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依據國健署調查,18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達26.8%,推估約有529萬人罹患高血壓,而在老年患者中的盛行率甚至高達70%
- 定義(測量/分類)
根據2017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CC/AHA)定義將高血壓分為三類
- 正常血壓 收縮壓<120mmHg 舒張壓<80mmHg
- 升高血壓 收縮壓120-129mmHg 舒張壓<80mmHg
- 高血壓
第一階段 收縮壓130-139mmHg 舒張壓80-89mmHg
第二階段 收縮壓140mmHg以上 舒張壓90mmHg以上
人的血壓一天之中會有許多變動,因此以同一時間所測量者作為基準較有意義
→這也是為什麼建議患者要記錄同一個時間不同天的數值作為比較。
白天和夜晚所測得的血壓值也會略有不同,對於24小時平均血壓值及夜間血壓值之高血壓界定有分別的定義,多數還是以白天家中以正確方式所測得的血壓數值大於130/80mmHg認定為高血壓。
收縮壓和舒張壓可能分屬不同的階段層級,建議以分級高者為分類依據。
<白袍高血壓>
部分患者會因為就醫緊張等因素,導致在診間所測量的血壓值遠高於平常血壓值,而平常血壓值並未符合高血壓診斷條件,此一現象稱為白袍高血壓,反之則稱為隱匿性高血壓(平常高血壓,但一到診間測就沒事)
<怎麼好好量血壓>
測量前: 適當的桌椅高度、機器狀態確認、適當的cuff鬆緊度、坐著休息五分鐘
測量中:不要說話或進行其他動作
測量後:如實紀錄數據及測量時間,以作為參考,如持續的血壓偏高宜就醫
2. Risk factor
*可能造成高血壓的因子
年齡(較長)、肥胖及體重過重、家族史、種族(黑)、腎元數量減少(基因/生長/環境)、攝取高納(>3g/天)、過量酒精攝取、不活動狀態、睡眠不足、社會決定因素(如社經地位等)
*可能造成高血壓的藥物
口服避孕藥、NSAID、抗憂鬱藥物(TCA、SSRI、MAO-i)、類固醇、緩解充血劑、EPO、某些抗排斥藥物、某些抗血管新生藥物、某些TKI、某些毒品
*可能造成高血壓的其他疾病
急/慢性腎臟病、醛固酮增多症、睡眠呼吸中止症、嗜鉻細胞瘤、庫欣氏症、甲狀腺及副甲狀腺疾病、主動脈狹窄
3. 併發症
左心室肥大、心臟衰竭、缺血性中風、腦出血、缺血性心臟病(如心肌梗塞及冠狀動脈疾病)、慢性腎臟疾病及末期腎臟疾病
心臟、大血管、小血管都包含
4. 治療方式(非藥物/藥物)
(1)非藥物治療(所有患者適用)
限制鹽類的攝取
補充鉀離子(建議由食物補充、腎臟病患者不適用)
減重(和運動及限制鹽類攝取可以並行,具加乘作用。對於肥胖及過重的人來說,每減1公斤可以減少0.5-2mmHg的血壓)
得舒飲食(高蔬果、低脂牛乳、全榖、禽類、魚類及堅果;低甜點、含糖飲料、紅肉的飲食方式)
運動(有氧運動及阻力運動皆可,需達一定強度及時數、持續12週)
限量酒精攝取(女性每天兩單位、男性每天三單位)
(2)藥物治療(非所有患者必須)
(建議血壓>135/85mmHg患者,或>130/80mmHg但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腎臟病、65歲以上及有冠狀動脈疾病風險的患者可以開始藥物治療,其餘應先使用非藥物治療)
A. ACEi/ARB (特別適合有糖尿病腎病變/蛋白尿患者)
B. Beta-blocker(目前已不做為第一線單用藥品推薦選項,但是鬱血性心臟疾病及心衰竭仍可用於減低射出分率,不建議與non-dihydropyridine類CCB並用,短效藥物如propranolol易產生反彈性高血壓)
C. CCB(建議優先使用長效型dihydropyridine如amlodipine(脈優),若使用藥物會有水腫反應則可改為non-dihydropyridine類如:verapamil,diltiazem)
D. Diuretics (可優先使用thiazide類,若無法耐受或有禁忌症則可改為礦物皮質素類如:spironolactone)
當患者的基礎血壓已超過診斷標準值15mmHg以上,可能需要使用合併療法。使用不同種藥物合併治療的效果較單一藥物增加劑量佳~~
治療目標:
終極目標為減少發生心血管事件。註:心血管死亡(CV death),心肌梗塞等等
血壓數值的目標醫師與患者需討論個人化目標,一般認知為130/80mmHg。
然而下列患者目標可較為寬鬆,如:易發生姿勢性低血壓者、因為多項藥物治療而產生副作用者、75歲以上或者舒張壓容易低於55mmHg者。相反的,若年紀較輕及有共病症者,可能需要較嚴格的目標。
一旦開始抗高血壓治療應每月重新檢視是否達標,若無法達標則需增加治療項目,若已達目標則每3-6個月再確認一次。
最後整理有獲得台灣許可用於高血壓治療的藥物(成分)作為藥理複習~
參考資料來源
西藥、醫療器材、特定用途化粧品許可證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