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堂:運用覺察與接納來改變自己(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15 (三)
第二十八堂:運用覺察與接納來改變自己(四)
「豐富的眼光,就是看到事情的全貌,不再落入二元對立的價值判斷裡。所謂二元對立,是指絕對的對錯、好壞、美醜等等,而且只能是其中一種。」
跟著志仲老師的音頻來到了第28天了!
豐富的眼光,看事情的全貌是一種全然的接納,
這28天的練習,
使我的內在更通透明亮,
當然也看到了許多隱藏未看見的狀態,
音頻中,
常有老師或是家長問老師,
如何幫助孩子不說謊,
老師回應: 「孩子可以從說謊中得到什麼好處呢?」如果說謊對這個孩子而言有百害而無一利,他何必說謊呢?
每個說謊的背後,
都是有個想要表達但未被看見的因素,
我記得小時候不愛寫作業,
就會謊稱作業簿不見了!
或是作業簿掉進水溝,
或是作業簿被同學拿走等等,
還好,
我遇到了好老師,
有一天他問我: “是不是作業太多了?”
我回應老師: “對!手很酸!不想寫!”
於是,老師就減低作業量,
也盡可能的在學校完成作業,
等到我小兒子上學了!
他有書寫上的困難,
寫作業相對比較吃力,
有一次,
學校的抽屜,
家裡都找不到作業,
老師請我協助,
我家弟弟就說: “三月(我家高山犬)吃掉了!”
後來跟老師協調溝通後,
願意給他比較適合他的作業量,
我真的有個感覺,
小時候的我,
跟現在的兒子,
好像真的是有其母必有其子耶!
老師生性安靜跟不擅言詞,
卻為他帶來很寶貴的資源,
比方會自己一個人上山,
住在山中小屋,
觀察大自然,
或是坐在樹下,
感受落葉的聲音,
或是聆聽鳥鳴的聲音,
當時不擅與人互動的志仲老師,
就和自己內在互動,
難怪老師帶的靜心特別有感,
因為他是曾經落實跟體驗很扎實的人,
這週功課:
「帶給你困擾的那個特質或者習慣,有帶給你哪些好處呢?經常做這個練習,你對自己會越來越接納,那個特質或者習慣帶給你的困擾會越來越少。」
#用30天重新愛上自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8會員
593內容數
從一個人到兩個人的生活,原來這一趟都是一個不容易的歷程,歷經照顧母親生病的那段歲月,母親的好轉,我們求子的不容易,試管的失敗,決定走上收養的旅程。這趟旅程看似溫馨又幸福,沒想到伴隨著孩子的特殊性,我們輾轉之間做了好多的嘗試,搬了無數次的家。最後落腳在先生的家鄉,這裡有著我們的故事,希望我門的故事也能帶給你生命的希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貼近自己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14(二) 第二十七堂:運用覺察與接納來改變自己(三) 音頻中老師談到: 不擅言詞會用鏡子練習, 為了改善這樣的狀況, 做了很多的努力, 也因為以往的努力, 帶來不可思議的轉變, 「改變的關鍵是:我接納了自己,也看見了自己的努力」 即使過程土法煉鋼, 也欣賞自己的努力, 從小場的研究所上台發表,
2/13(一) 第二十六堂:運用覺察與接納來改變自己(二) 上堂課我選擇的是;「生氣」 回溯後找到小時候常生氣的點, 不完全是老師連坐法的懲罰, 而是在那個充滿傳統體制下, 感受不自由以及無法表達的自己。 我大膽跟我的母親回溯這事, 她吿訴我當時的生命歷程, 我才明白她當時的狀態 以及和我的狀態之下
2/12. ( 日) 第二十五堂:運用覺察與接納來改變自己(一) 從這一課開始,我們要運用覺察與接納,來練習改變自己。這個練習有兩個重要的基礎,一個是「不自責」,另一個是「不再覺得自己不夠好」 音頻中老師要我們列出現階段,你有什麼不喜歡自己的特質或者習慣,而想改變的? 我發現即使是困擾我不喜歡的
2/10 (六) 第二十四堂:如果以上對你而言太難,先覺察呼吸 大兒子很小的時候, 身體皮膚非常不好, 容易發炎跟破皮, 常去看醫生, 某天,有位中醫師告訴我,帶孩子調呼吸,呼吸對了,皮膚就改善了! 於是,我在孩子三歲時,就帶著他們每晚靜心跟調呼吸。 發現改善了皮膚狀況 後來跟志仲老師學觀呼吸,發現
2/10 (五) 第二十三堂:回應情緒的第二步——和情緒在一起 「感受有兩種,一種是心理感受,也就是情緒,一種是身體感受,這兩種感受息息相關。」 今天學習身體的感受跟情緒, 我記得小時候每一次要上學前, 就會胃痛到掛急診, 也不知道是何時開始發生的, 練習了身體的胃痛的回溯之後, 想起有一件小學的故
2/9 (四) 第二十二堂:回應情緒的第一步——覺察情緒 第一次跟著老師學習怎麼運用情緒清單的時候, 感覺非常的受用, 我也自行把情緒清單結合了4a的步驟後, 排版完成影印成了一本, 時時刻刻帶在身上做練習, 大前年開始練習到至今, 已經不再用情緒清單的小本子, 這堂課真的太好用了! 我找出生活中的
