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大賽的創作起點
記得在幼稚園時,與父親一同前往百貨公司參加了機器人創作大賽,那是我第一次創作起點,也是與父親共同創作,我與父親拿著積木思考機器人的每個部位以及如何配色比較好,逐漸地做出一個完整的機器人,我與父親設計機器人不同於其他人,以人為本的思維,期待能夠幫助母親的工作,所以設計能夠彎腰的機器人,在機器人膝蓋呈現歪曲樣子,記得在我幼稚園時期,母親與父親各自在兩家蔬菜店經營,以一個人個體戶經營,他們倆人白手起家在店裡擺設蔬菜進行販賣,與現在全聯或是超級市場不同有著全方面符合經營設計,而是簡單的籃子或是鋼板拼湊出賣蔬菜的空間,有些高度並非符合人體需求,需要時常地彎腰,當時這個構想來自於母親工作時需要常常彎腰,在這次比賽後會與父親一同針對不同物品進行箱子或是木造的擺設,讓顧客與販賣者在採購時能夠以最輕鬆方式進行購買。
藝術大學的創作情境
在大學畢業後前往文創所和藝術管理的博士班,在藝術大學中培養美感,之中會參加學校的一些創作課程,如:藝術治療課程或是陶藝相關課程,讓自己感受創作,創作可以讓我保持在冷靜以及放鬆,隨著對於藝術的喜愛,開始與同學一同舉辦茶藝工作坊,從被動體驗各式各樣的藝文活動到主動舉辦藝文活動,之中讓我最喜愛的大概是博物館研究吧!
在博一時加入了博物館學會,辦理ICOM的會員,走了許多博物館,最後我選擇黃金博物館和朱銘美術館作為我研究個案,因為喜愛而讓我去應徵這兩個博物館,在COVID-19疫情下的兩年,針對這兩間博物館營運的轉型策略進行探究與分析,讓我投稿上三篇期刊以及獲得文化部論文的獎助,藝術活動讓我能夠主動轉為論述與創作,或許就是藝大環境給我一個舒服的創作氛圍。
藝術創作建立我與人群的網絡
去年從藝大畢業後,自己嘗試創作讀書會,從一開始的簡報設計到課程模組與教案設計,讓我能夠精緻化自己的課程,同時透過舉辦讀書會,與不同領域的夥伴互動,在2023年2月19日《折疊城市》這本書籍,認識了許多不同領域的朋友,對於青銀共生與閒置空間,在這個脈絡下會有那些利害關係人,要怎麼處理這樣的人際溝通呢?
之中我用了過去曾經到的城市日本的富山縣為例,他們透過SDGs打造高齡者的網絡,製作出許多友善環境,閒置空間的學校透過地方溫泉與引入復健與富里師,將城市的經濟透過公共建設而重新復甦,創作如在脈絡下進行,也能打造出不同社群的共同圈,讓地方產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