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AI的世代更要培養成長思維的態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火紅的AI話題你跟上了對嗎?
這幾天,美國科技公司OpenAI在去年底推出一個功能很強大的聊天AIChatGPT」,聽到這個詞大家應該不太陌生,我的臉書相繼有許多人有在分享嘗試向AI提問讓AI嘗試產出文章,我看一看感到有點驚訝,驚訝的是有些文章看起來還真的是有模有樣,都覺得比很多人寫的都好,又加上作家吳淡如近日的「AI 電腦繪圖」事件,所以AI的話題開始引發關注。
當然這幾年有專家學者預言,未來有近半的職業會被人工智慧取代,我心想那麼誇張!可能我一直從事與人的工作,不覺得會被取代,所以沒那麽焦慮吧!
從事與人工作的我,也覺得時代其實也真的在轉變了,學校黑板都科技化了!我就想我的工作(社工)會不會某一天也會被取代?我想這個AI取代人類工作的議題一定也有許多眾人關注,從企業到醫療、社會、校園等,我想未來指日可待,但在面對AI的衝擊,我們又該何去何從?或是自處? 在AI的世代究竟又該怎麼保持怎麼樣的態度去面對?
到底AI是什麼?

這幾年人工智慧(AI)在工商業醫療界已被廣泛使用,多是用來解決各式各樣的問題,所以我想大家多少對這AI人工智慧(簡稱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這個詞也是感到熟悉的。AI一詞最早由1956年由約翰·麥卡錫所提出,是電腦科學的一個領域,致力於解決與人類智慧相關的常見認知問題,例如學習、解決問題和模式辨識。

因為我對AI並非如此熟悉,故不會談論AI如何開發,如何運用,我覺得可以先思考的是在你的工作場域,AI與你的關係怎我們樣?是如何被使用的?剛簡單提及什麼是AI,下面我想說的是AI與我的關係。

AI與我(社工)的關係

我是一個在民間單位從事社工師的人,同時我們也是政府委託辦理的單位,就會遇到關於個案資訊管理,就目前在我們社福單位工作感受比較深的AI使用,我想就是在系統上作為管理的使用吧!同時因為社工的工作做除了實務工作(會談訪視、評估與處遇、社區的連結)外,尚有財務、行政、研究等業務,就有很多財務核銷、報表統計、查找資料及最困擾的個案紀錄與活動紀錄,我認為或許AI人工智慧將會是我們社工的好夥伴,若它能輔助我們這群忙碌的社工處理這些行政相關問題,使我們提升需要撰寫的計劃、紀錄、報告的效能,作為工具的使用著實便利。

你說AI會取代我們社工的工作嗎?我認為AI仍是難以取代社工的工作,除了實際上要服務對象要與AI機器人這樣沒溫度的AI互動就挺不太被接受的,因爲社工是在關係的脈絡下與人工作,重視人性、接觸、關係、互動、感受、心態、關懷、同理、思考、創意等,我認為人是多樣性的,個性特質也都不同,在與人接觸非只有講話有訊息傳遞如此簡單而已,而在實務的場域是有很多細節的,人的訊息溝通有肢體語言、非肢體語言及當下會談環境的氛圍,其實更是需要社工的專業評估與判斷及敏感度來覺察,所以AI儘管可以提供數據、判斷建議、輔助,但仍是無法取代社工在實務場域與人接觸的細節,單靠AI也無法辨識計算。

因此,社工若能結合AI的優勢解決社工常年的困擾何嘗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我們也必須要熟悉它,與它產生關係,成為工作夥伴,我想社工服務的效率也會提高吧!

成長思維的心態才能改變一個人

人的抗拒其實多半來自不理解,因為AI無法被人看透或是深不可測難以猜透,故人對於未知的東西就會有不確定感、不安全,而產生的恐懼、害怕、擔心、焦慮。所以我想AI不太可能真的取代人,反而是無法與AI共事的人,最終才會被淘汰。

我認為我們應該要善用AI,與他成為夥伴,而不是抗拒它,我想只有真的接納,才有改變與創造的可能。原因很簡單,科技隨時都在變化,只會越來越高科技很常在還沒熟悉掌握中,下一個又跑出來了,如同IPHone一樣,一代一代一直推陳出新。若我們抱持著固定思維的心態,就真的會限縮人的可能性,會不願承認與看見自己的不足去做自我調整,讓自己走向停滯或滅亡;反之若我們具有成長思維心態的人,則會認為自己是有能力突破限制、面對挑戰,讓自己成長,就算面對科技不斷的變化也會無所畏懼。

