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在說作者比約恩的人生旅程,以及他一個人如何過得更自由、更有意義的生活。我想人生本來就充滿許多的不確定性,面對未知的事情多會有恐懼、害怕等,如何能坦然的面對未知也是所有人都有的困惑。生活當很多人也一直處在恐懼不安的緊繃狀態,可能是父母、老師、督導、主管等角色,有的人一味地控制或有的人則是一味地抗拒,最終導致焦慮、憂鬱。我相信作者的話,一定能增加你的智慧,可以放鬆身心、張開雙手地過日子。
作者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曾是瑞典的經濟學家、企業主管,後來出家成為僧人。於26歲時選擇拋下一切到泰國的叢林過起17年森林僧人的生活。作者透過自身的人生經歷所轉化的體會與心得,與讀者分享面對未知、生命低潮、對自我的不滿。我認為不論你處在哪一種情境,這本書讓你放下無法控制的事情,過上更平靜的生活 。以下是作者教會我的5個禮物:
作者提出一個詞「覺察」我們都能開始覺察,持續覺察,當下覺察。覺察念頭、情緒、身體的知覺—一切順其自然。這時的我們的內在會變得清晰與更開闊一點,會留意到自己的內在和周遭沒意識到的事,就好像有一個永遠在你身邊的隱形朋友。作者認為正面思考並沒有太大的力量,也不總是能有效解決問題,學著放下念頭這對我們會非常地有幫助。我們人每天都有無數個念頭,所以如何放下拖累你的一連串念頭呢?很重要的是你需要將注意力轉移到別處,因為這些念頭唯一的養分來源就是你的注意力。因此作者提到比如一個像呼吸這樣的身體體驗(冥想),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療癒與喘息的空間,遠離內心的混亂。
最不容易的是將注意力專注在呼吸上,大多數的人心思就會像瘋狂的溜溜球一樣,會到處飄到一些不相干的事情上,反而需要耐心的拉回自己的注意力。我們要放下這些念頭,平靜地將注意力拉回到我們預期的目標上去關注自己的內在。
作者提出一個觀點,即是在自己內心身處,無論有意識或無意識,我們都知道生活中的許多困難都是自己的念頭造成的。認為事實上我們的痛苦主要不是由外部事件引起,而是自己內心發生的事引發的,而我們的痛苦就在自己的念頭中產生,念頭就是痛苦生存的地方。因此作者主張「不要相信你的每一個念頭」。更應該思考以一個我該如何以一種不會給自己製造太多心裡痛苦的方式,來處理自己的念頭與感受。當世界想怎麼轉動就怎麼轉動,沒有別人、沒有別的事需要改變,才能讓我心裡變得比較舒服。因為通常我們覺得有壓力、難過、焦慮不安、委屈、力不從心的時候,這些感覺往往是自己的執著、頑固地拒絕放下一些念頭造成的,裏頭通常往往包含著〝應該〞,我應該要更…我應該早知道…,而你就會永無止境地卡在這個念頭裡,但你其實也可以緩緩地跨出來。
學會睿智地應對讚美與抨擊。許多人都是外在歸因,人為都是別人的錯,因為別人讓我這樣,生活中多數人會在意他人的眼光、看法,通常別人對我們的看法也很容易使我們內在產生情緒的波動。作者的生命經驗有一個深刻的體會,他體會到自己的人生再也不必圍繞於積累一堆令人印象深刻的技能,或是需要在別人眼中得表現出色,提到心中無所謂的心境、放下自己的包袱、學習減少心中的掛礙。如此反而更能聆聽內在的聲音,努力讓自己沉靜下來。
簡單的話揭示了對控制的反思以及它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並強調了信任生活和放手控制的重要性。安全感的渴望,但最終卻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孤獨、艱難,甚至充滿焦慮。對於我們身為父母、督導或主管的角色,當有高期待、高壓力時,最容易想要控制別人按照我們的方式去做,又或是當我們過度緊張、執著於控制每件事時,我們往往會失去智慧,也會因為對方沒有達到我們的期待而感到生氣,反而導致彼此關係緊張又衝突,就如同作者提到的放下控制,給予足夠的信任與接納,對方就能感到安全感並發揮其所常。
更重要的是學會喜歡他們本來的樣子,這是作者告訴我想讓一個人好相處、行為舉止也不會讓人太反彈的小秘訣。強調了真實自我的重要性與無條件的接納。同時也讓我想起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許多與你不一樣的人,當我們面對差異時,人就會想要去評論、改變別人,把他人變成自己期待的樣子。就好像認為人應該要長什麼樣,如果他們不照做,就…。所以我們更應該要想一下,當別人若是如此帶我們,又會怎麼樣?因此如何透過接納彼此、讓彼此保有真我,如此一來我們就給了彼此一個機會,同時也使我們能成為更美好的自己。
佛陀說要在愛中成長,你必須永遠從自己開始。只要你無法對自己慈悲,你對別人的慈悲就會永遠有缺漏。作者提到寬恕如何成為通往自由的關鍵,是讓自己和已自己發生的事情和解,目的在於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保護自己的心理健康、選擇用哪些感覺來填滿自己的心,讓自己更貼近自己,勇敢地活出真實的自己。
如同作者提到自己內在若能成為自己的朋友,是多麼地重要。當前是困難重重的時候,我們自己就該溫柔聆聽自己的聲音,親切地對自己說話,給自己一些耐心與幽默感,並慈悲的對待自己。