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小時候 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第三回 機器人學校

車子抵達目的地「當代科技館」,這是一座結合綠能與科技的建築物,不只能源自給自足,還提供週遭數十條街道所需的電力,堪稱符合科技館的美名。

一下車,就有專業導覽員一路帶領到場館入口,且沿路解說,讓我們彷彿置身在超虛擬的空間之中。等各班點完名,入場票卡,都在各人的隨身電腦裡,每個人只要打開隨身電腦,就可以入場。

上午安排場館導覽,每兩班有一個專業導覽員,他是機器人,有充足的資訊,且每分每秒都在做更新,他能解說場館裡各種資料與提問。

我們來到了「機器人專區」,這是一個提供機器人發展與起源的知識展區。導覽員指著班長提問說:「同學,你知道我和你們的不同點在哪裡嗎?」班長搔一搔頭,露出尷尬的表情,小小聲的說道:「我只知道,我們是『學習型』機器人,而導覽員你是屬於『工作型』機器人。」導覽員笑笑說:「你回答得不錯啊!可見你對自己的『出生』有概念,相當棒啊!」

導覽員為了讓最後面的人能聽到,於是提高聲量說:「還有沒有人要做補充的?」老師舉手回答說:「我們都是從機器人學校畢業的,都領有畢業證書,所以每個機器人都是有身分證的。」導覽員說:「為了利於管理,建立制度,這是很有必要的。」


麻六甲海峽

麻六甲海峽




元亮舉手說:「那能否請導覽員跟我們說說你的特質在哪裡呢?」導覽員充滿著自信說道:「『工作型』機器人,是因為有需求,所以透過申請,審核通過,就可以向機器人學校領取。」導覽員繼續補充說:「我們因場域的不同而有各式各樣的專業機器人,如百貨公司、工廠、銀行等,只要有需求,就會提供,我們是屬於幫忙人類做「事」的機器人。」全部在場的人都點了點頭,似乎對導覽員的服務精神,產生了敬佩之心。

「而你們『學習型』機器人,創造時,不是為了幫人類做事,而是協助人類學習過程更加成長,所以你們互稱為『學伴』---學習的同伴。」 導覽員鼓勵的說。「每個家庭,在家中小孩滿三歲時,就會到機器人學校領取,當作生日禮物送給孩子。」 「在領取前,家長可以輸入你們想要的機器人的特質,例如身高、體重、性格(活潑、文靜…)、特殊才能、興趣…等,最後從資料中篩選最接近你所需要的機器人。」

「但性別不能選擇,只能選同一性別,每滿一年,都必須送機器人回來『充質』,四歲時有四歲的基本素質,充完質,未來的一年,因為每個機器人生活刺激,文化刺激不同,會有不同的成長,滿了一年再回機器人學校充質五歲的基本素質,機器人學校只給予機器人基本素質,至於之後的成長,就靠與學伴的互動和學習。」此時, 大家對導覽員的精闢解說報以熱烈的掌聲,覺得這次的校外教學真是豐富且充實。