我覺得很重要的只要我們生活得像個人!那種人與人之間的溫度、真誠等,我想就不會被取代,更要學習如何運用AI,讓自己做更大、更有價值的事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振穎的異想世界
16會員
27內容數
您好,我叫陳振穎,同時我也是一位青少年社工師/認證NLP專業執行師/社工專協督導認證/教練學院結業教練/家族治療師培訓累計165小時。這裡是我的生活、專業、工作、學習的札記。
振穎的異想世界的其他內容
2025/02/23
因為目前在工作中擔任主管的角色,有很多的機會需要協助團隊進行工作整理、會議討論、議題討論,多需要集思廣益進行產出或是共識。 如何引導團隊一起進行思考、對話,進而有所產出獲共識,確實是挺不容易的。不容易的情境有很多,像是討論時人多嘴雜、多數人沉默不知道怎麼了、有些人出神不知道去哪裡了、只有資深的表達
Thumbnail
2025/02/23
因為目前在工作中擔任主管的角色,有很多的機會需要協助團隊進行工作整理、會議討論、議題討論,多需要集思廣益進行產出或是共識。 如何引導團隊一起進行思考、對話,進而有所產出獲共識,確實是挺不容易的。不容易的情境有很多,像是討論時人多嘴雜、多數人沉默不知道怎麼了、有些人出神不知道去哪裡了、只有資深的表達
Thumbnail
2025/01/07
這本書在說作者比約恩的人生旅程,以及他一個人如何過得更自由、更有意義的生活。我想人生本來就充滿許多的不確定性,面對未知的事情多會有恐懼、害怕等,如何能坦然的面對未知也是所有人都有的困惑。生活當很多人也一直處在恐懼不安的緊繃狀態,可能是父母、老師、督導、主管等角色,有的人一味地控制或有的人
Thumbnail
2025/01/07
這本書在說作者比約恩的人生旅程,以及他一個人如何過得更自由、更有意義的生活。我想人生本來就充滿許多的不確定性,面對未知的事情多會有恐懼、害怕等,如何能坦然的面對未知也是所有人都有的困惑。生活當很多人也一直處在恐懼不安的緊繃狀態,可能是父母、老師、督導、主管等角色,有的人一味地控制或有的人
Thumbnail
2024/10/28
說到青少年,我也想邀請大家心裡回想一下我們當年還是青少年時候的自己喜歡怎樣的一個大人?
Thumbnail
2024/10/28
說到青少年,我也想邀請大家心裡回想一下我們當年還是青少年時候的自己喜歡怎樣的一個大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若不想被AI取代,可以從AI和人力的差異性來評估,試著盤點一下我們所擁有的優勢有哪些? 持續精進、發揮所長到AI無法追趕的地步
Thumbnail
若不想被AI取代,可以從AI和人力的差異性來評估,試著盤點一下我們所擁有的優勢有哪些? 持續精進、發揮所長到AI無法追趕的地步
Thumbnail
人類是否會因為人工智慧,出現大規模失業潮,讓絕大多數的人們,未來都找不到工作,因為機器人與 AI 都做得比他們更好?如果上述這樣的情景真的發生,那代表人類社會在過往千年運作的經濟體系,很可能會徹底被打掉重練
Thumbnail
人類是否會因為人工智慧,出現大規模失業潮,讓絕大多數的人們,未來都找不到工作,因為機器人與 AI 都做得比他們更好?如果上述這樣的情景真的發生,那代表人類社會在過往千年運作的經濟體系,很可能會徹底被打掉重練
Thumbnail
最近ChatGPT非常火紅,它利用AI可以自動生成類似人類的內容。結果引起大家擔心AI會取代工作。根據高盛的預測,全球可能有3億工作被ChatGPT等AI取代。這讓許多人感到職場生存威脅。 但我覺得不應該過於恐慌。因為技術進步本來就會造成工作型態改變,重要的是要積極面對,與AI共存共榮。 首
Thumbnail
最近ChatGPT非常火紅,它利用AI可以自動生成類似人類的內容。結果引起大家擔心AI會取代工作。根據高盛的預測,全球可能有3億工作被ChatGPT等AI取代。這讓許多人感到職場生存威脅。 但我覺得不應該過於恐慌。因為技術進步本來就會造成工作型態改變,重要的是要積極面對,與AI共存共榮。 首
