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決定澳洲落地的第一站

2023/02/10閱讀時間約 20 分鐘
隨著各國邊境逐漸解封,出國旅遊的熱潮也迅速回溫,從臉書各個澳洲打工度假的社團也能感受到許多新包迫不及待的氛圍,新包的問題以及老包的叮嚀與分享,讓冷卻兩年多的社團再次活絡了起來。
其中討論到最多的,不外乎就是第一站要去哪?因為這攸關台灣飛往澳洲的航班,以及當地潛在的工作機會。只有先預設好第一站,才能針對當地民俗風情、生活瑣事還有工作機會進行細部的資料收集。不然澳洲太大了,很難將資訊全面收集完後再來做決定。
許多準備出發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在簽證核發之際,才算是正式跨出了離開舒適圈的第一步。當自己對這片南方大陸滿懷期待時,赫然發現自己對澳洲一無所知,更不論從台灣可以直飛的幾個大城市,壓根一點概念都沒有,導致難以決定落地的第一站。
因此本篇文章,來幫準備出發去澳洲、但還在猶豫第一站的背包客,簡介一下澳洲,並分享自己當初是如何考量落地的城市,當作是老包的經驗談(以及碎碎念)。
只要這篇文章能幫助到新包對澳洲有簡單的認識,並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來考量,那麼筆者就算是功德圓滿了。
廢話不多說,就直接進入正篇吧!

澳洲簡介

澳大利亞聯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俗稱澳洲或澳大利亞(Australia, AU),首都為坎培拉。國土面積大約7,686,850平方公里,是台灣212.4倍大,也是排名世界第六、南半球第二大的國家。
英語為官方語言,也是民眾生活最主要的流通語言。發行與流通的貨幣為澳幣(AUD),是全球第五大流通貨幣,法定最低時薪是目前全球最高的國家。
澳洲大陸有許多當地獨有的生物,像是袋鼠、袋熊、無尾熊與鴨嘴獸等,都是澳洲知名的特有種動物,原因是澳洲大陸較古老、地理上長期孤立,最終打造出超級生物多樣性的國家。

地理觀念-六個州與兩個領地

行政區共分成六個州以及兩個特別行政區(領地)。分別是昆士蘭州、新南威爾斯州、維多利亞州、塔斯馬尼亞州、南澳洲、西澳州、北領地及澳洲首都特區。根據其行政區,分別對應其首都與首府如下:
  • 首都特區(首都領地-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 ACT):坎培拉(Canberra)。
  • 新南威爾斯州(新州-New South Wales, NSW):雪梨(Sydney)
  • 維多利亞州(維州-Victoria, VIC):墨爾本(Melbourne)
  • 昆士蘭州(昆州-Queensland, QLD):布里斯本(Brisbane)
  • 南澳大利亞州(南澳-South Australia, SA):阿得雷德(Adelaide)
  • 西澳大利亞州(西澳-Western Australia, WA):伯斯(Perth)
  • 北領地(北領地-Northern Territory, NT):達爾文(Darwin)
  • 塔斯馬尼亞州(塔斯-Tasmania, TAS):荷巴特(Hobart)
GOOGLE MAPS簡單繪製澳洲首都與各首府
由於上述各首府皆可以從台灣直飛,因此背包客通常都會選擇上述幾個大城市當作落地的第一站,之後再從落地的城市周遭開始探索,逐步往附近的衛星城市(近郊)、重要城鎮輻射發散。
由於將各行政區的重要城鎮一一列出會佔據太多篇幅,這邊只負責起個頭,剩下的就留給還在猶豫第一站的背包客自己去做功課。
題外話,為什麼澳洲的首都在坎培拉而不是雪梨或是墨爾本?
據說是澳洲獨立之時,雪梨和墨爾本彼此相持不下,最後的折衷方案就在兩
個城市之間硬是劃一塊地打造成首都特區,這就是人造城市坎培拉的由來,
也是澳洲公務員最多且最密集的城市。