2/14(二) 第二十七堂:運用覺察與接納來改變自己(三) 音頻中老師談到: 不擅言詞會用鏡子練習, 為了改善這樣的狀況, 做了很多的努力, 也因為以往的努力, 帶來不可思議的轉變, 「改變的關鍵是:我接納了自己,也看見了自己的努力」 即使過程土法煉鋼, 也欣賞自己的努力, 從小場的研究所上台發表,
2/13(一) 第二十六堂:運用覺察與接納來改變自己(二) 上堂課我選擇的是;「生氣」 回溯後找到小時候常生氣的點, 不完全是老師連坐法的懲罰, 而是在那個充滿傳統體制下, 感受不自由以及無法表達的自己。 我大膽跟我的母親回溯這事, 她吿訴我當時的生命歷程, 我才明白她當時的狀態 以及和我的狀態之下
2/12. ( 日) 第二十五堂:運用覺察與接納來改變自己(一) 從這一課開始,我們要運用覺察與接納,來練習改變自己。這個練習有兩個重要的基礎,一個是「不自責」,另一個是「不再覺得自己不夠好」 音頻中老師要我們列出現階段,你有什麼不喜歡自己的特質或者習慣,而想改變的? 我發現即使是困擾我不喜歡的
2/10 (六) 第二十四堂:如果以上對你而言太難,先覺察呼吸 大兒子很小的時候, 身體皮膚非常不好, 容易發炎跟破皮, 常去看醫生, 某天,有位中醫師告訴我,帶孩子調呼吸,呼吸對了,皮膚就改善了! 於是,我在孩子三歲時,就帶著他們每晚靜心跟調呼吸。 發現改善了皮膚狀況 後來跟志仲老師學觀呼吸,發現
2/10 (五) 第二十三堂:回應情緒的第二步——和情緒在一起 「感受有兩種,一種是心理感受,也就是情緒,一種是身體感受,這兩種感受息息相關。」 今天學習身體的感受跟情緒, 我記得小時候每一次要上學前, 就會胃痛到掛急診, 也不知道是何時開始發生的, 練習了身體的胃痛的回溯之後, 想起有一件小學的故
2/9 (四) 第二十二堂:回應情緒的第一步——覺察情緒 第一次跟著老師學習怎麼運用情緒清單的時候, 感覺非常的受用, 我也自行把情緒清單結合了4a的步驟後, 排版完成影印成了一本, 時時刻刻帶在身上做練習, 大前年開始練習到至今, 已經不再用情緒清單的小本子, 這堂課真的太好用了! 我找出生活中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透過表情和情感語言來幫助孩子理解他人的情緒反應。透過活動和討論,孩子們學會觀察表情的變化,並理解在不同情境下表達適當的情感。這不僅增進他們的同理心與社交能力,也為未來的人際互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這個數位時代,更需要親自練習面對面的情感交流,讓孩子能夠自信應對各種社會場合。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孩子常面臨許多選擇,他們可能不明白每個選擇背後意義。本文使用「要....還是...」句型,幫助孩子思考不同選擇後果與影響,並探討如何在生活中引導他們理解選擇的重要性。透過實際的對話練習和例子,讓孩子了解化學果汁與天然果汁的區別。瞭解選擇不僅僅是即時的決策,更影響到長遠的健康與生活品質。
去年暑假時出了一份自由研究作業,其中有一個孩子是要研究老師。研究內容如下: 我的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會講故事給我們聽也會跟我們玩,大家都很喜歡他個性幽默、溫柔,下課很多人都要去跟他玩。只是如果老師兇起來很可怕都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大吼,會嚇到抖一下的那種
Thumbnail
夢見我在一個班上,大家說要練習寫書法,來培養耐心。 可是我一點都不喜歡寫書法啊!我們老師是命理師簡少年,他規定一定要寫書法。 我雖然嘴上說不要,可是我又從書櫃下方,拿出我以前買的用清水重覆來練習書法的工具,上面還留著我之前不小心用墨汁練字過的痕跡,有點懷疑這陳年痕跡是否還可以洗得掉。 我問簡少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雖然......可是.......』這個句型的用法,以及如何讓孩子運用圖片來描述照片當下的感受。文章中還包括了句型的基本介紹、例句解析和練習題,以及孩子們的表達和課堂教材插圖。透過這個句型的實踐,能夠增強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Thumbnail
昨天去早市吃麵時,遇到了以前的學生家長。 他的小孩我印象很清楚,小時候被家長寵壞,變成是一個只知道讀書卻缺乏生活自律、甚至生活能力的學生。 我第一天教他就對家長講我會關注在生活能力部份,意思是訓練他有能力生存在社會上不會處處碰壁,家長很相信我,於是就開始進行改變性格大作戰了。 首先就是請他整理