Thumbnail
善用新興工具並發揮最佳的使用方式,並保持一顆高學習力的心及堅定的意志,時時精進自己,掌握時代脈動與時機,是較為積極之作為。
Thumbnail
善用新興工具並發揮最佳的使用方式,並保持一顆高學習力的心及堅定的意志,時時精進自己,掌握時代脈動與時機,是較為積極之作為。
Thumbnail
AI來勢洶洶,我們的未來該怎麼辦? 世界變化太大太急,讓我們不知所措!
Thumbnail
AI來勢洶洶,我們的未來該怎麼辦? 世界變化太大太急,讓我們不知所措!
Thumbnail
AI的應用已經談很多年了,有個老掉牙的主題經常被提起,「AI會不會取代你的工作?或是它將取代掉誰的工作?」最近很紅的AI對話平台ChatGPT做了這樣精闢的回答: 「事實上,AI從來沒有要取代掉誰的工作,而是能夠使用AI的人取代了沒有使用的人。」
Thumbnail
AI的應用已經談很多年了,有個老掉牙的主題經常被提起,「AI會不會取代你的工作?或是它將取代掉誰的工作?」最近很紅的AI對話平台ChatGPT做了這樣精闢的回答: 「事實上,AI從來沒有要取代掉誰的工作,而是能夠使用AI的人取代了沒有使用的人。」
Thumbnail
「AI應用,似乎離我的工作情境,越來越接近了呢」 幾乎是無所遁形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 靈感觸發、寫作編修、帳務管理、伴侶養成、占卜解惑、自主學習、教學設計、旅遊安排、時間管理、音樂創作、角色扮演、故事撰寫、渣男生成、議題思考、簡報速成、閱讀摘要⋯⋯ 讓我開始思索,人,究竟還要做些什麼⋯⋯
Thumbnail
「AI應用,似乎離我的工作情境,越來越接近了呢」 幾乎是無所遁形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 靈感觸發、寫作編修、帳務管理、伴侶養成、占卜解惑、自主學習、教學設計、旅遊安排、時間管理、音樂創作、角色扮演、故事撰寫、渣男生成、議題思考、簡報速成、閱讀摘要⋯⋯ 讓我開始思索,人,究竟還要做些什麼⋯⋯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是近年來發展迅速的一個技術,剛開始討論時大家都在想像會不會有一天人類的工作被它取代,但因AI的發展涉及許多領域,包括自然語言處理、計算視覺、強化學習等還需要許多時間醞釀才成得了氣候,使得我們老神在在,覺得就算會被取代,也只是低階的重複性工作,畢竟人性才是人類工作最核心的價值,不是嗎?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是近年來發展迅速的一個技術,剛開始討論時大家都在想像會不會有一天人類的工作被它取代,但因AI的發展涉及許多領域,包括自然語言處理、計算視覺、強化學習等還需要許多時間醞釀才成得了氣候,使得我們老神在在,覺得就算會被取代,也只是低階的重複性工作,畢竟人性才是人類工作最核心的價值,不是嗎?
Thumbnail
最近ChatGPT吵著沸沸揚揚,一堆人說AI要取代人類,大家都要失業了,我先說,這件事在這幾年根本不可能,過個二十年也不太可能。接下來讓我說說自己的觀點。 AI是怎麼冒出來的 AI這門學問其實從195X年就已經奠定基礎了(雖然還有人說圖靈之類的,但我這要說是比較實際的),那時現在的主流之一類神經網路
Thumbnail
最近ChatGPT吵著沸沸揚揚,一堆人說AI要取代人類,大家都要失業了,我先說,這件事在這幾年根本不可能,過個二十年也不太可能。接下來讓我說說自己的觀點。 AI是怎麼冒出來的 AI這門學問其實從195X年就已經奠定基礎了(雖然還有人說圖靈之類的,但我這要說是比較實際的),那時現在的主流之一類神經網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