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97學年在北市復興高中擔任總務時,也兼任高中國文科輔導團總幹事。
當時的吳清基局長,想要為高國中生辦一個文學獎,但希望不要是那種「一篇決高下」的「純比賽」。
他希望這個比賽能有教育的歷程,不要只是一個「點」,而是要一條「線」,用比較長的過程,發揮較持續的影響力,以全「面」提升北市學生的國語文能力。
現在想來,吳局長很有「社會設計」的概念,他甚至希望每屆能集結一批文青,讓這些愛寫能寫的學生,從小就結為文友,累積臺灣文壇的發展能量~這已經是搞社會運動的格局了!
於是這個獎變成要忙一整年:上學期先「初賽」徵稿,期末選出一批文青,寒假參加三天兩夜的文藝營後,再以一篇「決賽」,青年節頒獎,暑假出版作品集,然後再開始下一屆徵稿......
我當時是一邊修馬桶,一邊辦文學獎,連續三年,雖然辛苦,但覺得頗有意義。
因為這個獎不是那種燃燒一切只為成就一人的比賽。每屆文藝營,也都會看到這批文青從陌生到熟悉,結成文友,看著他們從小就有可以一起談陳映真、黃春明、托爾斯泰的朋友,真的是看到臺灣未來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