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雜時代》

更新於 2023/02/07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以夕陽行業為主題的一本報導性專書,在書市並不少見,寫作風格也大同小異,從自我觀看角度出發,以懷舊為主調,字裡行間充斥著懷念心情,間以緬懷自己過往的青春或童年。然而這些陳述的內容,對於瞭解行業本身,並無幫助,甚至造成錯誤的認知或印象。
原本以為本書也是上述的其中之一,令人驚喜的是,作者運用抒情的文筆,將訪談時觸動自身的現場場景,作為勾起讀者共鳴的開場,接著娓娓道出受訪者及店家所身處的歷史脈絡,並延續著開場營造出的氣氛,文字既不生硬也不枯燥,結尾也收的頗有餘韻,讓人忍不住低迴再三。但這些都不是作者自我觀感的喃喃自語。如同自序當中所提到,她把自己縮到最小,同時盡可能的,去同感她的受訪者以及受訪者所走過的時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會員
48內容數
以走路的速度及視野,不用地圖指引方向,沒有預設行程走訪景點吃美食,單純憑著眼前所見的街路風景,帶領我直走或轉彎,去認識大城小鎮、漁村農鄉,體驗真實的台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彥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台灣也面臨命運的交叉口。「住民自決」?聯合國託管?美國設立臨時軍政府代管?還是「中華民國在台灣」?回顧這段時期的歷史,才知道台灣其實有過機會可以選擇,而不是一條死路通到底,最後成為今天的台灣。這實在比大男人之間的鬥爭結局,要來得令人惆悵。因此,可以說,1945年到1954年,
要透徹王大閎的建築,必得先看懂他的人生,及處世哲學。
在捷運上閱讀此書,我不由自主小心翼翼,深怕別人窺見書名。果然我是典型的害羞人格。 這本書以列舉近現代在藝術及各方面有傑出表現的害羞性格者,作為全書主要內容,因此閱讀過程中,屢屢感到獲得救贖:原來,自己不是這個社會上少數的彆扭怪人,甚至,暗自竊喜於自己可能也多少具有優異於常人的藝術長才。
全書讀畢後,不知怎的,有一種看完《美華報導》的空虛感。或許,越是富麗堂皇與繁文縟節,就是想掩蓋越是無底的空虛吧。
十年前的《人生一瞬》一書,特別是書中關於旅行的部分,詹宏志展示了他博學強記與旁徵博引的優異能力,因此讓我對十年後的《旅行與讀書》抱著高度期待。然而,書才讀了一半,就已讓我頻頻掩卷離席。而即使在閱讀的當下,我也不再像閱讀當年的《人生一瞬》一般,字字細嚼,甚至還倒帶再讀,現在三不五時就想快轉,再快轉。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台灣也面臨命運的交叉口。「住民自決」?聯合國託管?美國設立臨時軍政府代管?還是「中華民國在台灣」?回顧這段時期的歷史,才知道台灣其實有過機會可以選擇,而不是一條死路通到底,最後成為今天的台灣。這實在比大男人之間的鬥爭結局,要來得令人惆悵。因此,可以說,1945年到1954年,
要透徹王大閎的建築,必得先看懂他的人生,及處世哲學。
在捷運上閱讀此書,我不由自主小心翼翼,深怕別人窺見書名。果然我是典型的害羞人格。 這本書以列舉近現代在藝術及各方面有傑出表現的害羞性格者,作為全書主要內容,因此閱讀過程中,屢屢感到獲得救贖:原來,自己不是這個社會上少數的彆扭怪人,甚至,暗自竊喜於自己可能也多少具有優異於常人的藝術長才。
全書讀畢後,不知怎的,有一種看完《美華報導》的空虛感。或許,越是富麗堂皇與繁文縟節,就是想掩蓋越是無底的空虛吧。
十年前的《人生一瞬》一書,特別是書中關於旅行的部分,詹宏志展示了他博學強記與旁徵博引的優異能力,因此讓我對十年後的《旅行與讀書》抱著高度期待。然而,書才讀了一半,就已讓我頻頻掩卷離席。而即使在閱讀的當下,我也不再像閱讀當年的《人生一瞬》一般,字字細嚼,甚至還倒帶再讀,現在三不五時就想快轉,再快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阿答力 全壘打 聽別人的故事或讀人物傳記、國家歷史等,如果內容不夠生動活潑真的會很想睡,等到自己撰文才知道連百字都不一定擠得出來,更何況是整理自己的回憶更難。所以我覺得之後應該不會有想再次發文的衝動吧! 在開始之前先聲明本文立場皆屬不負責型態的言論,一方面記性不好,另一方面 收藏也不完整,只能靠自
出社會後,我漸漸偏愛閱讀散文,一方面是被各種雜事以及電子用品瓜分了閱讀的時長,小說老是看到一半就停下來,過了好久後終於想到那本未讀完的書,再看竟已忘了大半情節,只能重投開始,這樣來回幾次之後就會放棄那本書;另一方面是再選擇想閱讀的散文時我會先考慮作者的職業或是我對這個人的好奇心,這樣在邊讀作者的文字
就我有限的觀察和經驗,在台灣許多日本語世代的前輩們,有閱讀日本現代小說的習慣(台北的二手書店裡陳列諸多日文小說即是明證之一),尤其時代小說這種特殊的文類。我認為,時代小說之所以特殊,即其本身具有的通俗性和可讀性,輕鬆自在就可進入作家以精巧的布局重現那個時代縮影的小說世界裡。進一步說,時代小說有著通俗
一個造夢人,喜歡有點黑色的夢境。
