰時段的捷運,像是滿載沒有靈魂的喪屍輸送帶,載運著一批又一批庸庸碌碌的人們。
凡事的發生必有其意義;疫情發酵至今,全球的經濟飽受影響,人類的生活型態也被迫改變不少,但若把視野放大,會發現大自然生態反而因為人類活動的消停,得到了喘息再生的空間;自稱萬物之靈的我們,除了感覺到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否應該更深刻地去思考人類的生活方式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聯? 首先我們可以先看看自己是用
每個階段,對幸福都有不同的定義.... 小時候,覺得有爸媽的疼愛,就是幸福.. 上學後,覺得有好朋友就是幸福.. 青春期時,覺得我喜歡的人也喜歡我,就是幸福.. 工作後,覺得有所成就,是種幸福.. 結婚後,覺得家庭關係和諧,就是幸福.. 對於三餐不繼的人,溫飽就是種幸福.. 對於疫情時期,健康就是幸
最近看了一部韓劇【我的出走日記】,一部細膩、步調緩慢的作品;有趣的是,平常只看綜藝的大女兒,也跟我分享這部劇,她說這部劇很寫實,引起她許多共鳴,尤其是女主每天搭大眾運輸的橋段,讓她想起好友曾經的形容:尖峰時段的捷運,像是滿載沒有靈魂的喪屍輸送帶,載運著一批又一批庸庸碌碌的人們。
凡事的發生必有其意義;疫情發酵至今,全球的經濟飽受影響,人類的生活型態也被迫改變不少,但若把視野放大,會發現大自然生態反而因為人類活動的消停,得到了喘息再生的空間;自稱萬物之靈的我們,除了感覺到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否應該更深刻地去思考人類的生活方式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聯? 首先我們可以先看看自己是用
每個階段,對幸福都有不同的定義.... 小時候,覺得有爸媽的疼愛,就是幸福.. 上學後,覺得有好朋友就是幸福.. 青春期時,覺得我喜歡的人也喜歡我,就是幸福.. 工作後,覺得有所成就,是種幸福.. 結婚後,覺得家庭關係和諧,就是幸福.. 對於三餐不繼的人,溫飽就是種幸福.. 對於疫情時期,健康就是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日本書店員票選「讀了必哭的書」TOP 1 ——太聳動的副標題!?
Thumbnail
我是丸編,是個誤打誤撞入接觸殯葬業,開始為殯葬業打造各種行銷方案的死亡行銷企劃人,而在此之前,我是一名在媒體業工作20年的行銷企劃人和經紀製作人。 接觸這行業後,眼見上百件死亡,採訪接觸禮儀師、化妝師、修復師、法師、護理師、心理輔導師、律師和生死學老師,分享經歷,分享看法,分享各種生死故事。 我
Thumbnail
「不過人生如果沒有真正絕望過,不知道真正無法割捨的是自己的哪個部分,就算長大了也無法真正的快樂喔。」 這本封面老實講設計的非常耐看,即便都泛黃了,讀起來卻很又韻味。關於死亡以及留下來的人,最難受的就是還存於世上的我們,我們該怎麼走出痛苦,繼續邁向前方呢?