氣候

對澳洲的地理有些概念後,接著來看各地的氣候圖:
澳洲四季分明,溫度會因為地區的不同而有所差異,越往北邊季節性差異會越小。因此怕冷的背包客,夏天可以往南部的城市避暑,冬天再轉往北方的城市過冬(或是一年四季都待在北方城市,省去長途搬家的麻煩);怕熱的背包客則是反之。
澳洲也是全球最乾燥的大陸,飲用水主要是靠自然降水,並依賴大壩蓄水供水。政府嚴禁使用地下水,因為地下水資源一旦開採,很難恢復。
也因為澳洲曾經歷過降雨大幅減少,各大城市普遍缺水,政府甚至頒布多項限制用水的法令。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不能在自家庭院或街邊,用接水管的方式澆花、灑水或是洗車。在當地人眼中,這種用水方式不僅是浪費水資源的行為,甚是還會引來旁人檢舉吃上罰單。
我所遇到的當地人都是非常愛惜水資源的,就像台灣人天天洗澡這件事他們是不能理解的,雖然不違法,但在他們觀念中這無疑是浪費水資源的行為。為了洗澡這件事,自己當初還跟房東吵架,最終才艱難的達成五分鐘戰鬥澡的協議。這也是為什麼澳洲人不愛洗澡,以及出門需要噴香水掩蓋味道的原因。

人口

如果你喜歡人聲鼎沸這種熱鬧的感覺,那麼各個城市的人口也是可以參考的指標之一。另外,越是大型的都市,能容納的產業多樣性也是更加多元,工作機會也有望擺脫傳統的服務、肉場與農業。
打個比方,應該很少人聽過新聞台主播這個職位出現再台北以外的縣市吧?你覺得一個想當主播的年輕人,屏東會有什麼電視台給他機會嗎?即便有,那也是「少數」特例,台北的環境才撐得起「新聞台」這個產業夠多的資源養主播。就像許多的創新產業也多以台北為根據地,現狀只有台北才有夠豐富且多元的資源去支持這些新創去開創可能性。
且人多的地方就有需求,需求越多,那麼需要人力去滿足市場的職缺也會越多。根據維基百科資料顯示:
前五名都是背包客可以從台灣直飛就抵達,且人口破百萬的大都市,也是常年來熱門討論的第一站首選。若想多認識不同國家的背包客、移民或是當地人,往人多的地方去準沒錯,去參加活動、市集、課程、聚會,多去城市各個角落探險。
近年來也常看到設計、行銷以及程式相關領域的背包客想用台灣所累積的一技之長投入到澳洲的工作上。不是不可能,只是相對於許多國際企業將澳州總部設在雪梨與墨爾本,你覺得荷巴特或是達爾文在設計、行銷或是寫程式的需求上,會有這些國際都市來的高嗎?
不信的話,打開澳洲的求職網站,你就知道我想表達什麼。

移民國家造就多元文化

要如何知道一間亞洲餐館是符合亞洲人口味還是歐美人口味?看客人的面孔!一間韓式餐廳如果裏頭用餐的大多是韓國人,表示比較接近道地的家鄉味;反之如果歐美人士居多,表示調味方式「在地化」以迎合西方的偏好。泰式、日式、越式、中華、義式、歐風料理皆是如此。
不僅可以從食物看到如此樣貌,從咖啡、珍奶等飲品,一直到英文口音、常識、對生活與工作的態度、金錢觀、價值觀、社交圈、甚至是大到一個社區的組成,都能看到各國文化是如何為澳州帶來多元的樣貌。
以國外到處都有的唐人街為例,就是以華人生活圈為主的街道,各州多少也都有所謂的小印度、華人區、越南區等,主要是由同根、同族或同國所組成的社區,當地所形塑的文化、觀念、街景、面孔以及語言的同質性很強,都能讓遊子感受到回到家鄉的感覺;反之,也有種族融合所塑造的多元社區,更能在其中接觸到多國文化所帶來的智慧與火花。
澳洲與美國一樣是外來移民人口比例佔絕多數的國家,因此在澳州隨處可見文化衝突,以及文化是如何在澳州變成一個大熔爐,然後用一個嶄新的樣貌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
各地的移民的人種多少有些差異,像是昆士蘭州的移民多來自紐西蘭(近年來韓國與日本臉孔也越來越多)、維多利亞州則是印度、新南威爾士則為中國。因此,各處所形塑的城市樣貌與氛圍也有所不同。
澳洲最普遍使用的語言,從使用人數由多到少排序:英語(72.7%)、
華語(2.5%)、阿拉伯語(1.4%)、廣東話(1.2%)、越語(1.2%)
以及義大利語(1.2%)。
如果有時間,到澳洲各處看看,多接觸不同的人群與文化,多去體驗台灣遇不到的人事物,才不枉費大老遠飛到南半球闖蕩。

