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摩西.史奈德(Timothy Synder)教授的《
血色大地》以及《
黑土》這兩本書,是我過去兩三年所讀最精彩的歷史研究。千萬別誤會閱讀這兩本書會帶來什麼特別愉悅的體驗,相反的,由於主題聚焦在二次大戰期間蘇聯與納粹政權對東歐的種種惡行,其內容所述可以說完全突破了我對人類邪惡程度的下限。如果這幾年流行的多元宇宙概念為真,非常希望這兩本書是發生在某個完全不知名的時空,實在太難以想像這些人為、刻意造成的大規模慘案曾經在我們的世界中血淋淋上演,甚至距今尚不滿百年。
當大地被覆以血色
史奈德在《
血色大地》中特別強調了蘇聯與納粹德國間的互動,讀者將會訝異的發現,這兩個在政治光譜上位於相反端點的極端政權,竟然為了國家的生存與壯大選擇了如此類似的路徑。地理上位於兩個強權中間的東歐,也因特殊的地緣關係成為了修羅場。
這本書真實的主題是「空間」。為了實現領導人的極端夢想,納粹德國與蘇聯不約而同地以一種機械化、數據式的角度看待東歐這片肥沃的土地,期待控制這片土地後透過各種剝削手段,搾出各種資源與價值。在德、蘇的想像中拓展生存空間應當能解決許多治理問題,蘇聯寄盼著能夠藉由利用東歐的資源以打造一等一的工業化國家,進一步達成赤化世界的終極目標;而納粹德國則希望運用這片土地舒緩人口壓力,並且為優越的雅利安人種提供源源不斷的糧食。
不管對何者來說,東歐原居民的生存問題都未被納入考慮。對蘇聯來說,人不過是生產工具,只有達成國家為其設定的生產目標才有活下去的資格;而對納粹而言,若雅利安人的延續與發展需要東歐這片土地,那本地人也不過是障礙而已。讀者會訝異的發現,真正的屠殺在猶太人大規模受難之前早已開始,成千上萬的烏克蘭裔、波蘭裔居民在史達林與希特勒掌權後,便因受到德、蘇兩大國家機器結構式的迫害而死在人造的災厄之下,而猶太人也在隨後加入了這條命運的輸送帶,唯有少數人有機會苟延殘喘地渡過這段飄搖歲月。
黑土上的大屠殺
在稍晚出版的《
黑土》一書中,史奈德的焦點則更專注在納粹執行的「猶太大屠殺」本身。但他並非只是重述我們所熟知的歷史經歷:納粹的種族歧視、猶太人的悲慘命運、集中營的悲劇等。如果說《
血色大地》強調了地理空間的互動脈絡,那《
黑土》就是一次讓讀者重構納粹思想「深度」的嘗試,透過理解那些看似天馬行空的意識型態去看待暴行的理論成因。
如果不溯源至此,根本無法徹底理解當初那些毫無人性的作法究竟從何而來,史奈德的論述讓我們知道原來猶太人根本不被納粹當「人」看,也因為喪失了「人」的屬性,又被冠上影響人類生存的罪名,這樣主動且激進的滅絕手段才能被盲目信仰元首的幫兇們徹底遵從,讓難以置信的慘案成了真實:這一切就跟撲殺受到瘟疫的牲畜沒什麼區別。
唯有在這樣的先決條件下,讀者才得以真實認識大屠殺本身,並解決諸多晦暗不明的疑問:為什麼最慘烈的情形並非發生在德國本土,而是在擁有肥沃「黑土」的東歐波蘭、烏克蘭一帶?為什麼同樣被納粹德國所佔領,不同區域的猶太人生存率卻有極大的差別?「國家」與「國民」的概念,又在其中產生了什麼作用?《
黑土》的思想爬梳,不只能夠讓讀者知道納粹德國的殘暴,也能釐清其根本限制。
作為一個台灣讀者
對於我而言,台灣愈來愈開放的陽光氛圍某個程度掩蔽了世界其他地方曾經有過的灰暗遭遇。史奈德的著作幾乎是強迫像我這樣的讀者去揭開一個不願面對的真相:在那個離我們並不遙遠的時空,權力下的謊言可以造成多麼嚴重的傷害。那是一個陌生的世界,遠方會議桌上的一個小小決定,會決定整個區域是否會淪為地獄,如果你想在地獄之中生存,常常必須讓自己成為加害親友鄰里的叛徒,但就算如此,也完全無法保證些什麼,或許隔天你就會從掌管權力的人轉為成為被清算鬥爭的對象。
更糟的是,很多讀者或許可以清楚地意識到,納粹與蘇共合作構成的地獄,似乎有死灰復燃的可能,而且其時間與空間距離我們都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