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AI的世代更要培養成長思維的態度!

2023/03/0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火紅的AI話題你跟上了對嗎?
這幾天,美國科技公司OpenAI在去年底推出一個功能很強大的聊天AIChatGPT」,聽到這個詞大家應該不太陌生,我的臉書相繼有許多人有在分享嘗試向AI提問讓AI嘗試產出文章,我看一看感到有點驚訝,驚訝的是有些文章看起來還真的是有模有樣,都覺得比很多人寫的都好,又加上作家吳淡如近日的「AI 電腦繪圖」事件,所以AI的話題開始引發關注。
當然這幾年有專家學者預言,未來有近半的職業會被人工智慧取代,我心想那麼誇張!可能我一直從事與人的工作,不覺得會被取代,所以沒那麽焦慮吧!
從事與人工作的我,也覺得時代其實也真的在轉變了,學校黑板都科技化了!我就想我的工作(社工)會不會某一天也會被取代?我想這個AI取代人類工作的議題一定也有許多眾人關注,從企業到醫療、社會、校園等,我想未來指日可待,但在面對AI的衝擊,我們又該何去何從?或是自處? 在AI的世代究竟又該怎麼保持怎麼樣的態度去面對?
到底AI是什麼?
這幾年人工智慧(AI)在工商業醫療界已被廣泛使用,多是用來解決各式各樣的問題,所以我想大家多少對這AI人工智慧(簡稱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這個詞也是感到熟悉的。AI一詞最早由1956年由約翰·麥卡錫所提出,是電腦科學的一個領域,致力於解決與人類智慧相關的常見認知問題,例如學習、解決問題和模式辨識。
因為我對AI並非如此熟悉,故不會談論AI如何開發,如何運用,我覺得可以先思考的是在你的工作場域,AI與你的關係怎我們樣?是如何被使用的?剛簡單提及什麼是AI,下面我想說的是AI與我的關係。
AI與我(社工)的關係
我是一個在民間單位從事社工師的人,同時我們也是政府委託辦理的單位,就會遇到關於個案資訊管理,就目前在我們社福單位工作感受比較深的AI使用,我想就是在系統上作為管理的使用吧!同時因為社工的工作做除了實務工作(會談訪視、評估與處遇、社區的連結)外,尚有財務、行政、研究等業務,就有很多財務核銷、報表統計、查找資料及最困擾的個案紀錄與活動紀錄,我認為或許AI人工智慧將會是我們社工的好夥伴,若它能輔助我們這群忙碌的社工處理這些行政相關問題,使我們提升需要撰寫的計劃、紀錄、報告的效能,作為工具的使用著實便利。
你說AI會取代我們社工的工作嗎?我認為AI仍是難以取代社工的工作,除了實際上要服務對象要與AI機器人這樣沒溫度的AI互動就挺不太被接受的,因爲社工是在關係的脈絡下與人工作,重視人性、接觸、關係、互動、感受、心態、關懷、同理、思考、創意等,我認為人是多樣性的,個性特質也都不同,在與人接觸非只有講話有訊息傳遞如此簡單而已,而在實務的場域是有很多細節的,人的訊息溝通有肢體語言、非肢體語言及當下會談環境的氛圍,其實更是需要社工的專業評估與判斷及敏感度來覺察,所以AI儘管可以提供數據、判斷建議、輔助,但仍是無法取代社工在實務場域與人接觸的細節,單靠AI也無法辨識計算。
因此,社工若能結合AI的優勢解決社工常年的困擾何嘗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我們也必須要熟悉它,與它產生關係,成為工作夥伴,我想社工服務的效率也會提高吧!
成長思維的心態才能改變一個人
人的抗拒其實多半來自不理解,因為AI無法被人看透或是深不可測難以猜透,故人對於未知的東西就會有不確定感、不安全,而產生的恐懼、害怕、擔心、焦慮。所以我想AI不太可能真的取代人,反而是無法與AI共事的人,最終才會被淘汰。
我認為我們應該要善用AI,與他成為夥伴,而不是抗拒它,我想只有真的接納,才有改變與創造的可能。原因很簡單,科技隨時都在變化,只會越來越高科技很常在還沒熟悉掌握中,下一個又跑出來了,如同IPHone一樣,一代一代一直推陳出新。若我們抱持著固定思維的心態,就真的會限縮人的可能性,會不願承認與看見自己的不足去做自我調整,讓自己走向停滯或滅亡;反之若我們具有成長思維心態的人,則會認為自己是有能力突破限制、面對挑戰,讓自己成長,就算面對科技不斷的變化也會無所畏懼。
我覺得很重要的只要我們生活得像個人!那種人與人之間的溫度、真誠等,我想就不會被取代,更要學習如何運用AI,讓自己做更大、更有價值的事情。
13會員
21內容數
您好,我叫陳振穎,同時我也是一位青少年社工師/認證NLP專業執行師/社工專協督導認證/教練學院結業教練/家族治療師培訓累計165小時。這裡是我的生活、專業、工作、學習的札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