時間觀念

主要分成時區節日季節進行探討。

時區

澳州的時區組成可以分成夏令時間與標準時間(非夏令時間),又根據不同行政區有不同的時差:
左為標準時間;右為夏令時間(澳洲- 維基百科
不論是非夏令時期(當年4月-當年10月)還是夏令時間(當年10月-隔年4月),都會在4月以及10月的第一個星期日進行調整。每年4月的第一個星期日恢復標準時間制,夏令時間在每年10月第一個星期日開始。
如何知道台灣與澳洲各地的時差呢?西澳(上圖左邊有+8的字樣)與台灣是零時差,其他地區與台灣的時差就以此類推+1.5、+2…。
不過基本上現在人手至少一支手機,只要有連上網,手機、平板、PC等電子設備,就會根據所在時區自動調整,因此時區調整通常不太會造成什麼大問題。

重要節慶(國定假日)

澳洲主要慶祝的國定假日分成兩種。一種為全國性的國定假日,一種則是由各州與各領地政府宣佈的公眾假期。為求篇幅統一,這邊就只分享全國統一的國定假日:
1月1日:新年
1月2日:新年連假
1月26日:澳洲國慶日
4月7日:耶穌受難日
4月8日:耶穌受難日翌日
4月9日:復活節星期日
4月10日:復活節星期一
4月25日:澳紐軍人紀念日(Anzac Day)
10月2日:勞動節
12月24日:平安夜
12月25日:聖誕節
12月26日:節禮日
由於每年的復活節日子非固定,各州與各領地政府對於復活節也有不同的規定,詳細情形還請參考:復活節 Easter;至於各地的節慶活動,就請參考網路上的文章分享:精彩絕不錯過!澳洲「國定假日+重要節慶」超詳細整理:讓你從年初玩到年尾!,本篇就不再贅述展開。

季節

比起時區,季節對背包客的影響相對大很多。澳洲的季節與北半球相反:12月至2月是夏季;3月至5月是秋季;6月至8月是冬季,9月至11月是春季。
如果畏寒,天氣轉涼之際就該準備離開雪梨、墨爾本還有塔斯等南部城市,轉去伯斯、達爾文或是布里斯本過冬;怕熱則反之。
工作也是考量的重點之一。如果是在製造業、肉場、營建、或部分餐飲業等較沒有淡旺季之分,但對於農場活而言,就是隨「季節」而居的遊牧民族,賺一波旺季後熬過冬,不然就是得轉去其他產業撐到旺季,或是跟著蔬果產季四處漂泊。
想要到澳洲各處看看的人,就可以考慮跟著產季移動;倘若是想集二、三簽或單純想體驗農業活的人,則可以跟著季節體驗看看;若是體感溫度較為敏感、會怕冷或怕熱的人,則可以配合季節到北部或南部的城市移動。

