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Z世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常常聽長輩他們提起,是否常聞一代不如一代“早期那年代,有多辛苦,生活品質有多不好,哪像現在?有穿好,有吃飽,享受著科技帶來的便利”曾被長輩以”辛苦“之名給說教。作為一個Z世代我默默的聽著,他們口中當年的那些事。





經濟起飛之時

在早期長輩們口中的”辛苦“正是經濟起飛之時,一張大學文憑可以吊打大部分人,早餐店隨便開都賺錢,在那蓬勃發展的年代,無論任何產業,任何行為都可能為之帶來財富,我想正經的去經營自己的事業很難有賺不到錢,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周圍大部分的人,都擁有家族企業,都是上一代留下來的資產,薪資與物價的對比,對於工作能力的要求與創業的門檻都是現在不可比擬的。

轉自IG@Saiyan179

轉自IG@Saiyan179












最好的時代,最壞的時代

我們的確吃飽喝足享有便利,但是,“金錢”已經瀰漫了整個社會,那遙不可及的房價,不斷上漲的物價,公司給的死人薪水,年齡到了,也是時候步入買車買房結婚的年紀了,你是否準備承擔負債做好為生活而戰的準備?如果你是有家族企業或現在有不錯的收入,有車有房,有明確的規劃方向等,那麼我恭喜你,你或許已經有了大部分人的“理想生活”,當今所有看得見的產業已經飽和,大學文憑滿大街,對於沒有家庭背景的平凡人而言,努力成為了“應該“的事情,只為了比同儕更容易被社會看見,僅是為了生存。

這時代我們享有一切,但也失去一切。

Z世代要幹嘛?

我對這標題是滿有感觸的,至少對我而言。這時代努力的人比你還更努力,所以呢?躺平成為了有些人的另一種選擇,活在當下,生活方式本無對錯,錯的是自己有著征服世界的野心,卻止步不前,怨天由人,期待著一個梭哈的機會。90後可以幹嘛?一個沒有絕對答案的許多答案,有人想學習投資理財、轉型成為技術人員、成為KOL、成為某領域的專家......等等,若你沒有明確的目標,可以看看我一些過來人的心得,有機會讓你頓悟......

行動起來去做一些對自己好的事情,若你有喜歡的事,你有目標,你有能力,且你還不做,那你在等什麼,想法不會改變你,行動才會


一定要關注實事新聞,最近在紅什麼,發生了什麼事,流行什麼,不要排斥去接觸新的事物,反而要去接受他存在的理由並且去了解。


能花錢的事情就不要去花時間,花時間自學並不適用於任何人,花錢學習的好處是讓你少走彎路,有系統的去學習,經驗與知識的傳承,能與導師互動。(當然自己要評估,不要已經沒錢吃飯了還花錢買課程...)


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怎麼辦,那就以賺錢為目標,有錢能使鬼推磨,好好去了解一下能賺身邊周圍有沒有契機,尋找機會,強烈建議一定要學會投資,尋找適合自己的投資標的

最後給Z世代的話

最後我想說的是,Z世代的各位夥伴們,不要被年齡來定義你是否有能力,並不是一定要27歲結婚,30歲有車有房,35歲事業有成,若人生只有這一種選擇,只有一種的公式,那就真的是太無聊了,沒有人可以決定你是誰,屬於我們的時代才剛開始,要怎麼活是在於你自己的抉擇,你可以沒想法聽從家人的安排,你可以有自己的意見想法做自己喜歡的事,你可以此時此刻隨時來個說走就走的旅行,你可以只做平凡人安穩的工作過好下班生活,你也可以下班後斜杠人生,自由很好,但自由要付出代價,時間再走,直到我們的時間結束,那便是你最後的模樣。