Thumbnail
寫這一篇文章,是想記錄輔導過程中的學習,好好梳理自己。我最大的收穫,就是看見自己的兩個有毒信念,知道如何用更積極的方式,來面對這些有毒信念。每次與輔導老師約談時,我就會變成一朵「經歷風雨、滿面水珠」的花兒。這個過程是非常療癒的。
Thumbnail
用豐富的眼光,看事物全貌。是志仲替我簽在「重啟人生的17個練習」書扉的一句話。 我們沒有機會在彼此的新書發表會見到面,然而,我很幸運地成為志仲在休假期間,北上探訪的朋友之一。
Thumbnail
量詞的重要性 “請給我一把刀vs請給我一刀”少了一個量詞,意義就差異極大,在生活中,有些孩子對量詞的使用方式,無法真正理解,只能靠背誦或靠公式,其實只要讓孩子了解前因後果,就可幫著孩子使用量詞,量詞幫助孩子練習量感和量詞的用法,這是數學基礎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https://www.you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透過表情和情感語言來幫助孩子理解他人的情緒反應。透過活動和討論,孩子們學會觀察表情的變化,並理解在不同情境下表達適當的情感。這不僅增進他們的同理心與社交能力,也為未來的人際互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這個數位時代,更需要親自練習面對面的情感交流,讓孩子能夠自信應對各種社會場合。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孩子常面臨許多選擇,他們可能不明白每個選擇背後意義。本文使用「要....還是...」句型,幫助孩子思考不同選擇後果與影響,並探討如何在生活中引導他們理解選擇的重要性。透過實際的對話練習和例子,讓孩子了解化學果汁與天然果汁的區別。瞭解選擇不僅僅是即時的決策,更影響到長遠的健康與生活品質。
去年暑假時出了一份自由研究作業,其中有一個孩子是要研究老師。研究內容如下: 我的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會講故事給我們聽也會跟我們玩,大家都很喜歡他個性幽默、溫柔,下課很多人都要去跟他玩。只是如果老師兇起來很可怕都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大吼,會嚇到抖一下的那種
Thumbnail
夢見我在一個班上,大家說要練習寫書法,來培養耐心。 可是我一點都不喜歡寫書法啊!我們老師是命理師簡少年,他規定一定要寫書法。 我雖然嘴上說不要,可是我又從書櫃下方,拿出我以前買的用清水重覆來練習書法的工具,上面還留著我之前不小心用墨汁練字過的痕跡,有點懷疑這陳年痕跡是否還可以洗得掉。 我問簡少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雖然......可是.......』這個句型的用法,以及如何讓孩子運用圖片來描述照片當下的感受。文章中還包括了句型的基本介紹、例句解析和練習題,以及孩子們的表達和課堂教材插圖。透過這個句型的實踐,能夠增強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Thumbnail
昨天去早市吃麵時,遇到了以前的學生家長。 他的小孩我印象很清楚,小時候被家長寵壞,變成是一個只知道讀書卻缺乏生活自律、甚至生活能力的學生。 我第一天教他就對家長講我會關注在生活能力部份,意思是訓練他有能力生存在社會上不會處處碰壁,家長很相信我,於是就開始進行改變性格大作戰了。 首先就是請他整理
Thumbnail
寫這一篇文章,是想記錄輔導過程中的學習,好好梳理自己。我最大的收穫,就是看見自己的兩個有毒信念,知道如何用更積極的方式,來面對這些有毒信念。每次與輔導老師約談時,我就會變成一朵「經歷風雨、滿面水珠」的花兒。這個過程是非常療癒的。
Thumbnail
用豐富的眼光,看事物全貌。是志仲替我簽在「重啟人生的17個練習」書扉的一句話。 我們沒有機會在彼此的新書發表會見到面,然而,我很幸運地成為志仲在休假期間,北上探訪的朋友之一。
Thumbnail
量詞的重要性 “請給我一把刀vs請給我一刀”少了一個量詞,意義就差異極大,在生活中,有些孩子對量詞的使用方式,無法真正理解,只能靠背誦或靠公式,其實只要讓孩子了解前因後果,就可幫著孩子使用量詞,量詞幫助孩子練習量感和量詞的用法,這是數學基礎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https://www.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