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己坦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當面對到討厭的科目這個問題,過去的我無論對自己,或是任何人,過去的我都一律回答:「我沒有討厭的科目,只有不擅長的。」我想我在形塑價值觀的時間段,接受到這種聖母式思考的影響,導致我回應出這種答案。
但無奈,鬱鬱寡歡也是因為如此。我今天想,若要我重看一遍高中三年的國英社地科生物,我絕對是欣然答應,而且樂此不疲;反之,一想到要重看數物化,尤其是選修,著實令人頭痛外加退避三舍,光是這點念頭就足以應證我對其的不滿,甚至到害怕。
段考是只讀一次只考一段,而且過了就過了,然而現在卻要全部重讀、整合、記憶,真的嚇人。我可能在小時候有太大對於自然的偏見,覺得讀自然最讚,雖然社會我不討厭,但自然才是我真正的歸宿。可是當難度提升,探討現象後的艱澀道理,除了數學還好,我對大部分的計算與奇奇怪怪的反應或例外真的感到痛苦。
這是我的一段覺悟,為了成為更好的人,我必須在精神方面重塑自我,一改過去的守舊之道。只有看過所有景色並記錄下來的人,才有資格評判出最動人的瞬間,若我一直執迷於當下,卻又在時間流逝中磨去我的稜角,那最後不會有任何東西留給我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唯有對自己誠實,才能夠正視自己,看見問題,不代表有缺陷或不夠好,而是知道那裡有我們的力量。
Thumbnail
很多人想靠讀書來翻身,但到了人生下半場才發現徒勞無功。而當你家徒四壁,整天為了錢所煩惱的時候,基本上連選擇下一餐要吃什麼的自由都沒有,更不用說選擇其他東西的自由。 錢,或是說你能動用的價值性訊息交換系統有多龐大,是評估你自由程度的重要基準。我想更詳盡的解釋一下,大多數人印象中讀書比較像是「體制
Thumbnail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焦慮與自我懷疑常常伴隨著繁忙的生活,導致我們對自身的價值產生懷疑。在一次旅程中,作者深刻反思了「勇敢面對」的重要性,從焦慮中得到釋放,開始認識自我不完美並勇於改正。這篇文章將分享如何在生活中面對挑戰,找到內心的平靜與重新出發的力量。希望讀者能從中獲得勇氣,繼續前行。
Thumbnail
完了,有點尷尬,原本不打算以完美主義的方式寫的,但上次還是寫出被老師誇獎的作業,害我發作了,同時也因為沒有好素材拖了好幾天,有點糟糕啊。 這幾天我還尋思換個論語寫,但我太乖了,適合我的不多,嗚嗚嗚嗚嗚。 不過最後還是選了個「吾日三省吾身」來寫,畢竟只要回答三個問題就好了。
Thumbnail
『當我們身處低谷時,溫柔地承認自己確實就在這狀態中,不逼迫自己立即要正向思考,持續誠實地觀照自己時,柔和的希望燭光就足以點亮我們心的一隅。』 就像是當我們處在黑暗中,需要些時間適應光亮的出現,若瞬間強烈的陽光,反而會灼傷我們,傷害我們。
Thumbnail
有些事,開上帝的視角,自己根本不該去碰。自己的個性不適合處理,也處理的不好,即使自認為盡力了,還是造成別人的困擾 從小到大,自己的專長,就是在讀書,小有成就而已。誤以為這些小心得,可以無限推廣。再加上,喜歡聽好聽話,無法虛心看清自己的弱點,導致許多系統性崩潰 周處,有無比的勇氣,有自我反省...
Thumbnail
如果人生的,可以重來… 我從小就不愛念書,因為我不喜歡這種制式的工作、被制約的行為 所以我在文化其實讀得很辛苦 我被二一後,那時很怕被拉去當兵,所以報了間育達技術學院資訊系讀了一年,又再考回文化~ 當然一開始回去,總還是有點雄心壯志,想要振作重新當好學生,所以跟學弟妹重修的課都坐第一排,認真
Thumbnail
在2023年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與挫折,我逐漸學會放下負面情緒並重新梳理自我。在這段自我發現的旅程中,我開始反思自己的選擇和人生的意義,最終邁向成為我想要的自己。這段經歷雖然艱辛,但卻也讓我發現了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並在過程中遇見愛與希望。
Thumbnail
如果你認為自己和伴侶之間,沒有像之前一樣怦然心動,甚至對他人心動,你是否敢直接告訴他你真實的感受?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唯有對自己誠實,才能夠正視自己,看見問題,不代表有缺陷或不夠好,而是知道那裡有我們的力量。
Thumbnail
很多人想靠讀書來翻身,但到了人生下半場才發現徒勞無功。而當你家徒四壁,整天為了錢所煩惱的時候,基本上連選擇下一餐要吃什麼的自由都沒有,更不用說選擇其他東西的自由。 錢,或是說你能動用的價值性訊息交換系統有多龐大,是評估你自由程度的重要基準。我想更詳盡的解釋一下,大多數人印象中讀書比較像是「體制
Thumbnail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焦慮與自我懷疑常常伴隨著繁忙的生活,導致我們對自身的價值產生懷疑。在一次旅程中,作者深刻反思了「勇敢面對」的重要性,從焦慮中得到釋放,開始認識自我不完美並勇於改正。這篇文章將分享如何在生活中面對挑戰,找到內心的平靜與重新出發的力量。希望讀者能從中獲得勇氣,繼續前行。
Thumbnail
完了,有點尷尬,原本不打算以完美主義的方式寫的,但上次還是寫出被老師誇獎的作業,害我發作了,同時也因為沒有好素材拖了好幾天,有點糟糕啊。 這幾天我還尋思換個論語寫,但我太乖了,適合我的不多,嗚嗚嗚嗚嗚。 不過最後還是選了個「吾日三省吾身」來寫,畢竟只要回答三個問題就好了。
Thumbnail
『當我們身處低谷時,溫柔地承認自己確實就在這狀態中,不逼迫自己立即要正向思考,持續誠實地觀照自己時,柔和的希望燭光就足以點亮我們心的一隅。』 就像是當我們處在黑暗中,需要些時間適應光亮的出現,若瞬間強烈的陽光,反而會灼傷我們,傷害我們。
Thumbnail
有些事,開上帝的視角,自己根本不該去碰。自己的個性不適合處理,也處理的不好,即使自認為盡力了,還是造成別人的困擾 從小到大,自己的專長,就是在讀書,小有成就而已。誤以為這些小心得,可以無限推廣。再加上,喜歡聽好聽話,無法虛心看清自己的弱點,導致許多系統性崩潰 周處,有無比的勇氣,有自我反省...
Thumbnail
如果人生的,可以重來… 我從小就不愛念書,因為我不喜歡這種制式的工作、被制約的行為 所以我在文化其實讀得很辛苦 我被二一後,那時很怕被拉去當兵,所以報了間育達技術學院資訊系讀了一年,又再考回文化~ 當然一開始回去,總還是有點雄心壯志,想要振作重新當好學生,所以跟學弟妹重修的課都坐第一排,認真
Thumbnail
在2023年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與挫折,我逐漸學會放下負面情緒並重新梳理自我。在這段自我發現的旅程中,我開始反思自己的選擇和人生的意義,最終邁向成為我想要的自己。這段經歷雖然艱辛,但卻也讓我發現了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並在過程中遇見愛與希望。
Thumbnail
如果你認為自己和伴侶之間,沒有像之前一樣怦然心動,甚至對他人心動,你是否敢直接告訴他你真實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