Thumbnail
你知道緣份這種事有多麼奇妙嗎? 前陣子在誠品的新書陳列架上看到一本名為「城北舊事」的散文書籍,第一眼看到上面的推薦序寫著「北投最溫柔的地誌書寫」就吸引到了我,從小到大都一直在這個地方生活著,因此看到家鄉相關的書籍便頓時來了興趣。 開始深入閱讀後才發現這是一本很有趣的作品,雖為散文卻擁有小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吸引我的,有一部份是書名 是購物書? 食記? 還是其它 翻閱之際才明白,不論歲月如何流逝 能讓我翻閱的,幾乎都是散文類別的書籍 作者的筆觸細膩,字裡行間總能把我帶到一個個場景 穿越每一個街景、每一個場景,以及每一份對於老舊事物的想念 但更多的是,對於母親的想念 這份想念,並為因時光的流轉而消失
出於我個人的問題意識和興趣,所有提及日本戰後黑市和通俗讀物的記述,我都儘可能找來細讀,以深化我對日本戰後史的認識,有時候還有意外收穫,迸現出寫作這個主題文章的動源。例如,在水上勉《五番町夕霧樓》中,就有多處提及戰後歷史場景的氣息與色彩:糧食困難、黑市生意和女性雜誌。小說原文49頁這樣寫道:  
《文藝春秋》引起共鳴與同感並不意外。而且這種共鳴,所招喚起的情懷,在很大的程度上屬於「同代人」。就算不是標準文青——其中作者展現出一種承襲前代的廢材氣息(例如駱以軍?),卻也正是是這種「廢材」與「偏差」散出的寂寞氣息,形塑起這一代,甚至前溯與後推鄰近世代文青臉譜——,在接觸「漢聲小百科」、「林強
Thumbnail
書名: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作者: 洪愛珠 出版日期: 2021/03/26 這本書一直都在我的清單上,但始終未閱讀,直到朋友推薦,我決定來看看。 作者洪愛珠年齡與我相同,一開始閱讀覺得文字清淡,但卻越看越喜歡,她能夠把很多氣味轉化為文字,非常鮮明。彷彿親身經歷在那炊煙之中,感覺溫暖又懷舊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阿答力 全壘打 聽別人的故事或讀人物傳記、國家歷史等,如果內容不夠生動活潑真的會很想睡,等到自己撰文才知道連百字都不一定擠得出來,更何況是整理自己的回憶更難。所以我覺得之後應該不會有想再次發文的衝動吧! 在開始之前先聲明本文立場皆屬不負責型態的言論,一方面記性不好,另一方面 收藏也不完整,只能靠自
出社會後,我漸漸偏愛閱讀散文,一方面是被各種雜事以及電子用品瓜分了閱讀的時長,小說老是看到一半就停下來,過了好久後終於想到那本未讀完的書,再看竟已忘了大半情節,只能重投開始,這樣來回幾次之後就會放棄那本書;另一方面是再選擇想閱讀的散文時我會先考慮作者的職業或是我對這個人的好奇心,這樣在邊讀作者的文字
就我有限的觀察和經驗,在台灣許多日本語世代的前輩們,有閱讀日本現代小說的習慣(台北的二手書店裡陳列諸多日文小說即是明證之一),尤其時代小說這種特殊的文類。我認為,時代小說之所以特殊,即其本身具有的通俗性和可讀性,輕鬆自在就可進入作家以精巧的布局重現那個時代縮影的小說世界裡。進一步說,時代小說有著通俗
一個造夢人,喜歡有點黑色的夢境。
Thumbnail
你知道緣份這種事有多麼奇妙嗎? 前陣子在誠品的新書陳列架上看到一本名為「城北舊事」的散文書籍,第一眼看到上面的推薦序寫著「北投最溫柔的地誌書寫」就吸引到了我,從小到大都一直在這個地方生活著,因此看到家鄉相關的書籍便頓時來了興趣。 開始深入閱讀後才發現這是一本很有趣的作品,雖為散文卻擁有小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吸引我的,有一部份是書名 是購物書? 食記? 還是其它 翻閱之際才明白,不論歲月如何流逝 能讓我翻閱的,幾乎都是散文類別的書籍 作者的筆觸細膩,字裡行間總能把我帶到一個個場景 穿越每一個街景、每一個場景,以及每一份對於老舊事物的想念 但更多的是,對於母親的想念 這份想念,並為因時光的流轉而消失
出於我個人的問題意識和興趣,所有提及日本戰後黑市和通俗讀物的記述,我都儘可能找來細讀,以深化我對日本戰後史的認識,有時候還有意外收穫,迸現出寫作這個主題文章的動源。例如,在水上勉《五番町夕霧樓》中,就有多處提及戰後歷史場景的氣息與色彩:糧食困難、黑市生意和女性雜誌。小說原文49頁這樣寫道:  
《文藝春秋》引起共鳴與同感並不意外。而且這種共鳴,所招喚起的情懷,在很大的程度上屬於「同代人」。就算不是標準文青——其中作者展現出一種承襲前代的廢材氣息(例如駱以軍?),卻也正是是這種「廢材」與「偏差」散出的寂寞氣息,形塑起這一代,甚至前溯與後推鄰近世代文青臉譜——,在接觸「漢聲小百科」、「林強
Thumbnail
書名: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作者: 洪愛珠 出版日期: 2021/03/26 這本書一直都在我的清單上,但始終未閱讀,直到朋友推薦,我決定來看看。 作者洪愛珠年齡與我相同,一開始閱讀覺得文字清淡,但卻越看越喜歡,她能夠把很多氣味轉化為文字,非常鮮明。彷彿親身經歷在那炊煙之中,感覺溫暖又懷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