經濟概況

澳洲 GDP 在2021年約為 1.5兆美元,為世界第 14 大經濟體。近30年的GDP狀況如下:
若跟澳幣最強勢的2012、2013年相比,可以發現澳洲GDP最高的年份與澳幣的高點不謀而合。隨著近年來GDP總值緩步下滑,連帶著澳幣貶值到2020時還一度創近10年來低點。
經濟數據不亮眼,這也跟澳洲對中國的進出口貿易占比來到55%有關(跟台灣差不多比重),因此中國近年來面臨經濟疲軟以及中美貿易戰,澳洲其實也是間接的受害者!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大家對澳洲的印象停留在天然資源以及礦產豐富,且農牧業發達,是全球鐵礦砂、煤礦及液化天然氣最大出口國,但其實澳洲在潔淨能源、再生能源及生技醫學領先全球,金融、旅遊及教育服務業亦具高度競爭力。
據估計,2021年產業結構中,服務業占GDP比重為70.8%、工業占26.4%、農業占2.8%。與背包客和外國人認知中以一級產業為經濟主力的印象大相逕庭!
另外值得驕傲的是,在全世界的法定最低薪資排名中,澳洲每年都在跟盧森堡角逐第一二名的寶座:
在筆者撰寫本文的當下,澳洲目前的薪資水準穩坐世界第一,但是物價與所得稅率卻不是世界第一。來過澳洲體驗過一輪就可以知道,明明領的都是法定最低薪,在澳洲足夠「生活」,但在台灣只夠「生存」。
關於澳洲的薪資與開銷,之前都有專門文章闡述自己的狀況,這邊就不再贅述展開。延伸閱讀:
  1. 《2022澳洲打工必看》澳洲年薪百萬的神話與實話:一次搞懂澳洲近年來的薪資、稅制與匯率變化
  2. 澳洲打工,一周「至少」要賺多少錢?讓我用2022年最新的法定最低薪資告訴你
  3. 澳洲的消費水準高不高?我在澳洲生活一年七個月的花費總結與分析
至於客觀的物價指數,為了方便大家好理解,這邊用幾個不正經的物價指數來說明澳洲的物價。

大麥克指數The Big Mac index

買一個麥當勞大麥克需要花多少錢:
澳洲人擁有全世界最高的底薪,但買一個大麥克的價格需要6.7澳幣,位居全球第13;不過更驚訝的是台灣排名倒數第七,一個大麥克的價格75元台幣左右,與大部分的國家相比都便宜許多。

星巴克指數Starbucks Index

要花多少錢才得到一杯星巴克拿鐵?可以發現台灣排名34,澳洲卻排名52!難怪常聽到有人說在台灣喝星巴克是一種奢侈的表現。

iPhone指數 iPhone Index

想不到就連iPhone都有指數吧!以今年的iPhone 14 Pro (128 GB)當基準,以各個國家的平均薪資來看,總共需要花幾個工作天才能把iPhone 14 Pro帶回家:
可以發現台灣平均需要17.2個工作天,但在澳洲只需要6.1天!差了快三倍的天數,就知道我所謂的澳洲薪水高,但物價相對於其他先進國家卻不高的原因吧!
上述三個指標僅供娛樂參考,但非正規的經濟數據背後,也反應澳洲高薪資與物價「相對」沒這麼高的「部分」事實,就連街邊餐館用澳洲的薪資來看,餐餐外食也不是問題(跟台灣差不多)。通常高價格都是貴在購買與人的「知識」或「技術」含量有「直接」相關的服務上頭,像是醫療、水電、法律等服務。

如何選擇自己的第一站?