希望過了N年,也請善待我們的後輩,不要以我們時代的眼光及經驗去隨意批判他們
一代會比一代更好
我們才有今天不是嗎

獻給Z世代的我們
獻給默默讀完的你們

👉🏻如果您喜歡文章請點下愛心❤️
👉🏻覺得想法有趣可以點下追蹤】✅👉🏻邀請您在有餘力時按下贊助】☕️
這些都將會成為我持續前行的動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明的頻道的沙龍
7會員
15內容數
此專題內容都會圍繞著小資族相關,大方向會根據這兩點 1)推薦高CP值的生活用品及飲食 2)個人的知識專業、投資理財等觀念生活經驗分享。例知識結合經驗型的內容,投資理財使用的工具以及心法,飲食推薦等等。 *此專題有一個目標是身為小資族可以透過持續學習且讓生活過得更好。一些篇幅具有個人隱私,所以部分內容需付費解鎖還請見諒。
2023/05/18
作為一個90後,我也已經到了可以適婚的年齡,但是我怎麼也沒辦法說服自己會要結婚這件事,我也很坦誠的和我伴侶說,目前我也沒有打算要結婚的原因是因為
Thumbnail
2023/05/18
作為一個90後,我也已經到了可以適婚的年齡,但是我怎麼也沒辦法說服自己會要結婚這件事,我也很坦誠的和我伴侶說,目前我也沒有打算要結婚的原因是因為
Thumbnail
2023/05/11
”如果今天是活著的最後一天,你會想做什麼事?“想必大家都聽過這句話吧,雖然以假設如果的名義帶入問題,但毫無疑問的是死亡是每個人終究要面對的事
Thumbnail
2023/05/11
”如果今天是活著的最後一天,你會想做什麼事?“想必大家都聽過這句話吧,雖然以假設如果的名義帶入問題,但毫無疑問的是死亡是每個人終究要面對的事
Thumbnail
2023/05/05
前陣子寫了一份企劃書,給朋友看了聽聽看他想法,他看了很久然後第一句話就說到
Thumbnail
2023/05/05
前陣子寫了一份企劃書,給朋友看了聽聽看他想法,他看了很久然後第一句話就說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本月交易日誌紀錄如下,主要為情緒與交易紀錄,同時公開分享給有興趣的交易者,同時也很歡迎交流。
Thumbnail
本月交易日誌紀錄如下,主要為情緒與交易紀錄,同時公開分享給有興趣的交易者,同時也很歡迎交流。
Thumbnail
本月交易日誌紀錄如下,主要為情緒與交易紀錄,同時公開分享給有興趣的交易者,同時也很歡迎交流。
Thumbnail
本月交易日誌紀錄如下,主要為情緒與交易紀錄,同時公開分享給有興趣的交易者,同時也很歡迎交流。
Thumbnail
嬰兒潮,戰後年輕人數量激增,冷戰壁壘分明到高牆頹圮,無論是對體制的反抗或享受全球化過程的經濟紅利,如今這一代逐漸退休。 童年時經歷貧窮,青少年時看到富裕,成年創業機會很多。他們親身經歷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卻也在壯年要跨進中年時,又必須面對台灣經濟進入高原期,體驗產業結構快速變遷。
Thumbnail
嬰兒潮,戰後年輕人數量激增,冷戰壁壘分明到高牆頹圮,無論是對體制的反抗或享受全球化過程的經濟紅利,如今這一代逐漸退休。 童年時經歷貧窮,青少年時看到富裕,成年創業機會很多。他們親身經歷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卻也在壯年要跨進中年時,又必須面對台灣經濟進入高原期,體驗產業結構快速變遷。
Thumbnail
本月交易日誌紀錄,主要為情緒與交易紀錄,同時公開分享給有興趣的交易者,同時也很歡迎交流。
Thumbnail
本月交易日誌紀錄,主要為情緒與交易紀錄,同時公開分享給有興趣的交易者,同時也很歡迎交流。
Thumbnail
Z世代是1997年出生的一群年輕人,他們在面臨著資源日益稀缺的社會時,適應了從不同渠道獲取信息的習慣,並且充分顯示出他們獨特的個人價值。本文通過分析揭示了Z世代的特質及機遇,並指出他們能透過自我營銷和AI工具的應用,創造屬於自己的工作,最終實現個人夢想與工作的完美結合。
Thumbnail
Z世代是1997年出生的一群年輕人,他們在面臨著資源日益稀缺的社會時,適應了從不同渠道獲取信息的習慣,並且充分顯示出他們獨特的個人價值。本文通過分析揭示了Z世代的特質及機遇,並指出他們能透過自我營銷和AI工具的應用,創造屬於自己的工作,最終實現個人夢想與工作的完美結合。
Thumbnail
本文探討Z世代成長於網路時代的影響,並分享了作者如何放下短期利益的焦慮,轉向長期積累和實踐長期主義。作者回顧自己在大學和研究所時期為獲得競爭力而努力,卻讓自己喪失原先的靈氣,最終透過寫作找回自我,重拾長期主義思維。同時,文中也提供了對此提出自己的三個實例,給讀者引起對此方面的關注。
Thumbnail
本文探討Z世代成長於網路時代的影響,並分享了作者如何放下短期利益的焦慮,轉向長期積累和實踐長期主義。作者回顧自己在大學和研究所時期為獲得競爭力而努力,卻讓自己喪失原先的靈氣,最終透過寫作找回自我,重拾長期主義思維。同時,文中也提供了對此提出自己的三個實例,給讀者引起對此方面的關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