「那如果家長在領取時輸入的資料,跑不出一個所需要的機器人,那該怎麼辦?」老師舉手反問說。這小妞跟她小時候一樣,愛唱反調,不過還有點可愛就是了。

「這個可能性曾經發生過一次,就像中威力彩頭獎的機率,那一次就發生在2040年科技大災難的那一年那一秒。」 全部的人都哄堂大笑,也結束了上午這場優質的場館導覽之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克魯小子的沙龍
26會員
34內容數
詩是一個心情,一段想法,一齣片斷,一筐世界,一粒奈米......不管是誰, 都能享受這美好的滋味
克魯小子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1/10
第二十二回  暑假生活面面觀 「上次老師收集的暑假事項表單,有些事項是重複的,經過整理大約有四、五十項,老師將其分類整理成五大項,欣賞類、練習類、製作類、體驗類、觀察類。」  「詳細的表格內容,已傳至班群平台,大家可以參酌,讓大家在暑期間的自主學習有參考的方向。」創鑫提醒著說。  
Thumbnail
2021/01/10
第二十二回  暑假生活面面觀 「上次老師收集的暑假事項表單,有些事項是重複的,經過整理大約有四、五十項,老師將其分類整理成五大項,欣賞類、練習類、製作類、體驗類、觀察類。」  「詳細的表格內容,已傳至班群平台,大家可以參酌,讓大家在暑期間的自主學習有參考的方向。」創鑫提醒著說。  
Thumbnail
2021/01/07
第二十一回  暑假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大家對它了解多少?」創鑫問。  「應該是自己學習的意思吧!」白石回答說。  「應該是自己想要學什麼,自己決定。」江雪說。  「還有呢?」創鑫再提問。  「應該是有目標的學習,有些成果或成長的學習。」邢真思索一下說。 「其實這個問題歷屆以來,討論多次,它也沒
Thumbnail
2021/01/07
第二十一回  暑假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大家對它了解多少?」創鑫問。  「應該是自己學習的意思吧!」白石回答說。  「應該是自己想要學什麼,自己決定。」江雪說。  「還有呢?」創鑫再提問。  「應該是有目標的學習,有些成果或成長的學習。」邢真思索一下說。 「其實這個問題歷屆以來,討論多次,它也沒
Thumbnail
2021/01/01
第二十回  園遊會後部曲 母親節是一個充滿感恩與熱情的季節, 每到這個節期,學校會舉辦各式各樣的慶祝活動,而親子園遊會是最讓學生和家長歡迎的活動,這時,也是大家最忙碌的時刻,除了要兼顧課業外,每個班每個人都要使出渾身解數,盡其所能地完成園遊會學科之外的學習。 在社會人文課,提及到生產者與消費者,
Thumbnail
2021/01/01
第二十回  園遊會後部曲 母親節是一個充滿感恩與熱情的季節, 每到這個節期,學校會舉辦各式各樣的慶祝活動,而親子園遊會是最讓學生和家長歡迎的活動,這時,也是大家最忙碌的時刻,除了要兼顧課業外,每個班每個人都要使出渾身解數,盡其所能地完成園遊會學科之外的學習。 在社會人文課,提及到生產者與消費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來很多次了,這個地方真的不斷的進化,每次來都不一樣。 在結束個人預約場次的說明會後,兩位來到機構的家長聊著天,聽到其中一位家長這樣給予我們回饋的時候,心裡真的蠻暖的,有一種我們的努力是可以被看見的啊 ... 教育為什麼百年來幾乎沒有重大轉變? 如果知道學校的起源的人,應該都會知道現行學校的制度、上
Thumbnail
我來很多次了,這個地方真的不斷的進化,每次來都不一樣。 在結束個人預約場次的說明會後,兩位來到機構的家長聊著天,聽到其中一位家長這樣給予我們回饋的時候,心裡真的蠻暖的,有一種我們的努力是可以被看見的啊 ... 教育為什麼百年來幾乎沒有重大轉變? 如果知道學校的起源的人,應該都會知道現行學校的制度、上
Thumbnail
機器人大賽的創作起點   記得在幼稚園時,與父親一同前往百貨公司參加了機器人創作大賽,那是我第一次創作起點,也是與父親共同創作,我與父親拿著積木思考機器人的每個部位以及如何配色比較好,逐漸地做出一個完整的機器人,我與父親設計機器人不同於其他人,以人為本的思維,期待能夠幫助母親的工作,所以設計能夠彎腰
Thumbnail
機器人大賽的創作起點   記得在幼稚園時,與父親一同前往百貨公司參加了機器人創作大賽,那是我第一次創作起點,也是與父親共同創作,我與父親拿著積木思考機器人的每個部位以及如何配色比較好,逐漸地做出一個完整的機器人,我與父親設計機器人不同於其他人,以人為本的思維,期待能夠幫助母親的工作,所以設計能夠彎腰
Thumbnail
祥儀機器人夢工廠是亞洲唯一機器人觀光工廠,有多種機器人、互動體驗區,也可以參加定時導覽和DIY課程,還有機器人醒獅團、機器人樂團、原住民機器人舞蹈團,看著小小機器人手舞足蹈的真可愛!
Thumbnail
祥儀機器人夢工廠是亞洲唯一機器人觀光工廠,有多種機器人、互動體驗區,也可以參加定時導覽和DIY課程,還有機器人醒獅團、機器人樂團、原住民機器人舞蹈團,看著小小機器人手舞足蹈的真可愛!
Thumbnail
第三回 機器人學校   車子抵達目的地「當代科技館」,這是一座結合綠能與科技的建築物,不只能源自給自足,還提供週遭數十條街道所需的電力,堪稱符合科技館的美名。  一下車,就有專業導覽員一路帶領到場館入口,且沿路解說,讓我們彷彿置身在超虛擬的空間之中......
Thumbnail
第三回 機器人學校   車子抵達目的地「當代科技館」,這是一座結合綠能與科技的建築物,不只能源自給自足,還提供週遭數十條街道所需的電力,堪稱符合科技館的美名。  一下車,就有專業導覽員一路帶領到場館入口,且沿路解說,讓我們彷彿置身在超虛擬的空間之中......
Thumbnail
臺北數位藝術節〈小小導覽員—創意導覽工作坊〉的第一天,在民生國小六年五班的同學分成兩兩一對,並挑選好自己欲導覽的作品中畫下句點。今天,他們將為由淡水遠道而來的鄧公國小小朋友們進行導覽解說,甚至也要為尋常時間來看展的一般民眾們導覽!
Thumbnail
臺北數位藝術節〈小小導覽員—創意導覽工作坊〉的第一天,在民生國小六年五班的同學分成兩兩一對,並挑選好自己欲導覽的作品中畫下句點。今天,他們將為由淡水遠道而來的鄧公國小小朋友們進行導覽解說,甚至也要為尋常時間來看展的一般民眾們導覽!
Thumbnail
在不遠的未來,尤其當人工智慧有突破性發展之時,人類如何與具有智慧或創意能力的機器相處,是當今迫切需要面對的重大問題。本屆數位藝術節透過藝術家與對應感知有關係的產界、學界的跨界合作,探討人如何增能獲失能、如何與機械共存或共斥。
Thumbnail
在不遠的未來,尤其當人工智慧有突破性發展之時,人類如何與具有智慧或創意能力的機器相處,是當今迫切需要面對的重大問題。本屆數位藝術節透過藝術家與對應感知有關係的產界、學界的跨界合作,探討人如何增能獲失能、如何與機械共存或共斥。
Thumbnail
當機器人是未來的重要趨勢之一,要如何縮短機器人與人類在心理上的距離,使下一代有動機接觸、甚至喜歡科技,便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未來創客 :機械創作工作坊」便是一場成功突破大眾對機器人的刻板印象,讓孩童透過實際製作,了解機械的構成與運作的活動。
Thumbnail
當機器人是未來的重要趨勢之一,要如何縮短機器人與人類在心理上的距離,使下一代有動機接觸、甚至喜歡科技,便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未來創客 :機械創作工作坊」便是一場成功突破大眾對機器人的刻板印象,讓孩童透過實際製作,了解機械的構成與運作的活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