說那麼多,那麼究竟該選擇哪一站落腳?我只能說,端看自己追求的是什麼。
如果是以賺錢為第一考量,基本上幾個熱門的成市周遭與郊區有的是賺錢的機會,要工地、工廠、肉場、服務業還是農業,該有的產業其實都有,剩下像是白領辦公室、設計或寫程式,就真的建議往大都市走。
其餘的就看天時、地利、人和。運氣不錯自然落地就有工、廣結善緣總會有朋友介紹好缺、季節對自然會天天爆果周薪破千。
因此如果以賺錢來看落地的第一站,通常只是個假議題。因為賺錢的機會到處都有,基本上用賺錢的角度挑落腳處,仍逃不出布里斯本、墨爾本、雪梨、阿德跟伯斯的選擇。
金錢之外的考量,端看背包客自己需求為何,底線又在哪裡。像是許多人對肉場的刀手很排斥,有些人無法接受農業在外日曬雨淋,有些人希望工作穩定,因此不受季節影響的工廠就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工作之餘,又追求怎樣的「澳式」生活?認識來自不同國度的背包客?是霓虹熱鬧的大城市?還是郊區小鎮貼近大自然?亦或者是荒郊露營車看滿天星斗?想要什麼,只有自己知道。
更何況,生活一段時間後,可能又會冒出不一樣的想法:集二簽?工作簽?拚個永居?用學生簽留在這?換一個台灣體驗不到的工作?
以自己為例,當時要出發旅澳時,先是與女朋友各自從網路上找資料,最後交換資訊後發現兩人都對墨爾本情有獨鍾!理由是當時的墨爾本剛四度蟬聯全球最宜居城市榜單第一名(延伸閱讀:全球最宜居城市榜單出爐 澳洲四城進前十名),還冠有澳洲的藝術之都、咖啡之都等美名,網路上許多人分享墨爾本的文藝氣息與多元樣貌,讓我們被墨爾本的魅力所吸引。
因此即便許多老包說墨爾本工作難找,我們卻還是義無反顧留了下來。最後就到了墨爾本近郊的農場採番茄直到離澳為止。當工作穩定且有一定積蓄後,去了幾個大城市再回過頭來看,慶幸自己沒有因為一時的失意而轉移陣地,也讓我們更愛墨爾本這個城市。(冬天真的很冷就是了)
因此,哪個城市為最佳落腳處?這沒有最佳答案,必須自己去做功課,只有釐清「自己想要什麼」,並對每個州與主要城市的特色與文化去做了解,你才能知道自己可能與哪個地方才「投緣」。
最終,還是要親自走一遭,才知道自己究竟喜不喜歡這座城市。
當你覺得跟這座城市的磁場很合,自然就會想盡辦法留下來。
哪怕工作再難找,天氣再冷再熱,都願意排除萬難留下來,讓自己融入當地,成為它的一部份。

後記

說是澳洲簡介,最後卻還是炸了篇幅。有耐心看完的人,表示很有心、也認真地想要做好功課。皇天不負苦心人!相信你的努力,最終在澳洲落地後會迅速的開花結果的!
不信的話,可以參考這篇文章《澳洲打工最困難的時期?「燒錢的陣痛期」以及「環境的適應期」》。你就會知道「出發前萬事俱備,落地後只欠東風」是什麼感覺。
花時間所累積起來的心血不會白費,不是用不到,只是時候未到。你所欠的就是一句「丞相,起風了!」的吶喊。時來運轉,澳洲生活自然容易上軌道。
文章的最後,給所有準備出發澳洲的旅人(而且還要看完本篇文章)-祝你們都能擁有一段精彩難忘的異國之旅。
有緣人,我們下篇文章見。

參考資料來源

  1. 澳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2. 世界各國和地區面積列表- 維基百科
  3. 澳大利亚行政区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4. 【GO AU】就從倒數10天開始說
  5. Australia GDP 1960–2022 | MacroTrends
  6. 澳大利亞政經概況 — 貿易俱樂部
  7. List of countries by minimum wage — Wikipedia
  8. 澳洲公眾假期 — 澳洲旅遊局 — Tourism Australia
  9. 復活節 Easter
  10. 精彩絕不錯過!澳洲「國定假日+重要節慶」超詳細整理:讓你從年初玩到年尾!
  11. 澳洲產業,資源豐富的礦業大國
  12. 全球最宜居城市榜單出爐 澳洲四城進前十名
  13. 澳洲首都領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4. 就是愛旅行: 澳洲的氣候與時差 — I Love Travel
  15. The Big Mac index
  16. Starbucks Index 2019 — finder.com
  17. iPhone Index 2022: how many days do we need to afford Apple’s newest flagship?

延伸閱讀

農場生活

222會員
431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