Thumbnail
前陣子剛過完父親節,不曉得大家有沒有和爸爸一起過節或送禮物呢? 我父親在三年前去世了,我們家一直以來也沒有過節日的習慣,所以我根本沒注意到那天是父親節。 8/8那天,和朋友聊天時,他忽然問我:『欸,DT,你會想你爸爸嗎。』 我愣了一下,才想起那天是父親節。
Thumbnail
父親節對於失去父親的我來說,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思念與情感交織。今年我試著與已故父親對話,表達心中難以言喻的情感,面對過去的回憶與困惑,這是一段難忘的自我療癒旅程。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人們害怕死亡,禮儀師應該是教育業,打造一個讓人不害怕死亡的世界。本書為讀者提供對生死議題的思考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介紹了善終的態度和安寧療護的觀念,鼓勵人們及時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人生思辨的哲學書籍,包含一些問題和心得,下面選取幾個來進行介紹 在這本書中提到死亡,有提到幾個問題
Thumbnail
「從此之後,我跟墳墓之間,再沒有別人擋住了!」  「這就是當年父母過世的感受。」 出發前一段LIne的對話,把作者勾來高雄,跟學長 聊聊 生死議題,作者以自身的故事引出對於生死議題的思考,並以文學、宗教等元素作為例子來闡述。文字內容洋溢著對生死議題的深刻思索,帶有關懷和情感。
Thumbnail
25歲服役退伍那年,我參加了人生的第一場葬禮,那時我以孝子的身分參與了家父的告別式,經歷死亡,方能切身理解箇中之味;才剛剛成為職場的新鮮人,行禮如儀的陌生場面,尚未社會化的我,面對生老病死的人生旅程,著實上了一堂「再見,再也不見」的先修課。 五一勞動節起了大早,南下出席家祭告別式,遇見多年未曾
爸爸你還好嗎?我好想你~我愛你! 你現在在中陰身吧?我知道你還在我身邊,我透過朋友連結阿卡西紀錄,聽你說「我過得開心你就沒有遺憾了」「聽見你回應想對我說:女兒爸爸也愛你」「女兒你想對我說什麼,可以跟我多說說話,我都聽得見~」 今天是你的百日,媽媽準備很多好吃的,如果你還沒去投胎,一家團圓的大日子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日本書店員票選「讀了必哭的書」TOP 1 ——太聳動的副標題!?
Thumbnail
我是丸編,是個誤打誤撞入接觸殯葬業,開始為殯葬業打造各種行銷方案的死亡行銷企劃人,而在此之前,我是一名在媒體業工作20年的行銷企劃人和經紀製作人。 接觸這行業後,眼見上百件死亡,採訪接觸禮儀師、化妝師、修復師、法師、護理師、心理輔導師、律師和生死學老師,分享經歷,分享看法,分享各種生死故事。 我
Thumbnail
「不過人生如果沒有真正絕望過,不知道真正無法割捨的是自己的哪個部分,就算長大了也無法真正的快樂喔。」 這本封面老實講設計的非常耐看,即便都泛黃了,讀起來卻很又韻味。關於死亡以及留下來的人,最難受的就是還存於世上的我們,我們該怎麼走出痛苦,繼續邁向前方呢?
Thumbnail
前陣子剛過完父親節,不曉得大家有沒有和爸爸一起過節或送禮物呢? 我父親在三年前去世了,我們家一直以來也沒有過節日的習慣,所以我根本沒注意到那天是父親節。 8/8那天,和朋友聊天時,他忽然問我:『欸,DT,你會想你爸爸嗎。』 我愣了一下,才想起那天是父親節。
Thumbnail
父親節對於失去父親的我來說,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思念與情感交織。今年我試著與已故父親對話,表達心中難以言喻的情感,面對過去的回憶與困惑,這是一段難忘的自我療癒旅程。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人們害怕死亡,禮儀師應該是教育業,打造一個讓人不害怕死亡的世界。本書為讀者提供對生死議題的思考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介紹了善終的態度和安寧療護的觀念,鼓勵人們及時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人生思辨的哲學書籍,包含一些問題和心得,下面選取幾個來進行介紹 在這本書中提到死亡,有提到幾個問題
Thumbnail
「從此之後,我跟墳墓之間,再沒有別人擋住了!」  「這就是當年父母過世的感受。」 出發前一段LIne的對話,把作者勾來高雄,跟學長 聊聊 生死議題,作者以自身的故事引出對於生死議題的思考,並以文學、宗教等元素作為例子來闡述。文字內容洋溢著對生死議題的深刻思索,帶有關懷和情感。
Thumbnail
25歲服役退伍那年,我參加了人生的第一場葬禮,那時我以孝子的身分參與了家父的告別式,經歷死亡,方能切身理解箇中之味;才剛剛成為職場的新鮮人,行禮如儀的陌生場面,尚未社會化的我,面對生老病死的人生旅程,著實上了一堂「再見,再也不見」的先修課。 五一勞動節起了大早,南下出席家祭告別式,遇見多年未曾
爸爸你還好嗎?我好想你~我愛你! 你現在在中陰身吧?我知道你還在我身邊,我透過朋友連結阿卡西紀錄,聽你說「我過得開心你就沒有遺憾了」「聽見你回應想對我說:女兒爸爸也愛你」「女兒你想對我說什麼,可以跟我多說說話,我都聽得見~」 今天是你的百日,媽媽準備很多好吃的,如果你還沒去投胎,一家團圓的大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